家長,你為何如此焦慮?

幾乎所有的中國家長,都罹患了共同的病症:焦慮。幾乎所有的焦慮,都圍繞著一個核心:應試。而幾乎所有的慾望,都指向一個目標:在應試中勝出。更高度一致的渴望就是:逃離。如此高度一致的期望值,代表著空前一致的主流價值觀。

我們這一代人,以及此前的多少代國人,生活在一個不鼓勵「愛與自我覺知」的文化里。這是一種對異類的寬容度極低,對偶爾的「迷途羔羊」必欲除之而後快的文化,是一種抵制健康積極合作、迷信不擇手段競爭的文化,是一種「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主流價值觀單一到極端的文化,是一種以親情為捆綁、以集體為牢獄、扼殺個性的文化。

儘管經過了幾十年的改革開放與市場經濟,文化與信仰的多元似乎已經大行其勢。實際上並沒有產生一個更健康、多元而開明的主流價值觀與文化體系,取代已經僵死但仍然耀武揚威的那一個。打碎舊體系並不代表新體系的自然誕生,混亂無序的真空狀態中,舊體系仍然在潛意識中佔有決定性的控制地位,並表現為整個社會不約而同的驅同抉擇。在任何社會中,這種「隨大流」的無意識驅同,都會帶來虛幻但不切實的安全感。時下體現在教育領域的羊群效應、不擇手段的商業行為,都是這種意識與選擇驅同的表向映射。

在這種文化里,每一個生命,生來的使命就是為光宗耀祖,為各種集體獻身。我們從小到大作為個體的人所受到的嘉許與鼓勵,從來不是源自獨特的「個性」,而是為大集體和小集體所做出的貢獻。

因此,我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可愛」,我們的成就感與自信基本上取決於外在的肯定,這就是「豪車」、「社會地位」、各種「博贊」之秀如此蔚然成勢的文化與心理成因。我們的自信不是源自內在,而是源自外在,孩子就是我們這種外在工具的延伸,承擔著為我們「博贊」或是實現目標的重任。這種自信之虛幻而不牢固,是再多的艷羨與「贊」也撐不起來的。因此我們就會焦慮,就會失眠,就會對孩子歇斯底里,變本加利。

現在,我們的父母已經漸漸的垂老,影響力似乎已然不在。表面上,我們已經能夠完全把控自己的生活,包括所有的人生抉擇。但靜下心來,反躬自問,驅使我們做出這些抉擇的,到底是清晰的自我認知,還是潛意識中被動傳承下來的主流價值觀?如果我們足夠真誠,答案自然會凸出水面。

對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真實地拷問自己,因為我們具有社會屬性,是無數合作與聯結中的一環。我們自身的成長或抵製成長,影響著和我們利益相關的所有人。尤其是身為父母,天然的強勢地位使我們在新生命中扮演著或「扼殺」或「扶持」的角色,我們無可推避,唯有面對,即使這會危及我們長期賴以生存的安全感,需要跨出「舒適區」、克服惰性、逆主流而動的巨大勇氣。這是一生僅有一次(獨生子)的天賜良機。如果對孩子的愛都不足以拖動我們的成長,還有任何其他力量能夠做到這一點嗎?如果孩子的到來使我們的人生更加失敗,我們這一生即使物質再充裕,還談得上成功與幸福嗎?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們親身經歷了經濟的飛速發展,經濟、文化、科技日新月異,而我們現在這一代做父母的與正要做父母的,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從來沒有或者說很少被鼓勵過發展個性,認識自我。尤其是高等教育程度的所謂「中產階級」,一路走來,學業工作一帆風順,是這種文化中受益最大、對主流價值觀認可程度最高的,無論如何自詡開明,都是對孩子期望值最高、壓迫最切的。這個期望值,就是當初社會家庭於我們的整體期望值。大家可以捫心自問,事實是否如此。我們的焦慮,很多時候就是來自於孩子達不到這個期望值,「別人家孩子」達到的這個期望值。而我們的意識中,從來沒有給過孩子別的機會,也從來沒有正眼看過孩子自身的天賦與興趣。我們的目光在那麼多「別人家孩子」的身上。

因此,我們焦慮的根源,不是外在,而是內在,源自我們的內心,我們被動傳承的價值觀。從某種程度上,家長扮演的不是「受害者」的角色,而是「始作俑者」,至少也是「從犯」的角色。

如果我們能轉變一下觀念,變換焦慮的指向,把焦慮從孩子身上投射到自身,焦慮就會成為家長的成長契機。與孩子的衝突,就會成為精神成長的最大推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孩子真的是降落人間,拯救父母於水火的天使。

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的義務教育體制儘管積弊重重,但仍有少數孩子在應試教育中階段性勝出。我這裡所指的「勝出」是指最後如父母所願,考上了211、985之類的高校,並非終生的「勝出」。因為這一類階段性「勝出者」中終生勝出的比例也是非常小的。

這類階段性勝出的孩子分兩類。一類是天資極其適合學術性研習和應試教育的孩子,但此類孩子佔整體的比例非常小,絕對不會超過10%。第二類比例稍高一些,應該在10—20%左右。就是天資一般,但潛力開發特別好的,因為生長環境自由、豐富,而又不缺少積極的愛與引導,所以「贏在了起跑線」上。在健康成長的路上,順帶手的就把應試輕鬆跨越了。第一類孩子儘管能夠階段性地「勝出」,但如果沒有第二類孩子擁有的「贏在起跑線」上的素質教育環境,很快就會「傷仲永」,泯然於眾人,甚至江河日下,走向反面,成為無法適應社會的「書獃子」或是「憤青」。恰恰是因為素質教育而贏在起跑線上的這一類孩子,擁有終生學習的能力,利他的品格,因此才有一生成功與幸福的資本。這第二類孩子,勢將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成為精神意義與世俗意義上最成功的一批人。

如果家庭實施素質教育的時機與質量都抓得好,應試教育,尤其是小學與初中的應試教育,難度本來不大,應該是最低限度的要求。但因為家長對個體成長規律與潛力缺少常識性的認識,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完全違背生命個體的成長規律,使得應試教育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大山。不但耗盡了孩子的精力,犧牲了親子關係與終身學習的能力,更使得整個家庭雞飛狗跳,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與經濟負擔。

另外,包括現在的我在內,大多數家長對待親子養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強迫症,也就是把孩子一生「成功」的責任全攬在自己的身上。責任感有多強,壓力就有多大。家長的壓力會加倍地壓在孩子的身上,目標直指學校、社會、傳統、家長的共同目標——應試成績。在如此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大環境下,家長的助紂為虐無疑是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果家長的觀點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未來也就絲毫沒有保障。

在中國傳統文化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我們,對個體生命的成長潛力缺少常識性的認知。如果不親身陪伴與見證兒女和學生的成長,我絕然不會有這樣巨大的轉變,那真的是「見證奇蹟的時刻」。我們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知識需要灌輸,人才需要教育,忽視生命自我成長的潛力。的確,後天的成長環境很重要,但後天養育發揮積極作用的前提條件是,順應和引導孩子的天性,最大程度地塑造有利於孩子認知能力與個人天賦發展的環境。

但更多家長給予孩子的是無原則的溺愛與把控,剝奪生命自我成長的機會。更要命的是,在包辦代替、無微不至的背後,無不隱藏著一個或一雙喪失自我的家長。更要命的是,這種付出不是無條件的,是以「偉大」的自我犧牲換來的變態索取,不切實際的期望值。

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為其他生命承擔一生的責任,即便是夫妻,即使是親子。外力永遠通過內力起作用,強扭的瓜絕不會是甜的。每一個新生命都自帶成長密碼,通過我們而來,但與我們完全不同。父母對待親子的責任,除了生活中的照顧以外,更多的應該定位在扶持、幫助與鼓勵上,而不是絕對的掌控,比如提供資源、創造環境、討論引導等方面。掌控只能創造寵物,訓練只會產生服從,但代價就是生命個體的成長意願與能力。

還有一點家庭教育需要普及的常識,就是時代的飛速變化,以及由此而來的人才需求的不確定性。最近半個世紀甚至是30年間的劇變,不論是在科技、交流、教育、經濟、文化領域,都超過此前整個人類歷史變化的總和。而且這種變化還在加速,帶來的影響日益廣泛而深刻。過去能夠保障我們衣食無憂的那條路徑、知識體系與價值觀已經走進了死胡同,連我們這一代的一生都無法保障了。這是為未來而學,為未知而教的時代,更是一個終生學習,學習能力與意願遠遠高於實際技能的時代,是一個創造力與適應能力致勝的時代。

在這樣的時代,家長除了用自身的成長與進步帶動孩子,再被超越自己的孩子所帶動以外,沒有別的選擇。越是這樣看似迷局的時代,智慧的家長和孩子越容易勝出。因為先知先覺的人永遠是極少數,固守成規的人永遠是大多數。這就表明整體競爭力還是非常低的,起碼在當前的應試教育體制下明顯如此。家庭素質教育在質量和時機上超前大多數人一步,孩子就能很輕鬆地在應試教育中勝出。被動地跟著主流的指揮棒走,就永遠無法解套,結局往往會很悲慘。

因此,在知識的傳達上,家長與其象計算機一樣「學富五車」,不如和孩子一起從頭來過。好奇做帆,熱愛做槳,在生活的漫漫長路上披荊斬棘,把孩子和自己都練成專業的嚮導。

在品格的傳承上,與其諄諄說教,不如以身作則。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示範和榜樣。

在獨立思維與生活能力的培養上,與其包辦,不如放手。在安全許可和孩子認知程度能夠接受的範圍內,盡量給孩子鍛煉自己的機會,即使孩子總是在犯錯,總是在「幫倒忙」。想想當初我們為了獨立生活的能力付出的代價,你會對眼前的孩子多一些寬容與理解,更多一點耐性。

在愛好的培養上,少一些急功近利的越俎代庖,多一些耐心的觀察與陪伴,看到孩子真正的熱愛。為孩子提供資源與機會,鼓勵與分享…..

更重要的是,從孩子出生起,就和孩子一起閱讀吧。不只是讀書,更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認知程度,多「讀」好電影、好紀錄片、音頻故事,「讀」生活,增加閱歷,並提高對閱歷的詮釋。讓孩子明白是非,豐富情感,擴展視野,發展思維,痴迷於文字的魅力。這才是素質教育的根基,更是各學科學習能力的基礎。

很多焦慮的家長,尤其是焦慮的媽媽,表面源頭是孩子,實際源頭是自己。即使沒有孩子,媽媽也照樣很焦慮,總有千百樣值得焦慮的事情,永遠達不到平和的境界。平和是一種平衡與和諧的精神與生活狀態。只要達到這種狀態,人就會輻射出影響他人的正向力量。平和是一種較高層次且相對穩定的自我認同感以及由此帶來的自信,更是一種完全隨俗不從眾,不依賴於「抱團取暖」的價值觀。這樣的家長,面對生活中的任何新生關係,如親子關係,都有學習與成長能力,都有獨立的判斷與行為能力。

平和不會與生俱來,從天而降,一定有一個後天修為的過程。真正平和而堅定的心靈,如果不是在無意識中被家庭環境賦予和塑造的,一定是源於後天有意識的危機意識與自我反省。在每一個生命的關口,都能夠在痛苦的反省之後,做出對抗惰性與虛榮,揚棄舊我的積極努力,一次次的蛻變才會成就一個「平和」的新人。令人欣慰的是,每次蛻變有多痛苦,收穫就有多大。而為人父母,就是這樣一次最好的實現蛻變的機會。尤其是對於中國的父母,如果能夠實現這樣的蛻變,成就的就是孩子,就是整個家庭。換而言之,孩子想不成功不幸福都很難。

不論為孩子付出多少,前提條件就是要用感恩的心取代不應有的犧牲情結。孩子是天賜予我們的成長階梯,我們因為愛而對孩子的付出,表面為孩子,實則為自己。姑且不論孩子未來的幸福帶給我們多少慰籍,多少人生質量的提升,我們藉助新生命實現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人到中年,人生閱歷、理解力、記憶力、學習能力正值鼎盛,是成長的最好時機。所謂中年危機,往往是一次蟬螁的過程,是信仰體系更新的過程。藉助對孩子的愛,我們可以擺脫徘徊不前,重新上路,此前所有的人生積累在托舉新生命的過程中,也成為托舉我們上升的強大根基。我們作為家長所需要做的,就是敞開心靈,重新審視生命的成長潛力與巨大意義,和孩子一起成長。


推薦閱讀:

無私的愛是什麼樣子的?
父母老是以為自己什麼都不懂,不懂社會的陰暗 不懂人情世故。不希望自己出去玩 不希望和同學來往怎麼辦?
不愛父母,不想遵循所謂的「孝」道,想法正常嗎?
如何更好的愛自己爹媽?
如果孩子出家了,父母會怎樣?

TAG:家庭教育 | 英語學習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