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逐漸疏遠的朋友,我們之間哪裡出了問題?
分享一個身邊中真實的故事:
小G和小S初識是25歲,是同事,也是生活中的好友,更是工作上的戰友,並肩作戰拿下很多案子和客戶。生活中興趣相投,價值觀、人生觀一致,每天形影不離,朋友圈曬的,不是兩人一同旅遊,就是一起唱K吃飯,甚至也開玩笑說,如果彼此是異性,應該會愛上對方。
然而,他們的關係卻因為某些因素不在同一個圈子而發生了變化。
小S因職業規劃,跳槽到了另一家傳媒公司,每天全國各地跑,開發布會,布置會展,她們見面相處的機會不多,但起初還是會約時間吃吃飯,看看電影,喝喝茶,感覺還跟當初相處一樣,談笑風聲,也一樣也會向彼此訴說生活和工作的煩惱與快樂。
慢慢的,小S換了新環境,認識了新同事,新朋友,工作也越來越忙,和小G見面溝通的時間越來越少,小G給對方發微信,小S常常很晚才回信息,乾脆是不回,她們之間的交集點越來越少。
小G是個重情義的姑娘,在小S生日那天,快遞了一份生日禮物和卡片,還在卡片上留言想約小S一起吃飯慶祝她30歲生日,等了3天,7天,10天,1個月都沒有收到小S的回復,S徹底陌名其妙消失在她的朋友圈中。
也許我們一直都對友誼有一種誤會,大多數人的友誼都是從學生時代開始的,學校是一個特別的環境,同學們和老師們不是我們可以選擇的,這樣的群體沒有流動性,每天固定不變,抬頭不見低頭見。在這種環境下,產生的友誼,讓我們以為,友誼應該是陪伴,是依靠,是肝膽相照,是天長地久。
但世界在變化,我們自己也在變,我們離開學校,離開父母,離開家鄉,我們會換著不同工作,開始組建自己的小家庭,我們漸漸變得獨立,不斷重塑著自己的價值觀。
慢慢的,我們與曾經的朋友只剩下當初的回憶可聊,一旦嘗試對新鮮話題尬聊,很容易發現與對方溝通就像雞同鴨講,無法達成共識,這個當初的那個朋友似乎已經變成了一個記憶共同體,卻在無法產生新的認同感。
然而,我們卻害怕承認,這就是友誼本來的樣子,我們更願意相信學生時代的友誼,我們也總是在苦苦追求那樣一份純真的友誼。
可事實是,友誼大多是短暫的,隨著我們自己的成長,隨著我們精力更偏向事業和家庭,隨著壓力越來越大,友誼也漸漸開始褪色。而要維繫一段友誼卻是需要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
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發現,自己開始誰都不想取悅了,有些關係不是你想維持就能維持,跟誰在一起舒服就和誰在一起。累了就躲遠一點,舒服就靠的近一點,如果相處很累就不要同路,自己過的順暢一點,減輕包袱,才有力氣在漫漫人生長路上繼續前進。
上文中的小G也許在這段友誼中也犯了錯誤,因為她沒領悟到,友誼並非是無時無刻在一起分享的,面對友誼的逝去,需要坦然接受。
如果在我們60歲的壽宴上觥籌交錯的人並不是16歲遇到的那些人,那並不代表著我們的人生沒有「友情」的存在。因為,結束是一件常常發生的事情,人生就是一場不斷告別的旅程,我們必須要接受不斷跟同學告別,跟老師告別,跟朋友告別,甚至跟親人告別。
學會悲傷和哀悼,一段情感的結束並不代表將一筆勾銷,在那段感情里學到的積極的經驗與感悟,在那些美好的時光里所留下的美好回憶,這些都會一直跟隨著我們,成為自己的寶藏。
推薦閱讀:
※朴樹:很多人愛聽屎一樣的歌,青春都是狗屁
※親媽系列:被老媽支配的恐懼,今天你被嫌棄了么?
※如果經常換眼鏡戴,是不是對視力不好?
※基督教徒與佛教徒最大的差異在哪裡?與他們走上信仰這條路的起因有關嗎?
※《爸爸去哪兒5》鄧倫為什麼邀請李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