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余心之所善兮 雖九死其猶未悔
今天我 寒夜裡看雪飄過
懷著冷卻的心窩飄遠方
風雨里追趕 霧裡分不清影蹤
天空海闊 你與我 可會變
—— 《海闊天空》
最近兩個月,應該是我這兩年來最痛苦的兩個月,一方面是工作任務上的壓力,第二個方面是,我開始正視到現在這個階段遇到的問題,面對每一天似乎枯燥而一成不變的生活,又像是身邊的人和事處於不斷變動之中。在這種不變和萬變的矛盾之間,我陷入了無比的痛苦。
身邊所有的形形式式的事像是化成了各種的妖魔在侵蝕著我的靈魂,我的意志。我把所有痛苦的根源歸結為,「面對年月不斷的逝去,自己所有的努力並沒有得到任何的體現,而這種狀態像無窮無盡的深淵,致使我陷入了深深的無奈和自我責怪之中。」
高三的時候,我偶爾看到dora師姐QQ空間裡面在中南大學的生活照片,我很羨慕她那麼優秀,知道她大學參與過很多志願者活動和各種比賽,知道她後來去了香港某大學做實習生,知道她後來去了北京MAD建築師事務所工作(我有兩個讀建築的朋友都一致認為這是行業內很優秀的位置了),而當時她才24,25歲,後來知道她拿到了MIT的offer,然後又來去了丹麥工作和定居了,現在27歲,會幾國語言,朋友圈還常能看到她在各地旅遊和潛水的生活照片,這是屬於dora師姐的故事。高三體育課的時候,我跟box和思欣說過她,當時box還說,你要知道她背後承受了多少的代價。
像這樣的人和故事有很多很多,但是,這一切一切,終究是別人。我心中似乎都有無數個這樣的「別人」,但是我卻很少有自己的故事。一直以來,我好像以別人的成功,別人的生活來要求自己,但後來卻發現自己無論多努力都似乎沒辦法成為別人,這種矛盾和方向性的錯亂導致的落差,讓我更加的不安和迷茫。我沒有好好地肯定自己,致使我失去了很多往前的力量。「一心想成為你,卻不知不覺找到了自己。」這是我幾年前在whatspp裡面的簽名,用來勉勵自己一直在努力成為優秀的人。但或許是這一刻,我才更加深刻地重新認識了自己,理解到這句話的含義。
我開始意識到我的人生之中,一直是別人的故事,但,我卻忘了我自己。
近段時間,我見了一些人,一些我這兩年來很少去聯繫的人,我看看他們的狀態,再審視自己。我問了大家很多問題,包括「你的工作和生活都怎麼樣?」「有什麼目標和計劃嗎?」問了我爸,問了我奶奶,問了大我差不多10年的敏姐姐,問了大學的舍友,問了我的初中同學,他們有的跳槽升上更加高的位置,有的在計劃繼續讀書的事,有的還算滿意自己的工作,也有不滿意自己的狀態的,也各有對於世事的看法,各種各樣的人也處在不同的狀態中。我問了敏姐姐,「如果看不到自己的進步怎麼辦?」,敏姐姐說「人生那麼長,每個階段有緩慢的情況,學習不到的東西的時候總會有的,很正常的。」「社會各色各樣的人都有,你估距唔到。」「這個事情適合你,但未必會適合其他人的。別人離開你,也很正常的。」面對生活千百種變化,都有可能會發生的,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我的痛苦也很正常。同樣地,我也問了自己許許多多的問題,「我喜歡什麼?我究竟想要什麼?」我一開始不知道,但我從別人口中聽到了他們看到的我,他們覺得我其實很喜歡我現在這個狀態的,換句話,雖然我對自己不滿意,不知足,但是我還是享受我現在的選擇。
一直以來,我覺得我每個階段都是定義在「自我尋找的路上」或者「追逐他人的路上」,但是似乎我沒有發現「我得到了」或者去「肯定和承認自己的選擇」。 我通過人與人能力上或者閱歷上帶來的差距來不斷鞭策自己,讓這些成為自我的驅動力,甚至享受這種推動我前進帶來的痛苦,因為它確實讓我成長了很多,但是這些痛苦也帶給我很多負面的影響,比如迷失自我等等。後來,我終於開始有所明白:我是我,我不是別人,他們喜歡的東西或者認同的事情,未必就是我內心深處認同的事情,也未必要走他們走過的路,我未必會成為dora師姐,未必會成為敏姐姐,未必會成為我的同學,未必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但我可以成為我喜歡的自己,做想我想做的事。而且在別人眼中,我或許也是一個還不錯的我,所以在某一刻,躁動不安的我似乎恢復了一點點平靜,離開了那個一直不開心的我。
我開始重新認識了自己,肯定了自己,明白了「心之所往,身之所往」。
我像很多人一樣,曾懷疑過自己,懷疑過自己的抉擇,在心裡拋出一個個疑問:「我這樣做究竟對不對?」「我選擇這個專業方向對不對?」「我選擇了這條路對不對?」「我選擇這個伴侶對不對?」「我選擇了這個方案究竟對不對」……然後就陷入了自我否定,自我懷疑的困境之中,面對更大的誘惑,我變得不信任我自己。舉個例子,當我要去為很多人和事承受更大的壓力和責任的時候,或者有些事情本可以不做,但我卻做了,這一切是否值得呢?當別人告訴我,「施比受更有福」我似乎又明白了什麼。又或者,「你為什麼不試試在家個公務員?」「早D結婚啦……」而我沒有,反而選擇了別的路,更累,更艱辛……這一切一切的選擇,都只是源於我的開心。我開心,所以我這樣做了。
儘管我為了「取悅自己」,而沒有讓我成為dora師姐,沒有成為敏姐姐,沒有去做別人會做的事,沒有談戀愛結婚生子,沒有去賺大錢,沒有安穩富足的生活,沒有得到名譽財富,得不到什麼,也遇見不到更燦爛的人和事,甚至付出了另一個代價。但至少我再次面對不能成為別人,面對無法享受別人的光鮮的現實,面對這些形形式式的誘惑時,我再也不會很痛苦,能夠直面自己的內心,也不會責怪自己選擇這樣的路,選擇成為這樣一個我。對於24歲的我,「面對年月不斷的逝去,自己所有的努力並沒有得到任何的體現,而這種狀態像無窮無盡的深淵,致使我陷入了深深的無奈和自我責怪之中。」,面對這些痛苦,我能夠坦然一些。而對於30歲的我,我也能夠不會後悔自己的選擇,不會怪責自己的懦弱,不會責怪自己比不上別人,不會責怪自己得不到她們的東西,不會懊悔,能夠堅定地為我的選擇更努力,把我選擇的道路走得更寬敞一些,在另一個維度裡面達到我的嚮往,並且感到滿足。我也很慶幸,在24歲的這一年,我重新認識了自己。
面對我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嚮往,用《離騷》中一句我最喜歡的話來描述,便是:
「亦余心之所善兮 雖九死其猶未悔」
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so dear to my heart, 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
推薦閱讀:
※今年24歲,女,身在國企,野外作業區工作,想要離開這種生活,如何選擇今後的人生方向?
※#獅妹問答# 我挺理想主義,很多時候想法很多但又不切實際
※有時候會覺得生活很無趣,見人不想打招呼,遇事就想拖延著,才藝學習也不感興趣。大家是怎麼抒困的呢?
※我的人生方向,到底該如何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