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鄉愁話豐樂之四:換了人間(上篇:一窮二白)
四:換了人間(上篇:一窮二白)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人類經過艱苦卓絕地浴血奮戰,終於從黑暗中走了出來,迎得了光明。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主義戰爭的徹底勝利。在這場戰爭中偉大的中國人民作出了極大的犧牲和貢獻,同時也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同情與支持。
日本投降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又取得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官僚買辦資產階級統治的舊世界被徹底打碎,一個能夠代表中國人民最廣大利益的紅色政權誕生了。新中國像噴薄欲出的一輪紅日正在升起,中華民族換了人間。
隨著人民解放軍大軍南下的前進步伐,一九四九年六月底鍾祥全境解放。七月鍾祥恢復縣製成立了鍾祥縣人民政府。豐樂仍劃歸鍾祥管轄,並成立了豐樂區人民政府。解放前夕,第一任豐樂區區長姓陸,據說一九四八年春就在鍾祥豐樂一帶進行革命活動,多次與鍾祥豐樂的國民黨保安大隊進行過游擊戰爭。解放后豐樂第一任區長叫王洪寬,區政委劉良都是華北人南下幹部。當時豐樂區域面積很廣,包括現在的長壽鎮全境及洋梓鎮的中山馬沖一帶。這個區域體制持續到一九七五年十一月鍾祥縣實行行政機構改革時期。當時豐樂區下設機構為鄉,鄉的體制小數量多,不行使政府權力,後來合併為七個大鄉。即江河平原區合併為四個鄉,分別是豐樂、大集、賀(楊)集、潞市。丘陵山區合併為三個鄉,分別是長壽、湯泉、板橋。一九五零年經過了急風暴雨般地土改複查運動後,農村很快進入到成立農業互助組,由初級社到高級社的農業合作化運動。為了搞活商業和金融業,當地政府鼓勵農民入股參加供銷合作社以及農村信用社。當時入股的金額伍元、十元人民幣不等。不過那時的貨幣非常值錢,一分錢也很管用。
由於國家長期遭受戰爭創傷,當時的國民政府腐敗無能,解放前夕豐樂地區匪患猖獗,人們意識混亂,惶惶不可終日。少數地主惡霸擁有自己的武裝,有的甚至與土匪沆瀣一氣。年青的已婚婦女,哪怕是先天喪偶,第二天就會有被強行搶去與另一戶人家的單身男人成婚的危險。因此導致豐樂地區的文明程度嚴重倒退。到解放初期豐樂物資極端匱乏,煤油稱之為洋油,火柴稱之為洋火。人們取火倒退到原始的鑽木擊石的地步,條件好點的人家也同樣把火柴視之為寶。每天早上只要有一戶人家生火做飯、鄰居鄉親就用平時積攢的木炭前去借來火種相互傳遞使用。晚上照明點的是菜油燈盞,不但光線暗淡而且易被風吹滅或招惹火燭。天黑行路人們就用漚掉皮的椿麻桿放在草木灰下面悶放一段時間,然後取出來晒乾備用稱之為腌(煙)麻桿。臨用時取上一兩根點燃像香扦一樣的暗火,行走時用手臂不停地晃動,靠空氣的摩擦力發出紅色的火光照明探路。這樣既可以探路前行亦可防範野獸傷人,因為野獸害怕火光。到了六十年代煤油、火柴才基本普及,還是靠國家供應。再後來人們開始用上馬燈和玻璃罩子燈照明,遇上鄉村唱大戲還用上煤汽燈,晚上行路也開始用上電池手電筒了。
剛解放時人們居住的條件太差,絕大部分人家住的是破舊的草房,丘陵山區草房的牆壁是用沾士夯實而成。江河平原湖區,由於經常發水災,草房的牆壁大多是靠用竹木及高粱桔稈和茅草夾成的籬笆,雖能遮風擋雨,但時常出現火災。特別是有幾家連住的村子,遇上大風,往往是一家失火多家遭難,致使受災人家苦不堪言。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當年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藉以抒發憂國憂民的情懷及詩人的坎坷遭遇。而解放初期的豐樂,能為秋風所破的茅屋何止千家萬家。說實話,當年杜工部老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土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宏願,是人類世界進入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豐樂地區才得於全面實現。
吃飯是人類生存的第一條件。解放初期人們吃的是雜糧,蘿蔔、白菜和野菜,丘陵山區也有較為少量的大米。那時把稻穀加工成大米是用竹木結構製作的人力「米擂子」,通過擂子把稻穀擂破脫殼放到石碾上加工,再用竹器米篩、柳條簸箕剔除雜質便成。人工加工的大米表皮沒有完全脫掉,表面呈各樣雜色,不像現在精加工的大米白色光亮,但吃起來香甜可口且更有營養。可當時普通人家很難吃上一餐大米乾飯。由於這種加工方式只適宜家庭作坊使用,不宜商品化生產,所以現在這種工藝已經失傳。碾米磨面全用的是古老的石碾石磨,使用的牲畜主要是毛驢和馬。記得六十年代小學語文課本上有首用詩詞體裁描述用石磨磨面的迷語:「千里迢迢在眼前,石頭重重不是山,雷聲隆隆不下雨,雪花紛紛不覺寒。」
穿戴全是手工製作,衣服款式十分原始,上衣一般從右邊開縫,前襟分大小襟,從中間開縫的主要是男子的短裝上衣,稱之為「對襟褂子」,紐扣均是用手工編製的布扣。褲子是摺疊式的大腰褲,男女款式無太大的差別。做衣服的布料絕大部分是當地人工織布機織的棉紗粗布。顏色單一以青、藍、灰、白較為普遍,紅色綠色少些。染色是用當地的土靛放在鐵鍋里高溫沸煮上色,一件新衣服要穿好幾年。當時有首諺語:「新穿三年,舊穿三年,縫縫補補再穿三年。」當地的人工織布機持續到六十年代末才退出歷史舞台。
人們出行的雨具,主要是油皮紙傘和桐油布傘,簑衣和斗笠。水(雨)鞋就是木製的履屐,豐樂人稱為雨靸子。天氣暖和的季節乾脆打赤腳或穿草鞋。平時的布鞋布靴都是出自各自家庭中的婦女和姑娘們之手。到了六十年代人們便開始穿橡膠雨鞋了。
解放初期豐樂沒有寬廣的公路,好一點的大路相向而行能讓開兩輛牛車。牛車是用當地堅韌性好耐腐蝕性強的桑木製作。由於桑樹葉子能夠養蠶,為了避諱「桑」與「喪」不吉利的同音,豐樂人就將桑樹改稱「蠶樹」,用蠶樹製作農業生產用具是最好的材質。套車耕地全靠當地的黃牛(丘陵地區用水牛)。好晴天較為平坦的路一頭健壯的黃牛架轅也只能拉上幾百斤重的東西,路況差或下雨天拉得就更少了。木製牛車直到六十年代初出現了鋼鐵軸承鋼鐵車輪,橡膠輪胎的人(畜)力小型平板後才逐漸退出歷史舞台。耕牛是農民的寶也是農民的朋友,豐樂人民對耕牛飼養十分用心、用耕牛犁地的生產方式一直持續到九十年代初。
在豐樂河道里當時只有幾座小木橋,位於豐樂集鎮「彭龍街」的地方,後來修了一座較大的木橋,能通過一輛牛車或者一輛平板車。但遇到發洪水時易被沖壞。到了一九七四年豐樂區政府調動當地水利部門的「土專家」們才修建一礅兩孔的鋼筋水泥結構的橋樑,年長月久後被水衝垮毀壞。一九八五年豐樂政府又在豐樂南街處修了一座好點的橋樑。進入新世紀二一八省道通過豐樂,上級政府將原來的舊橋更新為兩礅三孔的大橋樑。2016年上級撥款把在彭龍街處衝垮的老橋拆除,重新修建成三礅兩孔更加牢固的鋼筋水泥橋。
豐樂當時的醫療條件也很差,集鎮上有兩家中醫館,鄉村裡有少數中醫,特別是產婦接生條件更差,一般都是產婦在家裡請接生婆上門接生,常常因生育難產丟掉大人和小孩的性命。豐樂地區有個風俗,凡是因生育小孩死亡的婦女,在安葬的新墳上都要撐一把雨傘,意思是女人在做月子期間怕風雨侵襲,讓她在另一個世界用傘遮風擋雨。因此在那時墓地里常見撐著傘的墳墓。
後來政府把民間的醫館集中起來,創辦了豐樂衛生院並引用西藥,情況才得於好轉。特別是在六十年代後期,豐樂醫院裡從城裡調來兩名醫生,一名叫孫國輝,據說是武漢人,因劃為右派貶到豐樂衛生院,但對豐樂人來說卻是來了一位福星。另一名叫餘明志。從此豐樂的醫療條件大為改善,一般性的外科手術,如闌尾摘除,胃腸道手術等在豐樂衛生院均能妙手回春。另外還有一名本地人的醫生叫易德相,曾任過豐樂衛生院院長,對婦產科、小兒科頗有造詣。後來豐樂衛生院婦產科又調來了一名也是本地人的女醫生叫安玉鈴,對婦產科十分精通,因此挽救了不少婦女兒童的性命。在骨幹醫生的帶領下,豐樂衛生院曾小有名氣,不少外地人也慕名前來求醫問葯。後來隨著時局的變化,這些醫生大都調往城市。但他們精湛的技藝、高尚的醫德,在豐樂的歷史上記下了閃光的一頁。
親愛的朋友,請您繼續閱覽《話豐樂》第五章節:換了人間(下篇:窮則思變)
推薦閱讀:
※中國的工匠精神去哪了?
※趙家正考
※一孔之見:等等這不對啊,明明說你是不以文字罪人的厚道皇帝啊!
※鄧小平簡介是什麼?
※錦繡未央歷史背景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