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姓名學(24-28)
24、北京大學
1996年,北京大學國情研究中心易學組發表了一篇論文《河洛六十四卦卦數的破譯》(又名《易學研究的突破性進展——千古河圖與八卦關係的解譯》)。這篇文章發表在1996年11月20日《光明日報》上,多家雜誌轉載。我在小店裡跟人聊天的時候,都看到有人在讀這篇文章。
當時對這篇文章的評價非常高,稱為「永載史冊的貢獻」。
這篇文章為什麼如此惹人注意呢?
河圖與八卦之聯繫問題由來已久。遠古的河圖未能傳下來,宋代易學家根據「天地之數五十五」一章模擬出了今所見之河圖。
即使河圖不是古「河圖」,至少也是「天地之數」圖、「大衍之數」圖,也有所本。其意義,也不見得就比古河圖弱。
這個圖賦予八卦群體以組數的內涵。五十居中,其餘12346789諸數,對應八卦。
這樣就吸引一些易學家過來做配對題。
宋末元初人胡方平過來趟了一圈,他指定的對應關係如下:
1
2
3
4
6
7
8
9
艮
兌
震
巽
坤
乾
離
坎
註:如果表格不清晰,請看本人博客。中國姓名學(24)_周神松_新浪博客
當後人看到他把乾卦指定為7的時候,就知道此人沒有開悟。乾9,是最大的陽數,這個不能錯。
清代人江永也過來了。此人腕大,連李光地的帳也不買,喜歡抨擊官方易學。著有《河洛精蘊》一書,在易學史上很有名。
江永指定的河圖、八卦之關係是這樣的:
1
2
3
4
6
7
8
9
坤
巽
離
兌
艮
坎
震
乾
這個表格也不能令人信服。首先坤就不可能是1。坤,作為老陰,只能在6和8中選。
北大易學組寫出的文章邏輯並非嚴謹,過程有很多問題,但結果卻令人刮目相看。《易學研究的突破性進展——千古河圖與八卦關係的解譯》真是一篇奇文,用不甚正確的過程,竟然推導出了最理想的結果。
北大易學組推導出的河圖、八卦之間的關係是這樣的:
1
2
3
4
6
7
8
9
離
坎
艮
兌
震
巽
坤
乾
這個表格做得太有理致了,我每次讀到《易學研究的突破性進展——千古河圖與八卦關係的解譯》這篇文章,都有一種蕩氣迴腸的感覺。
也許作者有極強的數學天賦和配對天賦,整天想著配對配對,就把最好的結局配出來了。後來的文章,是在結論一定的情況下反向填出來的。
這樣當然有漏洞了。
漏洞是證明過程。
真金是這個圖表的理致。
北大易學組無力證明自己的排列是最佳組合,只好走上了一條疊加數字,把數弄得更大來求幻方,再從幻方中找規律的道路。
數字越多就越容易發現規律。但是數字太多了,規律就沒有意義了。
這樣一來,北大易學組的證明相當無力,給了一些人否定配對結論的口實。
這些否定者們,都是什麼人呢?其中有——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李申;
重慶文理學院研究員王先勝;
《周易真原》的作者田合祿、田峰。
阜陽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陳守富。
25、考古派
李申先生對於北大組論文的否定是言之過苛的。他的論文《河圖沒有秘密——兼評北京大學國情研究中心對河圖洛書的研究成果》無非是強調一件事情:古河圖非今日所稱之河圖(蔡元定、朱熹認定的河圖,下文稱為「今本河圖」),古河圖已經失傳,畫卦這個行為比今流傳之宋河圖更早,因此今本河圖就不是八卦產生的依據了。既然不是依據了,北大易學組的論述就沒有價值。
我對李申的觀點持相反意見。
李申強調劉牧原創今本河圖,這一論述對於否定北大成果沒有意義。劉牧創作河圖很難說是原創,古代已經有非常近似的易圖,劉牧所做的,只不過是衡定、調整,並把這一內容納入河圖洛書名號之下,抬高了其地位。這恰恰說明今本河圖承載的內容尤古,蔡元定、江永等先賢希圖把河圖當成伏羲畫卦的根據,進行了一系列的邏輯思辨,是有原因的。
古河圖和今本河圖只不過是個名稱而已。重要的在於內容,而不是名稱。蔡元定、朱熹認定的五十五黑白點之今本河圖本身也承載著天地之數的規律,最嚴格意義上的傳承也有九百多年了。更寬泛意義上的傳承應該推尋到天地之數、大衍之數,應當更為久遠。今本河圖之所以能擁有久遠的傳承,是因為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易經》的原文和原意,讓宋代最優秀的一批易學家樂意擁戴它。研究今本河圖數字、方位和八卦之間的聯繫,難道不是一項意義重大的事情嗎?宋末人胡方平能研究,清代人江永能研究,北大易學組就不能作後續研究?李申所不滿者,就是北大易學組不加區分各種形態的「河圖」,沒有把對不同版本「河圖」的區分頂在頭上寫文章,最終寫出學究氣的文章。但聯繫本身的意義它還在那兒,李申的駁斥文章無法否定北大易學組將今本河圖和八卦聯繫在一起的合理性和最後(搭配)結果的正確性。
也就是說,首先研究方向沒錯,其次研究結論也有可能是正確的。
北大易學組做出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正確的,因為儘管任意組合卦象和數字方案會很多,但是在易學思維的框架下,組合方式是非常有限的。很有可能,一個契機就組合對了,甚至誤打誤撞也組合對了。
當然,上述情況只適合項數不多的配對題,才能成立。
這也是配對題的魅力所在。
王先勝研究員的觀點也是接著李申的話來說的。在《揭開易學界的神秘面紗》一文中,王先勝認為:「無論江永還是北大課題組對河圖與八卦關係的破譯,都不過是為了將河圖與八卦聯繫在一起而必須要做的一些『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之類的工作而已,或者說這種研究根本上就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伏羲則河洛畫八卦本來就是一個沒有真實性的命題、一個假命題,甚至它就是一種妄說。」
個人認為,王的觀點才是妄說。搭橋的工作為什麼就是毫無意義的呢?易學講究象數,象數這個神奇的體系,講的是共通性的一個道理,往往是不受時間所限制的。邵雍體系乾1兌2離3兌4巽5坎6艮7坤8,也沒有竹簡帛書等材料做證明,也不過就是搭了個橋嘛。搭這麼一個橋,意義大了,竟然能推演出《皇極經世》這樣的體系。「乾坤生六子」體系不也就是搭橋嗎?一搭橋就讓八卦符號獲得了倫理意義。陽爻為「君子」,陰爻為「小人」的比擬體系不也就是搭了一個橋嗎?一搭橋就讓易學符號獲得了社會和政治意義!象數本身是易學最大的生產力,考古不過是易學的外部輔助。易學不講象數,淪為考古的附庸,那還叫易學嗎?非要引到考古上來論易,用考古做排他性的解釋,那是很悲哀的事情。為什麼不能搭橋?本來五十五黑白點河圖就是搭橋用的,用黑白點搭橋通往天地之數。當然還可以再搭橋,把天地之數的其中8個給配上卦象。這又有什麼錯呢?
再說得直露一點,規定手錶的時針走到最上方的時候就是十二點或零點,這不是搭橋嗎?這個橋如果不搭,就沒有規律了,難道就聽你考古派隨意指揮?讓你來定?
從王先勝的角度來看,手錶指針方向和精確的時間之間的聯繫也是一個「假命題」,一個「妄說」,就不許有一種設定,這才是打著科學旗號反科學的本質。
易學界老出王先勝這種軸人,真是邪氣。
只要懂一點象數的人,跟王先勝的理論絕對是不相容的。
自然,北大易學組的表述和推導過程有些問題,但李申、王先勝卻想憑藉抓住了北大易學組的部分次要錯誤把人家的研究方向、研究結果都一口給否定了,這是做學問者應有的態度嗎?
26、江永的支持者
《周易真原》一書的作者田合祿、田峰支持江永的研究結果,認為北大易學組的研究多此一舉,江永的配數本身就是對的。
江永配數:
1
2
3
4
6
7
8
9
坤
巽
離
兌
艮
坎
震
乾
這個配數有個特點,就是把生數1234(排除5)劃為一個區,只排陰卦;成數6789(排除10)劃為一個區,只排陽卦。
這個前提本身就是不正確的,它違背了陰陽相互綰合,水乳交融的原理。陽卦豈沒有生氣,就不能做生數?
規劃區域太整、太死了,就不靈動。
卦序的排列,打個比喻來說,就好像是學生分班。怎麼分班一開始就畫出了藍圖,按照什麼原則,一次分成。
關鍵是,用單一原則定下來的藍圖,能不能執行下去?
不可能按照一個原則來分班。不管是按分數、按專業、按性別,還是按生源地、按學生意願,你都不可能用一個原則分好所有的班。
甚至這幾個原則中也沒有絕對的總原則。突然一個問題冒出來,原則之間相互打架,原本是總原則的,也管不住次要原則了,要被次要原則打破。
哪怕是出一點小小意外,兩個學生鬧意氣鬧不和出了事,就會有一人調班。原來貫徹的所謂「原則」,到了此時,就是虛的。
等到期末考試排考場的時候,你再看看有多少學生突破了最初分班的藍圖,調換了班級。
江永的配數,生數捏一塊,只配陰卦;成數捏一塊,只配陽卦,恰恰是一個無法執行到底的草案,半截產品,不是最後結果。
卦序排列是一種細緻的工作。肯定是數種原則綜合、交錯使用,才產生的最終結果。
錯綜的結果,就是陰卦區域與陽卦區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個別生數也能配陽卦,個別成數也能配陰卦。最終的結果是有些「花」的。
乾坤生六子的卦序,是有些「花」的,不是依照唯一的陰陽原則。
邵雍所用的先天易卦序,也是「花」著的,找不到體現出「一刀切」的絕對原則。
難道前人都錯了?
江永的配數用「一刀切」,體現不出綜合作用,恰恰是江永錯了。
《周易真原》作者盲目崇拜江永,研《易》不深,令我慨嘆。
27、阜陽師範學院
阜陽師範學院教授陳守富的論文《河圖八卦關係論——兼與北京大學易學課題組商榷》又提出了新的觀點。
這個觀點更有趣,上文中的田合祿、田峰二位先生是嫌新的配數不如舊的,陳守富教授卻是嫌新的配數不夠新,自己要推出更新的。
陳守富教授認為,8組配數,江永正確地發現了兩個:乾9兌4;北大易學組正確地發現了兩個,艮3坤8。剩下的4對配數,北大易學組正好弄顛倒了,再把他們微調過來,就是正確結論。
陳守富教授核定的配數表:
1
2
3
4
6
7
8
9
震
巽
艮
兌
離
坎
坤
乾
這個表格的特點,就是突出了卦體陰陽的權威性,乾震坎艮一定要配天數,坤巽離兌一定要配地數。
這種配數方式,線條刻畫得過於冷峻、絕對了。
八卦的陰與陽,甚至包括乾坤,都沒有絕對。乾離是一家,天火相親,乾卦裡面藏著離卦。坤坎是一家;坤卦裡面藏著坎卦,水地相比,坤坎也是一家。離卦得乾之體,得坤之魄;可以說是陽卦,也可以說是陰卦,陰陽只不過是個觀察角度的問題。坎卦得坤之體,得乾之魄,也要陰陽兩面來論。
大家都知道太陽是陽性的,但是太陽取離卦,按照「陽卦多陰、陰卦多陽」的原則,離卦是陰性的。難道古人的取卦方式有誤嗎?不是,是今人看待卦象的方式太片面。
片面的排法,內涵就少。
所以,陳守富教授在北大配數的基礎上的調整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我們回頭再看北大配數表,看看陳守富教授弄丟、破壞了多少規律。
北大配數:
1
2
3
4
6
7
8
9
離
坎
艮
兌
震
巽
坤
乾
北大配數上中下爻互變皆有規律。
1、三爻全部互變的四對卦組,卦數一致相差為1。
2、上爻互變的四對卦組,卦數一致相差為5。
3、中爻互變的四對卦組,卦數合10。
4、下爻互變的四對卦組,卦數一致相差為2。
這個強大的卦象之間的邏輯聯繫是自古以來未有的。此表格一出世,我就斷定她是一件易學瑰寶。
陳守富教授的配數,只能體現上面的規律1、2,內涵單薄,弄丟了很多聯繫,無法取代北大組配數。
本節最後強調一個理念:周易卦象因卦爻的有規律組合而產生智能,周易卦象有智能的根源來自於卦爻。所以,不以卦爻為基本單位,不以卦爻為比較目標,忽略對卦象本身的結構分析,而將多個卦數相加,輾轉求通,取得的所謂「規律」是缺少說服力的。數字方陣多了,怎麼都能發現規律。但是,最可靠的規律,莫過於將數字比較組壓縮至最小,在原點上發現的規律。北大易學組和陳守富教授的論文,都違背了我所說的這一理念,營造的數字方陣過大,輾轉求通,論證過程缺少說服力。特別是北大易學組,非常可惜,得到了八對精緻的象數,本身的規律非常明顯,卻失之交臂。其失誤在於思考方向,北大易學組不是想辦法返本歸元去「內求」,反而輾轉相加去「外求」,令一篇本應很精妙的論文大為失色。此時設想,假如北大易學組成員看到了本人總結的上中下爻四大互變規律,也許會後悔當初為什麼不退一步在卦象的內在機理中求證,而是盲目地進了好幾步在卦數疊加的大方陣中輾轉求證。
周易卦象因卦爻的有規律組合而產生智能,是董光璧先生的觀點,特此說明。
28、我來證明
我前面的證明,論證了胡方平、江永、陳守富等人發現的配數表都是廢品。
唯一的希望,還是在北大易數身上。
現在我接著證明,北大配數表是完全正確的。
證明工具:體用、傳統象數、《易傳》原文。
以《周易參同契》里的體用思想而論之,乾坤通過坎離進行交媾,坎離為乾坤派出的先鋒,日月如梭,陰陽交互最勤最得力。坎離為乾坤之用,乾坤為坎離之體。
後天八卦圖講的也是這個思想,坎離交媾,乾坤退居二線。
考古派可能又要爭論《周易參同契》是什麼年代的,後天八卦圖是什麼年代的。這樣的爭論沒有什麼意義。因為我已經繞開了「伏羲根據河圖畫卦」這個話題。我只要說明八卦具有各自特性的真實邏輯就行了,然後根據八卦特點配數。
我甚至不必要考慮《河圖》周邊四臂八個數字的方位,因為四臂的象數有可能在交互,因交互而位移。
可以確定的是中間的5、10不動。其餘8數皆有動的可能。所以僵死地認為北方屬水,1在北方就是坎卦是錯的,1也有可能是跑來交互的別的卦,坎卦也許已經交互到其他方位去了。
古人朱熹、李光地等的研究,就是把方位看得太死板了,希望能在簡單的旋轉位移中找到統一規律,結果越研究越煩難,把一個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了。
後人再順著這個「方位辨識」的方向來研究,就只能越來越打仗了。
我今天就從這個圈子裡跳出來,忽略方位,用八卦符號內含的理致,給它配數。
接著講體用。坎離為用者以其靈動,乾坤為體者以其厚重。故乾坤數大,坎離數小。坎離佔1、2,乾坤佔8、9。
把配數表按照大小分成四個區,坎離在一區,乾坤在四區。
一區
二區
三區
四區
1、2
3、4
6、7
8、9
離、坎
坤、乾
再接著論。一區是個「用」區,坎離都是乾坤委派出的先鋒幹將,勤作不息。數字越小就越靈動,積極性就越強。坎離相比較而言,坎為水,離為火電光波信息,離的靈動性最強。所以離1、坎2。
四區是個「體」區,乾坤善於包容,所以佔大數。乾與坤相比較,乾又包坤,所以乾9、坤8。
由此乾、坤、坎、離四正卦都可確定:
一區
二區
三區
四區
1
2
3、4
6、7
8
9
離
坎
坤
乾
有了上一步工作,此時對於6、7兩個數配卦,是最容易的。因為僅剩下艮兌震巽四個卦可以配。這時候只要看一看陰陽爻數目和相對位置(陰陽平衡)就可以了。
6是陰陽最平衡的數,是叄天兩地的完美結合,在3、4、6、7中,6不僅代表最平衡,而且代表最均衡、最全面,沒有明顯缺陷。很明顯6就是震卦。
陽大陰小,欲求其平衡,要求卦象具備雙陰一陽。三爻卦中若有兩陽爻相比,明顯陰陽失衡。這樣就排除了巽、兌。
就震、艮而論之,震卦陽在下,陰在上,陰陽相濟;艮卦陽在上,陰在下,陽壓迫陰。震卦較艮卦為美。這樣就排除了艮。
所以震的卦數就是6。
陰陽最失衡的數,就是7。
為什麼這麼說呢?試比較3、4、5、6這幾個數的拆分。
6最完美。能均分,能三等分,還能拆分成自1開始的自然數列,所以最平衡。
4能均分。別的不能。
3能三等分,能拆分成自1開始的自然數列。
7不能均分,不能三等分,不能拆分成自1開始的自然數列。
7為以上4數的最不均衡數,為頑固偏私數。
對於7來說,還剩下三個卦象可以搭配——艮、兌、巽。艮卦爻兩陰一陽,尚有總量的平衡;兌卦爻陽下陰上,尚有陰陽相交的空間。只有巽,兩陽爻壓迫一陰爻,既沒有總量的平衡,又沒有陰陽相交的空間,是最大的頑固偏私卦。
所以巽卦的卦數就是7。
至此,配數表的三個區已經完全明朗了。只差對最後的二區進行細化認定。
一區
二區
三區
四區
1
2
3、4
6
7
8
9
離
坎
艮、兌
震
巽
坤
乾
二區要認定也不難,可由一區推導而出。兌為水國,坎數2,兌數4,坎自成方而成兌。余艮卦數是3。
再從反面想,如果兌數是3,就跟坎水沒有什麼聯繫了。所以不可能是3,直接認定為4。4這個數字,正如兌,具有極大的悅人性、娛樂性,彷彿是發出邀請。比如四大美人、四大名著、四大天王,四小花旦、四扇屏風,都帶著這個悅人性極強、最能深入人心的「四」字。
再看艮卦數是3,就更有道理了!艮代表高山,震代表上升,乾代表天空,這三個卦象,都和「高度」這個範疇有關,他們各自的卦數是3、6、9,都是3的倍數,緊密連接在一起。
至此八卦配數表全出,北大易學組難以言說出道理的配數表恰恰是對的。
一區
二區
三區
四區
1
2
3
4
6
7
8
9
離
坎
艮
兌
震
巽
坤
乾
再回頭看這個表格,太有道理了!
日月——山澤——雷風——天地,順序是由顯而隱,由集中、具體,到無形、彌散。
這個配數序列暗藏一個深層的邏輯:任意一卦,中爻變化後,所得卦數和原來卦數必合十。
乾 ?
離 ?
9+1=10
坤 ?
坎 ?
8+2=10
巽 ?
艮 ?
7+3=10
震 ?
兌 ?
6+4=10
當我知道乾卦的卦數是9的時候,我也就知道了離卦的卦數是1。余仿此。
這個邏輯關係揭示了乾離、坤坎、艮巽、震兌互為一體,比其他配數表更具有整體眼光。
統觀這個表格的中爻變合十、初爻變差二、上爻變差五、三爻全變旁通差為一這四大規律,只要知道乾數9,其餘的都可一舉推出。
乾數9,坤卦三爻全變必為8。由乾9坤8推尋合十之卦,必定離1、坎2。由乾9坤8推尋上爻變化之卦,必定兌4艮3。由乾9坤8推尋初爻變化之卦,必定巽7震6。
其中中爻變合十、上爻變差五這兩個規律又是特別重要的。只要知道乾9坤8,運用這兩個規律,所有的卦數都能推出來。
這非常符合「乾坤是《周易》的門戶」「易以道陰陽」等原則。
也非常符合董光璧先生所說「周易卦象因卦爻的有規律組合而產生智能」這一論述。
這個配數表每一爻變動都有嚴謹的數理邏輯,縱橫成局。其高度是胡方平、江永、陳守富等研究者所達不到的。
一個曠世發現,卻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批評指責。甚至發現者本身,竟然無力回駁,這放在中國易學史上,也是件稀罕事。
這段公案的牽動面之廣,令人嘆為觀止。完全可以編成一部戲,表現易學界各種人物的心態。
如今我將被人踐踏的北大配數表拾起,重新論證,讓她光芒四射。同時也寄語某些專家學者,別再糟蹋東西了!易學現在都不是易學了。
推薦閱讀:
※小孩兒起名錘錘好聽么?
※論如何用Python科學的(Randomly)取名
※給男孩起名字,用什麼字好呢?
※給孩子起名時「女詩經,男楚辭,文論語,武周易」的說法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