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危機之性教育缺失

性是什麼?性對人的心身健康有什麼樣的重要影響?孩子需要性教育嗎?需要什麼樣的性教育?怎樣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性教育呢?之所以提出上述一系列關於性的問題,實在是因為這個問題太重要,涉及面也很廣泛,處理不好會引起一系列的人生悲劇。

一、性教育缺失引發各種心理困擾與心理問題

案例1、秀秀(化名),初中女生,因童年的性遊戲經歷,自從明白了性是什麼,就開始內疚自責,認為自己不純潔了,不是個好女孩。

案例2:內向漂亮的曉曉(化名),上初二時,忽然一夜她做了個性夢,在夢中她和數學老師發生了性關係,早晨醒來,覺得大家都知道她做夢和老師發生的性關係。他們都在背後議論她,甚至說她懷孕了。就連父母也這樣說她,她無臉見人了,於是她退了學,把自己關在屋子裡誰也不想見,和誰都不說話。

案例3、子樂(化名),12歲男孩,多次瀏覽色情網站,自我缺乏足夠的知識進行辨析,也缺乏引導,懷疑自己是不是同性戀。

案例4、凱樂(化名),17歲,高二男生,因強迫症休學。母親帶其來求助,凱樂自述,小學和初中階段自己一直學習很好,初二開始手淫,感覺很舒服,雖然羞於說出口,但也並沒認為自己有什麼大的不好,初三的時候,有一次因為感冒在家休息,閑來無事上網聊天,一網友告知手淫有很多危害,而且過多手淫可以導致感冒,從此,開始自責自己,開始強制控制自己不再手淫,但是越控制越控制不住,凱樂自述「床上如火焰山,痴熱難忍,我翻來覆去睡不著。」由此,學習成績開始下滑,怎麼補課都無濟於事。

案例5、中學女生薇薇(化名),因突然來月經,沒有準備衛生巾,經血濕透褲子,被同學嘲笑,她感覺很恥辱。此次事件後,她走在校園,總感覺同學們在對自己指指點點。父母和老師沒有很好的化解這件意外事故對孩子帶來的心靈創傷。後來孩子恐懼學校,不願意去上學,認為同學都對自己充滿著敵意,總感覺有人在耳邊說自己壞話。父母帶著去醫院,以有「妄想」和「幻覺」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

案例6、嶽嶽(化名),高一男生,他內心很自卑。自卑背後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認為自己陰莖短小,代表著性能力不強,以後過不好性生活,也就獲取不了女孩的芳心。

此類案例太多,無法一一列舉出來,以上幾個案例僅供讀者朋友參考。自99年從事心理諮詢工作以來,一直處於心理諮詢工作的第一線,因效果形成的良好口碑,常年接待大量案例。其中,青少年心理問題佔有很大的比重。在這些案例中,有一部分問題直接表現為性心理問題;更多的案例,雖然不是直接表現為性心理問題,但卻涉及到性心理的因素。有三種常見表現:其一、直接表現為性心理問題;其二、涉及到性心理問題;其三、以其他心理問題的表象呈現。不少成人的心理問題,也涉及到性心理。而這些都與性教育的缺失有很大的關係

二、性教育缺漏,怎樣來修補

1、對孩子進行性教育,首先要家長明白什麼是性,性的生命價值與社會意義。

性,每個人都有,存在於人生的每個階段,表現於很多種人際關係之中。子女可能是「性盲」,但不懂自己更年期的母親、不會協調雙方性心理的夫妻、「九斤老太」式的祖父母,難道不也是性無知嗎?人們總愛盯著兒女,似乎教育者自己並不需要先受教育,似乎自己的性無知並不會影響子女的性心理成熟。家長是性教育的實施者,對孩子進行性教育首先家長要轉變觀念,從家長做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性教育者,而不是學校老師,對子女進行性教育是父母責無旁貸的責任。

2、對孩子進行性教育關鍵是父母對性的態度,而不是具體的方法。父母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出的自身性態度,給孩子以無形的感染,在無形中塑造著孩子的性認知、性觀念。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絕不是單純言語或者理論說教。

人是環境的產物,人的性活動是心理學習的結果。性關係混亂的父母,當然會給孩子一個壞榜樣。但如果父母認為性是骯髒的,是下流的;認為性是見不得人的事情,動不動就懷疑「早戀」,根本不理解青春期性騷動的煩惱,從來不讓孩子觀察和體味父母間的親密與愛情,對青少年中時髦的衣著或舉止也橫挑鼻子豎挑眼,那麼在這些瑣事所形成的氣氛中,子女的性心理能健康發展嗎?父母言語所傳授的性道德與性知識,還能被子女真正學到嗎?這個時候自己的孩子就是在現實中受到性侵犯也是不敢和自己親愛的父母說的,他們只會自己內疚自責,對於父母他們是「羞」於說出口的。這種羞恥感是我們父母給的。

還有些人激烈地反對開展家庭性教育。他們不讓孩子知道任何性知識,但孩子對異性、對愛情、對婚後性生活的看法,不也照樣是在家庭里形成,而且以父母為參照嗎?父母可以一直閉口不談「性」字,但這種態度不正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性教育嗎?無論我們父母主動進行性教育,還是堅決反對性教育,這其實都是在對子女進行性教育,只是結果不同而已,因為在日常行為中父母的性態度已經展露無疑。

3、明確性教育的目標,為子女的愛情和婚姻著想,為子女的健全人格著想。

許多父母急於尋找某些切實可行,立竿見影的性教育具體方法,卻不自覺的忽視了對教育目標的思考,認為那是玄而又玄的理論問題,我又不搞研究,琢磨那個有什麼用?其實,不管我們是否清楚地意識到,我們內心深處總有一個目標。不管我們運用什麼方法進行性教育,都是為我們的目標服務,而且受到目標的支配。因此,同樣一種性教育方法,在不同目標的支配下,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更常見的是,不同的目標會促使人們選擇不同的性教育方式,結果當然更是不同。

性教育的目標是什麼?很多家長求教如何開展家庭性教育,但一問就是遺精、早戀、月經或手淫。難道人類如此淺薄,只有性生理沒有性心理?難道人的成長如此簡單,只需性知識不需要性意識?預防青少年「出事」,這確實是當務之急。但是如果我們的性教育的目標僅僅如此,那麼不但許多子女都不需要它,而且對整個人生和人格也就沒有多大意義了。

大家想一想,如果一個男孩30多了,還不會談戀愛,甚至恐懼和女性接觸;一個女人各方面都很優秀,但不要正常的婚姻,就要做小三,等等各種現象。原因何在?

子女總有一天要戀愛,要結婚,要過性生活,沒有一個家長會否認這一點。但是許多父母卻很少想到,自己應該從孩子小時候起,就在這方面給他們加強營養。一聽這話,有的人會大吃一驚:難道要告訴小孩子如何過性生活嗎?當然不是,而是要從小培養他們愛別人和接受別人的愛的心理能力,造就他們體驗愛情的個性和素質,使他們理解和尊重婚姻的價值,使他們對正當性活動有正確的態度。只有這樣,子女長大成人後,才有可能順利地、健康地投入戀愛、婚姻,同時形成健全的人格。這才是性教育的最根本目的。

三、食色性也,性本無色

食色性也,性是人的本能,性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能迴避的問題。精神分析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性慾是每個人的體格和人格的一部分。性,是一種本能,它決定了我們的性別角色和社會角色,也是人類探觸外在世界的方法之一。透過對性的認識,我們才知道自己要扮演一個怎樣的人、如何建立自我的觀念、如何尊重異性以及如何和別人交往。」性,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礎之一,這種能量合理引導利用(合理滿足和升華),可以促使人積極向上健康成長,否則這種能量將產生極大的破壞力。

性雖然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內容,但卻廣泛影響到人生活、學習、工作、婚姻愛情以及人際交往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性愛取向左右著命運,並決定著人生的幸福體驗。

性教育有利於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可以這麼說,一個男孩無論身材多麼矮小,如果他受異性歡迎,有自己甜蜜的婚姻愛情生活,他絕對是自信;反之,一個女孩,無論她長得有多醜,只要她受男性歡迎,有愛自己的男孩,那她也一定是幸福的。

因性教育的缺失,孩子們在面臨各種性困擾的時候,不能自行有效化解;同時又因家長、老師對性心理的不解,導致孩子問題嚴重時候,不能從心理的角度引導孩子化解,而是認為這是什麼病,把孩子推向醫院,因醫生是從醫學的角度而不是心理的角度解決問題,在很多時候,既把問題的解決引向歧途,也給孩子帶來二次心理創傷。希望藉此能夠拋磚引玉,引起家長、學校及社會對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視,更多的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讓更多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心身健康,這將是我莫大的幸福!

您有什麼困擾,我們來幫您解答,調整自己的心態,美齡心理世界與您一起享受生活!——北京美齡心理諮詢中心


推薦閱讀:

成為具體而真實的人
芳華:何小萍是怎麼勾引著文工團里的人們欺負她的?
NO.19 莊周夢蝶之林豐夢驢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強迫症,那就點進來吧。

TAG:心理諮詢 | 心理健康 | 性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