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匠心|講訴6位老手藝人的故事

在《曉松奇談》里,有一期高曉松講訴日本的工匠精神。日本人很喜歡將自己的國家稱作是「世界的盡頭」,乍一聽,口氣似乎很大,但並無道理。日本的文化,有很多都是外來的,比如茶道、空手道等等,但都在日本這塊土地上得到發揚,他們能夠究其一生的光陰做出滿意的作品,不為名利所熏心,那份執念讓人感動。而在中國,有這樣的一批手藝人,他們的故事,需要有人聆聽。

故事一

竹器師傅,開始都做不好,慢慢再摸索

朱家角放生橋邊原來有一個竹器店,店主是六十幾歲的朱師傅夫婦。朱師傅年輕時身體不好,不適合務農,想要學點手藝,於是就跟著竹器師傅學編竹器,「我就在師傅邊上看看,和師傅一起編,學了三個下午,就算出師了,一開始都做不好的,慢慢地再自己摸索。到了賣籃子的時候,大家攤子都搬在一起,然後就可以互相看到各自做的籃子,再從別人那裡討教些不同的編法,大家編的東西都一樣,只是編法有所不同。」

「以前買籃子的大都是本地人,家家戶戶都要用的嘛,每戶還不止有一個籃子,都是我當天做,當天就全部賣光了,能維持基本生活。過去我們當地一些人家結婚還有一個傳統,就是要在籃子里裝香煙、一條魚、一隻雞,放滿兩個籃子,外麵包一層紅紙,這樣就可以去娶親了。還有裝飯的籃子現在都還有人在用,就是把燒熟的米飯,直接放在籃子裡面保存,蓋子一蓋就好了,這種天氣(十一月)不放冰箱也不會壞。現在買的人少了,多是遊客,買一個回去掛家裡裝飾下也蠻好看的,所以要靠養老金。」後來,朱師傅發了兩次腦梗進了醫院,再回來,發現妻子已經把竹編都扔掉了,店也關掉了。

故事二

鐵器師傅,一般經常做的尺寸都已經在我腦子裡了

浦東新場鎮老街的鐵店裡有個陳師傅,他十七歲開始跟人學敲鉛皮(白鐵),後來下崗自己做,做這個手藝五十多年了,每天都要做八小時,「剛學的時候手一直出血,滿手橡皮膏,現在一般經常做的尺寸都已經在我腦子裡了」。除了打鐵之外,他還像居委會主任一樣,調解鄰里矛盾,所以店裡總是站著許多人,誰家買房子了,兒子找女朋友了,誰家又鬧矛盾了,他都要照顧過來。

他對待客人的要求也十分耐心,「像澆花桶有六個尺寸,可以根據不同需要來定做。如果頭上的這個洞眼小一點少一點,水澆得就遠一點,大一點密一點呢,就可以澆得近,每個定的人要求都不一樣的。人家有要求的,我就畫下來問他們是不是要這個東西。」鐵器里最好賣的是蘿蔔絲餅的油墩子,五塊錢一個,「這個東西一天做的快的有五十個,看心情的」。他現在也會幫鄰居修修鍋底,不收錢,「只是還有人需要我,就很開心了。我已經做出名氣來了,生意好的不得了,新場就我一家店呀,每天都有人跟我定東西,賺點功夫錢,吃喝沒問題。」

故事三

棕梆師傅,現在買了棕梆,可能以後也沒人幫你梆了

幾年前,東台路沒有拆的時候,一條街都是古玩店,路上有一個江西派的棕梆師傅,身後是老式的有很多花紋的棕梆,那是他師傅一輩人的手藝。「現在機器做的都沒有手搓的好。干我們這行的,每天都要拉棕絲,手都粗。他把手伸出來,十根手指像蘿蔔乾一樣,非常粗糙。雖然是棕梆江西派的,他經常和江蘇派聚在一起喝茶聊生意。「剛到上海來時,包括門店和流動的,一共有兩三百家棕梆。」後來,東台路拆掉以後,這個師傅和他的棕梆派就沒有聚集地了,現在他賦閑在家帶孫子,說,「本來棕梆睡鬆了,要重新梆緊,現在買了棕梆,可能以後也沒人幫你梆了。」

故事四

蒸籠師傅,九十二歲,每天要做兩小時

海倫路沿街面,原來有家蒸籠店,這是正宗祖傳的,爺爺先在丹陽開了家順昌蒸籠店,後來父親跟爺爺學的手藝,一九二一年把店搬到了上海,樓下是店,樓上是家,父親去世後,店就交給了魏師傅,公私合營店關門以後,他去工廠做會計,直到退休才繼承父業做蒸籠,他自己寫一張顧客須知貼在牆上,「百年老店,自價包銷,老年服務,誠實經營,低價銷售,拒絕還價」,每遇到有人要還價,他就指指這張紙。

「現在每天要做兩個小時的活,只要對身體沒妨礙,我肯定會一直做下去。老早是這樣的,吃好早飯就開始幹活,先把竹子鋸開,然後預備今天要做多少個就把料劈好,上午一定要全部劈好削好,下午開始做,到晚上竹子就變蒸籠了,每天小的能做十幾個,大的能做五六個。學徒的話,老早規矩學三年,還要再幫師傅做三年,頭三年還沒有工資的,只有一些零用錢。老早上海賣蒸籠的有一百多家,蒸籠也有幾十種花樣。現在來買的居民比較多,還有小飯店,也有人買當道具用的。」雖然說著要做下去,兩年前他還是把店關掉了,回家後,不做蒸籠,做竹刻了。 「現在找我沒有店了,要按門鈴。」魏師傅說。

故事五

織布阿姨,織布要看個人聰明不聰明

奉賢沈阿姨十二歲就開始學織布,她覺得織布這個技能跟燒飯洗衣服一樣普通,當地六十歲以上的女人都會,「小時候先是幫忙搖線,然後么織單色的、黑白色條紋的花樣,大點了就織複雜的花樣。織布要記花樣的,要記性的。還要看個人本身聰明不聰明。有的小妹妹一下子就學會了,有的大了還不會。」

「織布就在家裡的客廳裡面,織布機都是借來借去的,誰家要用了么就拿去。織布機是有專門木匠做的,有些東西可以拆下來,搬運方便,準備工作(穿紗)要一天時間,三四個人一起做呢。織布最難的地方就是花色(花樣)多的時候。容易忘記踩踏板和穿梭的步驟。簡單的花樣兩個踏板就可以解決了,複雜點的就要四個了,做多有五個踏板。一天么好織十三尺,織好的布要洗一洗,晒晒干,再放在箱子里。」但是這幾年因為阿姨們歲數大了,體力衰減,現在兒女都不讓她們做了。

故事六

圓作師傅,只有自己做的自己賣才叫作坊

閔行有個圓作楊師傅,生意做得蠻好的。十六歲跟師傅學藝,學了六年才出師,至今已經有五十幾年了,「我們這個叫圓作,專門做圓的東西。還有種叫方作,是做椅子、傢具的。」圓作要講究質量,要選擇適合的木料,「一天做一個不錯了。按照老法來做么,木條要用竹釘穿起來的。現在大多數時候都是用膠水粘起來。方便呀。我一般都用杉木,質地比較軟,其他木料太硬了沒辦法手工弄的。一般都會挑樹結少的木料,這樣做出來好看,也不容易漏水。買來的木料要曬將近一個多月,要是做到一半天氣不好受潮了,還要等天氣好的時候再拿出來晒晒賣。」

陳師傅還根據季節調節木桶的高矮,讓它們更適應客人的需要,「現在冬天買腳盆的人比較多,天冷大家喜歡買高一點的,天熱么都喜歡矮的,平時用來放放腳,新的木盆拿回去放點冷水給它泡著,吸收水分了以後呢,木頭會脹開,這樣它密度就高了,一點都不會漏。這個是作坊,只有自己做的自己賣才叫作坊。」

隨著故事中的老師傅們漸漸老去,許多充滿溫情的手工藝即將無人繼承。「現在就算買了棕梆墊子,棕梆鬆了也沒人再幫你梆了;專門買了手作的竹籃子送人,人家第二天就還回來,說實在不知道放哪兒。要說挽救什麼的有點來不及,真正能挽救他們的是需要他們的人,只要有人需要他們梆棕梆,需要編籃子,他們就會繼續存在。

素材來源於:界面


推薦閱讀:

中華第一劍的非遺傳人 五輩人塑一部鑄劍史 今遇生存難題
如何做「時間的朋友」,本網最受歡迎的十位手藝人如是說

TAG:手藝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