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投放走向程序化購買,淺談戶外廣告發展前景
提到程序化購買,很多人第一意識就是電商,毫無疑問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很多行業都改寫了商業模式,拿電商這種經濟體來說,它很好的解決了消費者在購買時間和獲取商品碎片化問題,即是因為這種體系的建立了一種對消費者極為有利的便利,所以才會調動了更多消費潛力,所以才會出現網路上調侃的「剁手族」,這種趨勢對於商家來說無疑是一種興奮劑,催使更多商戶加入電商的陣營。
再聊點廣告界的程序化購買,互聯網作為一種新型信息技術,除了為連接終端的大眾提供無窮無盡的資訊信息,同時服務者為了維持自身的運營,也把廣告作為一種重要盈利渠道,
從早期的幾大門戶網站到如今的BAT,甚至是近兩年火爆的自媒體,互聯網開發者一方面不斷引發新的技術應用熱潮,同時也在謹慎的引入廣告機制,一方面儘可能保證自己的流量,一方面在內容上不斷推出新玩法。
互聯網因為其本身就是數字結構,所以互聯網廣告在程序化這條道路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不僅能通過用戶各種瀏覽習慣將他們鎖定分類,還能通過內容將人群分流,這些都是其他如電視電台實體廣告所不具備的。但是市場的火爆也帶來很多問題,互聯網通過以瀏覽量或者曝光率為廣告價位的基數,有些媒體或者網站運營者就利用這個統計漏洞,在這些數據上作假,這些眾所周知的手段有:微博殭屍粉、微信刷流量等等。
戶外廣告作為一種傳統廣告形式,有無可匹敵的真實性和視覺衝擊力,同時又能與城市融為一體,變成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但傳統的戶外廣告投放是很高的,我跟一些經營者進行過交流,他們為何寧願牌子空著也不願上些臨時廣告,更多的時候是因為投放成本很高,銷售渠道比較窄,不得不捨棄這些小客戶,守株待著大客戶。
偶然機會我看到一則關於英國戶外廣告行業協會的新聞報道,他們提出了一種將戶外廣告轉化為程序化資源,這樣消費者就可以有效的利用媒體的碎片化檔期,解決自己的投放需求。
我仔細觀察了一下現在的小型商戶,其實他們對宣傳自己產品和店鋪有著強烈的需求,但是處於成本考慮,不得不採取僱人發傳單優惠券的方式,不僅效果難以保證而且無形中把企業和品牌的檔次也降低了。我們經常仔細分析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街頭流動能接傳單的人群大多都不是消費主力,有消費能力的人又反感這種宣傳形式。我們舉個實際的例子,如果你看房子你會優先那些大牌廣告的樓盤,還是街頭塞給你傳單的樓盤,答案顯而易見。
至此,我就想國內能不能構建一種戶外廣告程序化購買的技術體系,使我們一些廣告主小規模投放需求也能有效實施,而廣告公司也能合理處理上刊成本完還有利潤可賺。
2015年,我帶著這些想法和我多年合作夥伴艾宇先生暢談一番,沒想到他和我一拍即合.
然後我們就一步步開始實際來操作,一旦開始做,就開始感覺到困難重重不是這裡有問題就那裡有,然後就集中一個個攻克,2016年我們終於把這個產品的基本框架完成了,這就是現在的「戶外決策」,但是現在離程序化購買目標還有段距離,因為將戶外廣告轉換為線上資源就要花費很大精力做,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中國互聯網也在朝著物聯網方向發展,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好消息,所以我相信,這些探索的艱辛都是必經的,但是一旦跨過這些溝壑,迎來的必定是嶄新的明天!
文:戶外決策 李曙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