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心臟病癥狀,要用不同的檢查方法

心臟疾病通常主要為三大類:結構性、血管性及傳導性,不同疾病要做的檢查也大有不同。

患者經常會問到一個問題:醫生,我經常感到胸悶、心慌、憋氣,我該做什麼檢查?

就診前,你是否清楚自己適合什麼檢查?每種檢查又預示哪方面疾病?

結構性心臟病

通俗來講就是心臟的結構出現了問題,其中包括心房、心室間隔的缺損,瓣膜出現了狹窄以及關閉不全等。

常見於兒童、少部分年輕人和一些老年人,通常沒有什麼癥狀,只有當缺損的面積很大或瓣膜狹窄、關閉不全達到一定程度時才會出現心功能不全相關的癥狀,如活動耐力下降、胸悶、心慌、氣促等。

相關檢查:通過心電圖、胸片、超聲心動圖、心臟核磁共振檢查可以明確。

血管性心臟病

即大家經常說的冠心病。簡單來講,就是給予心肌提供能量的運輸管道出現了問題,大部分的情況是血管變得狹窄,也就是管道不通了,運輸的血液和氧在心臟需要的時候不能夠充分提供,從而產生胸悶、胸痛、咽部發緊、左側肩膀及後背部疼痛等癥狀。

相關檢查:

要想知道這個管道有沒有狹窄,最基本的是心電圖檢查,但只有在癥狀發作的時候做心電圖才有可能發現問題。

如果檢查時並沒有出現心臟不適,可以做負荷心電圖試驗、6分鐘運動負荷平板試驗、運動核素心肌現象檢查以明確。

重症患者可以做心臟CTA或冠脈造影檢查,更直觀地了解血管的基本情況。

傳導性心臟病

即心臟跳動出現了問題,包括心跳慢、心跳快、心跳不規律、漏跳等,這些人會有心慌、頭暈、暈厥等不適癥狀。

相關檢查:需要做心電圖檢查或24小時動態心電圖持續監測。

推薦閱讀:

一個記錄
全世界最小的心臟瓣膜——先天性心臟瓣膜缺陷患兒的福音

TAG:冠心病 | 先天性心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