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她,是中國人必須要致敬的人!

在今年第59屆格萊美頒獎禮上,

有一個環節,

是向去年逝去的音樂大師致敬,

一張張熟悉的歐美臉孔不停地閃過,

他們都是全球著名的傳奇音樂人,

突然間,熒幕上出現了一張東方面孔!

她是今年格萊美,

唯一一位被致敬的中國音樂家,

格萊美對她的介紹是:

The first lady of Chinese Opera

中國第一歌劇夫人

你能想像她拍這張照片的時候,

已經90歲高齡了嗎?

她的嗓音曾在世界各地飛舞,

被人們譽為「中國之鶯」,

她的《長城謠》、

《最後的勝利是我們的》、

《蚌殼》等作品在中國家喻戶曉!

她是世界聞名的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

中國近現代聲樂教育奠基人之一,

她曾獲中國音樂藝術最高榮譽獎「金鐘獎」,

法國政府也曾授予她「法國國家軍官勳章」。

她一生在音樂上獲獎無數,

也是廖昌永、魏松、王作欣等眾多,

世界樂壇名星的恩師,

她是被人們尊稱為先生的傳奇女性,

是中國的真正國寶級大師!

她過了90歲,

還仍然堅持給學生們上課,

她沒有收過一位「關門弟子」,

因為她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才關門……

她的一生,就是一個世紀,

3月4日,是她逝世一周年的日子,

今天,我們都應該向她致敬!

她,就是周小燕

1917年8月17日,周小燕生於湖北武漢,

父親周蒼柏是我國第一代銀行家,

為我國革命事業做出過諸多貢獻。

母親董燕梁出身於書香門弟。

周蒼柏

父親沒有音樂細胞,吹拉彈唱樣樣不會,

卻酷愛音樂!母親懷她時,

父親天天拉母親去聽音樂會,

還說「音樂就是最好的胎教」。

她稍大些,父親又給她買了許多樂器,

吉他、班卓、鋼琴、小提琴……

讓她每天跟弟弟們一起彈奏。

在父親的影響下,

她從小就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8歲時,

她帶著要在音樂上一展宏圖的夢想,

考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

學習鋼琴和聲樂兩門主課。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

上海淪陷被日軍統治,

她不願意留在淪陷區做日本人的順民。

就毅然放棄學業,回到家鄉武漢。

她堅定地走在實現夢想的路上,

卻也有著隨時為民族放棄前程的勇氣!

回鄉後,她迅速投入到抗日運動中,

她幫助將士們縫製棉衣,

到醫院幫忙照顧傷員,

和好友組成武漢合唱團演唱抗日歌曲,

從此她走上了音樂救國之路。

「萬里長城萬里長,

長城外面是故鄉,

……

四萬萬同胞心一樣,

新的長城萬里長。」

剛滿20歲的她眼含淚水,

在街頭,在醫院,在炮火聲中,

用她獨特的嗓音,

一遍又一遍深情地唱起《長城謠》。

她演唱的《長城謠》被錄成唱片後,

迅速就紅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這首歌感動了無數中國人,

也激發了海外僑胞的愛國熱情!

僑胞們都踴躍地為祖國捐錢捐物,

有些人甚至直接放棄,

國外的優越生活回國抗戰!

含淚首唱《長城謠》,成為激烈人心的強心劑

不僅是《長城謠》,

《歌八百壯士》,

《最後的勝利是我們的》等等,

膾炙人口的抗日名曲,

都是她來首唱的!

在她的一生中,

對她影響最大的就是,

她那胸懷天下的父親,

讓她懂得了什麼是至高至善!

一個個地方被佔領,一個個城市淪陷了,

她的父親卻堅信中國一定會取得勝利,

父親認為等戰爭結束,

中國想建設就需要大量有學問的人才,

因此決定將她和大弟弟送往法國留學,

在她動身去法國前,父親囑咐道:

「不要忘了你是個中國人,

學好了,要處處替中國人爭光。

有沒有文憑是次要的,要學到真本事。

學成後一定要回來,為祖國效勞。」

那時年少的她已將父親的話牢記於心。

1938年,她抵達法國巴黎後,

進入巴黎俄羅斯音樂學院學習聲樂。

經過7年的寒窗苦讀,

28歲就登上了巴黎國家大劇院的舞台,

以精湛的技藝,獨特的歌喉,

瞬間征服了挑剔的法國人,

第二天,她的照片,名字,

就出現在了法國各大報紙上!

她在歐洲事業蒸蒸日上,

能用英語、德語、法語、

義大利語、俄語演唱各國歌曲。

29歲時登上了英國倫敦的白宮劇場,

緊接著又在盧森堡,

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

之後受邀訪問德國柏林,

再次舉行個人獨唱音樂會,

演出結束後,德國報紙興奮地報道:

「一個中國的黃鶯唱出了舒伯特的歌聲!」

她還在巴黎為趙元任、錢三強、

竺可楨等大師演唱中國抗戰歌曲,

激發了海外華人的愛國回國的熱情。

《巴黎周刊》曾這樣評價:

「她完美無瑕的聲樂技巧,連音、跳音、

輕音、半強音和強音都很明亮,

給人以不尋常的享受。」

左一周小燕

1947年,她又登上僅為世界一流音樂家,

舉辦音樂會的加伏大廳,

成功舉辦了自己的獨唱音樂會,

之後,她還受邀參加了二十世紀,

最重要的一場音樂盛會:

首屆「布拉格之春」音樂會,

一同參加的還有肖斯塔科維奇,

梅紐因等大師。

她將中國音樂作品帶上了國際的舞台!

這次盛會奠定了她在世界音樂界的地位,

世界各國的邀請函鋪天蓋地地襲來,

她成為了譽滿天下的「中國之鶯」!

在歐洲的9年,

她無時無刻不惦記大洋彼岸的祖國。

一有機會,她就向西方人傳播中國文化,

每次登台,她都是一襲旗袍,

每次演出,也都堅持演唱中國歌曲。

有人問一個法國漢學家,

為什麼會對中文產生興趣。

他回答說:「我曾經,

聽見一個中國姑娘唱中國歌,

讓我覺得中國語言美極了!」

而他所說那個中國姑娘,

正是周小燕……

國外再好那是別人的家,

她在歐洲事業最輝煌的時候,

毅然選擇回到當時一窮二白的祖國。

1947年,她帶著一顆愛國心,

和音樂救國的夢想踏上歸國之路。

回國後,她為苦難的同胞四處奔走,

上海學生髮起了「反飢餓反內戰」運動,

她二話不說就接受學生們的邀請,

到復旦大學、交通大學等大學演唱。

新中國成立後,

她被上海音樂學院聘為聲樂老師,

從此開始了自己近70年的教學生涯。

回到中國後,那時她已經過了30歲,

家人朋友都為她著急,

勸她找個差不多的男人就嫁了得了。

但她不願意,

她要等最適合自己的那個人出現!

除了愛情,什麼都不缺的人,

才有底氣去等待純粹的愛情。

這個美麗堅強獨立的女子,

最終等到了她的真命天子,

贏得了她想要的愛戀。

他,就是中國一代電影宗師,

張駿祥

張駿祥在美國耶魯大學時

大她七歲的張駿祥,

1927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

1936年,又以優異成績考取了公費留學生,

進入美國耶魯大學戲劇研究院,

專攻導演,兼學編劇等多種課目。

1939年碩士畢業後,

隨即遠涉重洋,返回硝煙瀰漫中的祖國。

是一位十足的熱血愛國青年。

張駿祥在美國耶魯大學時

1952年,這對才子佳人終成眷屬,

舉辦了一場簡樸的婚禮,

互相許諾一生不離不棄,

後來他們的生活的確做到了彼此當初的承諾,

他們的愛情與婚姻至今都仍被傳為佳話。

然而幸福溫馨的日子沒過上多久,

那場浩劫就轟轟烈烈地來了!

她不能看書,不能唱歌,不能教學生,

年幼的女兒被派到黑龍江插隊。

創作電影藝術的丈夫被派去養豬,

搞音樂藝術教學的她則被派去養雞,

一對才貌雙全的藝術家卻被,

人們嘲笑為「豬公」、雞婆」。

父親病危,她跟組織申請,

希望能回家見父親最後一面,

如此合理的請求卻被殘忍地拒絕了,

得到的答案是「人死了,你還去什麼呀?」

在那個荒唐的年代,

她只能吞下所有的不甘和淚水。

最令她感到痛苦的不是自己的遭遇,

而是文革期間大量書籍、唱片被毀,

中國教育水平、文化水平急速倒退!

在如此艱難的時刻,

她始終沒有放棄培養學生。

她冒著被批鬥的危險,

帶學生到家中傾聽「倖存」的法國舊唱片,

給他們講課,指導他們演唱,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

她竟然培養出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學生!

文革後的一家人

文革結束後,

有一位美國記者問她:

「你這一生吃了不少苦,

從法國回來後悔不後悔?」

她回答:「不後悔。

這裡是我的祖國。

我為她出力了,我不後悔。

如果我沒有為她出力,我才會後悔。」

出國時,父親就對我說:

一,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國人,

二,學成後回來報效祖國。

當時,我覺得自己已經學好了,

也演出了,並且獲得了肯定和好評,

應該回來了。

祖國,這不是虛幻的,

她再貧窮、再落後、再多難,

一個人對祖國要永遠充滿,

真摯情感和義無反顧的愛。

這個愛是刻骨銘心的,摧毀不了的。

這是她樸素的「道理」。

有外國記者居心叵測,

想聽她說說文革的黑暗,

她卻沒有講一句祖國的不好,只是說:

「它教給我很多知識,比如養雞」。

她熬過了這場劫難,

重新站上講台,拿起粉筆,

充滿熱情地投身到振興教育的事業中。

在她的課堂上,無論你是富貴是貧窮,

她全部都會一視同仁。

她收學生唯獨只有一個標準,

那就是:「他是不是愛國」

她對所有的學生,

都提出過這樣一條原則:

永遠都要明白自己是中國人,

要為祖國工作,為人民歌唱。

1984年,在維也納國際聲樂比賽上,

她帶著親自培養的4個中國學生,

打敗了另外243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金嗓子,

一舉奪得三個金獎,一個銀獎!

震驚整個世界!

連評委會主席都驚呼:

「要不了20年,

西方歌劇舞台將被中國人佔領」!

在本該退休的年紀,

她仍風風火火地走在路上,

一聽到歌聲,一看到學生,

她就精神抖擻兩眼放光!

老伴張駿祥曾說:

「小燕,除了躺倒在床上睡覺,

其餘時間全部都給了她的學生。」

在她的生活里,沒有休息日,

只要學生需要,她隨時可以上課。

她說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將來帶不走,

任何時候,只要學生肯學她就願教。

她不僅教學生如何唱歌,

還教他們如何做人。

她告訴學生們,

如果想做一個完美的歌唱家,

必須要先培養自己的內在美,

只有內在美的人,

才能唱出一首首震撼人心的歌曲!

如果有學生在生活上有困難,

她會讓學生住在自己的家裡,

悄悄地幫貧困的學生交學費,

她不捨得讓任何一個有才華的學生,

因為經濟條件而被埋沒。

歌劇在中國並不受歡迎,

她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歌劇人才,

但是許多學生學成後卻跑到了國外,

因為在中國無用武之地。

為了幫祖國留住人才,

為了給這些學生們一個中國舞台,

70歲的她,創辦了周小燕歌劇中心!

當時有句話叫

「中國歌劇走入低谷」,

可她不相信,

她要帶著中國歌劇創造輝煌!

她帶著學生排練經典歌劇《弄臣》,

結果排練時不小心摔倒,

導致大腿股骨骨折。

即使在病房裡,

她仍然堅持給演員做指導,

最後,《弄臣》演出大獲成功,

證明了歌劇,在中國也可以發光發熱!

1996年,和她攜手走過,

40年風雨的老伴去世了……

有人勸她該去國外生活養老了。

而她卻堅決地說:

「我不去,

我的學生都在這裡,

我去那裡幹什麼!

替外國人培養學生我不幹,

我只為中國培養學生。」

1995年,是抗戰勝利50周年。

78歲高齡的她,站在長城上,

身穿黑底紅花旗袍,

再次含淚唱起了《長城謠》,

20歲時她哭了,是因為國恨家仇,

78歲時,她又哭了,

那是因為看到祖國的繁榮昌盛!

她感慨道:

「我從1917年至今,

經歷過很多,見證過很多,

舊中國的積貧積弱,新中國的發展,

有很多比我更有才能的人,

他們可能沒有我這麼幸運活到這麼大。

所以我希望我活著的每一天,

都能多付出一些,活得更有意義一些。」

她說要更多付出一些,

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81歲時,她被醫生診斷為腦血栓,

說不出話,是中風的癥狀。

一個月後,病情剛剛有些好轉,

她就叫學生來上課。

後來,一位針灸大師找到她,

說有把握能幫她治好,她聽到後,

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

「太好了,我又能工作了!」

第一天治療後,她可以抬手走路了,

她興奮極了:「我又能穿高跟鞋了!

我又能彈鋼琴了!」

果然,3天後她就真的穿著高跟鞋,

踩著輕快的步伐去聽學生的音樂會。

82歲時,她又做了一次大手術,

術後引發肺炎,親人來看她,

她躺在病床上像是在自言自語:

「我剛才昏昏沉沉做了個夢,

帶學生參加國際比賽,地點突然變了,

曲目也變了,急得我一身汗!」

她一次次地戰勝病魔,

一次次地從鬼門關走回人間。

是因為她對自己的學生,

還有著太多放不下的牽掛!

她的兒子曾經很羨慕媽媽的學生,

因為媽媽將時間全部給了他們,

長大後,他才漸漸明白了。

他給媽媽寫了這樣一封信:

「你腦子裡只有你的學生沒有你的兒女,

現在我感覺到你是對的,

假如你腦子裡那個時候只有兒女,

就算是我們成器成材了,也只有兩個……」

2000年至2002年,她在上海,

先後主持舉辦了三屆國際歌劇大師班,

邀請了十多位外國專家執教,

促進了中西音樂文化交流。

因為她的貢獻,她被授予了,

中國音樂藝術最高榮譽獎——金鐘獎,

法國政府也授予她法國國家軍官勳章。

對我們來說,有氧氣就能活下去,

可對她來說,沒了學生就活不下去!

非典時期,上海停了學校的課程。

這段時間讓她特別地難熬,

她痛苦地說:「我難受死了。

我不能承受沒有學生的生活,

他們就是我的生命啊!」

2005年6月18日,

88歲高齡的她,

在上海大劇院舞台領唱《長城謠》。

有人勸她不要唱,萬一唱壞了,

就毀了一世英名,

她毫不在乎地笑了笑說:

「抗戰勝利60年了,應該唱一唱。

這回不是唱聲音,是唱精神。」

等到了她95歲高齡時,

她還堅持每周上20節課。

有一個學生對外說,

自己是周老師的關門弟子。

她立即反駁道:誰跟你說我關門了!

有人就問她打算什麼時候關門,

她回答:

「蓋棺的時候關門,我要干終身!」

一批批學生在她的教育下,

逐漸長成良木,直指雲端。

她培養出眾多享譽世界的歌唱家,

這些學生或是留在國內,

為祖國培養新一代音樂人才;

或是活躍在國際的舞台上,

努力為中國爭得榮譽!

這位偉大的老師是真正的桃李滿天下!

你知道嗎?

這些著名歌唱家都出自她的門下。

劉捷,原本是位鐵路工人,

他是第一位為新中國,

奪得國際聲樂大獎的歌唱家。

張建一,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

20世紀末被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

授予「二十世紀傑出人才」獎,

2005年,被授予「百人音樂家最高成就獎」,

還被選入「二十世紀傑出音樂家」一書。

任誰知道都會驚訝!

他在遇到周小燕之前,

是一名沒有一點樂理知識的玻璃廠工人。

魏松,是她的大徒弟,

國家一級演員,著名男高音歌唱家,

法國巴黎國際聲樂比賽評委,

現任上海歌劇院院長。

被譽為當今世界最優秀的男高音!

山裡走出來的孩子廖昌永,

完全沒有音樂知識,

卻在她的教育下成為了中國觀眾熟知,

世界樂壇公認的實力派藝術家!

他曾回憶說:

「周先生特別容易親近,

在她那兒無拘無束。

聽周先生評點,

真是一次免費的藝術享受。」

培養了這麼多優秀的人才,

她卻從不自大,也不擺架子,

一直是一貫的樸實模樣。

她覺得,人生就像畫一幅畫,

不必讓人知道作者是誰,

只要真品能流傳下去就可以了。

培養學生也是如此,

不必讓人知道是哪個老師培養的,

只要學生能夠傳承她的精神,

繼續為祖國做貢獻就可以了。

她不怕老,也不服老,

她從未想過停止或後退,

她還在不停地奔跑!

拼了一輩子,也美了一輩子!

97歲,她還像個少女似的,

腳踩高跟鞋,

化著精緻的妝容,穿著得體的衣服,

她跟年輕人一樣喜歡時尚,

喜歡新潮的東西,

她開玩笑說自己可以去評選,

吉尼斯「史上年紀最長的時尚老太太」!

無論任何時候,她都是優雅的。

那是因為她覺得: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這是禮貌,也是尊重別人。

到了98歲,她仍然壯志未酬,

她想打造一部真正能走遍全國、

走向世界的中國原創歌劇!

她說自己的藝術生涯,

才剛剛踢完足球的上半場呢!

然而歲月不饒人,

她的身體卻已經到了極限……

她重病在床,已經無法下地走路,

即使無法當面聊,她就拿起手機,

和學生建了個微信群繼續溝通,

她不停地和學生們討論著原創歌劇,

為學生們解答在音樂上的疑惑。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

她心心念念的仍是學生和音樂,

她還想為祖國做好多好多的事情……

可是死神,卻不肯再放過她了……

周小燕的音樂人生

2016年3月4日凌晨,

中國第一歌劇夫人周小燕,

因病告別了這個她深愛的祖國,

享年99歲……

鶴髮銀絲映日月,

丹心熱血沃新花。

從青絲到白頭,

她的一生中,

用十年成長鑄就了自己的品格,

用十年風雨完美了自己的才華,

用七十年光陰無私為祖國奉獻,

栽培樹木最後收穫千萬的棟樑!

有人說,

世上最美的女子,

應當有一種遺世的安靜和優雅,

無論什麼時候,都能讓人安心。

世上最好的老師,

應當有一種高貴的執著和無私,

無論什麼時候,都在為學生著想。

而她一定就是這個世上,

最美的女子,最好的老師,

今天她離開我們整一年了,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致敬,周小燕先生!


推薦閱讀:

《謝南星:香料》@UCCA
【數字藝術】當代審美
截面-中國人民對陌生文化的態度
「吾畫肉」是什麼?
超扁平與超幼稚—村上隆回顧展

TAG:當代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