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中的倫理究竟是什麼?

作者:Jeffrey E. Barnett, PsyD, ABPP

翻譯:范津津

編輯:胡姝婧

對心理治療師來說,倫理就是規範,是無法更改的事實。倫理課是研究生必修課程,多半包含在綜合考試中,在臨床督導中通常會被強調(至少在出現問題時)。倫理也是執照考試的重要內容,目的是保證未來的心理治療師在獨立執業時擁有最基本的倫理知識。

但是,倫理究竟是什麼呢?

它是列在美國心理學會倫理守則上的那一長串「做和不做」的清單嗎? (APA, 2010) 假如我們記住這個倫理守則並遵守其明確的標準,是否就能確保我們的行為總是符合倫理?又或者它是我們州執照法中的一系列執業標準,我們大多數人都需要記住這些標準以通過執照考試,記住就能保證符合倫理的實踐嗎?

數據顯示每年都有成功通過州執業考試的心理治療師(說明他們具有基本的倫理知識)引起本州執照董事會或專業協會倫理委員會的注意。 這些團體不間斷地受理、審查、調查並裁決倫理投訴。因此,人們自然會問:「怎麼會這樣呢?」畢竟,認為這些進入心理健康行業的人會在倫理範圍內執業,幫助並且不傷害他們的服務對象,這種想法是合理的。

或許,關於倫理首要也最重要的問題是,倫理絕不僅僅是記住一長串標準和法規

事實上,倫理準則、法規和條例只是倫理行為的最基本要求。Knapp和VandeCreek (2006)稱之為倫理底限,即職業對我們每個人的最低期望。但是,這些標準不能應對專業實踐中出現的所有情況。

Pope和Keith-Spiegel (2008)十分準確地指出:

準則和標準,只能告訴我們該怎麼做,但不能決定我們會怎麼做。它們不能替代我們對走出倫理困境的想法和感受,也不能保護我們免受倫理掙扎和不確定感的侵擾。每一位新當事人都是獨特的;每一位治療師都是獨特的;每一個情境也都是獨特和不斷演變的。(p.640)

因此,要回答「倫理是什麼」這個問題,一個重要的要素是從倫理的角度去思考和推理。這意味著當倫理困境發生時我們有倫理覺察。

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這種不斷增強的倫理敏感度成為大腦的第一反應,讓我們能夠預期倫理困境和應對倫理挑戰的可能性。一旦如此,希望我們能被本專業的基本美德或倫理原則所指引,並將它們運用在積極的決策過程中。

心理學領域的基本美德

正如Beauchamp和Childress (2009)表述的那樣,這些專業基本美德包括:

1.善行:幫助他人,只按照對他人有益的方式去行動。

2.不傷害:避免傷害或利用他人;將對服務對象造成傷害的幾率降到最低。

3.忠誠:負責任的行為,不管是外顯的還是內隱的,包括真誠待人和避免破壞信任。

4.自主:促進當事人獨立性的發展,避免會促進他們發展對我們依賴性的行為。

5.公正:公正、平等地對待每個人,不會選擇任何人來接受更好或更差的治療。

除此之外,APA倫理守則(2010)還包括自我關愛:應對自身的健康和預防耗竭給予足夠的關注。這一點做不好會損害我們順利執行上述五項美德的能力。(Barnett, Baker, Elman, & Schoener, 2007).

倫理決策

若想成為遵守倫理的治療師,注意到這些基本美德是一個好的開始。每種美德都能引出一系列的問題,當我們面對倫理困境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面對倫理困境時,通常沒有十分明顯的對錯做法,或者倫理守則不能提供明確的指導。類似這樣的問題——比如「如果我採取這種行為,它符合我當事人的最大利益嗎?」——可以成為倫理決策的基礎。

倫理決策是倫理實踐的一個重要部分。由於倫理守則不能提供所有的答案,對那些可能發生在我們職業生涯中的情境,我們需要去思考和推測,在這些情境中沒有「正確答案」或者十分明確的做法。但現在已經有多種倫理決策模型可以為我們提供幫助。Cottone和Claus(2000)對此進行了綜述。

倫理決策模型可以幫助治療師實現他們的最高職業理想。不止於滿足倫理底線(倫理守則、法規和規章等設置的最低標準),倫理決策將指導我們竭盡全力幫助我們的服務對象。Handelsman,Knapp和Gottlieb(2009)將其描述為積極、有抱負的倫理。這需要作為治療師的我們不斷努力為我們的服務對象做到最好。

當面對倫理挑戰和困境時,除了用倫理決策模型來幫助我們外,我們必須對這些問題始終保持警覺,對可能導致這些困境的自身需求和問題保持自我覺察和反省,我們還應積極地整合身邊的同僚資源。

至關重要的是,我們不應在專業上自我孤立,企圖靠個人力量來解決問題。我們應該積極地求助同僚,讓他們幫助我們促成更高水平倫理行為和實踐的實現。(Johnson,Barnett,Elman,Forrest,& Kaslow,2012)

在許多方面,心理治療中的倫理是一個團隊活動。儘管自我覺察和自我反省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步,但它們對倫理實踐來說並不足夠。

從某種角度來說,倫理是一種態度,一種展望,一種洞察力,一種思考方式。

但是,或許最重要的,倫理是一種存在方式;是我們自身的一部分。我們的生活和行為應與專業的基本價值觀保持一致,忠實地反省自身存在的偏見、危險因素和盲點。然後,我們需要積極地尋求同僚的幫助,以不斷努力達到最高職業理想。

有一些有代表性的倫理決策模型。無論選擇哪個模型,一旦做出決策,監控效果十分重要。如果結果不是我們希望的,或者情況有所改變,我們應該重新進行倫理決策過程,力求實現最佳效果。

結論與總結

適當的計劃和事先的考慮可以避免一些倫理挑戰。例如實踐中執行的知情同意過程,確保當事人記錄妥善保管。但是,當倫理困境發生時,我們有義務對倫理決策深思熟慮,基於我們的專業價值觀,以及積極諮詢同僚,這會對我們很有幫助。

插圖來自於網路

本文最初發佈於東方明見心理,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版權合作:dfmjxl@126.com

微信搜索公眾號dfmjxl,關注並獲取更多幫助諮詢師成長的內容與信息。

往期回顧

三招提高諮詢效力:知乎專欄

20年當事人心理治療進展研究的10大啟示:知乎專欄

我是個以人為中心的心理治療師嗎?:知乎專欄

「足夠好」督導中的五要素:知乎專欄

心理治療中的自殺問題之我見:知乎專欄

高臨床勝任力的兩大方法:暴露不足和同伴督導:知乎專欄

向督導報告多少?這是一個問題:知乎專欄

最好的督導實踐長啥樣?——美國督導新指南: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輕療愈,敲擊法幫你擺脫焦慮
不好惹的鳥|到底什麼療法最有效?
這不是算命|憑什麼敢說心理治療有效?
團體教會我的那些事兒:關於深度連結
跑步是否就能治癒抑鬱症?

TAG:心理諮詢 | 心理治療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