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妞妞成長記(一)]:我為女兒換幼兒園

妞妞三歲半,正上幼兒園小班。第一學期快結束的時候,我為她辦理了轉學手續。從現在的公立幼兒園(A園)轉往一所民辦幼兒園(B園)。

關心妞妞的父輩和朋友中,難免有一些質疑的聲音:「A園可是滬上知名的一級示範園,這都不滿意,是不是要求太高了?」「妞妞能適應現在的學校,每天開開心心上學,有必要轉學嗎?」「幼兒園其實並不重要,關鍵還是家庭教育,轉學太折騰了。」

我和妞爸也為此反覆考量。妞妞這一個學期,確實交了不少朋友,也適應了A園的環境和習慣。換一個地方,見不到小夥伴難免失落,重新適應環境、建立新的習慣,對她而言真是不小的挑戰。

思慮再三,我們最終做了轉學的決定。好在轉去的B園是她曾經托班就讀的幼兒園,還是原先的老師,班上的同學很多都認識。(當初考慮到對口公立A園離家近,接送方便,到了進小班的年齡就讓她就近入園)。是的,半年前從托班B園到小班A園,現又從A園轉回B園。我們經過半年的體驗和考量,認為轉往B園更有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

我無意談論公立和民辦學校教育理念的差異、教育資源不均衡、幼升小的壓力等,因為身在這個社會系統中,作為家長能夠努力做的,是讓孩子在健康成長的前提下,更好地適應大環境。

我僅從幼兒成長發展規律和有利於其身心健康的角度,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思考:

1、競爭感與競爭力

妞妞小班開學不久,班上的老師通過各種方式反覆向我們家長灌輸一個觀念:孩子是在和同學的比較中形成自尊心的。不能讓孩子比別人差,跟不上班級到節奏,一定要在家加強訓練,達到老師要求的標準。(這個標準著實事無巨細:甚至包括拿勺子的姿勢,使用肥皂的方式。。。)老師還舉例作為警示:她以前帶過的班級里,有個孩子因為生活技能和學習能力都比不上別人,自我感覺很差,到了中班就不肯上學了。

我心裡隱隱感到不安,敏銳地捕捉到老師話里明顯偏頗的假設:每個孩子都有能力做到老師要求的標準,做不到是因為不努力,或是父母沒有給予足夠的要求和訓練。我能夠理解,面對30個孩子的班級,老師用這樣的「雞血」方式更容易管理和控制。但請不要忘了,孩子是各有不同的。

不同孩子的能力特長、發展速度;同一個孩子不同方面的發展速度都是不一樣的。孩子的個性更是千差萬別。男孩和女孩又有各自的特徵。一時穿衣吃飯誰快誰慢,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重要嗎?那個不肯上學的孩子,有可能受到了「師源性傷害」,由於老師忽略了孩子能力的差異,又傳遞給孩子對自我的負性認知,形成了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是指通過學習形成的一種對現實的無望和無可奈何的行為、心理狀態)。

老師的觀點,會給孩子帶去這樣的信念:我來到這個世界是來競爭、是來超越的,是活在標準和評價里的。於是,他將來可能是一個競爭感很強的人,而不是競爭力很強的人。競爭感很強的孩子,只能贏,不能輸。在一個領域裡做不到最優秀,就很容易崩塌。而競爭力強的人,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質:輸得起。也就是所謂的「逆商」。

每天放學回家,如果父母關心的是孩子幼兒園裡得了幾個五角星?表現得棒不棒?別的小朋友有幾個?總是拿孩子和別人比較,孩子的競爭感就很強。

我常常問妞妞:「今天和同學在一起有什麼開心的事嗎?」「你有沒有幫助別人?」「**哭了,你有沒有安慰她?」我想傳遞給她這樣的理念,我希望你能夠和夥伴們相處愉快,能夠幫助別人、安慰別人。我想,一個有溝通、合作能力的孩子,也一定能成為競爭力很強的人。

2、自我效能感與我能行

一次,老師在家長群里上傳了一些孩子手舉玩具的照片,告訴家長們這些孩子很棒,用雪花片搭出了鴨子。我一張張翻看,都是一模一樣的鴨子,其中沒有妞妞。

回到家,妞妞告訴我:「媽媽,我想搭美食,**老師說不能搭美食。可是我不想搭鴨子。」(這正是我疑惑的地方,沒有搭鴨子的孩子搭了什麼?)我答道:「我覺得搭美食真是個好主意,你想搭什麼呢?」妞妞歡樂地說:「我想搭巧克力蛋糕!」我笑了,「因為你喜歡吃巧克力蛋糕,是不是?」妞妞也笑了,「是啊!」

又一次,放學回來妞妞對我說,「媽媽,你讓我去學畫畫吧。**老師說我畫得不好。」

我看了她們上課時的作品,是一些塗色的練習。「好」與「不好」無非是塗色是否均勻地塗在畫框里。這樣的評價未免太過簡單粗暴了。我說:「可是媽媽覺得你畫得不錯啊。上次在家裡畫的雲很特別,媽媽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雲呢。」

3-4歲的孩子,由於精細動作尚在發育,握筆的力度、下筆的準確度還不能很好地把握。並且,這個年齡的孩子畫畫,是為了讓她們對色彩、形狀、線條、構圖有感性的認知,充分發揮想像力,培養她們對繪畫的興趣。孩子對世界的認識正在構建,老師的一句「好」或「不好」,不僅影響她們對自己的評價,也在她們頭腦中形成了關於繪畫的錯誤圖式(圖式:頭腦中形成的知識結構)。

這兩件事讓我想到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即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自我效能感是自信心和成就動機的重要來源。

自我效能感,並不是相信「我能行」、「如果我努力,就一定能做到」。而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知道自己哪些能做,能做到什麼程度。反覆體驗自己的能力和任務的難度,準確體會後,自我效能感會得到提高。

老師評價的「做得好」,和「做不好」,只是簡單呈現孩子的行為結果,並沒有告訴他們因為什麼做得好,也沒有指明如何做,通過怎樣的努力能做得更好。

作為家長和老師,應當關注的不是孩子的水平和能力,而是孩子的態度和努力。相信孩子是在不斷地成長和發展,積極關注孩子的正向資源,發現不同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給予恰當的鼓勵與引導,幫助孩子建立信心,而不是僅僅關注孩子的短板,試圖予以補齊。

3、羞恥感與自尊感

曾有一段時間,班裡的孩子大小便尿褲子的情況特別頻繁,老師反覆強調利害,家長群里人人自危,擔心自己的孩子又被老師點名批評。沒多久,就發生在妞妞身上。

正巧那天放學我去接她,兩個老師一看到我,不顧孩子在一旁,開始輪番告狀:「妞妞今天尿褲子了,居然沒有告訴老師。」「她把教室都弄髒了,這個習慣很不好。」「你們家長可要好好教育教育她,現在上幼兒園了,又不是在托班。」我忍住不滿,試圖與老師溝通:「我知道妞妞尿褲了沒有告訴老師,我回去了解一下情況,聽聽孩子怎麼說。而且這個年齡的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很正常,這批評的話太重了,當著孩子的面說是否不妥。」老師完全無視我的想法,毫不客氣地說:「你對孩子要求太低了。」妞妞當時拉著我說:「媽媽,我們回家吧。」當著孩子面,我不便再與其理論。

回到家,妞妞告訴我:「今天我小便小在褲子上,老師說我不會說小便。」我詢問了她當時的情況,因為和小夥伴玩瘋了,忘了去廁所。後來了解到,老師當著全班面批評了她。

我告訴妞妞:「我覺得老師說得不對,你平時一直會自己上廁所,只有一次忘了,怎麼能說你不會呢。下次注意就好了。老師剛剛不停地說,我覺得她很搞笑。」妞妞聽了,咯咯笑了。這件事在家裡沒有再被提起。

後來,妞妞在幼兒園又發生了兩次尿褲子的事,整個班的狀況也沒有得到改善。從妞妞口中,常常聽到這樣的話:「老師說某某是故意尿褲子的。」「老師說某某不好,總是哭。」。。。

聽上去,老師習慣了用批判的態度對孩子作評價。她似乎認為,讓孩子感到羞恥是為了讓孩子做得更好。因此,常常有意無意地在公眾場合給孩子製造羞恥感,試圖以此教育孩子引以為戒。然而這種做法相當危險。羞恥感,是造成情緒障礙(如焦慮、抑鬱、恐懼等)的主因之一。尤其是對孩子而言,當他們遇到羞恥、糟糕的評價後,常常會認為自己就是個愚蠢、糟糕的人,這樣的感覺一直跟隨著他,往往會降低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和自信心。

這讓我想到妞妞曾在B園上托班,有一次午睡時尿床了。當時的老師私下裡聯繫我,讓我第二天給妞妞帶一條睡褲,並且囑咐我不要讓妞妞知道,因為妞妞請老師:「不要告訴爸爸媽媽。」老師答應她了。回家後,我和妞妞都沒提過這件事。後來,妞妞在托班再也沒有尿床。

顯然,妞妞兩歲半的時候,就知道這並不是件好事,不想讓太多人知道。即使老師和家長什麼都不說,她本身就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並且儘力去做了。可見,只要不遇到人為的障礙,孩子就會朝向自我完善、發展自我獨立性的方向去走,我充分相信這一點。

4、家庭教育能做什麼

每個家庭的背景、價值觀、教育理念都有所不同,孩子的天賦、個性、能力也各不相同,並沒有普遍適用的教育方法。如何面對每一個活生生的孩子,這是書本和課堂上學不到的。

我們無法、也不需要讓孩子一刻不停地在我們規劃的路線上行走。我們能做的,也需要做的,是把握大體的方向,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在幼年播下快樂的種子,成為他以後面對困難的源源不斷的資源。

與此同時,我們常常應當反思的是:在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知識不斷更新迭代的時代,所教授的東西是否對孩子將來有用?還是會讓他們更束手束腳?

在這個學校教育愈發超前、父母高度焦慮的時代,作為學齡前幼兒的家長,我明白零起點不等於零準備對於英語、算數、識字方面,我在陪她讀繪本,和她玩遊戲的時候慢慢熏陶,並不刻意教授;對於舞蹈、繪畫等特長愛好方面,以激發她的興趣為目的,也不對她強制要求。

我刻意培養的,是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體育鍛煉。神經發育需要動作刺激。充分的運動能夠發展完善的感覺統合功能(「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促進智力發育;同時,體育鍛煉能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和抗挫能力;孩子在一些團體運動中,能夠發展社交能力,學會處理衝突、與人合作;二是家務勞動。做家務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培養責任意識的方式。只有當孩子認為自己能為父母做些什麼的時候,才有高度的歸屬感,真正感到自己是家裡的一員;當她覺得自己有能力愛父母,而不僅僅是被愛和被滿足的時候,自我才有了飽滿的、源源不斷的能量。妞妞自己的小衣服和小襪子都會自己洗(洗不幹凈怎麼辦?等她睡了,我再重洗一遍);每天吃飯前幫我鋪桌子、擺碗筷;出門的時候,我總是挑一樣較輕的東西讓她幫我拎。做這些的時候,妞妞臉上都是滿滿的喜悅與自豪。

放寒假了,我和B園的老師溝通了班裡的情況,慢慢地和妞聊聊新幼兒園的事。妞妞會問一些奇怪的問題,「新幼兒園有望遠鏡嗎?」「那邊的樓梯是什麼樣子的?」我答道:「我也很想知道,讓我們開學了一起去看看好嗎?」她不斷探索世界、迎接挑戰,我能做的,是陪伴她、支持她、接納她。

孩子的問題正是教育的契機,也是成長的關口。對孩子而言,遇到問題,是刺激神經開發的途徑。有挑戰才有成長。

自從妞妞降臨到我們家,常常讓我面臨全新的情境與體驗。遇到惱怒失控、不知 所措的時候,也會恨不得把她塞回去。這些新問題、新挑戰,也促使我不斷學習思考、總結經驗和教訓。生一個孩子最大的樂趣是與他一起成長。就像是打怪升級的過程,挑戰接踵而來,在全力應對的過程中體驗「新技能get」的快感。

常聽老人說,養孩子是「三分養,七分等」,說的就是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順應孩子的成長節奏,關鍵時刻給予適當的規則和引導。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

養兒育女,常常是煩惱並快樂著。

且面對且享受著。

推薦閱讀:

六歲之前的孩子適合看哪些動畫片?
天冷了,千萬別這樣叫醒孩子(身邊無數人中招!)
連接家庭學校社會,洪恩全面布局兒童機器人教育行業
浪盡天涯還望家

TAG: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