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孩子在班上被同學欺負,該不該打回去?

有一天在聚會上,一個朋友沒頭沒腦地問我:「孩子在班上被同學欺負,該讓他打回去好還是怎麼樣?」她用希冀的眼神看我,好像我能給出一個奇妙的答案。

我很怕遇到這種一句話的問題。這種問題蠻適合出現在《奇葩說》這類的辯論節目里,正反雙方都可以理直氣壯地為真理而戰,我立刻就能替他們想到觀點:「打回去,並非一種足夠成熟的有效解決問題的手段」,「不打回去,會讓人得寸進尺,說不定最終成為校園霸凌的受害者」。不管站在哪一邊,當然都有道理,同時也都沒有完全的道理。通常來說,這種「一句話問題」被反反覆復拿來問,已經是註定沒有「一句話答案」的了。

我只好對她說,這很複雜,要看具體的情況。

這個朋友是一位單身母親,有一個快上初中的兒子。她一直擔心孩子性格受家庭影響,懦弱怕事,而她的擔心似乎正在成真。她舉了很多例子,證明兒子在集體中處於弱勢地位,被取笑,被捉弄,被損害,甚至財物被偷被搶。她點了幾個名字,擔心兒子將來有一天會被這些小夥伴欺凌虐待,就像我們在很多令人髮指的網路視頻中看到的那樣。

我問:「這種情況現在怎麼處理的?」

「現在還好,有時候我讓他告訴老師,有時候我自己幫他出頭。現在孩子還小,都還是鬧著玩,說一說也就完了。可是將來長大了呢?等上了初中,一個青春期的男孩受到欺負,還是找老師告狀,靠媽媽保護自己,這事想一想不是也有一點怪怪的嗎?」

雖然她用的是消極的說法,我聽到的是,她和兒子起碼會用「怪怪的」方式自我保護,不至於任人宰割。我鬆了一口氣,這種情況至少比無力反抗的校園暴力要輕鬆得多。我說:「所以你希望他學會更多一些方法,比如,依靠自己的能力保護自己?」

她先點頭,又憂心忡忡地搖頭:「可是那樣一來,他又會和別人有爭執。男孩子打起來也是難免的,別人打他,他又要還手……我害怕他以後變成爸爸那樣……」

她的說法很有特點,把所有的路都堵上,只留下了最極端的可能性。我說:「你覺得,孩子保護自己,就一定要動手打架?要麼動手,要麼就只能成為受害者?」

她說那倒也不是。我讓她想一想還有什麼別的情況,她想了半天,說:「如果他打交道的小朋友性格比較好,可以用講道理的方式來相處,那當然就不會打架了。」

我說:「所以,你兒子相處的小朋友,都是性格不好的?」

她側著頭想了一想:「我從來沒有這麼想過,是啊,那些朋友都是他自己選擇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猜他可能是不知道怎麼跟那些講道理的同學交朋友吧。」

不管怎麼樣,她進了一步。她的問題終於不再是「該不該打回去」,而變成「如何交到更好相處的朋友」。在「該不該打回去」這個提問背後,藏了兩條預設:打回去有不可接受的結果,不打回去也有不可接受的結果,問題本身就定義了兩難的情境。提問得不到解答,反倒是暗示了問題的無解。而問題一旦回到「如何交到更好相處的朋友」,就大有海闊天空的自由,任何一個人都能夠對此發表見解,有無比豐富的人生經驗供她參照。

由此可見,一個恰當的問題有多重要。

問題包含著不自知的暗示。如果問一個人,「是喝茶還是喝咖啡」,這就等同於暗示對方坐下來喝一杯。除了「這個」或「那個」之外,所有其它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那天稍晚的時候我們見到了這個朋友的兒子。當被問到交朋友的選擇時,小夥子一臉的不屑之色:「我知道媽媽說的那種人,就是優等生嘛。我跟他們關係也不錯。」

「可你為什麼總跟欺負你的人玩?」他媽媽既吃驚又不解,「你跟我說……」

「我跟優等生也玩,」兒子說,「我沒怎麼說過他們,他們比較沒勁。」

我的朋友看上去好像不敢置信一樣。困惑她很長一段時間的兩難問題,換一個角度再看竟然可以消解得不留痕迹:「可是,可是,既然你可以選擇,你為什麼要……」

「沒辦法,」她「懦弱怕事」的兒子聳了聳肩,「有刺激才比較好玩嘛!」

作者 | 李松蔚

圖片|Jean Jullien


推薦閱讀:

她堅持20年「零吼叫」,把兩個兒子分別送進了清華和北大
準備要寶寶要做哪些心裡準備?
夫妻之間,有些話千萬不能說出口
好習慣: 每年、月、日、時都在計劃
新生兒:頻繁夜醒、吃奶不停、無故哭鬧……都是猛長期搞得鬼!

TAG:欺負 | 育兒 | 兒童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