鎚子為什麼發M系列?是老羅布局還是悲哀

昨天老羅發M系列新機,然後今天各大數碼主筆,KOL陷入了老羅變沒變的爭論中。可以那麼多人都在討論老羅,真的沒人關心產品。

我們來看看他變了什麼,沒變什麼

從M系列的工藝和配置來說,我們能看出M系列非常重要的一點

這款手機在工藝上比較容易量產,良率比T系列會大幅提升。背殼是塑料、中框是鋁合金、home鍵是類蘋果工藝、屏幕都有兩家供應商。這些都是在今天的供應鏈里非常成熟的方案。基本上不需要什麼特殊的開模,非常容易量產。比起T系列的變態設計方案,供應鏈更喜歡這種沒有太大 工藝難度的手機。

所以M系列的任務有以下幾個:

1.拓展市場份額。

2.提高Smartisan OS的受眾群。

3.緩解市場壓力並給T3 騰出更多的研發和設計時間。

M系列幾乎打開了一個T系列無法滲透的市場,它針對的用戶就是配置和性能優先順序高於設計優先順序的用戶。雖然老羅喜歡設計感,但是他不得不承認,在中國缺乏審美教育的前提下,T系列顯然在設計上邁的步子又早又大。中國依然是個實用主義為主要消費觀念的國家,在「買的值」這個概念驅動下,人們更願意為性能配置買單,而不是設計和美。

所以M系列出生。

一個公司,需要自己的產品擔負不同的職能和任務。一些產品擔負著銷量,一些產品擔負著A類用戶的需求,一些產品擔負著企業的核心價值和動力,一些產品貫徹了領導人的喜好。

但是,M系列產品的存在有一個悲哀的隱藏前提。

就是在中國現階段,即使你能忽悠如老羅者,依然無法做出一個既有性能配置又有設計感的手機。即使你設計出來了,供應鏈可能做不出來,即使供應鏈做出來了,你也可能跟不上市場節奏,即使你跟上了市場節奏,依然很多人在審美水平上還有待提高。

這就是老羅的悲哀。

這就是工匠精神和大工業時代的矛盾和悲哀,成功不是你做一個好的產品孤芳自賞,而是要迎合絕大部分的受眾積累市場認可度和資本認可度,才能在你的工匠之路上前進一點點,這就工匠精神的現代悲哀。

所以錘粉不用激動,錘黑們也不用興奮。老羅沒變,產品變了而已。這對於一家出售數碼類大眾消費品的公司,這再正常不過了。在小米、華為、魅族、瘋狂的鋪開自己產品線的時候,瘋狂地向三星方向狂奔的時候。老羅的鎚子依然是一個不一樣的存在。至少在用戶體驗上,老羅在一點一點的進步。這種進步在中國的手機市場上,無出其右。

最後送句胡適先生的話安慰老羅: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推薦閱讀:

手機經常開關機到底好不好?真相來了…
如果特斯拉是蘋果、蔚來是小米,那誰會是華為?
如何看待黑莓新發的Priv安卓手機?
如何看待國產手機品牌迎擊准萬億蘋果?
屏下指紋的前世今生

TAG:鎚子手機 | 數碼產品 | 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