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心理諮詢行業現狀分析和未來前景

導讀:

中國的心理諮詢主要的方式,是面對面的談話的方式,陪伴來訪者,幫助來訪者疏解情緒,分析情況理清思路,教給來訪者應對情緒問題的技巧,必要的時候給予轉介或者藉助周邊的力量。對於大多數心理患者來說,這是一種主流的解決心理問題的方式,也是國際上通用的模式。但是在中國的社會現實下,這種模式卻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甚至某些地方到了難以為繼的境地。

為什麼市場沒有認可?問題出在哪裡?心理諮詢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本文將和你一起討論原因。

一. 心理諮詢行業的窘境

1. 來諮詢的訪客少

心理服務的變現方式主要是心理諮詢師培訓和企業EAP,個人心理諮詢服務在所有收入中處在極度比較邊緣的狀態。

行業內一個耳熟能詳的說法,一個諮詢師如果沒有兼職,沒有其他收入只做心理諮詢師,那麼可能會餓死的。心理諮詢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有些地方的心理諮詢機構甚至到了難以為繼的境地。

2. 新入行諮詢師諮詢師生存艱難

目前,國內持證諮詢師人數達60萬並且正在不斷攀升。國內有120所高校開設心理系,每年將近有20萬學生畢業。這些人群很大一部分湧入心理諮詢的行業,是新生的諮詢師。這些諮詢師的生存情況如何呢?

學費貴,工作機會少是新諮詢師的生活常態。

心理行業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行業。新諮詢師花費高昂的培訓費用不斷的學習。公眾號「奮鬥吧諮詢狗」曾發布過一篇《和心理諮詢師談戀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的文章,其中幾個回答是這樣的:

沒什麼時間,一天總跑出去上課,開口從不是要買包,只是要報班。

女朋友是心理諮詢師,別指望她能補貼家用,掙得錢全部參加培訓,唯一好處沒時間出軌。

所以心理諮詢師們總在自稱諮詢狗,其自嘲背後的辛酸自是不言而喻的。新入行的諮詢師處在兩難境地,不學意味著被淘汰,繼續下去意味著沒有收入還要補貼,而且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情況會有所改變。新入行的諮詢師普遍感到焦慮,但是解決焦慮的辦法似乎也只有一個,繼續花錢學習。

心理諮詢行業,真從事心理諮詢的僅僅3萬人次,國內能夠依靠心理諮詢工作養家糊口的人數僅僅達到5000人次,(持證人數60萬)從業率不足5%,大部分的人都離開了這個行業。

心理諮詢行業雖然沒有起色,但是各種培訓班,工作坊卻非常繁榮。這也是這個行業獨有的。行業的盈利模式不是靠獲得新客戶盈利,而是靠下一代的學費來維持。行業這種自己消化自己的辦法,無異於雪上加霜。

3.培訓和學習不規範

按照美國每100萬人中有1000人(1000:1)提供心理諮詢服務的比例計算的話,中國的心理諮詢師尚有47.6萬的缺口,而目前全國取得心理諮詢資格證書的人員遠遠達不到這個數量,更不用說真正的從業人員的數量了。

為了填補中國心理諮詢的巨大缺口,前幾年心理諮詢師的考核的確比較松,這也是無奈之舉(現在已經逐漸規範)。

目前對心理諮詢培訓的詬病是:考證容易,職業道德教育和專業水準比較差,有人說心理諮詢行業沒有得到發展的原因是這些水平差的諮詢師做壞了市場。但是筆者認為還遠遠沒有到這個程度,大部分的考證的人並不是為了從業,就算是從業的,最後也會被迫離開這個市場,因為無法養活自己。

心理諮詢師培訓還有一個槽點,學習的過程缺少實際訓練的機會。從心理學教育市場來看,教理論比較容易,要帶學生實戰訓練卻很難,很佔用時間。市場本來就沒有做起來,實習的機會就更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年輕的諮詢師們,埋頭學習hua理論qian的機會大把,實訓的機會非常少。最後,心理諮詢學習變成了沒有訪客的玄學,成了客廳里的遊戲。

4.互聯網+不溫不火

從互聯網的情況來看,截至2015年,簡單心理、壹心理、心理記、知遇等具備移動互聯思維的企業率先開發出自己的APP平台。這對相對傳統、慣常講究深耕細作的心理諮詢行業是一種走向市場化的嘗試。 但是眾多心理類APP中並沒有出現市場知名度、傳播度特別突出的角色。 大部分心理學軟體還在打知名度,開拓市場,尋找模式,盈利的很少,雞湯類的卻很受歡迎。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心理撫慰的產品成為心理諮詢的一個廉價的替代品。

5.精神病院人滿為患

從精神病醫院的角度來說,卻是人滿為患,醫院裡的醫生滿負荷運轉,叫苦不迭。因為精神病醫院解決的是剛需,是不得不看,必須要看的病。雖然只佔心理患者的一小部分,但是卻擠爆了醫院的大門。沒有到達臨界點的海量心理患者,卻寧可默默的忍受和自己消化掉疾病的痛苦。

這一切現象的背後,有一個基本性的問題,心理諮詢的模式沒有被中國市場廣泛接受。

二. 原因分析:

1.國民性格

這個和東方人的性格有關係。

1.東方人的含蓄內斂的風格似乎不適合這種面對面的直白訴說的方式。

2.心理疾病是一種難以啟齒的羞恥的事情,公開這些會傷及到患者的自尊。這裡涉及到中國獨有的「恥文化」現象。

3.況且中國人的戒備心比較強,在一個缺乏信任感的社會裡,泄漏自己的秘密往往有安全上的顧慮。

4.中國人往往不善於表達,卻很善於忍耐。不到即將崩潰的邊緣,不會去求助別人。

5.心理治療的效果,怎樣用錢來衡量?對於經濟頭腦發達的中國人,這也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2.文化傳統

從歷史上看,有很多西方過來的東西並不適合中國的文化傳統。西方人的思維模式和東方人不一樣,所以他們的理論和產品也不一定適合中國。

有一個遊戲,看你的思維是東方式還是西方式。有一個題目是這樣的。

左圖中間這個人是快樂的,還是不快樂的?

西方人大多很乾脆的選擇了「快樂」;上面這位日本妹妹回答代表了大多數東方人的想法「周圍的人都那麼生氣,他怎麼可能快樂呢?」

摘錄36氪上有一篇文章:

為什麼照抄 Snapchat 的閱後即焚在國內做不起來?

其中有一段話揭示了東西方人的不同:美國人開放、熱情、富有開創精神,他們總是傾向於在朋友前表現出不一樣的一面,總是想著法兒不顧形象去 surprise 小夥伴們。他們認為一成不變是特別不 cool 的呆傻行為。這種普遍的想法,加上因和閱後即焚的氣質相符的推波助瀾,使得 Snapchat 活躍度極高,每天有 4 億張相片被分享。

反觀我們,和老美正相反,我們總是在熟人面前儘力保持固有的印象,生怕出現了一絲差池而形象盡毀,因為我們從小被教育為循規蹈矩、審慎中庸不要極端。對於變化,我們有一種天生的抗拒,因為變化讓我們覺得不安全。在這種國民性格下,我們能發的圖片,絕不能出格。即使有了閱後即焚,我們想發的 也絕不超出微博、朋友圈能發的範疇。

這是文化的特點,也是歷史的傳承。心理諮詢這個行業也是西方完全copy to china的。在心理諮詢模式的背後,也隱藏著西方的科學主義模式。西方的科學就是相信邏輯的力量,專註於直接目標較少受到環境的干擾。他們把需要解決的問題分解,鎖定出關鍵的部分,並且精確地解決。這裡涉及到一個模式創新的問題,等會再詳細討論這個話題。

3.價格-醫療制度

諮詢費太貴了,普通百姓看不起心理醫生。比如說社交恐懼症,沒有一年的時間是很難治好的,而這期間多次的諮詢,每次就好幾百的費用。又不能刷醫保卡。一年得上萬。又不能像商家一樣,搞個薄利多銷。這不還是為富人服務的職業么!

從心理諮詢的原理出發,我們知道必須要收費,甚至有人提出「窮人註定不是心理諮詢的服務對象。」這像是一條法律,從弗洛伊德開始,深入人心,沒有受到任何質疑。其實弗洛伊德也說過,我希望有一天心理治療可以免費為所有人服務,而不僅僅是富人。

心理諮詢理念在中國沒有得到普及的一個原因,就是收費的問題。

1.心理諮詢在勞動部旗下,甚至有許多精神疾病的藥物都不包含在醫保的報銷名單之下,通過醫療保險報銷心理諮詢的費用更加不可能。

2.在美國目前是商業保險為主的國家,當一個家庭有足夠的財力購買一定額度的商業保險,那麼他的保險可以提供一定額度的心理諮詢費用的報銷,家庭只需給出少量的可以承受範圍內的資費。如果沒有保險,對於美國家庭來說,心理諮詢費用也是相當昂貴的。

3.心理諮詢師本身也不容易。上面提到過,繼續教育,督導都需要大把的費用,一個整天在思考溫飽的諮詢師如何幫助你走出你的困境。所以很多人都在強調必須收費,這很好理解。

4.窮人也不容易。一般生活在底層的人最需要心理服務,多少窮人在受心理疾病的折磨,又有多少的犯罪是因為心理疾病的原因,因為沒錢外加患上了情緒病去犯罪,造成了社會的不穩定。

不管從醫者良心還是國家社會來說,這都是一個糾結難解的問題。

4.需求和供給矛盾

目前我國13億人口中有各種精神和心理障礙的患者多達1600多萬,1.5億青少年中受情緒和壓力困擾的就有3000萬人。中國大概有1.9億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專業的心理諮詢或心理治療。中國神經精神疾病負擔到2020年將上升至疾病總負擔的1/4。缺乏從事心理諮詢的專業人才是造成我國自殺率相對較高的原因之一。而從廣義上來說,每一個人都需要心理成長的服務,而不僅僅是心理障礙患者。

按照美國每100萬人中有1000人(1000:1)提供心理諮詢服務的比例計算的話,中國的心理諮詢師的隊伍要建立到多大的規模,才可以承受這個市場的重託?按我們高校培養人才的速度,需要多少時間才可以做到?可能這個之間的差距會觸目驚心。這也是一個行業的難題。

三. 談談模式問題。

1.心理諮詢自身的模式有問題嗎?

西方的科學民主模式源遠流長。但是在對於非西方的環境時,卻有很多失敗的案例。舉個例子,當西方政客認定以了一個邪惡的政權的時候,他們可能會發動戰爭。就像是伊拉克戰爭,打掉了薩達姆,利比亞,打掉了卡扎菲。但是事與願違,西方沒有給那裡帶來和平和富足,反而是戰火不休,生靈塗炭,人民生活得更不好了。如果把這種行為稱作是一種治療,那麼這種治療無疑是失敗的。

為什麼?因為西方人眼中只有直接目標,而忽略了歷史環境和人文環境。當然,裡面可能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這裡不探究了。以所謂的「普世價值」之名來消滅別人,這本身是一種文化中心主義。不是什麼問題用「精確清除」都可以解決的。

2.心理諮詢在中國的模式值得一談

心理諮詢消除癥狀的過程只是在一個時間點發生的,而人的發展卻是一生的。比如說抑鬱症,以消除癥狀為中心的解決方法,就算是解決了一時的困難,但是終究不能解決一生的困難,很多心理疾病的複發率很高。在這樣的模式下,很可能人的一生都需要心理諮詢師來修剪自己,不然就會回到過去。這將會浪費很大的資源。

西方的這些思維模式是一個體系。在這個體系里,這些現存的所有原則都是沒錯的,存在的問題都是正常的。但是這個體系在中國就完全站得住腳嗎?思想有一種異化的能力,人越是相信一種思想,這種思想就越是強大,最後思想消滅了人的懷疑和創新的精神,變成了無條件的信仰。

在本文,我們用開放式的探討問題,每一種權威都要審視,每一種可能性我們都不排除去討論。我們要討論的是讓心理服務和國情更好的結合,喚醒中國人對心理服務的意識和需求,打開中國的個人心理服務的市場,探討一種更好的心理服務的方式。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可以推到一切,重新來過。畢竟,我們只是在探討一種想法,言者無罪。

3.本土化之路

在一個充分成長的社會裡,很多病也許根本就不應該發生。人本身需要有抵抗力,而增強人的心理抵抗力,是低成本的,可實現的,而且是終生的。

筆者認為,心理服務在中國的發展,可以考慮另闢蹊徑,尋找一條本土化的道路。

我們對比一下中醫和西醫的理論不同。

先說一下,一提到傳統文化,有些人馬上會有強烈反應,認為那是迷信,偽科學。傳統文化和西方科學是水火不容的,因為在科學上,非西方的思考方式不可能得到正確答案。抱有這種觀點的人大多對傳統文化只有一點模糊的印象,或者曾經遇到過不靠譜的人形成了固定的思維。多了解一些傳統的知識,也許你的看法會有所改變,傳統文化對我們的心理諮詢有著很大的好處的,畢竟我們面對的是中國人。

古代的醫學思想,把人看作是一個模糊的整體。生命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心理諮詢有時候會遇到心理病代際相傳的情況,也會遇到家庭、文化環境導致的疾病,這也是一個整體範疇。

嚴格地說,中醫沒在那兒治病,中醫治的是一個整體的人。佛家有句話叫「因緣相合則為果」。因,指產生結果的直接原因;緣,指由外來相助的間接原因。後面是結果。那麼致病的因子是因,得病就是果,中間就有一個條件,這個條件就是「緣」。西醫治病是從因入手,要殺死這種細菌病毒也好,殺死這個癌細胞也好,他都是從因入手的;那麼中醫治病從哪兒入手的?從「緣」入手,從條件入手。認為只要把這個條件切斷了,這個因是不會變成果的,中醫治病的基本理念是這麼個理念。

那麼中醫針對的是人,而西醫針對的是病。中醫從人的根本出發鞏固提升人的抵抗力,從心理諮詢上來說,幫助你提高抵禦心理疾病的身心基礎,而西醫的治療目標是消除你的癥狀,一旦達成目標,就可以拍拍你的肩膀說,你可以回家了。

在漫長的幾千年時間裡,中國古代的心理患者可以向誰去求助?

我們知道,很多古代的中國人,受到打擊或者變故,看破紅塵,就遁入空門,就是加入佛教,做和尚了。縱觀佛教的理論,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治療的方法。

比如說,當你受到災難打擊的時候,你經歷慘痛的失去的時候,你會不斷問「為什麼是我?」

不是災難事件,而是不平的感覺使人備受折磨。為什麼是我的了心理疾病,為什麼是我遭了罪,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對此,心理諮詢會有很多方法來進行疏解和認知糾偏。這些方法根據諮詢師流派的不同和具體事件的不同,需要心理諮詢師來進行演繹的。可以說每一個諮詢師都可以有不同的演繹方法。

但是在古代就簡單得多。佛教可以給出一個唯一的,固定的答案,那就是業。這個答案普通人容易懂,也容易接受。業是一種看不見的萬物的運行規律,主宰著人的因果和輪迴,甚至可以延續好幾代人。現在的災難或者福報,是因為以前的惡業或者善業造成的。這個惡業或者善業,甚至可以追溯到幾代人前,遠遠超過了一個人的見識和理解。所以,這是一個不可說不可解的事實,你可能只是代替你的祖先承受了惡業的懲罰,這是命運的必然。如果你此時覺悟,就有可能結束惡業的循環,並且造福你的後代。

聽起來似乎鬼扯,但是,從基因學的角度,這種陳述卻是有依據的。人的記憶密碼通過基因是可以代際輪迴的。家庭的養育方式,也是可以輪迴的。疾病也是可以代際輪迴的。宗教用比喻的方法說出了一個真理。更何況,業的這種解釋對於普通人來說,比乾巴巴的科學解釋更容易懂,使人理解命運的無常,激發人用正確的心態來繼續自己的生活。

在實證科學方法還沒有到位的情況下,利用直觀智慧的祖先一步達到了目標。這何嘗不是一種智慧!當然,不要曲解我的意思,照搬這個理論無異於刻舟求劍,這僅僅提供了一個思路。

用西方的眼光來看,一個理論,一種方法,只要有了一個不成立的地方,就是徹底的錯誤。錯誤和正確是涇渭分明的。但是我們不能用這種眼光來看傳統的文化。傳統文化在現代文明的審視下,是有很多地方難以解釋,但是並不是說沒有療效(如中醫),很多東西機制還不明確,但是卻起到作用。

這裡也許有人會認為我在推銷迷信,否定現代科學。這是誤解。我認為基於文化背景的心理治療才是最好的,森田療法就有著日本文化的背景。西方的心理治療方法是基於西方的文化背景產生的,在東方,我們既要考慮我們接受的科學的嚴密和實證,也要考慮中國的國情和文化傳統。

四. 正念療法

禪修是2600年前的東方古人(佛陀)發明的,西方人在幾十年前重新發現了它,並且加以簡化和改造,重新傳回了東方。因為出自西方人之口,於是很多人紛紛膜拜,皈依為弟子。那就是正念療法。正念療法是一個完全不同於西方科學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所有我們熟知的原理都已經被顛覆了。而我認為長達幾千年的時間,東方人就是用這種理念和技術來進行心理治療的。

正念療法的原理在很多方面都顛覆了西方以疾病為中心的理念。正念的理論認為,人之所以會產生心理問題,是由於人被抑鬱、焦慮等情緒控制,失去了對自身的控制感。而禪修的方法可以讓人重新訓練出這種自我控制感,增強人的心理能力,使癥狀緩解。

正念療法不是專門針對某種病症來的,實際上它是廣譜的,同時對很多疾病有顯著的療效,並且可以提高人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它操作簡單到了離譜的程度,任何人都可以訓練並且很快獲得效果。正念療法理論對來訪者的心理疾病是完全接納的,甚至是忽視的。我在上文中提到了西方思維中的「精確清除」的概念,在心理治療中就是「一級治療」,是針對疾病的治療,以去除癥狀為目的。而正念療法是「二級治療」,不是針對疾病的治療,而是針對人的治療。

這裡可能會有人對正念療法有興趣,你們可以加「巨樹靜修」的公眾號,或者加我的微信號「zudygg」,歡迎勾兌。

weixin.qq.com/r/4j8ZAYL (二維碼自動識別)

從心理治療上,正念療法是新興的治療方法,最近有很多的文獻敘述了正念療法的療效。目前正念療法開始在西方大量運用,廣泛用於治療和緩解焦慮、抑鬱、強迫、衝動等情緒心理問題。同時在人格障礙、壓力相關障礙、人際溝通、成癮、飲食障礙、物質濫用、癲癇病和兒童多動症等方面的治療中也有顯著的療效。

在這個意義上,心理諮詢師扮演的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諮詢師,而是一個心理教練的角色。

1.心理教練一對多的方式可以有效緩解諮詢師的供需矛盾;

2.比較低的學費(不是諮詢費)同樣打開了中國的市場,普惠了大眾;

3.這種學習訓練的方法避免了患者和諮詢師接觸的障礙,易於被中國人接受;

4.在中國多了一種心理服務的思路和方法,這種方法不但可以救治心理患者,而且還可以使人不斷成長;

5.正念療法雖然無法代替目前的主流心理治療方式,但是可以成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方式,並且普及了心理服務的理念。

下面列舉一下正念療法和目前的主流心理諮詢的異同。

這篇文章到此結束,不論你有什麼想法和意見,歡迎和我討論。我們總是在改變中成長,能提出有爭議的問題,引發思考和改變,也是一種稀缺資源吧。希望我們可以互相成為彼此的資源,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巨樹靜修

探索人的成長之道


推薦閱讀:

我們是被時代塑造的標準病人
N0.17 既然不喜歡,為何還要想
NO.6 她和他 地老天荒
致心理學來訪者的一封信
為什麼突然間領悟的人生道理 或者某些技巧 一段時間不去用,不去想就會忘記?

TAG:心理諮詢 | 禪修 | 行業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