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看到孩子嘔吐 100% 都抓狂!因為你還不知道……

小兒嘔吐

嘔吐是指乳食由胃中上逆,經口吐出的一種證候。古人謂「有聲有物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有聲無物謂之噦」。然而嘔與吐常同時發生,故合稱嘔吐。又有小兒在哺乳後乳汁自口角唇邊流出,稱為溢乳、哯乳,多因乳哺過多過急所致,一般不視為病象。

小兒嘔吐以嬰幼兒較為常見,凡乳食內傷、感受外邪,以及其他臟腑疾病影響到胃的功能而致胃氣上逆,可引起嘔吐。

病因病機

胃為「水谷之海」,主受納,腐熟水谷,以降為順。凡乳食內傷,外感六淫,胃中蘊熱或脾胃虛寒,胃陰不足,肝氣犯胃,暴受驚恐,或蛔蟲內擾等可影響胃的正常功能,導致胃失和降而引起嘔吐。有乳食傷胃、外邪犯胃、胃中蘊熱、脾胃虛寒、胃陰不足、肝氣犯胃、跌仆驚恐等原因。

辨證論治

臨床分虛實兩類。實證嘔吐的特點為發病急,病程短,有邪實形實的見症。凡外邪犯胃、飲食積滯、胃中蘊熱、跌仆驚恐、肝氣犯胃等所致嘔吐,多為實證。

虛證嘔吐的特點為發病緩,病程長,有正虛和形不足的見症。如脾胃虛寒、胃陰不足者屬虛證。辨證時要審證求因,辨明寒、熱、飲食、驚恐或其他臟腑病變影響到胃的功能而致吐的病因。

嘔吐的病因雖各不相同,但其病機總屬胃失和降,胃氣上逆所致。治則為祛除病邪,和胃降逆。標本同治是治療嘔吐的常用方法。除治療外,還應重視飲食調護,尤其是嘔吐急劇者,要適當控制其乳食的量或暫時禁食。

醫籍輯要

小兒嘔吐有三因,因熱因寒因食停;葯食難嘗成格拒,吐多清水是蟲名。

幼科云:小兒嘔吐,大概難舉,有寒、有熱、有食積。然寒吐、熱吐未有不因於食積者。故嘔之病多屬於胃也。又有溢乳,有哯乳,有嘔噦,皆與吐相似,不可以吐瀉治之。又有格拒者,有蟲者,當仿法外求之。大抵小兒嘔吐,莫如節乳。節者,減少之謂,非斷其乳食也。嘔吐多渴,勿急飲之。水入復吐,終不得止,必強忍一二時,而後以薄粥與之,吐自止矣。(《萬氏家藏育嬰秘訣·嘔吐》)

【按語】

此論小兒嘔吐之概要。嘔多屬胃,有寒熱虛實之別,當予分別為治。溢乳、哯乳,多因乳兒胃器尚小,滿溢所見,尤當注意調護。論中提出嘔吐宜節乳食,尤其對於嘔吐劇烈者,不可因吐渴而飲,造成水入復吐、終不得止。

這是因為嘔吐患者,胃氣不安,飲水刺激更易造成吐逆傷胃。故宜強忍一二時,而後以薄粥養胃,使胃中安和則吐止矣。現代臨床採用靜脈補液來解除因嘔吐導致水和電解質的丟失而引起的口渴,不必強忍一二時,即可使胃氣安和不受侵擾,有異曲同工之妙。

單方驗方

1.紫蘇葉 3 g,黃連 1 g,水煎服。用於寒熱錯雜嘔吐。

2.砂仁、肉豆蔻各 1 粒,共搗碎,以黃泥包裹,火中煨燒後去泥取仁,加生薑 1 片,水煎服。用於寒夾滯嘔吐。

3.生石膏、姜竹茹各 15 g,黃連 3 g,生薑 1 片,水煎服。用於胃熱暴吐。

4.山藥適量(米炒乳制),用時取山藥、蘭麥芽各 6 g,水煎服。用於嬰兒哯乳。

預防與護理

預防

哺乳時不宜過急,以防咽下空氣。哺乳後,將小兒豎抱,輕拍背部,使吸入空氣得以排出。做到「乳貴有時,食貴有節」,食物宜新鮮清潔,勿食生冷,不過食辛辣、炙煿和肥膩的食物。

護理

嘔吐小兒,應專人護理,安靜休息,消除恐懼心理。嘔吐時,抱小兒取坐位,頭向前傾,用手攙扶前額,使嘔吐物吐出暢通,不嗆入氣管。嘔吐較輕者,可進食少量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嘔吐較重小兒應暫予禁食。

服中藥時量不宜過多,藥液冷熱適中,採用少量多次分服法。

勿常吻、捏其腮部,以免刺激腺體。及時找出病因,勿耽誤原發病的治療。勤換兜布,用柔軟紗布揩拭涎水。勿喂冰鎮食品和飲料。


推薦閱讀:

寶媽須知:寶寶積食了怎麼辦?
4個月嬰兒接種疫苗後死亡,寶寶接種疫苗的13條禁忌&4種錯誤舉措
孩子體檢,視力竟然不到1.0!是不是眼睛出了問題?
轉:哺乳期,大姨媽不該來?
通過嘴唇看健康,請對號入座!

TAG:育兒 | 育兒健康 | 育兒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