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太極拳的技擊原理

太極拳在實戰技擊的問題上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有所謂「用意不用力」的說法,可到底什麼是「意」,什麼是「蠻力」;又有「柔能克剛」的說法,但從純技術層面而言,「柔」又是怎麼「克」「剛」的;其餘如「無有斷續處,無有凸凹處」、「羽不能落,鳥不能飛」、「沾身即跌」等等,說法很多。

這些理論聽來很玄妙,而現今在現實中又幾乎無人能用之於實戰,或者只能打功力不高的人,於是便讓充滿優越感和「科學」意識的現代年輕人覺得很玄虛,最終便認為這些都是騙人的伎倆,然後推導出國人愚昧的結論。

筆者 學醫出身,沒練過任何一門格鬥術,只是結合自己的理解和知識,嘗試著在此討論一下太極拳的本質,主要講發力、感應和化解三大方面,其餘的方面順帶著說一說。

在這裡,我直接將太極拳中的「感應」、「發力」、「化解」等不同的功力形式統稱為「太極勁」。

之所以統稱,是因為在我的理解中,這三大方面的本質是一樣的,只是表現形式不同。

我知道「太極勁」這個名字起得有點傻,太過直接了,但便於理解,所以姑且就這樣吧,這並不是重點。

古今中外,凡是成熟的格鬥術,從進攻角度來看,都是「功力」配合「招數」來用的,否則招數就是花架子,而功力也無用武之地。

很多格鬥術中,功力的練習在練習之初就是與招式的姿勢相配合的,因為人的肌肉在不同的姿勢下發力的效果不同。

像詠春這種貼身短打,如果不練寸勁,只靠招數,那就只能以攻擊對方要害作為有效擊打,否則效果不明顯。

西洋拳術之所以並不特彆強調招式,因為他們的發力方式基本上是符合常人發力的模式的,屬順天而行,只要加強訓練強度即可。

而中國的武術之所以強調招式,在意識上首先是為了滿足現實中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下,比如姿勢、狀態、交互距離、交互姿勢對待、勢的發展等方面各有不同時,都可以進行有效的攻防。

這就要求招數繁多,可以應對前中後,上下左右,正隅,動靜,進退,遠中近,門內門外,虛實,直迂,續斷等等各種情況。

當然,每種招式再向下細化都有變招變式,同一種招數姿勢在不同的情況下應用起來心法口訣也各有不同。

否則複雜的臨敵情況怎麼可能用36招、72招,甚至十數招等有限的招式去應對呢。

武術有簡有繁,招數為簡,招數配合心法和變式為繁。

在現實中如果真能做到這一點,那麼雙方交戰之時,打起來確實是很連續、很有節奏、很漂亮的。

而現實中的格鬥之所以不像電影上那麼漂亮,就是因為雙方都不能做到在任何空間位置和狀態下都能攻防,所以格鬥中會出現空隙和多餘運作,看起來也就不漂亮了。

但這種重要的心法口訣在招數的外在姿勢上一般是看不出來的,常是意識方面的動態變化,是心理活動。

可是很多門派對於這一點都只是師徒之間耳提面授,如果學武的人資質不高或是文化不高,理解有誤,或是理解不全,那就只能失傳了。

因此,基於國術這種以對戰形式為首要滿足對象的原則和出發點,就必然要求有相應的發力模式與招數相配合。

而在這些亂七八糟的姿勢下,發力往往是不方便的,就是所謂的「不得勁」,那就要配合著練習相關的發力方式。

所以,國術中這些特殊的發力模式基本上不符合常人的發力模式,屬於逆天而行,要經過長時間專門特殊的訓練形成習慣才行。

而這些彆扭的練法在成功之後,配合了各種形式的招數使用時,卻可以產生最佳的效果。

初學打字的人,總是覺得「二指禪」更方便,但顯然經過一番苦練,學會了十指打字,速度會更快。道理是相似的,不過難度很大。

而人體肌肉發力的模式又有很強的可塑性,有很大的開拓空間,在長時間人為操作的前提下,可以訓練出花樣繁多的發力模式來,像寸勁和太極勁都是其中的典型,這就給國術在招數形式上的多樣性的現實價值的體現提供了生理方面的基礎。

前面說過,在搏擊術當中,發力是最為基本也是最為核心的東西,招式的意義只是在於讓「力」和「功」有用武之地。

而在眾多的中國武術當中,除了八卦的步法和擒拿的手法在形式上具有相對獨立的價值之外,其餘的武功套路都要配合發力才能有實效,否則就必定是花架子。

所以說像形意的暗勁、詠春的寸勁和聽勁等,作為「功」,本質上顯然是用來發力或感應的,是要配合招數使用的。

當然,這裡說的只是基礎練法,還沒把實戰經驗和格鬥意識算在內呢,那是高級訓練的層面了。

由此可以推知,在太極拳中如果沒有太極勁這種「功力」的參與配合,太極拳的各路招式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實戰價值。因為光有姿勢是沒用的,這個道理很簡單。

說了這麼多,下面先給出我所理解的太極勁的本質,其本質就是——肌張力。

我先介紹一下肌張力。

1、肌張力。

什麼是肌張力?西醫神經內科學裡肌肉在力方面的屬性主要有兩種:一是肌力,一是肌張力。

所謂肌力,就是主觀運動時的肌力收縮時產生的力量。微觀上是鈣離子接觸肌鈣蛋白,牽扯原肌球蛋白,最後造成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間發生相對滑動的結果。

那些中風的人,手腳不能動,沒勁,就是肌力變差。是一種主觀不能。

人的肌力在臨床上分六級,0-5。

0級是根本不能收縮;1級是能收縮,但是沒有關節活動;2級是只能在床上平移;3是只能抬起來抵抗肢體自身的重力;4是能抵抗一定外力,但力度小於常態;5級是正常的。

當然,就算你是大力士,從醫學上說,也是5級。像我這種肌肉不發達的,也是5級。因為再往上不細分。

而肌張力,則是肌肉的一種本能,是肌肉被牽拉時所產生的一種被動的抵抗外來力量的張力,與主觀無關。

這時肌肉沒有什麼形態上的收縮,但是肌肉是緊張的,張力是增強的,其方向與外力方向相反。

臨床上,中風或其他原因,所造成的上運動神經元損傷,在神經休克階段過去之後(即斷連反應),就會出現肌張力增加的情況,肌肉會顯得僵硬僵硬的。(當然還有其他病因。)

臨床上神經內科進行肌張力檢查時,一般都會叫你放鬆,然後掰掰你胳膊和腿的關節,如果肌張力增大,醫生會感受阻力增加。

肌張力增加分幾種類型,比如鉛管樣改變,齒輪樣改變,折刀樣改變之類的。具體不細說,與本貼無關。

那麼,人的這種肌張力有什麼生理上的意義呢?

肌力這種東西好理解,是主動的,是主觀的,是發力的。但肌力是非常粗糙的,未經調節,很原始。

如果人體僅憑對肌力大小的調節,其實是很難進行相對精細的動作的。

在人體的一切動作、姿勢、發力的過程中,要想對動作進行精準調節,就得靠肌張力的變化來完成。

肌張力的意義和價值就體現在這個地方,起到了精細調節的作用。如果沒有肌張力,人連維持穩定的站立都不容易,更不用說格鬥了。

相對肌力而言,肌張力的作用主要是拮抗性的,即主要抵抗肌力的趨勢,其系統性的本質是負反饋。從而防止力量過度、方向失偏、角度不合。顯然這些功用在形成精細動作方面極有作用。

人體的肌肉有幾百塊,其廣泛的分布使人體可以完成各個方向上的肢體軀幹活動。

而這些肌肉基本上可以在同一個簡單的動作中起到互相拮抗的作用。

比如曲臂時,肱二頭肌主動收縮,發出肌力,是主動肌。此時,肱三頭肌就是拮抗肌,肱三頭肌的肌張力在運動過程中從某種程度上抵抗肱二頭肌的收縮,防止動作過度。

當然,不會出現矯枉過正的情況,肌張力再大也不會大於肌力,那就違反生物原發行為的宗旨了。

伸臂時意義正相反,肱三頭肌是主動肌,發出肌力。而肱二頭肌是拮抗肌,其本能產生的肌張力抵抗肱三頭肌的運動趨勢。

此時必須強調一點,一塊肌肉主動收縮時是不會同時產生肌張力的,因為肌張力就是在肌肉被動收縮時產生的。

屈臂時,肱三頭肌是因為被牽拉了,所以才產生了肌張力。如果是伸臂的話,肱三頭肌在這個動作中是不產生肌張力的,只產生肌力。此時是肱二頭肌產生肌張力。

而此時又必須再強調一點,雖然單條肌肉在被動牽拉時會本能地產生肌張力。

但人作為一個整體,如果主動地要做出一個動作,那麼原本是拮抗肌的肌肉在這個動作的早期,其肌張力其實是往往是先降低的,以免削弱主動肌的肌力大小,這很好理解。

但是到了動作的中後期,為保證動作的精準和防止過度,拮抗肌的肌張力便會增大而充分地顯現出來。

比如你去拿一個杯子,如果沒有拮抗肌的肌張力進行反向抵消,你的動作就會很粗糙,剎不住閘,很容易手臂一衝就把杯子掃出去。

但如果早期拮抗肌就表現出強大的肌張力,你可能伸手都伸不出去,動作會非常僵硬。

人的肌力由神經系統中的錐體系發出,而精細動作則由錐體外系進行複雜的調節。兩者的功能本貼不介紹,大家可以百度一下。

2、太極勁。

說完了肌張力,接下來說太極勁。

我看過一本《太極推手秘鑰》(名字可能不準),裡面介紹了一種用意念練習太極勁的方法。

我對於太極勁的本質是練習肌張力的想法就是從看了這本書之後才得出來的。

當然,這本書的作者不知道什麼是肌張力,仍然是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對太極的發力進行解釋的。

其意念練法大致如下:站樁,上身橋手前後略交錯,和正常傳統武術的起手式大致相同,而且這個姿勢本身並不重要。

接下來全身放鬆,雙手向前微推。注意,這個推,只是微推,從外形上看,基本上是不動的,只是有想推的念頭,推出去一點點而已。

而這個時候,便要注意意念了,這才是關鍵。

意念想著空氣中充滿了阻力,就像空氣是膠水一樣,所以雙手前推的時候,會有很大的阻力。這股阻力會造成雙手推不出去。而練習者也應該感受到確實不容易推出去。

當然,這時候問題來了。空氣中哪來的膠水?哪有什麼阻力?就算是有,按物理學的說法,置於空氣中的雙手,四面八方都有一個等值的大氣壓,怎麼可能向前推不出去?這種由意念所想像出來的阻力是不是一種心理作用?

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我前面所講的肌張力的知識就變得極為重要。

我個人認為,阻力感是確實存在的,不是心理作用。而阻力感的產生也並非空氣阻力,並非人體之外的阻力,這種阻力感就是來源於拮抗肌的肌張力,是通過意念想像調動出來的。

此時很多人可能會產生更多的問題:一、肌張力是人體肌肉在被動牽拉時產生的張力,是一種本能,怎麼能通過想像調動呢?二、人在做主動動作時,拮抗肌的肌張力在早期常常是不增高甚至是降低的,這種向前微推的動作怎麼能讓拮抗肌(肱二頭肌為主)的肌張力反而是增加的呢?三、就算肱二頭肌的肌張力在早期也增加了,人的主觀感覺頂多就是跟平常做簡單動作時的感受是一樣,運作更為精準、柔和、協調,不可能反而在主觀上覺得阻力更大啊?因為肌張力不能大於肌力,不能矯枉過正啊!

這些問題問得都很好,也正是對問題產生差異性認識的關鍵所以。

為此我要說,關於太極勁,我個人認為,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通過長期適當的想像,可以人為的改變肌張力和調動肌張力。

通過這種想像,肌張力可以隨主觀變化而變化,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本能,不再是主觀不能控制的功能屬性。

對此我沒有什麼可以證明的,我個人在練的時候有這種經驗和體會,如果想像到位,意念純正,是可以主觀調動肌張力的。

當然,太極十年不出門,這種功力是逆天而行的,想練得成熟是很不容易的,想在實戰的時候不慌張、不忘記就更難。

往往平時自己練的時候很有感覺,可是實戰時對手一快攻挺進,就什麼太極勁都給忘了,剩下的只有王八拳了,又回到了人的本能。

咱們回到這個意念練習當中來。

當你向前微推的時候,千萬不要真推,更不能大幅度向前推。

因為你一真推,想像阻力的意念會因此而鬆懈下來,肱二頭肌的肌張力就會減弱,阻力感就沒有了。

我說過了,這個練習是逆天而行的,人的本能當中,肌張力在動作早期,就是隨著主動肌肌力的發出而減弱,至少不會明顯增強。

所以你要是「推」的意識過於明顯,「阻力」的感受就必然就隨之減低,這是人的本能,在你的功力不成熟之前,本能的力量是強大的。

但你若是一點也不「推」,胳膊就在那放著,動也不動,那麼「阻力」感也就無從生髮。阻力感的增大雖然源於想像,但其原始的萌生卻畢竟源於外來的牽扯力。

所以說,辯證地看,事物都是矛盾存在的,陰陽對立而又統一。肌力和肌張力之間就是這種關係。

所以要做到似推而不推,不推而推才行,因此才要你「微推」。

可見,從「微」處生髮進而發展壯大,是逆天練習一些功法的要訣。

這回大家知道中國文化當中,很多看似玄而又玄或是充滿矛盾的用語是什麼原因了吧?此處可見一斑。因此不要輕易否定傳統文化,要進行深入地理解和闡釋。

解釋到這裡,大家也應該理解什麼是「用意不用力」,「不要用蠻力」了吧?該知道「松而不懈」、「緊而不僵」是什麼意思了吧?

蠻力就是肌力,你沒有人家肌肉發達,拼拳必輸,所以不要用蠻力。

再說一用蠻力,肌張力的意念就會隨之變弱,練習的時候調動不出來,實戰的時候也用不上,兩下皆失。

而「意」的本質就是對於肌張力的調動、應用、催生。

當然,如果你練了十年,但根本沒練出什麼「意」來,那你除了用蠻力和漂亮舒展的招式,你還能用什麼。可見,功力是基礎根本,其他都是應用。

當然,其實從概念上看,所謂「主觀」就包括了「意念」這種主觀形式。比如肌力的產生就是主觀的,所以骨骼骨也叫「隨意肌」。

但我們為了概念上的區別,避免混淆。還是要將主觀中對肌張力進行調動的主觀類型稱為「用意」,而將對肌力調動操作的主觀類型稱為「用蠻力」。

而「松」則是說肌肉不能主觀的緊張,因為主觀的肌肉緊繃本質上仍然是肌力,細分析則屬於靜力、等張肌力,仍然不是肌張力。

而「緊」則是指肌張力被充分調動起來的狀態。

相對應的,「懈」則是指肌力也不調動,肌張力也不調動的狀態。「僵」則是指肌力被充分調動起來的僵硬狀態,其實這種狀態在西洋搏擊術當中也是很忌諱的。

所以太極拳的最佳格鬥狀態和練習狀態,就是要用意念將肌張力充分調動起來,而肌力則不要過分繃緊。

可見,我們要理解本質而不要摳文字表面。文字用來修飾什麼樣的對象有很大的人為成份。

我非得把「松」說成是肌張力的松,而不是肌力的松,那又能怎樣?

總之,肌張力要充分被調動,肌力則適當被調動即可。當然,必須注意一點。強調不用蠻力,可並不是一點肌力都不用,那樣的話,人連站都站不住,手都抬不起來,還打個屁。強調不用蠻力,只是為了強調充分調動肌張力而言。不能極端,不能摳文字。

那麼,這種練法所練出來的肌張力在實戰中又有什麼用呢?我們下面先介紹混元勁,後文再解釋肌張力的價值。

3、混元勁。

《太極推手秘鑰》這本書里原本有混元勁這個概念,廣義上看屬於我說的太極勁,但主要是太極勁當中發力的部分。

一說到混元勁,就涉及到了太極拳里所謂的「剛」這個概念。很多人都覺得太極拳軟綿綿的,只能健身沒法打人。就算是能打也主要在摔法上,而面對拳腳勁道的格鬥術就沒用了。

其實這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太極勁當中的剛勁是怎麼回事。太極拳中發力打人的力道就是本節中所說的混元勁。

前面說過微推想像阻力的練法。那麼這個練法繼續下去會是什麼樣的情形呢?

初學者在放鬆的情況下,先是微推,然後想像出阻力來,此時肱二頭肌的張力增大了一些。但是你一向前真推,那種阻力感就立刻消失了。大家可以試一下這種感受。

於是,我們就要接著練習,不斷地想像,不斷地強化。等幾個月之後,我們進步了,就會發現,只要向前一推,阻力感就十分明顯。

此時,練習升級。我們向前推的力道增大,但記得不要有幅度和距離上的明顯變化。

在這種狀態下,去體會阻力的明顯增大。幾個月之後,阻力感又穩定又強烈,產生得又及時。

此時再加大向前推的力道,再去體會阻力的增大。

總之,練習的方法是,距離和幅度不要有明顯變化,推力可以逐級增大。通過這種力度的增大來逐級調動更大的肌張力才是核心目的。

當我們逐級這麼升級訓練時,會發現到了一定程度之後,比如兩三年之後,我們無論怎麼真地用力向前推,都推不動了,用了非常大的力氣真推也推不動。

這時就到了關鍵時期,可以想見,此時肱二頭肌的肌張力得大到什麼程度。

人體的肌張力正常情況下只是用來調節動作的,如果不加以練習是不可能大於肌力的。但此時我們肱二頭肌的肌張力與肱三頭肌的肌力幾乎等大。

當然,肌張力是隨著意念產生,也隨著意念消失的。練習結束之後,一鬆了意念,阻力感自然就消失了,或者輕度殘留,使你有一種手臂沉重、力道厚重的舒服感覺。

這時,繼續練習,練到有一天,你向前一推,突破了強大的阻力,真地推出去了,這種力道就叫混元勁。

這是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手上的感覺十分沉重厚實,像是拖著幾十斤重的沙袋,卻又揮灑自如。

要想練到這一點,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太極十年不出門,花在練基本上的時間其實佔了主要部分。

很多人是通過盤架的方式練太極勁的,其實不容易練出功力來,因為意念太分散。

好了,現在混元勁也練成了。但問題是實戰中不可能只向前推,各個方向的太極勁和混元勁都要練才行。即,各條肌肉的肌張力都要練到位才行。

所以,練完這個姿勢就要練其他的姿勢,練了推就要練收、壓、抬、展、合等動作,接著還要練複合動作。而且練了上肢還要練腰身,下半身的「馬」似乎可以不練,但在太極樁功里其實「馬」的穩固性和動作性也是以太極勁的本質為依託的,只是沒有上肢那麼靈活罷了。

當然,不用害怕,前一個推的基本動作可能練了幾年,但等到練習別的動作的意念時,因為有了之前的基礎,速度就會大幅度提升。

否則光是練基本功,太極拳就得練個百十來年,那還有什麼意思。

最後要練到這種勁力隨意而來,又隨意而走。其產生和消失都非常快速,像呼吸一樣自然,無為而為,這才是大成。

我估計以我的悟性要想把全身的肌張力全練出太極勁來,把雙上肢全練出混元勁來,得花五年左右的時間。而要想大成,可能一輩子也達不到。

吳京演的太極宗師里,他師傅陳正英跟他說:你練的再勤,太極的基本功也比不上我,這並非說你悟性差,而是因為我從小就練功。

言外之意是已經形成了像呼吸一樣的本能。所以最好從小就練習,因為小孩雜念少,想像力強,單純,時間也來的及,就當成童子功好了。

如果你成年了再練,其實挺費勁的。而太極十年不出門,意義也在於此。

等到將太極勁練到全身的時候,每一塊肌肉都可以綳起張力來,全身要協調一致,顯然不能只重局部。

此時就要做到「無使有凸凹處,無使有斷續處」,所謂「氣息貫通,周身相連」,所謂「一氣統身」。

其實就是意念對於肌張力的調整要以全身整體為主,不同肢體部位肌張力鬆緊效應的傳遞要流暢的意思。

咱們再回到混元勁上來。

太極拳中所謂的「棉里針」,「柔中有剛」,其實就是混元勁。這是一種比一般爆發力還要快速的發力方式,如果練好了,對方根本來不及防禦。

關於混元勁如何為「針」為「剛」,以及上一節太極勁在技擊攻防中的作用,在後文有述。下面簡單說一下意念和肌張力的關係。

4、意念對肌張力的作用。

前文我說我就是認為意念可以改變肌張力。其實深入解釋一下也並非一點道理都說不出來。

人的意念其實對於諸多生理效應都可以產生影響,只是程度和形式不同罷了。

比如當你認真地、沉靜地、深入地,想像自己身處沙漠,又是烈日當空,那麼身上就會感覺熱,可能會出汗,喘,口渴。

想像自己被利刃砍傷,那麼皮膚真地會感到有些疼。這固然有心理作用參與其中,但相應的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等不同層次上也確實會有真正的變化。

如果一個人長時間的有這種情緒化的影響,那就會造成身體的疾病。

因此,意念對肌張力也可能存在著影響。我們通過練習將這種影響擴大並穩固下來,於技擊當中有重大的作用。

但要注意一點,意念一定是想像一種情境,裡面都是一些生動的、形象的、鮮明的內容。

如果你直接用理性告訴自己的內心:「我的肱二頭肌的肌張力會隨著我的前推而適當增強。」那是一點用處也沒有的。

為什麼只有生動的想像才能間接調動生理各方面的變化呢?

我想,那是因為人的一些感受,比如觸碰、振動、疼痛、沉重、冷熱等等基礎感受,往往在大腦皮層中與感性的生活經驗整體存在著廣泛的非理性關聯。

人的簡單感覺和運動屬懷在皮層里或許有較為集中的專屬區域,但人的生活經驗卻並沒有專屬的區域。

與生活經驗有關的信息分散儲存在多個皮層區域,激發的時候會以複雜的方式互相聯合。

因此,其聯結「強度」要弱得多,卻並非不存在,只是解構與重組更顯靈活,而這種大尺度層面上的解構與重組恰恰就是某些可調節的高級功能態的結構性基礎。

簡單的熱感,在皮層中可以和與夏天的生活經驗有關的諸多區域間存在著一些弱聯繫,所以充分想像夏天可以產生熱感。

沉重感可以和負重的生活經驗聯繫在一起,所以想像負重可以有沉重感。

而更為複雜一些機能,在皮層中甚至可能都沒有集中專屬區域,其相關信息的分布也是分散的。

因此,對這些複雜機能的調動,是不能通過理性來完成的,只能靠想像和意念。

而對那些日常情況下,通過主觀理性根本無法調動操縱的機能就更是要靠想像而不能靠理性了。

比如蹲馬步時想像雙小腿入地,屁股坐在地上,可以令大腿肌肉更放鬆,更能讓雙腿在保持姿勢的前提下,力量卻發揮到最低限度,於是很舒服,不怎麼費力。

而對於太極勁的肌張力的調動也是同樣的道理。

對於這些機能,我們只能通過非理性的對生活經驗的充分想像的方式,才能去間接啟動那些很弱的聯繫,從而調動那些在邏輯上並不相干的諸多皮層之間的組合活動狀態,再通過這些皮層組合的活動激發相應的外圍生理效應。

總之,其本質就是通過想像所具有的廣泛關聯性來激發啟動非理性弱關聯並使之強化的過程。

所以說,人的意識與肉體之間的固有關係,體現的就是太極拳理論中所謂的「意氣為君骨肉臣」的意思,也即「以意運氣,不能用蠻力」的根本原因。

這是一種客觀的生理現象,只能通過想像來完成和強化,你再理性也沒有用。

所以太極勁的練習當中,想像行為並不是愚昧的,而是唯一的必行之路。

充分想像前推時有阻力,大腦皮層便會啟動生活經驗當中產生阻力感時的一些相關區域,而這些區域的神經活動又與調節肌張力的相關區域存在著弱關聯。反覆想像練習可以使肌張力隨著意念而增大。長久練習,關聯性漸漸增強。

當然,通過想像調動的肌張力是可以隨著意念增大或減少,以滿足不同狀態的技擊要求。並非只能增大不能減小,那就影響正常生活了。

我們通過想像增強的畢竟只是某種關聯性,並非功能本身。而這種關聯性本身就是可以強弱變化的,我們強化的只是其行為上限,並非行為常態。因此可以隨意念變化而變化。

與此同時,想像練習法的另一個作用是能協調全身運動機能的整體調協性,這一點在國術當中體現得非常充分。不過本貼不作介紹。

在意念對於肌張力的調動中,姿勢並非本質。有人曾讓一個太極拳師傅擺一個白鶴亮翅,好照相留念。但那個太極拳師只是站著,就說自己已經擺出了白鶴亮翅。

這看起來有些故弄玄虛,但大家讀了本節之後顯然就能理解了。他其實就是通過意念使自己身上與白鶴亮翅有關的肌肉緊繃了起來,而且是通過肌張力增加的方式緊繃起來的,並非是用肌力。

可見,招數的「意」已經給出了,而「形」卻未出。這就可能導致同一個姿勢,如果配合的意念不同,其招式的本質也不同。

可能看著像「采」,但意念方式卻是「擠」。而意念是敵人看不到的,全憑我心,所以太極拳是一種高級的功法。

當然,我們是不太可能練到這種程度的,而且在實戰中,無形之意也未免過於託大,如果對手的力量和速度都遠超常人,「意」還是要有「形」的配合才能發揮出更大的威力。

5、肌張力的作用——感應與化解。

前文講了通過練習增強肌張力,或者嚴格地說隨意調節肌張力。

但問題來了,有人肯定會說,本來我們格鬥之時,追求的就是力量的大,爆發力的強,太極勁練的這麼費事,結果造成抵抗力增強,那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了嗎?力量不就更小了嗎?

對,力量是更小了。可是這裡有另一番好處,這就是肌張力在技擊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有兩點:一是感應性變得極為敏感,可以探微知著,而反應就會變得極為快速。這兩者是一體兩用,合二為一的。感應敏感了,反應自然就快;二是爆發力會因此增強。

有人可能會奇怪,太極勁這種力還有爆發力?對,有的。就是我前面說的混元勁。

有人會說,混元勁雖然突破了肌張力帶來的阻力,可是仍然是抵消了肌張力之後的力量,那能有多大?

其實說這話的人理解有誤,混元勁嚴格地說並不是抵消了肌張力,而是在這一瞬間,肌張力突然消失,主動肌的肌力在此之前蓄勢已久,此時突然鬆脫,於是勢如奔馬擊向敵人。發力既脆,力道又大。敵人根本來不及應對。

下面我先說說感知性的增強。

任何一種成熟的技擊,都不可能只講究擊打而不講感知。太極拳的宗旨更是在於對對方全身和局部力道的細微變化的精準感知,沾連粘隨不丟頂,並迅速產生反應,決定留去送反。

當然,各家拳法其實都有這種理念,詠春里的尋橋和問手就是用來對對方力道的變化進行感知的。

而且我覺得詠春問手達到上乘境界之後,其肌肉用力的本質就是太極勁。

我們對於對方力道變化的感知,往往用的是視覺、聽覺、觸覺和壓力覺之外。

看對方姿勢的變化,肢體揮動的速度,以及雙方的距離;聽對方拳風的大小;觸對方的肢體;感受壓力的變化,等等。

但這些其實並不是全部,也不是上乘的格鬥技能。

視覺和聽覺咱們就不說了,說說觸覺和壓力覺。

在醫學裡,觸覺和壓力覺都是淺感覺。很多覺得詠春的問手靠的是皮膚觸覺的敏感以及動作的靈敏,其實不是。單憑觸壓覺和動作的迅速靈敏是達不到問手最高境界的技擊效果的。

就像我前面說的,詠春問手更高的境界主要靠的還是太極勁,這是殊途同歸的一種體現。

那為什麼太極勁在肌張力方面的變化更利於感知對方力道的變化呢?

這裡先要介紹一種感覺,在醫學中稱為深感覺,包括運動覺、震動覺、位置覺。

如果你沒有本體感覺,那當你閉眼的時候,你是不知道自己的肢體的位置的,雖然此時你可能還保留著觸覺,但是總覺得差了點什麼。

我們都沒有本體感覺失常這種癥狀,所以我說的話大家可能也體會不到。

本體感覺也分為意識性和非意識性兩種,前者好理解,後者的反應中心在小腦,是人對於肢體軀幹的感知能力的中心,雖然不引起意識感知,即你的主觀上不知道,但是身體本身卻知道。

它也是本體感覺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不過從生物學上看,從進化角度看,可能是較為原始吧。或許魚這種較為簡單的脊椎動物可能就只有非意識性本體感覺,我不大清楚。

而人的一些原始功能,其實反而會因為其原始性所體現出來的天然性、深固性和直接性,而在某些功能領域內,表現得十分可靠和有用。

所以,不要妄談先進和優越,原始固有的規律或功能,也會有其十分有意義的地方,關鍵看你怎麼用。

那麼,關鍵的地方到了,太極勁的優勢就在於本體感覺。

本體感覺其產生的基礎是肌肉中的肌梭。

肌梭是一種感覺器,在肌肉中存在,它對於拉伸行為非常地敏感。肌張力就是由肌梭引發的。而太極勁對於外力的敏感感知,靠的就是肌張力。

因為已經通過意念增加了肌張力,於是肌肉就是一個稍顯緊繃的狀態。

而對於一個原本就稍顯緊繃的肌肉而言,當在此基礎之上被再次輕輕拉伸之時,對於這種被拉伸感就會極為敏感的感知出來。

我沒法計算,但是我想這種敏感性如果可以量化的話,也許是平常本體感覺的數倍吧。

當你花了數年的時間,提煉了太極勁之後,你的肌張力就會因為強大的意念而變得明顯增強。

在這種緊繃的狀態下,只要對方的力道使你的肢體哪怕只是稍稍的變形,你被拉伸的那幾條肌肉就會立刻而準確地感知出對方當時瞬間的力道和方向。如果你的功力深,你還能分析出對方下一步的態勢。

換句話說,肌張力增強之所以會造成感應性增強,全在於肌肉張力處於高張狀態,所以感知是高敏的,只要對方稍一施壓,你就能又快又准地感覺出來,從而作出反應。

這種感應性要比觸壓覺帶來的效果強得多了,這就是太極拳經里所謂「彼之力方礙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的意思。

所以說太極勁提升了你對對方力的感知的空間,如果普通人對對方力的感知在同等時間裡有一兩個節點,那太極勁功力深的人,就可能有幾十個節點,可以更有效地化解對方的力道,還能隨心所欲,在任何一個節點上決定去留。

太極勁功力深的人,跟對方一搭上手,就能感受到對方力道上每一個細節的變化。就像尼奧死後重生看到母體世界的真實面目一樣,看到對方這一拳的所有內在細微結構。

至此,所謂「不丟不頂」的意思便很明顯了。

「頂」即是指我方用「意」不純,肌張力隨著意念的淡化而減低,感應性下降,於是不自覺地用了蠻力跟進。

而「丟」則正相反,但只是在形式上相反,本質上仍然是肌張力調動得不純的緣故。丟和頂其實是同一個本質的兩面。

可見,丟與頂在形式上是很簡單的,頂就是進,丟就是退,並沒有別的深刻內涵。不丟不頂的目的就是「隨勢」。

只不過要想更好地做到這一點,保持最合適的中間狀態只能靠對肌張力的有效練習才能實現。

一定要通過意念調動的肌張力去「隨勢進退」,此時的「進」才不是「頂」,此時的「退」才不是「丟」。

只靠肌力即蠻力,只能造成跟進時頂,後退時丟。就因為僅靠視覺、觸覺和壓力覺與肌力配合是無法靈感及時地感受到對方力量變化中更為豐富的節點的。

此外,這種感應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只憑局部肌肉群就可以完成很多技擊目的,而功力較淺的時候,則要通過全身的配合,需要較大的身形改變作為輔助。

這就是為什麼太極的換勁中心有兩個的原因。

一是在脊背中心至陽穴的位置,即點穴里的「中原」,兩肩胛骨下角連線上,第七胸椎脊突下。

二是在兩掌中心勞宮穴。

功力深的時候就在兩掌,淺的時候在兩脊。

大家是不是忽然想到了倚天屠龍記里,殷梨亭和俞蓮舟接雷火霹靂彈時的情形?

而化解的能力與感應也是同一個本質的兩面,相較而言比感應更進了一步,而且也主要靠太極勁來完成。

要是沒有這種功力作基礎,單純的通過肢體的形變來化解對方的攻勢,效果是一般般的。

因為你的意識中可以感應和處理的節點數目比對方多,在任何一個節點你都可以採取措施,比如拉偏、牽扯、迂曲、緩衝等曲線形式,這樣就可以更有效地化解對方的攻擊。

拉偏、牽扯、迂曲等形式是很容易理解的。對方的擊打一般是直線式的,簡單、乾脆、直接,我方使其力是偏離原有方向之後,正面原有的攻擊方向上的擊打效果自然就減低了。

而緩衝這一點則相對較為複雜一些。太極勁是通過調動對方一些肌肉的肌張力,令其產生自身內部阻力的方式來緩衝攻擊效果的。

這種方式最關鍵的原理即對方也有肌張力。因為對方沒練過太極勁,其肌張力對於外來力量的反應是一種無法控制的本能,而這一點恰恰是我們要進行利用的。

比如對方一拳打來,而我們用太極勁去牽引粘搭對方的肢體,此時,對方相關肌肉的肌張力就會不自覺地參與進來。

而肌張力有什麼特點?我前面說過了,一是在單純動作早期肌張力主動放鬆,配合主動肌的原發行為;二是被拉伸時會本能地緊張起來,這是肌張力的本質。

這兩點都是可以利用的。

以第一點為例,此時對方肱二頭肌方向上的肌群(拮抗肌)是放鬆的,肌張力是低的,而這就是虛!

擊拳為實,肌張力的減低就是實中所藏的虛。中國哲學強調陰陽相抱,上下相對,虛實相守等等相對主義哲學的辯證觀點,所以實中一定是藏虛的,關鍵看我們怎麼去尋找和利用。

此時,我們就可以順勢「采引」,或是用「偏手壓帶」的手法,順應對方這一拳的方向而行。因為在我們用力的方向上,對方的相關肌肉正處於放鬆階段,所以費力最低。

而當我們采引時,對方這個動作當中的拮抗肌又會因為被牽拉而本能地產生肌張力。

於是對方原本的沖拳力道自然就減小了,因為自己阻礙了自己,拮抗肌的張力阻礙了主動肌的肌力,即所謂的「內鎖」、「自滯」,這即是緩衝的方式,是對第二點的利用。

但是需要強調一點,我們去激引對方的肌張力從而使拳力變小的核心目的並不完全在於緩衝對方的力量,更重要的在於通過激引對方的肌張力,使對方的重心和運動協調感嚴重失衡,下盤失穩,動作滯澀,心身失協不一。

因為肌張力是本能,無論對方的力量有多大,他只要沒練過太極勁,或是太極勁的功力沒你深,他就無法處理你在他身上所激發的肌張力的變化。

因為人的發力、平衡、運動、抗擊打等格鬥功能大部分都是全身協調的結果,是綜合的,並非簡單物理結構的。

所以常人要想產生明顯的擊打效果,重心的平穩和周身的協調異常重要,人體的發力要在「穩」而「諧」的基礎上才能有最大的效果。

我們平時在振動的地板上連站都站不穩,更不用說發力了,可見「穩諧」的重要作用。

而要想做到穩諧,肌張力的變化調節就要合理,否則必定失去穩諧的效果。

所以只要對方的肌張力被我方調動起來,為我所用,為我方所牽引盤帶,那麼對方就相當於身上多了無數個「內敵」,同時有失穩諧,表現出心如醉,腳如絆,手如滯,心身不協失一的情況。

而此時我方便可以伺機而發,這才是「後發至人」的本質意義。

以上便是太極勁的化解功效,也就是四兩撥千斤的本質。

而四兩是否有價值,取決於我方能否靈感地感應到對方在格鬥中不斷閃爍變化的虛處。

人的肢體肌肉在發力雖然是較為全面的,幾近全方位的。但是並非所有方位都那麼強大,總有幾點虛處。在動態中,這些虛處就更容易出現。

凡發力皆有虛處,凡動靜皆有虛處,凡進退皆有虛處,所以總會有虛處為我所用。只是這些虛處常常閃爍不定,變動不居,存無瞬變。

但只要我方太極勁練得深入,就總能在身體接觸中準確而及時地找到對方不易發力的虛性狀態,再以己之實攻敵之虛即可。

而如果對方腰馬凝實,出拳松馳短脆,且下盤並不積極跟進發力,身形很穩的話,那麼我方的粘連對其肌張力的影響顯然效果不佳,但與此同時,對方這一拳的功效在中後期卻也會變得很低。

所以我方只要在對方出拳初期採用輕沾、消勢、拍打、挨粘、小隨等格擋形式即可,不必比對方更加積極,以免因進成退。

可見,「力猛力長則牽引而令其陷」,「敵凝則隨手消打而己無危」。

顯然,用太極勁去粘連感應,化解對方的力道時,多是採用搭手之後順應著對方的力道方向退縮引帶的方式。

此時,形式上我們雖然是被動的,是「捨己從人」的,但在感受意識上卻是主動的!

因為你可以在這個看似很短但實則很長的過程中,感應到對方力量變化過程中的若干節點,然後迅速而流暢地用自己的「實」,隨時隨意地去撥弄、擺拉、引帶、牽扯對方的「虛」。

然後等待對方的「虛」明顯地呈現在自己的「感應」之前時,再選擇是以實攻虛的「反打」,還是不粘不連的「卸力而脫」,或是「隨勢進退」。

在類似的過程中,如果對方不主動,我們也可以主動去迎合、碰撞,然而這並非是為了攻擊。

敵不動時,我方可「淺嘗帶動」,其目的其實是為了激引對方肌張力的發生,從而為我所用,也就是在無勢時去主動製造有利形勢。

這種主動顯然並非直接為了攻擊,而只是為了造勢,只是去激引對方的肌張力為我所用,而攻擊是「有利之勢」穩定之後的行為了。

綜上,很明顯,太極勁有一大半的時候都是在圍繞敵我雙方的肌張力作文章的。利用敵我雙方的肌張力,減小對方的攻擊力,尋找我方反擊的最佳機會。

當然,如果對方力量太大,速度太快,我方的太極勁功力又不甚深的情況下,是無法有效化解的。

因為你的太極勁對對方力道的感應時間不長,引帶效應也不完全,那麼在對方這一拳的擊打時間裡,你能有效控制的節點並不多。

所以說,柔能否克剛,要看雙方的功力。周伯通跟郭靖說的道理即是此意。

這也是為什麼武俠小說里說,對方的來招越「老」,太極拳就越容易處理的緣故。

同理,雖然說格鬥中的「巧」都是「以己之實,攻敵之虛」,但如果對方虛處的肌肉力量都遠大於你實處的肌肉力量,那你直接認輸吧。

技巧固然有意義,但歸根結底還是力量在起作用。

這裡要附加一點說明,非生物可沒有肌張力這種功能屬性讓你去利用,所以太極勁對於猛烈飛來的非生物的沖勢的化解,其意義就不像跟人打時那麼全了。

因此,「鳥不飛」的難度在理論上要低於「片羽不沾身」。一是因為前者力量較大,「跡」和「象」都很明顯;二是因為鳥有肌張力可以利用,而羽毛沒有。

6、肌張力的作用——發力。

太極拳是綿里針,這種形式說明敵方的攻勢越是勢大,我方越容易反擊。

所謂綿,就是上節所述利用強大的感知性去感受、化解對方的力道。

而所謂針是指反擊,其發力的本質就是大前面所說的混元勁。

那為什麼敵方越是勢大,我方就越容易反擊呢?

這就得說說混元勁的發力本質。

前文說混元勁是太極勁練到肌張力極大的程度時,肌張力明顯阻礙肌力的暴發。但忽然間肌力衝破了阻礙,暴發出來,這種狀態下的發力方式即為混元勁。

混元勁的發力迅速、及時、靈敏,之前「綿」的感應與之後「針」的發力之間幾乎空隙,敵人就根本來不及反應。

更何況我方發力之前必定是感應到了對方的虛處才發力的,在這一瞬間,對方肌肉的抗擊打狀態、外發力量的大小、重心的情況以及姿勢還有心態都是最不利於抗打擊的狀態,這種綜合狀態才稱為「虛」。

因此我方此時發力,對方耐受的能力最差,我方的擊打效果最佳。

那為什麼混元勁的發力會有這樣的效果呢?

其實大家都可以從生活經驗中找到一些感覺。

我們平時打響指的時候,中指滑過大拇指打在大魚際上時,速度快、力量大。

但如果沒有拇指頂著,沒有之前的蓄勢蓄力,憑空彎曲中指去擊打大魚際,是不會有什麼響動的。

這跟混元勁的道理是一樣的。我前面說過,混元勁衝破阻力打出去的一掌,並非肌力大於肌張力的緣故,而是肌張力突然撤消的緣故。

之前肌張力增大,肌力被抵消,所以宏觀的外顯力量不大。但肌力本身卻並沒有減小,只是被內部抵消了而已。所以這其實是一個蓄勢蓄力的過程。

而等我們用意念突然放鬆肌張力的時候,蓄起來的力道就會突然無徵兆地打出去,對方是不用知道我們的意念變化的。

因此才說「力由心發」「勢由意起」才是發力的最高境界。動作再快,也沒有「意念」快。混元勁發力的速度是僅次於意念的變化速度的。

這就是「蓄勢發如箭」的意思。其實除了寸勁、摔法的某些技法以及擒拿三種情況,其他幾乎所有拳法都是靠蓄勢發力的。

但混元勁相較最為隱蔽、快速、靈敏,其發力與之前的感應和化解兩方面融合一體,渾然難分,收發全在一心。

當然,這個力道也並非特別地大,但是乾脆突然,毫無徵兆,所以擊打效果特別好。

因為人並非物體,人的抗擊打能力並非以皮膚、骨骼和肌肉的物理強度為主要基礎的,那只是一部分而已。更重要的是抗擊打的狀態。

包括意念的準備,肌肉的繃緊,姿勢的調整,氣息的調節等方面,非常複雜,而且系統性很強,要求在高度統一時抗擊打效果才最佳。

我在生活中有過這樣的經驗。

比如我想抬一個水桶,之前以為這桶里有水,很沉,所以要事先做好用力的準備。

先下蹲,再吸氣,彎腰,全身尤其是上肢用力,緊握桶邊,再直腰抬起。

可這卻是個空桶。於是我會因此而閃一下,向後一坐,差點摔倒。之前所做的準備全都落空了。

其實,我抬桶之前那一系列行為就是前饋反應。所謂前饋反應是人後天所習得的一種複雜的綜合反射行為。

比如常在悶熱環境中工作的人,在進入工作環境之前,他會提前出汗,機體的目的是為了出汗散熱,但此時還沒有進入相應的環境,只是主觀意識上知道而已,這就是前饋反應。

人在練習充分或是體驗豐富的前提下,對於一些可以預見的情況可以提前做出一些反應以積極應對,這是一種高級的生命現象。

但辯證地看,任何行為都有利弊兩面。前饋反應的缺點就是如果預期的情況沒有出現,那就會使機體處於不同程度的紊亂狀態,得重新調整。

而重新調整是需要花一些時間的,在實戰這種紊亂的狀態跟找死沒什麼區別。而太極拳就可以給對方製造這樣的狀態,利用太極勁化解對方的力量時就製造了這樣的紊亂狀態。

而當用混元勁毫無徵兆地突然發力擊打對方時,對方是意想不到的,所以對方此時的抗擊打意識正處在最渙散的虛性狀態,抗擊打狀態自然也不是最佳的狀態。

這是第一點,而第二點可能更加重要。

央視做過一期節目,好像是科學方法研究太極拳的發力,請的好像是陳小旺。

結果發現,太極師傅的力量是最小的,平衡能力也一般,比普通人強點有限。

可是,這位師傅用太極的發力方式打在人身上的時候,皮肉雖然沒有什麼損傷,沒紅沒腫的,可是挨打的人卻十分難受,很長時間才緩解。

這說明太極拳發力打人的效果並非物理層面上的,而是生理層面上的。

而關於其原理,我是這樣分析的。

混元勁打到敵人之後,力量雖然不大,可是力量的有效持續時間較長,最重要的是造成了一種振蕩狀的擊打效果。

這種效應可以傳到內臟,令內臟產生超出正常範圍的振蕩幅度,從而增加了內臟感覺神經的張力性負荷,而這種行為便可以造成難以忍受的不適感。

大家可能不知道,人的內臟對於切割和燒灼痛不是很敏感,對於牽拉和缺血卻很敏感。

只要內臟相關組織,或是體內大的血管神經,在物理狀態上被牽拉了,導致了組織長軸縱向上的張力增大,就會產生劇烈的內臟痛。

那種感覺特別的難受,還不止是難受,同時還附有噁心、頭暈、心悸等癥狀。

而振蕩擊打,就可以令內臟相關組織在擺盪中產生牽拉效應,導致張力增大,疼痛難忍。

所以混元勁發力打中人體之後,能產生具有穿透性的振蕩效應,是其擊打效果的本質。

武俠小說里總是說,高明的內家功,打在人身上,皮肉沒事,骨頭和內臟都碎了,這可能是文人的想像,但是暗合了我前面所說的道理。

有人或許會問,如何發力我知道了,是蓄勢而發。那如何造成振蕩效果呢?

這個我並不是很清楚,但這種振蕩絕對不是低頻振蕩,你不會混元勁,然後故意振動手掌,那我想效果是很差的。

我猜想,平時練的時候,如果是打空掌,就用一种放松的狀態打出去,把手掌打得顫起來,然後再用力。

既要放鬆又要用力,不用力就沒有意義,不放鬆就不會顫,自然就不會振蕩了。

也可以想像自己在對著虛空拍大鐵鐘,把大鐵鐘打響了。意念准了,手上可能就會逐漸的打出振蕩效果來。

練完空掌,就對著大樹打。牆是硬的,不容易體會顫的感覺。大樹厚實,卻又有彈性,練習起來剛剛好。

當然,這都是我瞎猜的練習方法。大家只要練習混元勁,我想練成之後自然會產生振蕩感。

所以混元勁的這種打擊方式,雖然絕對力量不大,但傷敵效果是很好的,因為敵人是人,不是石頭。

7、其他內容。

我個人覺得太極拳應該重心法和基本功,套路的意義或許不太大,就像小說里寫的,張無忌要忘記招數才能心思純凈,只重心法,招數無形。

但在現實中這很難做到,我前面也說,「形」對於「意」的有效發揮意義很大。

太極有八大勢。我記得太極推手秘要這本書里有類似的套路練習,每一個式就配合一種想像意念。

其中一個是類似如封似閉的姿勢,雙手前推之時,心裡卻想像著是在推一個箱子,要把箱子的蓋子推開,卻不把箱子推走之類的。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我們想像到位,我們可以感到在推開蓋子的過程中,真的有一種阻力感,其大小和方向的變化跟我們日常生活中以這個姿勢推箱蓋所得到的感受是類似的。

再比如虛腋,是想像腋下夾兩個熱饅頭,其實就是既不能內,也不能外的意思。這就要求「主動肌」和「拮抗肌」這兩個方向上的肌群,都有輕度的肌張力增加,而「形」又基本不變。

可見,這個想像練的就是肌張力。其原理跟前面所說的雙手前推,想像手前有阻力是一個道理。只是練的部位和姿勢不同罷了。

此外還有把人比喻成鍾,早期練的時候如鍾般厚重穩實凝沉,而練到後期則輕巧如風鈴,那便是進入了更高一層的境界。此時欲重則重如山,欲輕則輕如羽。

再比如練前臂時想像「沒有手,腕是枯枝,氣於腕上下飛騰」。

練腕掌時,想像「手旋沙窩內側」。

等等等等,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在網上找一下,我之前已經在網上找到了這本書。具體的想像意念練法很多。而其質都是在練習調動肌張力,此外無他。

八大勢練好之後,就要練全身的組合,這就涉及到橫圈、豎圈、斜圈等動態姿勢。雖然說法繁多,但本質都是對於肌張力的綜合應用。

所以說,太極拳的本質核心就在於一點——肌張力。一種能夠輕鬆、及時、隨意地被意念調節的肌張力。

如果徒有外形,沒有功力做基礎,那麼無論你的太極打的多麼漂亮,也是沒用的,和普通的外家拳法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而且腰馬不硬,速度不快,跟外家拳相比還有著這樣明顯的缺點。

關於太極拳的高級用法我沒研究過,但顯然肌張力才是本質的本質,基礎的基礎。高級功法也只是對其進行綜合利用而已。

所以說,太極拳的核心內容,總結起來就是:意念、肌張力、感應節點、尋虛、迂曲化解、周身一氣、混元勁。

8、一些延展。

以肌張力作為太極拳「意」的本質,可以延伸出很多內容。

一般來說,發拳大都要先蓄勢,外家拳法就更是如此。但只要蓄勢就一定有形,有收才有發,所以出拳之前一般都有收肩、抬肩、曲臂之類的形體動作。

但是如果練好了太極勁,以肌張力作為主動肌發力的蓄勢基礎,那麼就不存在明顯的形體徵兆,以混元勁的方式打出去的時候,只需要用意念將拮抗肌的肌張力鬆散掉即可。

這種形式在技擊當中顯然有著明顯的優勢。

不知道大家對於千王之王里謝賢的靈犀一指有沒有印象。

對於港片里的內容是不是瞎編的我就不作討論了,我只是想說,如果靈犀一指是存在的,那麼其練法用太極勁、肌張力蓄勢發勢等原理來解釋,也解釋得通。

影片里, 靈犀一指只需要將手指輕輕放在麻將側面,就可以將麻將彈出去,沒有曲指蓄勢的動作。

其過程是,用意念將拮抗肌的肌張力緊繃起來,然後主動肌發蠻力打算伸指彈出,但是兩相抵抗,蠻力發不出去,然後瞬間將肌張力用意念撤消,此時已經蓄勢好的主動肌的肌力(蠻力)就可以像彈弓一樣彈射出去。

於是就形成了這樣一種效果,明明手指沒有彎曲蓄勢,但是卻達到了「彈」動物體的效應。

當然,這是我從基礎原理角度進行的猜想,想必會有人對我這種想法認為是天馬行空的瞎亂扯,這種態度我無所謂。

意念調整肌張力的原理適用於絕大多數肌肉,食指的曲肌群和伸肌群分布在前臂和手掌上,其中前臂肌群的力度較大,手掌上的肌群比較弱小。

練習的時候,想像食指背面有著極粘的阻力,像是粘性極強的膠水一樣,然後用練太極勁的方法微微伸指,但是幅度要極細微,去感受這種阻力。

等到幾個月之後,阻力越來越強,終於有一天,阻力突然消失,食指突然彈出。

其實這就是混元勁的練法。

我前文說過,太極勁是意念對於肌張力的調動,與姿勢沒什麼關係,躺、坐、站,都可以練。

不過這句話說得不夠嚴謹,其實我主要指的是上肢,不管什麼姿勢,只要上肢懸空放鬆,就都可以。

但是對於頸、身、腰、腹、脊、馬,這些部位,當然是有較為嚴格的姿勢要求的。

比如我文中所說的「虛腋」,要求想像腋下夾兩個熱饅頭(《太極推手秘傳》里有相關的描述),這個意念就不能躺著練,只能站樁練。就算坐著練也受點影響。

這個意念的本質跟我對於上肢太極勁的練習方法是一樣的。

夾兩個熱饅頭,使你既不能過份地收腋,也不能過份地張腋,充分地想像這一點,其結果就是肩關係周邊肌肉的肌力放到最低,而肌張力盡量提升。調整了互相拮抗的肌群之間的張力狀態和關係。

這個意念雖然練的是雙肩,坐著練雙肩也是懸空的,沒有依託,有利於放鬆。但是如果坐著,腰脊胸腹的一些肌肉的肌力緊張度可能會影響雙肩的放鬆,所以還是站樁較好。

電視劇太極張三丰里入門學藝要先練拿豆腐也是一樣的道理,五指不能太攏,也不能太松,這樣一來手掌和前臂的相關肌群才能調整好最佳的張力狀態。

只不過這是用實物練習,而不是純粹的意念想像。

練頭頸時的意念是「想像後頸擦衣領」,不能用力,也不能輕擦,要找到最佳的狀態位置,此時會感覺頭頸氣血通暢,非常舒服。

其本質也是頸部周邊的相關肌群的張力調整到了最佳狀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規律,這些意念和想像,都是使肌力充分放鬆,肌張力盡量提升,讓肌肉在非蠻力的參與下盡量發生彈性化的緊繃,而不是蠻力造成的僵緊。

這些想像和意念的內容特點都是兩邊肌群的平衡感,像夾熱饅頭,因為要夾,所以要收,又因為熱和軟,所以不能用力夾,這種意念要求才能使兩側的肌群的肌力降到最低,而張力得到提升。

以後頸擦衣領時也一樣,「擦」的動作要求最為輕柔,所以肌力最低,而左右上下地擦,就可以使各個方向上的相關肌群的張力都綜合提升。

網上有一個千術大師說搖骰子的時候,就說自己的動作是從太極拳的玉女穿梭里悟出來的。

如果不知道意念和肌張力的關係,這種說法就當成娛樂算了,不過我當時看了,心裡就想,其本質還是相關肌群的張力得到提升,從而增加了本體感覺的敏感度,從而增加了肢體對於外力變化的精微調節能力。

當然,我舉這個例子就是開個玩笑,或許為真,或許為假,不去深究它了。

所以說,姿勢與意念調動肌張力之間的關係,主要還是能否令被練習的部位盡量放鬆,這個部位懸空遊離的程度越高,就越利於放鬆。所以練習腕掌時,基本上什麼姿勢都是可以的。而練習胸、腹、脊、腰、胯、馬時,一般來說就要站立了。練習頭頸和雙肩時,也還是以站樁姿勢為佳,以免其餘部位不協調的緊張度對於練習部位產生不利的影響。

古人傳統的練習順序都是先定樁、走架,然後再練意和勁。我想其目的就是為了在一個良好的身姿和動態下,將意念的作用發揮到最大,而較為隨意的身姿和不正確的動態,會極大地影響意念發揮效果。

所以,我在此不得不承認,我之前的說法有誤,過於片面。肩以下的部位還是以標準的站樁為基礎吧。肘以上的部位或許什麼姿勢都可以。

不過話說回來,標準的站樁姿勢是從何而來呢?如果沒有較好的意念基礎,沒有較好的本體感覺,即使文字上能理解師傅說的理論,也很難找到合適的站樁狀態。所以最一開始主要還是以放鬆為主,越是放鬆,就越能感受到細微的張力變化感受。然後慢慢提煉出來,直到這種感覺強烈、穩定而迅速,且隨心隨意。

所以,姿勢正確與否與肌張力提升與否之間存在著辯證關係,肌張力練得越好,姿勢就越容易正確;姿勢盡量擺得正確,就越利於肌張力的提升。兩者之間到底誰先誰後,誰主誰次,我無法給出準確的判斷。

不過呢,如果先練上肢的意念,等意念練好了之後,再次這種心理感受和經驗運用於別的部位,可能更有自信心吧。

因為意念的本質是一樣的,只要你採用隨意的姿勢將肘以外的部位練好了,那麼再將這種意念套用在別的部位上,或許會事半而功倍。

我不相信不同部位的意念能力是絕對孤立的,你能想像肘以外的部位,熟練之後,就能更為輕鬆地將這種體驗放之於別的部位。

太極拳合理的姿勢是為了將協調性發揮到最好,是為了更有利於意念想像。但是一旦你已經有了非常強大的意念能力,那麼即使姿勢不正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技擊效果。

就像那些功力高深的太極師傅,只採用半個式的「攬雀尾」或是「雲手」也一樣可以化力,只要對方的攻擊效能不是特彆強。

所以最高的功法,歸到原點,還是基本功。

姿勢和功力之間的辯證關係,是既有聯繫性,又有一定的獨立性。不過從技擊角度來看,還是要充分地協調好其聯繫性才行,那樣才能發揮最佳效果。

人對自己姿勢的調整靠的就是本體感覺,主要包括位置覺,振動覺和運動覺,其他的還包括負重感等體感,其實就是最基本的本體感覺的複合應用。分意識性和非意識性兩類,後者的中樞好像是在小腦。

相關的感受器有四種,我所討論的主要是與肌張力有關的肌梭和腱梭,其餘的顯然也是參與其中的,只是我研究得不深,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總之呢,訓練的核心是放在增強本體感覺的基礎上的,這些相關的感受器廣泛普遍地參與其中,而不是淺感覺。

而要想增加這些能力,我覺得就是靠意念對於肌肉的控制,其實際的生理變化,或許不僅限於肌張力,別的方面也可能會有所改變,不過需要更專業的測驗才能得出結論。

此時問題就明顯了,意念的作用在太極拳的盤架過程中顯然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只有本體感覺提高了,對姿勢的細微調整才有意義,否則你用不夠靈敏的儀器怎麼能進行精微調整呢?這個道理很簡單。

所以太極拳的用意,是非常關鍵且有實際價值的功法。

在基本的靜功站樁中,想像外凸的身軀形狀的外緣的各方向上都有阻力,但又不用蠻力抵消這種趨勢;想像內凹的軀形狀的內緣的各方向上都有支撐力,但又不蠻力抵消這種趨勢。

這兩類形式的想像意念內容是所有意念的共通點。

比如練上肢時,上肢是外凸形的,所以就想像其外緣四面八方都有阻力,前推、後移,左擺,右送,都有阻力,但又不用蠻力去對抗這種阻力、抵消其趨勢,而是有意保留這種微妙的輕度對抗狀態,來提煉內勁。

練頸時,頸是外凸的,也用類似的意念。輕擦衣領就是這種方式。

而練兩腋時,兩腋是內凹形狀的,所以要想像「內有支撐」的意念,夾兩個熱饅頭,因為「熱」所以不能過度內夾,就是內不能內。外又不能太,因為過度外張饅頭就掉了,這就是不用蠻力抵消原有趨勢(這種抵消不是對頂狀態,而是鬆散狀態,但在大概念上都歸屬為「抵消」,是為了用語簡潔)。有意保留這種「要夾不夾,要張不張」的微妙的輕度對抗狀態,來提煉內勁。

相應的,太極姿勢里要求「圓襠」,大家就能想通什麼是「圓」的意念了。

「襠」是內凹形狀的,所以要內有支撐不鬆散,又要輕微內夾股胯,保持這種微妙的對抗關係。

其餘的,如虛領頂頸、沉肩墜肘等說法,道理都是相通的。

比如,如果要練掌心力與掌背力,其意念應該是大致相反的。

掌心意念握熱饅頭,而挺指則意念指背上負重物。

總結地說,就是「凹撐凸阻微對抗,欲力不力輕持有,兩向皆不能而兩向皆能」。

所有部位的靜樁練習應該都是這種意念體會。

如果不認同意念對於肌肉張力的調整,就一定會陷入用輕微肌力也就是輕度的蠻力去調整姿勢的誤區。

因為在一開始調身姿的時候,輕微肌力和輕微肌張力的區別可能是感受不出來的。

肌張力練好了就神似,且力的傳遞會「通、融、暢、速」;而只用輕微肌力調姿,一是不太准,二是實戰時必定姿勢鬆散,沒有感知與攻擊的效果。

就像一個模式積木,用內勁牽引粘合起時就結實,發生形跡也不散架。

但若是用細心、靈巧的手、輕巧的力量、細微的動作,所擺出來的積木架子,雖然看起來也是立得住的。也像模像樣,但是顯然不穩,一吹即倒。就因為有形無骨。

所以這種太極拳無法實戰。

因此要想在一開始不用蠻力,不用哪怕一頂點細微的蠻力,就要做到松。而對肌張力的牽強感受,就是在松的狀態中體會出來的,然後一點點鞏固擴大強化。

這就是玄而又玄的「從無中生有」的意思。

當然,不能教條絕對地看問題,只從形狀角度入手就機械了。我只是說一下大致的邏輯和原理。

我個人對於這種想像和意念有自己的體會,在站樁時,我想像身周都是極為粘稠凝固的膠狀物,充滿指縫、股間等處。然後朝各個方向嘗試性地做動作,去體會各個方向上的阻力感。

這種想像法的好處是,花樣少,原理統一,簡單,整體性強。

傳統的方法,可能想像上肢有前推阻力,脖頸要輕擦衣領,兩腋要夾熱饅頭,襠要圓撐,等等,其意念的內容不夠單一純正,不統一,花樣太多,這可能會造成初學者的意念分散,至少是不易理解。

當然了,對於不同的肌群,其意念的強度是否需要統一或許還有爭議的空間。

或許在太極拳的技擊當中,前臂的阻力意念就應該強勁一些,想像粘稠膠水;而頭頸的意念就不應該太強,只想像輕擦衣領即可;其他的部位也各有其強度的要求。

對於這種可能,我就不清楚了,不過其原理我想都是一樣的,只是強度不同罷了。

《太極推手秘傳》中提到過意念人體為「鍾」的練習方法。

這種方法是調整身姿用的,還能加強整體協調性。

鍾性沉重、厚實、凝一,所以整體感好,缺點是滯而不靈。

所以練到後來功力加深時,就意念身體像個風鈴一樣輕巧靈活。顯然,這時對於外力和內力的變化感知與調整和之前「鍾」的狀態相比,要更為迅速且準確。

所以說,無論我怎麼解釋,無論我的解釋有多正確,在練的時候,從純技術角度來看,都應該是從整體意念入手,要生動鮮活地想像,腦子裡想著理論上的肌張力的道理肯定是沒用的。畢竟技術理論和原理不是一回事,它們各自起著各自的作用。

有關太極拳,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以柔克剛」,在練習的時候也要盡量的「柔」。

但是對於初學者而言,這個「柔」其實反而可能影響其練習的大方向。

因為在中文的語言環境當中,一提到「柔」,其實人們腦子裡浮現的都是「有形動態」,這個動態姿勢的變化流動過程要輕柔和緩。

這種理解顯然是沒有錯的,但是問題也同時來了。

那就是,你再怎麼「柔」,終究也是動啊。

而按我之前提到的理論,初學者在體會「意」與「勁」的最初,要從「微」處入手,要盡量放鬆肌肉,然後意念肌肉微動,同時配合意念阻力或支撐力,再去體會這種因為假想而誘導出來的真實感覺,一開始極為微弱、不穩、短暫,但再微弱,其本質也是「勁」,而不是「蠻力」。等練習幾個月下來,時間長了,這種感覺就能越來越穩固、強大,且隨心隨意而漲落。這就是對於「意」和「勁」的提煉。

可是「柔」這個詞,在大家進行理解的時候,顯然百分之九十九點的人,是按動態去分析的,那麼,雖然你的動作「柔和」了,緩慢了,流暢了,美觀了,有如行雲流水,但你所感受到的也仍然只是運用蠻力帶來的體感,雖然是非常柔和而微弱的蠻力,那也是蠻力,而不是「勁」。

你再怎麼「柔」,也是「動」的,而不是「靜」的。

你把柔和的蠻力體會一千遍,體會的也只是蠻力和動態,而不是勁力。

所以說,對於初學者而言,在一開始,程度並非最重要的,屬性性質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要先找對路子。

所以初學者要想體會到「勁」,其實是要從「靜」中入手的,而不是動態的「柔」,「柔」是第二個環節之後的事了。

當然,有些流派的師傅或許會讓你在動態中加上意念,這和我所提出的理論是一致,那麼於動中求「勁」應該也可行。只不過我本人總是覺得這樣進步會比較慢,因為你得同時照顧很多個部位和意念,一般人不容易集中精神,就是我前文所說的意識分散。而只有靜,才更容易集中精神。

而要想靜,一般來說要站樁,定樁,靜樁,然後盡量去「松」,這個「松」是在「靜」中施展出來的,而不是在「動」中施展出來。只有你已經體會到了比較明顯的「勁意」之後,才能在柔和的「動」中去感受「松」。

「松」當然有動靜兩種,但是初學者要講求「靜中松」。

從哲學上看,太極生於無極,要從無中生有,站軍姿那種「靜」並非真的「靜」,因為遠遠不夠松。

你放鬆地站在那裡,也並非「靜」,那只是比較接近「靜」。

所以說,那種「松」的程度要充分才行,松到一種接近於「無」的程度。

只有到了這種程度,人體才會為了保證姿勢,自動而本能地調動起肌張力來維持姿態。如果配合意念假想,效果就會更好,更主動。

這個世上的系統有些共性,那就是一些很微妙的東西往往是在「相變」的交界瞬間,才能體會出來。

就像人在將睡不睡的一瞬間,腦中貝塔波才會替代阿爾法佔據優勢,記憶效果最佳,可惜這個瞬間太短了。

人的肌張力也是在將倒不倒,將推不推,將收不收,將動不動,將變不動的瞬間體現得最明顯。

所以我們要善於把握這一瞬間的感受,不斷地鞏固它,強化它,直到成為一種成熟的能力和技術。

因此,「柔」固然是對的,但那是第二環節,如果初學者也一味地執著於「柔」,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優美的套路動作,體會那種柔和動態的美感,那我想是感受不到肌張力的變化的,怕是也永遠練不出太極勁。

就好像你得先有錢,才能進行資本運作,沒有錢就講投資,你拿什麼來投呢?

所以練太極之初,與其打套路,莫不如站樁,

「無中生有」,「相變瞬間」,「微點擴大」,「於松靜中求動」。

9、馬步原理。

夾帶一些私貨吧,再說一說蹲馬步和點穴的猜測。

首先,關於馬步,我個人的想法是,古人設計馬步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單純地增大下肢的力量!

力量固然是重要的,而且是首要的,是格鬥的基礎,但是增加下肢的力量並不是馬步的真正目的,更不是最終目的。

格鬥是動態的,重心隨時移動變換,而大眾理解的馬步練的卻是下肢的靜力,是肌肉等長收縮時的力量,兩者的意義顯然不能完全重合。

靜力也是很難練的,是很辛苦的,也是很有用的,但卻絕對不是當初設計馬步的真正目的。

我個人認為,傳統武術中,馬步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增加對於平衡的控制,對於重心的控制,而在這兩點的背後,更為重要、更為核心的是,增強力的傳導效率、速度、比例等參數,減少力在傳導過程中的時間損耗和量值損耗,使來自於地面的更容易高效地傳導到上肢橋手。

其實,關於這一點,很多朋友都會有同樣的認識,這並非我個人的高明理論,大家其實都是這麼想的。

而在這一理念的基礎上,我個人還認為,馬步更重要的價值在於和武功招數的配合,在於整體發力,在於全身的協調性。

所以說,馬步只是基本功,其本身並不具備太直接的格鬥意義和價值,而要配合本門相應的拳法才有意義。

我在之前說過,傳統武術的出發點,其原始理念,極有可能是「在任何位置、狀態、姿勢以及敵我雙方的交互態勢下都可以較為有效地發招攻擊」。

也正因為如此,傳統武術才非常重視招數。

但問題在於,我們都能看得出來,傳統武術的這些招數和現代搏擊術相比,其「攻擊效率」其實是很低的。往往在發拳之前做了很多其他動作,而這些動作從表面上看似乎是沒什麼用的。

很多人認為傳統武術是「表演」,有很多「儀式化」的動作內容,其原因也正在於此。打得好看,但不實用。

雖然很多傳統武術的愛好者,都覺得這些招數的每一個動作一定都有其微妙的價值和作用,可是卻又說不太清楚是什麼;或者能在理論上說出這些動作的作用,比如相互拆招時,我方用每一招當中的那些前驅期動作去誘導、格逼敵人的動作和姿勢,最後導向利於我方「以己之實,攻敵之虛」的局面,然後在這個局面中擊中敵人,但當面對現代搏擊術的簡單拳腳時、在實戰時,這些所謂的理論上的作用卻又顯然不能充分地發揮出來,因為對方根本不會等你去拆招,根本不會配合你,根本不會給你這個機會,除非對方是沒有訓練過的普通人,所以每一招當中前期的那幾個動作我們根本無法使用完全或有效使用,因此每一招後面連接的最關鍵的那個攻擊動作也就沒有機會「登場」了。

換句話說,我們往往連「半招」都使不全,那每一招後面的攻擊動作又怎麼有機會使出來呢?也就是說,想得挺好,但用起來不是那麼回事。

這也正是我們尷尬的原因所在。

好,現在我們把話題說回來,看看我所理解的馬步能不能解決傳統武術的這個「弊端」和「缺陷」。

我在之前說過,傳統武術的招數是為了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較為有效地地攻擊,而為了配合這一理念,傳統武術的基本功里,又會有很多特殊的發力練法,比如為了配合貼身近戰,詠春創造了寸勁和聽勁,否則的話,如果沒有高效的寸勁和聽勁,詠春的很多招數就只能打普通人,打普通人大佔便宜,但是打經過訓練的專業人士,其招數的破綻和缺陷就全突顯出來了。

動作不簡化是個弊端,而如果這個格鬥術真地高級,這些動作真地有微妙的價值,那麼,就一定會有其他的特殊內容來支撐這一點。

就好像造飛機比造自行車難度大,但是飛機的運輸效率確實高,所以一定有更為深奧的物理學原理、機械原理、操作原理等內部支撐內容,否則我們費那麼大的力氣造個鐵傢伙有什麼用?

那麼,在我的理解中,馬步的價值也遵循一樣的道理。

正確的馬步訓練對於傳統武術中的所謂「沒用」的動作或招數是有支撐作用的,有了合格的馬步,招數才能發揮其真正的價值,才有用,否則只是徒有形式而沒有作用,甚至是有害的。

就好像學會了正確的五筆打字法和打字的指法,才會提高效率。如果沒有正確的方法配合,那還不如用兩根手指頭在鍵盤上敲ABC來得方便有效。

同時由此也可以推出:本門的馬步就是為了配合本門武功的招數才要去練習的,不同門派的招數配合不同門派的馬步,效果有可能不是最佳的。

下面列舉一下我理解中的馬步價值:

下肢靜力、平衡、平穩、調協整體發力、力的上下傳導、配合招數。

在這些價值中,前四項我就不說了,因為相對較為易於理解。我主要說一下後兩項。

而後兩項在本質上其實是相同的,是同一個本質的不同表達形式,而且其實和前四項也有著豐富的交集。原因很簡單,沒有好的平衡和平穩就沒有好的傳導,就不能有效地跟招數相配合。而沒有最起碼的靜力也無法輕鬆地做到這些。所以這些內容的本質其實基本上是一樣的,是共通的。

那麼,我主要說一下力的傳導就可以了。

不過這個傳導可能會和大家理解的有所不同,我所理解的傳導不只是「力由地起」,還包括由上至下的傳導方向中;而其練法也可能和大家理解的不同,我所理解的馬步練法,不只是練下肢的靜力,不只是扎馬的時間要長,而是更強調肌張力在馬步當中的作用,意念在馬步當中的作用,這就跟我之前論太極勁的內容有關了。

我先說一下力的向上傳導。

1、力的向上傳導。

關於力的向上傳導,大家都理解,即所謂的「力由地起」,由馬至腰,由腰至脊,由脊至肩,傳於肘,達於腕,最後發力。這是一個馬、腰、橋的傳遞過程。

其實我們正常人打拳時也是這個過程,只是沒有經過訓練,所以其效率是很低的。

西方格鬥術也強調這一點,不過整體協調性要差很多,但是與此同時,速度就快了,啟動時間就短了。

那麼,傳統武術要想盡量地縮短啟動時間,以最快的速度傳導地面來的力,就只有一點:靠紮實的馬步。

而練馬步該怎麼練呢?

先說一下肌肉在力量方面的強大可塑性。

之前筆者 就提到過,人的肌肉有很強的可塑性,這一點在靜力練習當中體現得更為明顯、多樣。

在正常情況下,單條肌肉的發力和很多參數有關,而肢體肌群的整合發力,其內容就更為複雜,全身的整體發力,複雜程度自然就更高了。

在肌肉運動中,與肌肉發力相關的參數很多,比如肌肉的長度、關節的角度、重心的調整、全身姿勢的狀態等。

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上肢在彎曲大概一百二十度的時候最得勁,肱二頭肌相關肌群是最容易發力的。

這個角度就是個重要的參數,但是如果從單條肌肉角度來看,關節的角度背後所體現的本質其實是肌肉的長度。

一般來說,關節角度越大,肌肉的長度就越大,這一點是能夠想明白的。

那麼,同理,其他數百條肌肉都有自己最容易發力的長度範圍,而且很顯然,因為肌肉本身就形狀不一、長度不一,所以不同肌肉的最佳長度自然是大不同的。

當然,在數學上我們可以去計算長度比值,即每條肌肉在不附著骨骼而自然收縮的遊離狀態下的長度,與最容易發力的長度之間的比值關係,再將不同肌肉的這個比值進行比較,或許這幾百條肌肉的比值都差不多。

不過人作為一個整體,這種計算方式的意義就不是很大了,這一點我想所有人都能想明白。

因為人體本身是不規則的形狀,關節的活動度和形狀也各有不同,肌肉的形狀也各有不同,肌肉在關節處通過肌腱和骨骼相連接的位點與骨端的距離也各有不同。

更何況通過肌腱附著在同一關節周邊的肌肉可不是唯一的,所以從整體上來看,情況極為複雜,根本無法將單條肌肉的數據進行累加計算得出最佳整體運動的數據,所以只能直接從整體尺度上看問題。

因此,對於複雜變化的格鬥行為而言,不管我們是從肌肉長度角度來分析、對比和統計,還是從關節彎曲角度來看,還是從別的角度來看,在數據上都是極不統一的,整合起來難度也頗大,難以得到有意義、有規律、有價值的數據。

我們只能從整體上看,從整體上分析,所以筆者之前就強調過,雖然我是從現代化的角度去分析太極勁,但在技術練習層面上,筆者 堅定地認為必須按傳統練習方法才能練成。因為傳統的練習方法中,整體意象法體現得非常充分。

不過,話說到這裡,咱們再兜回來,說一下單條肌肉的一些特點,從而體現筆者 所說的「肌肉可塑性很強」的理論。

畢竟肢體有大小肌群之分,大肌群在表達力量方面比例更大一些,所以大肌群的單條肌肉的一些特點,可以在整體宏觀上體現得更多一些,因此分析起來還是頗有意義的。

不過強調一下,筆者 雖然是學醫的,但是對於人體力學並不很了解,對於健美等內容也不了解,我只說我理解的那部分內容。

首先,筆者在前面提到過肌肉收縮的原理。

骨骼肌是橫紋肌,其橫紋是肌節,兩個相鄰肌節之間的小段落里有粗絲和細絲。

從微觀上看,肌肉的收縮是肌肉細胞里的粗絲和細絲相對交叉滑動的結果。

每個小肌節都發生這樣的短縮,則在宏觀上就表現為肌肉整體縮短,同時對外做功,產生拉力。

此外,人的肌肉在用力方面有很大的調適性,即,可以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這是人體整體複雜生理機能在肌肉方面的側面體現,具體內容無法一一列舉,但這個道理我想所有人在情感上都能接受。

而基於以上兩點原理,將這兩個原理結合在一起,筆者 便覺得,肌肉在發力方面是有很大可塑性的,甚至常人肌肉發力的一些特點本身就是後天塑造來的。

比如我們的站立行為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我們在站立時,下肢肌群的每一塊肌肉其實並非完全處於緊張態,而是每塊肌肉內的不同肌纖維(就是肌細胞,因為肌細胞是絲狀的)交替緊張收縮,這可以避免同一肌纖維長久工作導致的疲勞過度或肌纖維損傷。

所以在宏觀整體上肌肉雖然保持著大致不變的合力,能保持姿態,但整體耗能卻最少。

其本質是肌肉對環境所需的適應性變化,是一種高級的人體功能現象。

而這一肌肉的特點是學走路時逐漸形成並穩定下來的。小兒在初學走路時,下肢肌肉絕不是這種優化之後的耗能模式,其變化過程一定是逐漸進步、逐漸優化、逐漸節能的。

這是人的習慣和本能,是在後天生活中逐漸鞏固下來的,包括一些自動化和半自動化的動作也是一樣。

而這些後天形成的習慣動作的另一個優點是,還可以在非專註的意識狀態下保證動作的正常完成。

比如走路和上下樓梯,我們其實並不用過於專註也能在意識參與程度較低的情況下完成類似的動作。

但這種模式有優點也有缺點。

優點是耗能最低、意識參與程度最低而又能完成動作;缺點是對於失衡的緩衝性不高(而加強了意念對於肌張力的練習之後,其緩衝能力顯然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這一點我想大家都能想明白)。

所以我們在走路時,或是上下樓梯時,如果不小心絆到什麼小物件,身體也是很不容易保持平衡的。

而如果我們留了意,肌肉充分緊張起來,故意繃緊蠻力地走過去,則一般來說不會被絆得失去重心,相反會將絆我們的小物件踢開而身體仍然基本保持著原有的運動狀態。不過這種狀態的動作較僵硬,有欠靈活。

而如果我們能夠練到用意念隨意迅速有效地控制肌張力的程度,甚至達到了由實返虛的程度,即,不經過大腦皮層的意識層面,而是只經過脊髓反射的下意識層面就能完成反應和動作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做到既能保證動作被有效完成,又能保證擁有強大的抗意外干擾的緩衝能力,還能保證耗能較少且意識參與程度最低。

我想這種境界用在格鬥里也是最高的境界了。

其實,西方格鬥術也追求這樣的境界,抗意外干擾的緩衝能力強大、意識參與程度最低、耗能最少。

但他們靠的是肌力、神經反應、抗擊打能力、反覆操作形成習慣等訓練模式,而筆者 所強調的則是肌張力。

肌張力如果練好了,在感知方面更有優勢,所以對於上述高要求就更容易做到,完成的也最好。

好,關於肌張力的價值筆者後文還有表述,此處暫且放一放。當然,後文所說的肌張力的相關道理也不出之前內容的範疇。

那現在我們再接著說肌肉在力量方面的可塑性。

以靜力為例。

練靜力時一般是練等張收縮或是等長收縮。扎馬步時,最基本的練習目標就是這種靜力。而其中以等長收縮和筆者 的理論關聯性最為密切。

筆者 認為,肌肉的發力在正常情況下雖然存在著所謂的「最佳長度」,但其實由於其可塑性,肌肉可以在不同的長度下分別訓練出最省力、最省能耗、意識參與程度最低的高效狀態,而且各種狀態之間不存在著較大的交互干擾。

(當然,從系統性的固有特點來看,就算將每一種長度都訓練出效果來,相較之下,仍然是永遠存在著所謂的「最佳長度」的。

因為系統內部的各種參數必然不可能是完全精準平齊的,彼此間一定會有交互干擾,所以一定會有差異,有差異就有最優和最劣。

但是經過練習,卻可以將每一個點的數值較前大幅度提高,這仍然是有意義的。就像提高一個班級所有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大多數情況下,仍然存在著分數的高低,仍然能排出名次。這個道理很簡單。)

因為肌肉的收縮是肌細胞內的粗絲和細絲相對滑動的結果,那麼肌肉長度的改變顯然也是由粗絲和細絲之間「交錯」程度來決定的。

而我們顯然在任何肌肉長度下都可以發力,所以無論肌肉長度如何,也即無論粗絲和細絲之間的「交錯」程度如何,都可以隨時通過鈣離子的內流引發粗絲和細絲之間的持續性「關聯」,即產生力的持續作用,所以練習不同肌肉長度下的等長收縮是都可以產生新的效果的,從而形成一套又一套新的省力長度和省力模式。

(粗細絲彼此間相對交錯滑動是由粗絲頭端的「橫橋」不斷地重複性變形從而一次一次地吸引拉動細絲造成的。

也就是說,肌肉宏觀上完全收縮一次,其微觀層面上,橫橋對細絲的拉動卻是若干次的,每一次細絲都移動一點,若干次累積下來就形成了宏觀上的結果。

所以必須要說明一點,即橫橋在其原位上不斷重複地變形模式中,其每變形一次都必然有一次複位,但在其複位的時候是不會同時造成細絲複位的。

相關的分子空間結構動態變化圖筆者 並不清楚,但這一點是確定的。否則細絲進一步又要退一步,那宏觀上就沒有肌肉的收縮了,沒有長度的縮短了。)

我們在扎馬時會明顯感到費力、不得勁。關於這一點,我想很多人都會從機械結構力學角度進行分析。

對於這種思路,筆者 並不反對,而且筆者 對結構力學也不懂,不過筆者 覺得僅是這樣還不夠。

之前說過,人的肌肉的諸多參數特點除了一部是固有的屬性之外,有些則是在後天的生活習慣當中形成的,是被塑造的結果。

就像一個狼孩,如果你不教他走路,他只覺得四肢著地爬行最為省力,最為習慣,最得勁,效率也最高,速度也最快。你讓直立行走反而更費力,得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訓練才行。

但如果讓我們正常人俯身爬行,其實反而更費力。

(當然,這跟骨骼等運動系統的基礎結構也有關係,人跟動物的骨架和肌肉分布結構終究不一樣,不過這並非全部,筆者 所說的道理也起著相當大的作用。)

這就說明,肌肉的用力模式本身就存在著可塑性,有著相當大的變化空間。

所以,因為我們不是從小就習慣於以馬步的姿態行走,扎馬時自然就覺得不習慣,覺得累,肌肉的多餘耗能也較大。

當然,從結構力學或是機械力學角度對扎馬步的疲勞感進行解釋也有它的道理和正確性,但是絕不僅限於此,也不能解釋全部內容,因為人不是機器,還得有生理學的參與才全面。

所以說,扎馬時,除了在結構力學方面因為雙下肢負重較站立更大才感到費力之外,肌四頭肌長度的改變所造成的不習慣也是重要的因素。

而我們扎馬時練的最基本素質,就是肌四頭肌在這種長度下的等長收縮靜力,並達到最低耗能的合格標準,就像常人站立時,肌肉里的肌纖維交替收縮的特點一樣。

如果說人在站立時在單位時間內下肢肌肉消耗的能量是10,而扎馬步時按機械結構力學分析理論上消耗的能量應該是15,那麼沒練過馬步的人因為初練時不習慣,所以耗能可能是40,所以才感到累。

而經過長時間的練習,一方面體能提高了,耐受性增強了,另一方節能效果顯現出來了,所以能耗逐漸降到了20,這已經是進步很大的了。

等最後降到15時,蹲馬步的體感便和站立幾乎無異,是非常輕鬆的。

筆者 所舉的數值當然是瞎說的,肯定不準,但是道理是這個道理。這種現象純粹從機械力學角度來解釋顯然是不完備的。

那麼,既然肌肉有可塑性,我們就可以通過後天的練習增加一些新的功能屬性,而且不改變原有的屬性特點。

以扎馬步為例,如果經過長時間的後天練習,我們的肌肉一樣可以在扎馬步的狀態下有效完成很多動作,且耗能較小、意識參與程度較低。

所以說,等長收縮的靜力練習就相當於對於肌肉的不同長度進行訓練,以便在這個長度下發力或保持姿勢。

不過筆者 之前提到過,這種靜力性練習有一個普遍的缺點,就是你用什麼姿勢練習,在格鬥中你就得盡量去靠近這個姿勢和狀態,否則靜力體現得就不充分、不明顯,那就相當於白練了。

其實話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都能想到,為什麼傳統武術的站樁會有高中低之分了。

那其實就是為了鍛煉不同肌肉長度狀態下的能力,以便於在格鬥的不同姿勢和狀態中都能用得上。

當然,在格鬥中,其實高樁最常用,低樁很少用到,所以如果我們只練四平大馬、弓箭步,而格鬥中又很難出現這樣的姿態,那練來又有什麼用呢?似乎二字鉗羊馬和八卦掌的剪刀步更為實用。

其實也不盡然,中低樁一方面是為了配合一些特殊的招數才設計出來的。在這些招數中,我方的重心非常低。

常人在低樁下難以出招,而中國武術卻強調每一種姿勢下都能出招攻防,所以中低樁就成了必要的基礎練習。

而另一方面,中低樁可以保證我們在格鬥中一旦出現重心失衡,就可以通過中低樁的功底迅速調整過來。

所以做為最基礎的基礎,中低樁並非一點價值都沒有。

正式說一下馬步的練法。

筆者 對於馬步正確練法的認識最初也來自於《太極推手秘傳》,已經下載到這本書的朋友會在書中找到相應的位置。

書中將馬步的練法大致分為兩大步驟,先安根,再斷根。

所謂安根,說得直白一些,就是站得穩,要腳下有根,下肢有足夠的力度。

從表面上看,這和大眾所理解的蹲馬步幾乎一樣,但其實卻有著很大的不同。

我之前提到過,蹲馬步的根本目的並不是練下肢的靜力,其核心是體驗力的傳導,而要想體驗力的傳導,深感覺便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們所謂的平衡其實主要就是由深感覺來控制的。

在醫學上,本體感覺障礙時便會造成深感覺缺失性的共濟失調。

所以,跟練太極勁一樣,蹲馬步也是要有意念配合的,而且對於肌張力的練習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書上有對於意念的具體內容,本貼就不詳細說了。

按筆者 本人的理解,蹲馬步時,可以意念雙小腿深入地里,屁股坐在地面上,雙下肢盡量感到輕鬆。當然,這都只是我個人的想法,具體的意念各家有各家的要求,我一個外行就不多說了。

總之我,久而久之,雙下肢相關肌群的肌張力和等長肌力都得到了鍛煉,便更利於站穩,而且對於自己重心變化體驗的更為快速而敏感,調節起來也就更為高效。

其原理和筆者 前貼中關於上肢肌張力的價值的內容是相同的,是同一個本質,只不過馬步的作用在於穩定身形上,而不是像上肢一樣主要在於對外力的感知上,不過其中的原理是相通的,意念調動肌張力的價值在馬步當中也是很大的。

原因其實也很好理解,參與了意念的馬步練習,其肌張力的變化是隨「意」而變的,所以可以靈活而及時地與對敵狀態相隨行,需要它大就立即變大,需要它小就立即變小,什麼能有意念快呢?

而如果不加以意念,只練下肢靜力,那麼單純扎馬時或許很平穩,別人輕易不能推倒,而一旦活動起來,自身的重心就立即亂了,下肢靜力此時就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了。

因為之前說過,人的靜力練習有一個弊端,就是靜力練習時的肌肉長度和關節角度是比較固定的,只有在與練習時的肌肉長度和關節角度相近的狀態下,你之前練出來的強大靜力才能充分有效地體現出來。

一旦肌肉被拉長的長度以及關節彎曲的角度和之前練習時有較大差別,那麼你之前練出來的強大靜力就不太能高效地發揮出來。

而在實戰中,顯然位置、狀態、姿勢等參數是劇烈變化的,是複雜變化的,怎麼可能定住不動?怎麼可能按你之前練好的來?

所以才有高中低三樁的靜力練習,但也終究是有範圍限制的,所以只有練好了肌張力,才能加大這種緩衝與平穩的範圍空間。

而要想更好地做到這一點,除了在安根時著重用意念提煉肌張力,還要練習後面的斷根,才能做到「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接下來說說斷根。

所謂斷根,其實是「動樁」。

安根為靜,斷根為動。

真正的練馬步,並非只考量站的時間長短,根安好之後要由靜至動。

斷根的動作類似在扎馬的姿勢下高頻後踢腿,同時保持上身不動,穩如山嶽。

這種練習至少要勤練三個月以上,多則不限。

如果安根與斷根都能練得好,下肢的感覺就是重如山,穩如盤,卻又輕如羽,凝實有力,又輕靈快捷。

這樣就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全身的力量攻防。

所以那種只安根、不斷根的馬步,就是半吊子,面對一般人還有點用,對付有格鬥技擊基礎的往往不行,有時候不但不行,還有不良作用。

像拳擊這種需要重心不斷移動的格鬥術,你光練個安根有什麼用,反而有害,不如不練,至少還能剩下靈活。

那麼斷根的原理本質又是什麼呢?

其原理和安根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難度加大了。因為人在運動的時候,尤其是意識、注意力都放在敵人身上時,其實在意念上很容易造成下肢的鬆懈而無根。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練馬步的人,練了很長時間,在快速進退的時候,總是「一動即松」,靜時有根,動時無根,這顯然不能適用於動態激烈的對敵情況。

所以斷根練的就是在動態情況下的重心平穩、對外力的緩衝以及對力的上下傳導。

在快速後踢腿的過程中,單腿每沾地一次,都要在這短短的時間裡保證平穩、緩衝和傳導,於動中求靜,在動態中體驗那些感覺。

其目的就是在動態的過程中,確保每一個點,每一個狀態,下肢都有足夠的平衡能力,同時保證力在全身上下的傳導仍然是流暢的。

這一下就很明朗了,只是站靜樁很難體會出動態時的感受,也很難應對外來的力量變化過程。

所以,只有練好了斷根的能力,才能在任何一種狀態上都保證周身在力方面的協調性和完整性。

當然,這只是基本功,斷根的動態模式畢竟是簡單的,更複雜的曲線運動模式還要在盤架走動中以及雙方接手中體會。

而這一切要以樁功為基礎。

從而可見,馬步是國術的基礎是有道理的,其意義、功用和價值跟之前講的太極勁一樣,是多方面的,不只是體現在站得穩上。

現在讓我們以馬步的原理為基礎,對於格鬥中的各種現象進行一元化的分析,明白了上述的道理,下面的分析就變得簡單多了。

經過意念參充分調動了肌張力,同時又斷過根的馬步,無論在動靜的狀態下都可以保證如下幾個基本點:感知能力增強,反應能力增強,緩衝調節能力增強,力的傳導始終流暢且隨心隨心(這些能力跟太極勁的本質是一樣的,而且彼此之間其實是有一定的重合度的,並非絕對獨立)。

那麼,這些素質、功能的綜合應用就可以保證格鬥中的一些高要求了。

首先,最簡單的就是平穩和平衡能力較前增強了,關於這一點我想大家都能理解,我就不多說了。

第二點是更有利於格擋,這其實就是之前所說的「力的向下傳導」。

我們不說太極拳,只說外家拳法,格擋如果完全是硬碰硬,那我無話可說,但如果要取巧的話,其實是對於外力的化解。

就算是外家拳法中的格擋也並非完全是局部上肢的硬碰硬,外家拳練到一定程度之後,其實也是陽中有陰的。

以合格的馬步作為基礎的格擋,可以通過本體感覺的增強、平衡感的增強、力的傳導的流暢性等素質,將外來的力量以最有效的方式儘可能地傳導到地面,以全身的能力去承接外力。

而如果馬步不穩,根基不牢,傳導失利,則只能以局部力去承接,那就不是高效的了。

另一方面,即使不將外力盡量垂直傳導到地面,而是想要橫斜化解的話,那也要有馬步作為根基。

這就像樹一樣,根深柔韌,方能抗風暴摧動,外力推拉搖擺,我自凝穩不動。

沒有好的下盤,就沒有橋手好的化力。

有根人隨我,無根我隨人。

第三點就是配合自身的招式。

這一點在開篇的時候就提出來了,國術的馬步是配合著招數用的,是配套的組合。

而且細分的話,不同門派之間的馬步和招數的配合程度可能都沒那麼高,一門有一門的配合。

馬步是為了配合拳法才設計出來的,所以無論你練得如何,最終都要和拳法招式配合在一起才有意義,這是相對的關係,兩者要配套使用,如果分離,很多時候反而會造成不利的情況。

國術中的很多招數,其身姿和動態其實往往導致重心不太容易保持,就更別說發揮技擊效果了,所以要有好的馬步的配合,才能讓這些招數儘可能地發揮出威力和效果來。

其間,感知,平衡,平穩,傳導,緩衝等功用都起著微妙複雜且重要的作用,無法細說。

接下來再說說扎馬時的另一種意念練習內容,即「微動」,這一點是非常微妙的,我詳細說一下。

筆者 在前面說過一個普遍的道理,即「逆天訓練,在意念上要從『微』處著手」。

像練太極勁的「微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從「微」去提煉一些平時沒有的感覺,並鞏固強化它。

那麼在扎馬的時候也一樣,除了加入雙腿入地的意念之外,還要體會一種「微動」的意念。

這種意念練習的目的是加強動態中力的傳導能力,相較意念雙腿入地的增強肌張力練習法,這種意念練習是一種加強訓練,和安根轉為斷根一樣,也是「由靜至動」的練習。

而這個所謂的「微」的具體內容,是一種微微支撐和微微下沉。

即,在站靜樁的時候,不能死板地綳著雙腿肌肉保持不動以加強靜力,還要像太極「微推」一樣,加入一些「微」的意念和動作。

要不斷地稍稍支撐起來一點,然後再稍稍下沉下去一點,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力的上下傳導。

但記住動的幅度不能太大,就像練太極勁的微推一樣,只是一點點變化,意念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這種氣的感覺和練太極勁稍有不同。

第一種不同是太極勁的意念是阻力感;而馬步在微微支撐這個動作時,其意念並非阻力感,相反是身子被一股氣托著並順勢上升的感覺。

第二種不同是馬步的微動,其意念的內容是「氣」的運行與流動,而太極勁的意念是靜態的。

下面將這兩個內容綜合在一起說一下。

練太極勁之初,那種意念是為了提煉肌張力,所以是「凸阻凹撐」的規律,微動的時候意念的是阻力感。

而筆者 所說的馬步練習中雖然也有意念對於肌張力的鍛煉,也是以阻力意念為主的,比如意念雙腿入地。

但此處所說的「微動」練習,主要是微微支撐這一方面,在練習時的意念卻並非是阻力感。

在體驗力由地起時,也就是微微支撐起身時,那時的氣感是身子被一股力托著緩緩上升的感覺。

這樣的意念更有利於高效地藉助來自於地面的力,更有利於力的向上傳導,減少過程中的損耗,增加傳導的速度和靈敏性與圓潤程度。

而之所以會有這種區別,主要是因為扎馬時雙下肢和地面是接觸的,不像雙上肢橋手有一端是遊離的。

兩者在力的雙向傳導方面內容是一樣的,但終究馬步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支撐」,而橋手的另一個作用是「發力」,所以馬步對於肌張力的意念練習內容與橋手才會稍有不同。

而在馬步的「微動」意念練習中,向下微沉的時候,其意念內容就變成阻力感了,這顯然是為了格擋中更有效地承接外力,這是力的向下傳導能力。

同時由此也可推知,馬步與橋手的太極勁相比,對於氣感的動態意念更為注重。

因為每發一力,皆由根起;每應一力,也皆由根入,或藉助根深之勢。

馬步的本質是「動中動」和「靜中動」,因此在意念上自然對於氣感的運動非常重視。

當然,筆者 並非是說橋手沒有力的運行,沒有動態意念,沒有氣的流行,這些自然都有。

只是在練習之初,馬步的動態氣感意念較橋手更為偏重一些。畢竟馬步承重更甚,體感自然會更強,所以其意念才更偏重於「動」。

周身一氣,周身一理,但終究同中有異,所以馬步與太極勁在道理和練習內容上才有同有異,有共通性,也有獨立性。

而等到了更高的境界,上下之間在氣的體感運行方面或許沒有太大的區別。

總結一下,馬步的「形」,從安根到斷根,是一個由靜至動的過程;而馬步的「意」,從意念雙腿入地,到意念微動撐降,也是一個「由靜至動」的過程。

意念這東西在一開始自然很難「實化」,但並不要緊,一切都要慢慢地練,這一點和太極勁的練習一樣,只能從微處著手,慢慢鞏固強化。

對於馬步而言,力的高效傳導方面的練習只能從微處著手,體會到了力的傳導的微微氣感之後,再加強意念,加強動作幅度和力度,加強對體感的體會等等,以期能力增強。

當然,這個氣肯定不是實在的概念,而只是一種體感,它自然有它的現實基礎,但肯定不是有股氣從地里鑽出來,肯定不是有股氣在肌肉骨骼里傳導,那只是體感。

真正練對了姿勢,主觀感覺一般是,一開始肌肉酸痛,而到了極限之後,會忽然出現一種下肢氣血暢通的感覺,肌肉酸楚疼痛疲乏的感覺頓減,就像站著一樣自然,呼吸也變得順暢起來。

這是因為在這一刻,你的肌肉習慣了這個姿勢下的定勢,肌肉在這個狀態下新生成了一套省力點和省力模式。

那是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傳統武術的發力往往是整體發力、全身發力,雖然現代搏擊術也是這樣的理念,但協調性和傳統武術差很多,不過優勢卻在於啟動時間短。

而傳統武術周身發力要協調身體各個部位,啟動時間顯然是長的,就算經過了長時間的訓練,將這個啟動時間降到最低,也有限度。

所以往往還沒等你協調好周身整力,對方已經打到你的頭了。

這就像我們玩拳皇時,很多高手其實都不怎麼放大招,就因為準備時間長,沒等你準備好,對方已經用輕拳破了你的招數。

所以,要想讓每一招的數個細節動作中的前驅期動作能夠發揮真正的作用,就要靠馬步才行!馬步對於格擋,發力攻擊都有重大的意義。只有練好了馬步,才能在任何狀態下進行攻防。

現代搏擊術的訓練方法是順天而行的,更利於技術人員理解和掌握,所需要的只是增加強度而已。

這些都是它的優勢,簡單、直接、意念啟動快速、動作高效。

但是如果從拳理角度來看,這顯然不是上乘的格鬥術,上乘的格鬥術是給聰明人練的。

現代搏擊術不注重馬步,其對重心的調整不是靠意念增強的肌張力,這就是現代搏擊術難以實現漂亮的連續無間隙打鬥的原因之一。

各位喜歡國術,熱愛傳統文化的朋友,如果想證明國術在技擊方面的有效性和價值,還是將基礎練好吧。

我們沒有西方人天生的體質優勢,氣功又難以研習,所以我們只能靠技術和頭腦。

最後說些形而上的東西。

第一:在練馬步微撐時,意念中體會一種力由地起的感覺,是一種氣感的運行,想像氣從地面傳導至足心,然後逐步向上傳導。

但這股氣過腰之後,它的走行方向其實是可以有多種選擇的,是多元化的。

或至肩,或至胸腹,或至背,或繼續向前至橋手,也可以在腰部停留。

具體怎麼選擇得看格鬥時的具體情況。

而格擋之時,外力從不同方向傳來,卻基本上都被我方傳導轉化至腰,最後順馬步入地。

可見,馬步之根,是周身力的發源和歸屬,是為「一」;橋手則變化多樣,是為「三」。

這就是馬步和橋手之間的哲學關係,不過說來也沒什麼用處,呵呵,就當是說著玩好了。

第二:扎馬時,不體會氣的運行,光是死站,卻沒有微微撐降的動作和意念來跟地面發生複雜的動態交互關係和反饋,是絕對不行的。

若是只有死靜而沒有微動,靜力再大也不是上乘的基本功;有了微動,才能有大動,才能有各方向的動態。

微,是逆天練習法的唯一手段。只有從微處著手,才可能脫胎換骨,另找到一番新天地。

呆板的靜是「死陰,孤陰」,而微動才是「陰中之少陽」,才有「生髮之機」,才能從「無極中生太極」,才能誘導「太極生兩儀」。

從陰向陽的轉化,從無極向太極的轉化,其實都不可能是由孤陰死陰來完成的。

轉化,一定是有條件的,微動就是這個條件之一。

我想有些朋友以後或許能夠從「微」這個道理當中體會出更多的內容的。

10、點穴原理。

再說一下關於點穴的猜測,純當娛樂。

指力:如果不考慮氣功的話,那麼點穴時所謂的「剛柔相濟」的指力,我想可能是我之前所說的混元勁的勁力。

我在前面的內容里提到過「靈犀一指」,那是開玩笑的,現在接著開玩笑。

那麼,將這種指法的方向反過來練就是我所說的點穴指法了。

突然彈出,不用肢體收拉蓄勢,而且可以打出震蕩感。

所謂的剛,顯然是指足夠的力度,並且力道集中凝聚,否則難以將力的效果深入體內。

點穴如果真地存在,那也絕對不會是表淺的效果,一定是深入到裡層的,所以力度在足夠才行。

而所謂的柔就很讓人犯嘀咕。

因為點穴的動作只是一點而已,時間並不太長,這個「柔」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不知該怎麼體現。

我們大家在想到柔字時,一般想到的都是動態,這種現象筆者 在前面也提到過。

可是點穴那一瞬間,時間那麼短,怎麼柔呢?

難道把點中之前準備的運動過程也算上?筆者 對此想不太清楚。

所以我想,所謂的柔可能是指點中之後的那種震蕩感。用混元勁打中人體,所產生的有效擊打力的滯留時程是較長的,比外家拳法打中人體之後的時間要長,當然,在主觀上沒啥太大的差別。

這種時相的延長,被定性為陰柔,那種力道的充分被定性為陽剛。

陰陽是大概念,具體劃分時內容所指頗不一致,要看具體情況。

而剛柔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陰陽的一種情況。開合也是,進退也是。陰陽推算起來,在概念邊界上外無其外,內無其內。

所以對於剛柔的解讀是多元化的,筆者 的解讀就是這樣子的了。

剛柔相濟,先以剛的指力(其實臂力也參與了一部分)將力道滲透到深層組織;再以柔的震蕩指力作用於人體深部的經絡組織,併產生一系列效果。

指力說完了,再說說人為什麼會被點住不動。

其實,在醫學上,穴位被刺激之後可以產生很多種生理效果,動與不動什麼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經絡的本質說起來又複雜得很。總之,大家不要把經絡現象直接等同於神經現象,那肯定是不對的。

經絡是對於人體複雜現象的宏觀概括與綜合,只不過被名詞化了,形象化了。

其實經絡雖然存在著物質基礎,但根本沒有直接對應的獨立的物質基礎。

很簡單,經絡是功能概念,不是解剖概念。

經絡並不抽象,很具體,只不過沒有固定而獨立的物質載體。

經絡現象是綜合了神經、血管、肌肉、筋膜、淋巴、皮膚等各種組織和器官的現象的宏觀形式。

下面說一下筆者 所猜測的點穴的原理。

一、斷連反應。

所謂斷連反應也叫神經休克反應,但跟大家理解的休克沒有一點關係。

在神經內科中,中樞神經系統對突然強烈的外來刺激會產生功能忽然喪失的表現,這稱為斷連反應。

比如中風、脊髓病,都可以產生這種效果。

在斷連反應中,肌力消失或降低,肌張力也一樣,腱反射也一樣,而病理反射卻還沒有產生。

本來上運動神經元損害產生的是硬癱,肌張力是增大的,腱反射是增強的,病理反射是陽性的。

但是在早期,因為尚且處於斷連反應階段,所以這些東西都沒有。

給人的宏觀感覺,就像是神經系統受到了刺激,然後功能全部消失或降低了一樣。

那麼,關於點穴,筆者 猜測可能跟這種原理有關。

用剛柔相濟的指力點中至陽穴,該穴在第七胸椎棘突下,在點穴的門戶中也叫「中原」。

這個位置大概在脊髓中間,那種剛的力道將外力送到組織深部,達到脊髓,然後再以柔的力道對脊髓產生震蕩刺激,這種刺激再向上向下延伸到脊髓的大部分,同時也震蕩了相連接的神經根。

而這種震蕩的力學效果,或者就可以模擬出類似於神經斷連反應的效果,於是導致人的肢體功能喪失。

當然,中風等疾病造成的神經損害一般來說是不可逆的,點穴的指力造成的效果只是模擬效果,一般來說是可逆的,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這種猜測的問題在於,指力能否造成這種大範圍的震蕩損害?

醫學上有沒有證明過某種頻率的震蕩可以造成神經功能的減弱或喪失?

會不會是指力造成了脊椎骨移位,然後產生的純粹物理性神經損害?

前兩個問題筆者 無法回答,不過第三種情況是不可能的。人的脊椎正常情況下聯結得非常結實,不是單憑指頭就可以輕易打錯位的。更何況點穴所用的剛勁也並不是很大。

而且如果是脊椎錯位或是間盤突出,在不就醫的情況下,一般來說也很難自行復原。

而且就算是造成了椎骨前移,壓迫了脊髓,那也是局部的壓迫,造成截癱,而不是周身不動。

二,肌張力的普遍增加。

之前說過,常人在發力時,拮抗肌的肌張力一般是先降低後增高,先降低是為了便於啟動。

其神經傳導通路較為複雜,本貼不具體討論,但總之存在著傳導通路就是了。

(其實,真相是,筆者 也忘了傳導通路是什麼了。)

那麼,筆者 猜測,點穴就是通過震蕩的力學效果,使原本精密的傳導通路變得紊亂,並且引發肌肉肌張力的普遍增加。

於是,無論你主觀上想收縮哪塊主動肌,其拮抗肌的張力都會在第一時間增大。

這就導致在任何方向上都無法有效移動肢體,無法有效收縮任何一塊肌肉,因為幾乎任何一塊肌肉都有拮抗肌。

你越是想動,拮抗肌的張力就越增大,於是你的動作就是僵硬的。

這種猜測,對於肢體上的點穴更為適合。

因為上面的解釋是點在至陽穴上的,其力道主要是中樞神經的刺激,而從神經根開始向外延展就都是外周神經了。

中樞神經里的運動神經元是上運動神經元,而外周神經則是下運動神經元,或許對於同樣的震蕩力刺激,它們反應出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前者造成的應該是一種軟癱,後者則是一種僵硬。

前者被點中後,人會倒在地上;後者被點中後,人會僵立不動。

當然,對於呼吸肌應該沒有什麼影響,否則就會窒息而死。

不過如果手法特殊,或是穴位特殊,也會造成呼吸肌的麻痹。

此外,關於啞穴,如果為真的話,那也不是讓人無法呼吸的結果。

人無法呼吸時,自然不能說話。

但如果令聲帶以及有關的肌群麻痹,也可以說不出話,但可以呼吸。

其實很有意思,金庸小說上從來沒有提到過啞穴的具體穴位名。

我想如果真有啞穴,並且可逆的話,那可能是循喉嚨深部走走行的一些經絡上的穴位,比如肝經。

三、神經傳導循環迴路,短路。

心律失常的類型中,有一種交界性心律失常,學術界對其原理的解釋是形成了循環迴路。

具體的內容筆者 就不再詳細說了,筆者 只是基於此對點穴原理進行第三種猜測。

那就是通過震蕩效果造成神經系統對於神經衝動的傳導產生循環迴路。

人的神經纖維,也就是神經細胞,像電線一樣,外面有髓鞘包裹,起到絕緣作用,相鄰的神經衝動一般不會互相影響。來去往複,各行其事。

這是進化的結果,是為了功能分化,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就是全面反射,比如墨魚之類的,一碰就全身收縮。

而點穴的震蕩指力或許就會造成神經衝動循環迴路,即相鄰的神經之間形成了短路,一條神經的衝動直接穿透髓鞘傳導至另一條神經上,傳了不長距離之後又透過髓鞘再傳回來,如此往複。

這就造成了神經衝動無法有效地傳導到效應器官,只能在局部徘徊,肌肉也就得不到大腦皮層發出來的指令了,那自然就沒有運動了。

以上三種模式就是筆者 對於點穴原理的猜測,沒啥證據,都是瞎他媽編的,大家只當娛樂就好。

再說點其他的內容。

首先,點穴經過幾個時辰之後可以自行解開,因為是功能性的紊亂,而不是器質性的不可逆損傷,所以被打亂的正常神經肌肉的功能就會慢慢恢復。

這個道理容易理解,就不多說了。

第二點,關於刺激穴位的力道大小。

力道太小自然無用,力道太大自然有明顯地效果,但是效果的朝向就不容易處理了,往往是嚴重的甚至不可逆的損害性效果。

所以說,力道,要有一個恰到好處的範圍。

這一點很好理解,就像快感,你要是用的力氣太輕了,根本沒感覺;但要是太重了,那隻會疼,不會有什麼快感。

一個複雜的非線性系統內部,廣泛地存在著這樣的現象和規律。

當然,請原諒,我舉的這個例子好像羞恥度有點大。

說回來,只有力道大小適中,剛柔相濟,才能在這個範圍內人為地通過變換點穴模式來獲得更多的花式效果。

所以同樣一個穴位,如果點的手法不同,其效果也肯定是不同的。

第三,關於狗腳技,五百錢。

我在網上下過相關的資料,也不知是真是假。

其練法很簡單,是用手指捏有彈性的竹片。

我現在想想,這種練法練出來的手指力道跟意念提煉法應該是同一本質。

大家還記得嗎,之前我提到過一件事,電視劇里用抓豆腐作為太極的入門功夫,而不是用意念。

這其實是用實物代替了意念,對於肌肉訓練的本質則是一樣的。

那麼,橫向互相比較一下,五百錢的練法好像也是一個道理。

捏有彈性的竹片時,也是在同一個動作中,內壓力與支撐力同時存在。

這跟想像腋下夾兩個熱饅頭造成的既不能內又不能外,既要內又要外的練法是非常相似的。

跟抓豆腐也相似,既不能內也不能外,既要內又要外。

不過筆者 覺得五百錢這種練法在形式上可能更接近太極勁而不是混元勁。

其效果是指力陰柔,有效發力的時間較長,發力的中後期力道滯留。

但跟意念提煉混元勁的練法相比,震蕩感不足,脆性不夠。所以在點穴門中是拿捏手法閉穴,而不是點戳手法,更適於下黑手,不太適合打鬥,因為啟動時間長,認穴也容易不準。


推薦閱讀:

跆拳道有實用性嗎?
初學者如何練好太極拳?
《命運冠位指定》Archer衛宮圖鑑有嗎?
你還能長高?快看,密春雷告知長高秘訣!
最新武林風武僧一龍被打敗,打敗他的人真的很厲害嗎?

TAG:武術 | 太極拳 | 搏擊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