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節節敗退的中產階級
最近,中國的中產階級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機。2016年7月9日《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的封面文章是《2.25億人踏入中產階級,讓中國執政者擔心》的分析文章,指出了中國執政者在對待中產階級時的困惑,更是指出了中國中產者的困境。
在過去三十年中,中國經濟發生了重大的飛躍發展與變化。中國的中產階級人數從1980年代的幾乎為零增長到今日的2.25億。文章指出,「中產階級對現狀是不甚滿意的,他們擔心養老;他們擔心因病返貧;他們擔心房產權得不到保證……」
儘管本編輯部對於《經濟學人》這篇文章的結論並不贊同,但不得否認,它還是觸及到了中產階級的痛楚。過去的幾年,對於中產階級而言,確實可以用「節節敗退」來形容。這個階級目前遭遇到了結構性的困境,他們掙扎於理想的彼岸與現實的此岸之間。
以下是三個真實的案例:
A君,從小縣城考上了北京某名牌大學,畢業後努力奮鬥,成為了一家公司的營銷總監,及時買房買車,事業有成。但是2012年公司人事變動,他被迫離職。之後投資了幾個項目,但最後因為沒通過政府審批而血本無歸。目前年近40,就業難度劇增。
B君,也是在上海名牌大學畢業,2004年畢業後進入報社。因工作原因,先後浪跡上海、廣州、武漢,最後定居深圳。從2014年起,報業沒落,收入打折,房租則大幅攀升,他又一次到了失業的邊緣。
C君,醫生,生活在南京。最近,全國頻發的「襲醫案」讓他情緒極為低落,工作狀態大不如以前。最近,在網上看到了江蘇省高考削減3.8萬學位的新聞,作為父親的他,準備給孩子辦移民手續。
一、中產的臉譜
按照對於中產階級的定義,是指人們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滿足,且中等層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較好滿足,但不到追求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的階級(或階層)。
總結起來,應該滿足以下條件:
1、 中產階級,大多從事腦力勞動,或以技術為基礎的體力勞動;
2、 主要靠工資及薪金謀生,家庭年收入在1.15萬美元和4.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萬——28萬)之間;
3、 一般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能力及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
4、 有一定的閑暇,追求生活質量,對其勞動、工作對象一般也擁有一定的管理權和支配權;
5、 他們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識及相應修養;
6、 他們分布在中國各大一、二線城市。
換言之,從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和社會文化地位上看,他們均居於現階段社會的中間水平。或者我們再說具體一點,就是近20年踏入職場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受到社會認同的職業人,比如說白領、律師、醫生、學者、教師、記者、公務員(可能是一部分)、設計師、程序員、中小企業的經營者等。還有一個辭彙與之相當:知識階層。在更早期,人們還將他們叫「社會精英」。
一般而言,大學生在畢業後,需要經歷十年以上的奮鬥期,直到擁有體面的工作、擁有良性的職業發展道路。因此,他們的歲數大多是在30歲以上,相當一部分人已經結婚。不管是體制內的公務員,還是體制外的「高級打工者」,或是自主創業的個體戶,他們都要通過知識技能和職業發展得到社會認同。
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中產階級的微信里一般會有幾個「校友群」,對他們來說,這種通過學歷和知識建立起來的身份認同感,遠遠比地域帶來的認同感要強得多。你可以看見中產用微信加了一個「xx大學校友團」,但是你未必會看見中產去參加一個魚龍混雜的「xx老鄉會」。從中產的身份認同里,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階層,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是中產階級的重要特徵。
中產階級的興起也帶旺了很多產業:他們熱衷國外品牌催生了「代購」;他們喜歡自助旅遊催生了大量「旅遊攻略APP」;他們喜愛看美劇促進了職業字幕組的發展……在互聯網世界上,中產階級也是中國第一批網民。早期互聯網世界的知識共享和社區建設,是這部分人的心血結晶。
中產階級的臉譜從以上描述可以得出個大概,「擁有財富」是成為中產階級的必要條件;但是,中產階級的資格,是通過每一個個體奮鬥而來,甚至說,大部分是在高考這場血腥戰役中的贏家。
在不久前的過去,他們曾經是光芒四射。
二、中產的淪陷
但是,近十年間,中產階級的光環開始消退。
1、1999年起大學擴招。
這或者是一個起點,從那時開始,大學生就業變得艱難起來。人力資源開始貶值,知識階層的優勢地位不再,尤其是進入2006年之後,大學生顯得嚴重過剩,對薪金的期望值不斷降低。高競爭、高淘汰率加深了知識階層就業的困境。當中產階級讀到這些新聞時,還在為師弟師妹憂慮,但現在回過頭看,這一切環環相扣:在優質人力資本價格如此低廉之際,作為打工者的中產,邊際效益也在消失。
「社會支出加大,福利制度不完善,固定資產瘋狂升值,加上高效資本配置下的財富兩極分化,中國的中產階級在08年前後迎來了整個群體的流失周期。」中央電視台財經評論員許一力這樣說。
「然而進入後工業時代之後,社會的重心從生產效率向資源和精神溢價方向轉移,第一批中產階級的社會地位開始降低……近幾年頻頻看到的所謂高薪快遞員,高薪泥瓦工,高薪保姆等等現象,就是這種社會重心偏轉的表現。」
以「供求決定價格」的樸素道理去理解,就能知道教育產業化,對中產階級而言,是致命的打擊。儘管職場人總是強調,「現在的大學生水平越來越低」,但不能改變大量高學歷人才湧入而導致的市場惡性競爭。
2、高漲的房價是一個顯著的標誌。
從2006年開始,房價猛漲。在2006年至2008年期間,一線城市的一手樓價漲了一倍。這對準備置業的年輕中產而言,手頭的錢立即不夠用了。隨之而來的CPI的激增,尤其是教育、飲食、消費上的漲價,使中產開始感覺到壓力。2009年火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蝸居》,引爆了社會對高房價的憂慮。有一篇論文指出,「《蝸居》折射出中產階層的現實困境,他們在高房價的折磨下失去了夢想的自由。」而《經濟觀察報》另一篇評論則指出,「那些仍然存有中產階級幻象的人們徒勞地為現實所困,難以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人們抱怨說自己的所有夢想與激情全部消耗在同包括房子在內的現實的搏鬥中。」
但悲痛的是,從2009年只是開始,到2013年之後的房價狂飆猛進,中產階級可謂一敗再敗。在今天,以深圳為例,房價已經比2009年漲了3-5倍,比2006年漲了近10倍。這個數字超出了知識階層的購買能力,也擊垮了90後的大學生。他們通過讀大學而實現階層流動的夢想基本破碎。而對於一些有了房子的中產,並沒有因為房子的大幅升值而激動,相反,他們已經變得神經脆弱,生怕因為一次決策失誤,從而失去一切。「逃離北上廣深」,這樣的想法每天都在重複。
3、知識換代太快,競爭力下降。
近兩年帶來的移動互聯浪潮,帶來巨大的技術革新。很多中產階掌握的技能,在科技更新浪潮中被邊緣、被遺棄,而一部分中產階級從「腦力工作者」淪為「普通技工」。
在這裡,以前文講到的B君的故事比較有代表性。他原是一位熟練的編輯,但因為傳播方式的改變,他的技術已經跟不上移動互聯時代。這意味著,他必須要重新經歷一次技術上的更新,才能重新獲得競爭力。因此,他的下一步計劃,就是攻讀一個博士學位。
近十年來,很多行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校教師開始實行以論文為指標的評價體系,編輯記者則要適應新媒體的寫作,程序員的技能要求不斷被更新,服務行業更是全面互聯網化。對於很多知識階層而言,必須面臨艱巨的探索任務。
三、中產價值觀的崩潰
與物質上的窘迫相比,中產階級的價值觀崩潰,才是他們焦慮的真正原因。他們曾無比相信,知識能改變命運,奮鬥能帶來成功;他們強調法制化,需要權益與尊嚴得到保障;他們認可全球化,認可自由主義,因為只有市場經濟才能讓他們的價值獲得最大體現;他們強調個人價值,強調生活質量,強調教育質量與公平。但是,目前的形勢,正在逐一否定他們的價值觀。
深圳著名作家鍾二毛表示,「中國的中產階級硬體達到了歐美中產的標準,但不能說中產,我把他們叫『小中產』。」為此,鍾二毛寫了一部小說,題目就是《小中產》,講述中產只是「黃粱一夢」。「中國中產階級沒有安全感與幸福感,這源於社會的保障體系的不完善,以及政策的不連貫性。比如說政策上,股市今年上半年的熔斷機制,有錢都變成沒錢。還有最近的延長退休,關於養老的一些擔憂。」鍾二毛說。
中國中產價值觀的崩潰,應是出現在這幾年:
1、上升的途徑無法打開。
這一點是比較早期遇到的。中產階級中的佼佼者,他們已經跨過了最大的幾個陷阱,但在通往上層、頂層的步伐中遭遇了困境。這一點尤其表現在官場上、事業單位中,他們舉步維艱、步步為營。中國的富豪階層與特權階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不管是先天基因還是後天營養,都不足以讓中國的中產階級與上層社會有過多的交集。在涉及到權力與利益的交換中,中產階級發現道路極其狹窄。那是一個更講關係、資源、潛規則的世界,「背景」、「後台」、「靠山」等遊戲規則,並非中產階級所擅長,就算是有路子的企業家,要打通這樣的關係,也不是容易的事。
「有背景的妖怪都被神仙收回去了,沒背景的妖怪都被打死了。」這句總結《西遊記》的名言,在網上流傳甚廣。雖然,有些中產階級被迫成為「妖怪」,但因為沒有過硬的背景,因此總會在一些事件中成為犧牲品。不少落馬官員,事實上前半生都是中產的奮鬥史。
2、知識崇拜的破滅。
「知識就是力量,奮鬥可以帶來成功」,對中國的中產階級而言,這是他們最核心的價值觀之一。中產階級篤信知識的價值,他們通過考試進入高等學府、運用知識獲得機會和財富,並且大多通過專業知識在所處的領域得到自我實現和社會尊重。但是,由於知識貶值,讓他們競爭力下降。
此前一度消失的「讀書無用論」,重新在農村出現。當知識無法兌現為財富時,農村人不再願意為孩子的教育承擔更多費用。大批農村孩子輟學、棄考,據2015年華龍網的報道,重慶地區高考人數比例一度創下新低。「知識無用論」在某種意義上,否定了中產階層所堅持的知識崇拜。
真正打擊中產的,還不僅是「讀書無用論」,而是與中產信仰背道而馳的「厚黑學」橫行。《經濟觀察報》的那篇評論《蝸居》的文章說,「在這部電視劇中,真正的成功者仍然是主流價值觀所反對的一類既得利益者。原有的獲取富有尊嚴的生活的路徑,變得極度狹窄,你需要犧牲自己一貫接受的道德準則,向已有的體系妥協,才能獲得物質上的滿足。」事實上,在多個行業中,潛規則已經擺在那裡。一些行走在灰色邊緣的事,比如收回扣、收紅包、敲詐勒索、刑訊逼供等,成為很多職場中人難以避免之困。
3、個人的不安全感。
今年5月發生的雷洋案,引發了中產階級的極度不滿。人民大學碩士畢業生、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的工作人員雷洋在一次所謂的「打飛機」之後死亡,無論是死亡者本身,還是警方在事後的說辭,都引起了社會層面的強烈不滿。以人大校友會為首,多個校友會聯合發聲,加上多位媒體人、學者、律師的批判。這反映了中產階級對於個人權益上存在的巨大疑慮。在面對強大的國家機器時,他們的人權意識高漲起來。
在政治立場上,中產階級普屬於保守派。一方面,他們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並因此獲得了一定的財富積累。他們需要更健全的法制來保障自己的權益。另一方面,他們對現狀又帶有批判性,包括不透明的司法制度、審查制度,細思極恐的新聞封鎖。因此,他們希望漸進式改革,渴望進一步民主化,希望法制更健全。但最近的一些「國進民退」的跡象,讓他們感覺蒼涼。
在中國大環境的裹挾下,中產階級對於手中的財富有著極強的不安全感。他們害怕政府的某一個決策會壓縮自己的庫存、威脅自己的利益。鍾二毛所說的「熔斷機制」,就讓萬千散戶血本無歸。這引發了社會層面的不滿,更加深了中產階層的憂慮。
2015年8月12日天津爆炸事件,多位小區業主遭遇了驚心動魄的一幕,倖存者則開始了漫漫無期的維權之路。《VISTA看天下》的封面標題是《消逝的中產夢》。文章寫道,「一個世界裡,人們在美好雅緻的小區環境里,編織自己小富即安的中產夢;另一個世界裡,一連串的漏洞,則在醞釀成一個巨大的炸藥桶,撲向夢中人。」
4、反全球化思潮的興起。
擁有較高文化水平的中產階級,普遍支持全球化和對外開放。中產階級對西方文化比較認同,同時也具備不錯的外語能力,甚至不少人也有過西方國家留學的經歷,他們受益於全球市場競爭而帶來的紅利。大量的中產階級任職於外企,這種打開國門自由競爭的方式,使得知識和智力成為核心競爭力,也使得中產階級得以更好成長。
但是,近些年的國際形勢是向左轉,保守勢力開始抬頭。底層民眾開始表達自己的憤怒,反全球化思潮已經出現。
從英國公投脫歐、「伊斯蘭國」卷土而來、土耳其「伊斯蘭化」到特朗普在美國大選中的強勢,一些國家和地區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在全球化過程中的利弊取捨,全世界開始進入一個自我意識復甦、排斥全球化的逆轉時期。這個時期的到來猶如在寒冬里下了一場雨,對全世界的中產階級而言,他們將要面對的,是不斷萎縮的國際市場,還有在「本土意識」綁架下的精神困局。
在中國,由於南海問題引發的愛國熱,就導致了中產與底層民眾截然不同的價值觀。當草根民眾開始高調愛國、轉發「一個都不能少」的圖片之時,遭到了中產階層、尤其是知識階層的嘲笑。他們以撰文等方式,譏諷「愛國者」是「腦殘」。同樣的,他們也遭到了草根民眾(現在出現一個詞,叫「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的圍攻,被謾罵為「漢奸」。我們從中看到了中國不同社群之間的價值觀撕裂。同時,因趙薇事件也形成了「倒趙」與「保趙」兩大陣營。儘管中產或許更接近客觀事實的本質,但是面對草根民眾氣勢洶洶的追問和惡搞,以及反智主義的興起,中產階層已經無法保持在話語建構的高地了。在互聯網的海洋里,「精英」已經成為孤獨的群落。
與西方國家關係的惡化,對西方價值觀的否定,也是對中產階級的沉重打擊。在本土主義與反智主義崛起之際,人們從全球化的擁抱者轉而成為否定者之時,中產階級此前的優勢已經蕩然無存。有網友評論稱,「他們似乎已經站在了時代的對立面。」
四、未竟的中產夢
在中國,「文革」的陰影始終盤旋,非理性非正義常常佔領著制高點,中國的中產階級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於「法制」、「公正」的呼聲空前高漲。他們清楚地知道,只有在法制健全、起點公平的社會裡,他們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不難想像,在未來的十年,中國的中產階級會經歷一個「寒冰期」,他們有一條更艱難的路要走。不管是努力尋求全球資產配置,還是丟下過往選擇逃離,都是短暫消解中產階級陣痛的鎮靜劑。前路在何方?他們一直在問自己。
首先,中產階層所期待的更高質量的生活環境及更美好的社會(a better society),恐怕不會到來。因為,此前的市場經濟與發展主義的模式,很快將遭遇逆轉。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方向,也將走回頭路。因為「平等」的呼聲壓倒了「發展」,全世界都是如此。地溝油、霧霾、莆田系醫院、毒跑道、三鹿奶粉……這些中產階級所深惡痛絕的東西,不會就此消失,或者他們將更普遍地抬頭,以「中國製造」、「民族品牌」的身份抬頭,在「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中,他們將高歌猛進。大學教育將進一步保守化,一些西方的經典教材逐漸被取締,比如說西方經濟學、西方政治學等。前文引述的《經濟學人》的文章,也提到了中國社會思潮中的保守一面,「不同於韓國和台灣等原東亞專制政體,中國中產階級人數的量變並沒有帶來社會民主法制化的質變。」
其次,野狼編輯部曾經預言過戰爭的可能性。如果國際社會的主題從合作變成對抗,那麼,戰爭的可能性就必然存在。編輯部的判斷是,哪怕戰爭不打響,但很可能將保持「不戰不和」的狀態,也就是說一直處於戰備狀態。即使如此,國內的形勢將進一步從寬容變為緊張,對經濟的打擊將不可避免。
更糟糕的是,近年來,中國民粹主義興起,從「抵制日本而打砸日系車」到「保衛南海而砸蘋果手機」,民粹主義打著「愛國」的旗號不斷壯大,而隊伍的人群,大多數是中國的下層社會民眾。隨著中國社會貧富差距不斷拉大,階層的固化越來越嚴重,不管是資源的分配還是政策的紅利,下層社會分到的蛋糕越來越小。下層社會的民眾,知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在以智力和知識為核心的市場競爭中,一直處於劣勢,而且處境愈發艱難。在城市裡,如果說中產階級為了買一套房而身心疲憊,那麼,下層社會可能是為了租一間房而咬緊牙關。而那些處於城鎮和農村的下層社會,更容易成為「庶民」的代表,在現實的社會裡失意,只能用仇恨報復社會。以小粉紅為代表的二三流大學的學生,已經具備了鬥爭意識與強大的話語建構能力。
在民粹主義高漲的時代,中產階級有可能成為犧牲品。野狼編輯部認為,由於草根民眾的強烈呼籲,政策不可避免地將向左轉。對他們來說,他們不具備參與市場下的競爭的能力,「重新分配」成為他們迅速翻身的唯一稻草。而所謂的「重新分配」,搶走的無非是中產階級的碗中羹。那些被砸的「日系車」和「蘋果機」,被推倒的圍牆,被踐踏的小區,統統都由中產階級買單。
因此,編輯部謹慎地認為,中產階級或許在未來十年,進一步節節敗退。也許是中產階級已經走得太快,需要停下來,等待庶民的腳步。
推薦閱讀:
※想買房的請注意!史上第二次房改要來了
※年少總想流浪,現在只想買房。
※屋檐下| 平房記憶
※如何看待兄弟成家後,家中的女兒就成了外人?
TAG: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