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愛與大愛

記得看《辛十四娘》時,郡君對十四娘說,「早得歷練,早得超脫,未經歷過情關愛劫算不上真正得道,經歷過才能更上一層樓,超越小愛修鍊大愛。不明白什麼是情愛,怎麼放棄犧牲,又怎麼明白蒼生快樂與苦難,入世才能真正得道啊。第一次見面產生了好感,然後不斷相遇就種下了情根。有情才能相戀,相戀才會相愛,彼此心意相通,是幾生的緣份修來的。」

十四娘在經歷被懷疑、嫌棄、遊街示眾,扔菜葉雞蛋,綁在架上被火燒等種種劫難後,說到「真正的愛就是寬大包容不計較,不求回報,甚至連傷害過自己的人也去原諒也去寬恕,他們是無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好可憐。這種愛才是大愛。經歷情愛也經歷傷痛怨恨,想從中解脫出來原來一點也不容易。」後來十四娘集百年功力於一日,與對手殊死一戰,一日之後黃昏日落灰飛煙滅。其實沒有消失投生天界位列仙班了。

當時看電視劇時不以為然,以為是編劇為了配合劇情發展才這麼寫的。後來看到佛經上寫到,"情感是由過去的緣分和今世的憐愛所產生的"。《圓覺經.彌勒章》中佛說「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慾,及除渴愛。」

其中所說的慾望作如是解,「第一種,這幾乎就是本能,是跟動物一樣的,本質上是自私。慾望就是衝動,就是希望自己能夠快樂,自己能夠佔有。第二種就是一般的愛情。在這種感情里,人是有利益對方的動機的。在現實中,這種感情是會夾雜著或多或少的自私成分在,讓「付出」帶上某種「對回饋的期望」。希望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長。這實際上就已經種下了矛盾產生的根源。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要求。這種東西,是很可怕的。第三種,就是凈化自私、放棄佔有,僅僅保留對對方的饒益。這個在佛教裡面叫「慈悲」,準確來講就是「就是希望你快樂,不希望你受苦」,僅此而已。」

愛分為貪愛和敬愛。貪愛是以煩惱染污的心、以貪慾和渴望來愛一個人;敬愛是對佛菩薩、對法寶、四諦與解脫道的希求和渴望。《大般涅槃經》也說:「愛有二種。一者餓鬼愛。二者法愛。真解脫者離餓鬼愛。憐愍眾生故有法愛。如是法愛即真解脫。」

愛有凡夫的愛,又叫餓鬼愛,是充滿欲求、永無饜足的愛;還有一種叫法愛,法愛和敬愛相同,是清凈、沒有煩惱染污的、通往解脫的愛,它是完全的付出,沒有絲毫的佔有慾,又稱之為大愛。」古人說:「愛的感覺,是溫暖;愛的語言,是正直;愛的心地,是無私;愛的行為,是成全。」

又想起了戒嗔寫的《屬於我的年代》中的小三哥,他對自己弟弟一往情深的愛後被家人拋棄被批鬥,離世前選擇解開鞋帶的那一刻相信他也有一樣的徹悟。

不論道教、佛教還是心理學,對於大愛、真我的定義倒是非常一致。


推薦閱讀:

氣走督脈,過玉枕關的時候很噁心,怎麼辦?
這兩天總是夢到過世的父親,請老師們解惑,謝謝?
道家是如何看待捐獻遺體的?
善惡有報是一定的,但你得知道怎麼報
解讀「道教中國化」

TAG:佛教 | 道教 | 情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