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培養孩子「金錢觀」的最佳期,這位媽媽的做法簡直絕了!

作者:八不

4~6歲是培養孩子金錢觀的最佳期。假設孩子在童年時代就了解怎樣明智地消費和節制自己的購買慾,未來就更可能成為一個更有耐性更有計劃性的人,花錢方面如此,其他方面也是這樣。可是,提到金錢觀,或許很多媽媽覺得那些抽像的理財概念和理論對寶寶無從說起,其實,對於寶寶財商的培養並無深刻道理,利用生活細節就能輕鬆搞定。這位有心的媽媽就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培養了一個懂得合理消費的智慧寶寶。

1.告訴她錢從哪裡來?女兒4歲剛那年,爸爸經常加班很晚,女兒就常常質問:「為什麼爸爸總是這麼晚回來呀?」我告訴他,爸爸要工作,要賺錢。賺了錢,可以給寶寶買玩具、漂亮的衣服呀。她有些似懂非懂。等到女兒下次入園,交學費時,我就有意帶著她,並告訴她:「這些錢交給園長,幼兒園的老師就有了工資,老師家裡的小朋友也就可以有更多玩具玩了。」從而讓她知道,必須交了錢才能上幼兒園,同時,還告訴她這些錢是爸爸媽媽每天工作得來的,工作才能有錢花。

英國有位心理學家對1000名不同階層家庭的、3~8歲兒童進行了詢問調查,問他們錢從哪裡來?有65%孩子表示錢從爸媽口袋裡來;有約30%孩子表示錢從銀行里來;僅有不到5%的兒童會說,錢是工作換來的。可見大部分孩子並不知道錢的真正來源,而這卻是教育孩子花錢有度、珍惜錢財的前提。如果不進行金錢觀教育,而是一味滿足要求,長此以往,在孩子眼中,錢便會是源源不斷的,好像只要自己需要,父母就能輕易如同變戲法一樣拿出錢來,不給買便又哭又鬧……

2.清楚「需要」和「想要」的差別女兒在幼兒園見別的小朋友買了新玩具,對我說也想擁有一件。我便與她商議用她帳戶里的錢,來到商場從琳琅滿目的玩具中,她一眼就看見那件。我付款後,可她卻遲遲邁不開步子,原來,除了這件,孩子還有非常多想要的玩具。我告訴他,你的卡里只有100元了,你自己選擇吧。孩子就又拿了旁邊的洋娃娃,價格是80元,又看了看旁邊一根有趣的跳繩,只要18元。我提醒她,最近幼兒園是要搞跳繩比賽吧?女兒當即就下了決定:我就買這個,娃娃好貴,留著下次買好了。」

讓孩子分清「需要」與「想要」的差別,這是培養逐漸學會理性花錢的第一步,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生活情境中去討論。簡單的方法是追問或者提示他當前最需要哪一個,從而讓他思考:要買的東西是什麼?用它什麼?這筆錢花了對孩子個人有什麼影響?得到東西有什麼好處等等。

3.學會花錢不超支

每次去麵包房時,我會給女兒20元錢,讓她買幾個麵包,我在旁邊看著她將一個個麵包標籤上的數字看過來,然後計算哪幾個加起來正好等於20元,如果算多了都不算過關。

平時在購物市場或逛小店時,不妨帶孩子一起買 東西,他會看到你在購物時如何貨比三家,討價還價,一方面讓孩子明白買東西要比較、議價,另一方面孩子在這樣的熏陶中也會逐漸學會這種技能。此外,學前班的孩子已經具備一定計算能力,創設機會增加用錢的難度,也是鍛煉孩子數學能力最好的方法。

4.巧用存錢罐

為了讓女兒加深對「小錢」、「大錢」的理解,我給孩子準備了兩個存錢罐,讓她學會辨別錢的多少和用途。如一個紅色的存錢罐,用來孩子投放1元以下的硬幣;積累到一定程度,把所有取出來,跟我們換整錢,然後放到白色存錢罐里。

除了教孩子用存錢罐存錢,媽媽還可以幫孩子開個「銀行帳戶」。從小教授孩子儲存的意義,能確保孩子擁有正確的消費觀。當孩子想買自己心儀已久的物件時,可以跟他說,把零花錢儲存起來買。讓孩子體驗積少成多的樂趣,還可以讓孩子體會到選擇性消費的意義。

父母課堂 微信公眾號:fumuketang,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深受爸爸媽媽們歡迎的育兒號,專註於0-8歲寶寶的養育安全悅讀等用的上、可對照的育兒知識,讓您的寶寶茁壯成長!

推薦閱讀:

為什麼父母會有偏愛?
老人吃點零食好---孝敬父母的又一選擇
90分鐘,11個問題,教育部部長陳寶生首次「應考」全記錄
養孩子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父母與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