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想「Uber」別人的大腦,為什麼是「在行」領先?

前幾天受邀去蘇寧聆聽了一場凱文凱利的演講,在其對於未來商業的一系列預言之中,所謂「Uber for X」令人印象頗深,「去找某個X行業,做這個行業的Uber」——2015年,在中國,以「在行」為代表,「X」的大家族又添新丁:專業知識技能的傳播。

很好理解,基於自由連接的互聯網正將知識傳播從粗放式的點對面升級至點對點,某個領域的個人行家可以打破組織邊界,向其他人提供知識技能,將認知盈餘變現,普通人也能「Uber」到過去需耗費巨大成本才能獲取的專業信息——自去年4月22日上線,不到一歲的「在行」成為知識技能共享平台市場領域的領跑者。

當然,身後追隨者眾多。在這個直覺上需要努力深耕資源的市場,幾乎只在一瞬間即成紅海——「在行」模式被近百個創業團隊複製,並以不同方式「粘貼」至各個垂直領域(譬如專做電商諮詢,或專為學生服務),而一些團隊完全基於線上的交談方式也讓他們能在迅速網羅某領域行家(哪怕只有不到100人)之後迅速上線。

更能代表對「在行」模式肯定的是巨頭的入局。前不久,由百度知道孵化的付費交流平台「百度問咖」悄然上線,其產品邏輯與「在行」相似頗高;而事實上,在百度之前,大眾點評也推出了類似的行家平台功能。當然,若放寬「知識」的定義,不少人也從知乎4月1日發布的首款變現產品值乎身上窺見到了「在行」的影子,無論這個更像「內容刮刮樂」的把戲是知乎商業化路上的插曲還是序曲,它都讓人們重新展開疑問:為什麼做出「在行」的不是知乎……

嗯,無論創業者還是巨頭,當他們進入知識共享領域,「在行」都成為其參照或對標的對象。而現實卻是,無論開拓的城市數量還是平台品類,「在行」都在穩步擴張,在甩開一眾競品同時,愈發顯露出更大的野心,其個中緣由值得深思。

與其他「X」一樣,「在行」模式致力於供需兩歡——你知道,在傳授知識技能這件事上,一群人的努力所求即是另一群人的心手相應,此前缺的只是橋樑,而值得一提的是,有別於多數同類產品全部基於線上的溝通,「在行」選擇將這座橋主要搭在線下(去年12月「在行」也開始測試遠程交談模式,但對行家有著很高的准入門檻)。

嗯,幾乎貫穿人類教育史的全部,知識傳播一直以共性為底色,但正如「沒有所謂的大眾社會,只有生產大眾社會的方法」,傳授知識技能亦如此——哪怕閱讀互聯網時代那些知乎大神的文章,也在更多解決公共性知識,而至少在我個人經驗里,就個性化知識學習效率而言,與高人交談遠勝於閱讀,因為那需要解決者與被解決者之間進行大量信息互換——當然,前提是找到合適的行家,許多時候這要比找到一本書還難,你至少要成功跨越「三重門」:1,知道去哪找;2,托關係約到;3,對方願意解答。而這三點「在行」通過對傳統「人情求助式交談」的改造都能幫你做到,從而讓行家幫你解決個性化問題,提供私人定製化建議。而在行家這一端,他們在職業身份上往往更為自由,完全可以通過「在行」將空餘時間變現,且在獲得豐富體驗同時塑造所在領域的個人品牌。

不過,與其他單純定位於「經驗交談平台」(且更多是某一特定領域)的同類產品不同,一個清晰的脈絡是:「在行」正在向全品類經驗技能交易平台的方向躍進——你甚至可以將其理解為一個商品是「人」的淘寶,它正在迅速加快生活服務類行家的上線,譬如如何制定一個妙趣橫生的親子游計劃;如何打理自己的頭髮;如何為孩子選擇國際學校;如何整理收納物品;如何合理膳食結構……

在「在行」創始人姬十三看來,「經驗交談是一個門檻較低的切入口。當一個人帶著很多期望甚至付費去見另外一個人時,他背後是一個巨大的需求,所以兩個人聊一小時,很多需求仍然是沒被解決的,背後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譬如各領域類似「私教」一般,針對個人的一整套專業技能的教授和服務。畢竟在一般情況下,你不太可能只用一兩個小時和幾百塊錢就解決非常具體的問題。

而倘若將這種未別解決的需求擱置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之下,則更能挖掘「在行」產品邏輯的延展性和想像空間。如你所知,伴隨著人類史上最為龐大中產階級的崛起,人們對工作生活中的各種瑕疵愈加不滿,對專業服務的需求日趨增多,並完成由所謂「浪潮型消費」向個性化消費轉變。同時,另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是,互聯網放大了個人的價值——相比於面目模糊的傳統機構,人們越來越傾向於相信個人。

這正是「在行」的機會。在我看來,打造全品類平台,試圖讓供求雙方自由流動的「在行」,其野心也許是在前面加上「萬能的」這個為淘寶所擁有的定語,換句話說,將它打造成一個交易知識,經驗,技能的個體聚集起來的淘寶。一個販賣也許是一整套「專業解決信息」的雜貨鋪,它甚至具備某種嵌入到生活流程之中的入口屬性,當你遇到任何領域的個性化問題,都可去「在行」上「淘人」尋求幫助。

事實上,產品定位的不同也拉開了「在行」與競品的差距,而在一些業內人士眼中,一個更為悲觀的預測是:單純依賴垂直領域付費諮詢的產品在未來機會其實不大——你得承認,基於兜售信息(更像服務業)的C2C諮詢實則是一種非標準化,低頻次和仰仗長尾用戶的需求,而各種不確定性也無法判定其是否屬於剛需,這無疑讓整個知識交易市場難以容納數量繁多的垂直產品。當然,任何市場都是由分散到整合的過程,完全有理由相信這個如今紛亂異常的領域出現big player。

但至少我個人看來,它應該不太可能來自傳統巨頭——畢竟,不同於淘寶「赤裸」的交易屬性,「在行」模式需要相對濃重的社交屬性和社群文化,而這種文化無疑需要時間的積澱以及平台對供求關係的悉心維護——而這也正是我看好「在行」的原因。

李北辰/文(知名科技自媒體,致力於為您提供文字優雅的原創科技文章;微信公號:李北辰)

推薦閱讀:

TAG:在行北京我最在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知識共享CreativeCommons | 分享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