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是一個從眾的人嗎?——從阿希實驗談從眾
1956年,平凡的一天,一名男大學生小亮被邀請參加一個科學實驗——「小亮」是我幫他起的名,以區別那些在國內課堂上各種搗亂的「小明」。
小亮聽說有一個科學實驗,興高采烈地來了,邀請教授對他說:「此實驗是關於『知覺判斷』,已經邀請了6名大學生,現在需要增加1名被試,我覺得你適合做那個老7!」小亮更高興:「我在家就是老7!」於是,小亮跟著邀請者走進一間教室,發現已經有6名男生圍坐在一張桌子旁,臉上全都寫著新奇和興奮。小亮問:「我坐哪兒?」小亮被指定到一個位置:倒數第二位、也就是編號為6號位置上。
實驗開始了,小亮變成了實驗中的「6號」(照片中右起第三):
實驗者把兩張畫有垂直黑色線條的白卡片固定在黑板上,說:「這是一項包括辨別線條長度的試驗,你可以看到每組會出現兩張白色卡片,左邊卡片里是一條標準線,右邊卡片顯示三條不同長度的線,其中有一條線與左邊的標準線段等長。你們必須從右邊一組中你選出一條與左邊線段等長的線……因為線條數目不多,並且你們人數也很多,我將把你們所有人都召集在一起,依次說出你們的判斷……請儘可能地準確。我們從左到右開始吧。」
圖片線條下端都在同一水平線上,對照組的線條標有1、2、3,正確相配的線條總是相距40英寸.根據指導語的規定,「每名被試在提出自己的判斷時,都大聲說出他認為與標準線條等長的線條標號」。爾後,這兩張卡片就拿去,代之以一組帶有新的標準線條和對照線條的卡片。
也就是這樣非常號取捨的卡片:
6號被測試者小亮發現這是很好做的測試,心情更加愉悅。
前兩輪,他和同伴們都輕而易舉地判斷成功,答案一致。小亮覺得輕鬆,測試間隙跟同伴們點頭微笑,用眼神表達「英雄所見略同」的得意。
第三輪有了問題。上圖中,6號被試者小亮發現1號被試者說了一個錯誤的答案(明明應該是C,他選的A),小亮心中疑惑,仔細地看了看面前的兩幅圖:「不是眼神有問題吧,他選的那條明明短好多!」但是,2號被試也說出了跟1號一樣的答案。6號內心不安定了,他再次看圖,搖晃著腦袋從不同角度看,是不是自己眼睛看久了有了點偏差?再接著,問題嚴重了!3號被試者也說出了跟前面兩人一模一樣的答案!
6號小亮同學手心出汗了,內心劇烈地動搖著……
緊接著,4號、5號,都認同前面人的話。下面,就輪到6號小亮了,小亮非常不安,沖旁邊的7號靦腆微笑,小聲徵詢:「你覺得他們的答案有沒有問題?」7號友好而堅定地說:「我的判斷跟他們一致,難道你不是?」6號聳聳肩,他相信了大多數,於是,給出一個與大眾一致的答案。
……
看看小亮在被忽悠時的懵逼表情——
其實,1號2號3號……7號,都是「睜著眼說瞎話」,6號小亮內心的判斷是正確的,但迫於群體壓力,他還是選擇了與眾人一起出錯。
這就是有名的「阿希從眾心理實驗」,這個實驗中,只有6號小亮是真正的被試者,其他人都是實驗的助手。這些助手在實驗前就已反覆練習,被規定在第三輪口徑一致地說一個錯誤答案。整個試驗中,助手們被要求表現自然、沉著、對被試者既友好又堅定,在實驗過程中形成一種壓力,用實驗來證明群體對個體的影響。
阿希在1951年至1958年期間不斷做這個實驗,發現真正被試者在發覺自己與眾不同後,都會由原來的鎮定安靜轉變為焦慮不安,他們在心裡反覆想這三個問題:是自己的眼睛有問題,還是別人的眼睛有問題?是相信多數人的判斷,還是相信自己的判斷?在確信多數人的判斷是錯誤時,能否堅持自己的獨立性?
實驗結果表明:被試者自己判斷時,正確率超過99%,但跟隨他人一起判斷時,做出錯誤判斷的比例平均達到37%,76%的被試者至少有一次迫於群體的壓力,做出了從眾的判斷。當然,還有24%的人一直沒有從眾,他們按照自己正確的判斷來回答。
這就是「從眾」——在群體壓力下,個體在認知、判斷、信念與行為等方面自願與群體中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現象。由此實驗,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皇帝的新裝》這樣的鬧劇會上演;為什麼一些學校的群體暴力事件會發生;為什麼廣告會有市場,一些名牌會引起大家的趨之若鶩;以及,為什麼一些網路輿論會呈現一邊倒、為什麼一些謠言會一路順暢直抵角角落落……
為何從眾?一是尋求行為參照。個體在缺乏知識、不熟悉情況等狀況下,必須跟隨大眾,尋到了較為可靠的參照系統。二是對偏離的恐懼。人是群居動物,喜歡被群體接納、害怕被群體孤立。實踐證明:個體自我評價越高、自信心越強,越少從眾。
也有積極的從眾,比如一個學風正的班級可以改變一個習慣不好的孩子,比如一人危難、眾人相幫,所以我們總那麼強調「風氣」,其實就是試圖利用「積極從眾」創造良好社會氛圍。
個體如何發揚積極從眾,避免消極從眾呢?我們需要鍛煉自己獨立思考能力、也要鍛煉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既要慎重考慮多數人的意見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這樣才能發揚積極從眾,避免消極從眾。
推薦閱讀:
TAG:跟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