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而下的認識結構
這只是一個實驗和假設,錯誤的概率很高。
也是個人無聊寫寫東西、整理思路的工具,目前並沒有卵用,勿噴。
------------------------------------------------------------------------------------
種種證據和直覺告訴我,對任何事物,自上而下,本質→現象來認識和了解,速度是最快的,因為幾個簡單的性質排列組合後所導致的複雜度的爆炸,使這個世界的知識變得無窮無盡。為了避免知識無窮的問題,我們應該從世界的底層--最簡單的性質開始推導,推導到日常生活、學科知識等。這些上層的東西,因為經過了幾個簡單性質的多次組合,已經變得極其繁瑣駁雜,直接學習這些東西,只會陷入書海而無法自拔。
我們應該充分運用排列組合的力量,來解決人腦內存不足的問題。
想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盡量暫時忘記任何知識,除非它能從最底層,最本質的地方推導出來,否則,這個知識就是不可靠的。
首先,這個世界有什麼最根本的性質嗎?
第一層:
- 1
- 存在性。我唯一能肯定的,世界的根本性質,只有這個。物質必須先存在才能有其他性質。
- 變化性/運動性/輸出性。物質必須有性質輸出,才能察覺它的存在,不對世界構成任何影響的虛無物質,等同於不存在。因此變化性和存在性互相隸屬。它們是一體的。
- 組合性。這個無法肯定,只能假設物質存在組合性。
上面的三個性質都是假設。
由存在性和組合性可知,世界由元素組成,因為一個存在的東西,如果是被組合出來的,那麼就有組合它的物質,一直追溯到最後,就必須存在一個基本物質,稱作元素。
因此我們得到第二層性質。
- 2
- 任何物質都是元素構成的。→世界是由元素構成的。
根據運動性和存在性,運動是存在的形式,現象都是由各個元素的運動組合出的東西,我們可知
- 2
- 現象即元素本身。
- 現象即世界。
- 一個現象要存在,就要依賴於元素運動的規律。元素群如何運動,就形成什麼樣的現象。
如果一個規律是變化的,那這個變化的規律,也是規律,總之,規律不可能有無重複的變化,就像無限不循環小數一樣,除非你規律是無限不重複地變化,才有可能不被捕捉到你的本質。 但就算一個規律是無限不重複地變化,也是一種規律。
總之規律逃脫不出規律,只要是規律,它就是規律。說起來太繞口了。
所以我們可知。
- 2
- 元素具有存在性=元素具有運動規律
- 元素的運動規律是完全恆定不變的。
- 元素即規律本身,元素的所有性質即元素本身。元素產生的任何外延,都是元素本身。
另外,
假設:元素的運動具有相對性/對比性。這導致了時間的存在,時間是宇宙元素具有對比性的產物。對比性是自然而然出現的,元素只要存在數量大於一,它必然具有對比性。
也就是元素的運動規律會參照其他元素,雖然這些元素完全一樣,整個世界只有一種單一的元素。本來元素具有相同的運動規律,也就是具有絕對的運動規律,外物是捕捉不到元素的運動的,但因為我們也是元素組成的,所以我們能捕捉到元素的運動規律,我們身處其規律之中。
因此,外物,也就是虛無之物。假設有兩個世界,這兩個世界不能影響對方,那麼它們就互相虛無。兩個運動規律不一樣的世界,無法察覺到對方的存在。
為什麼?
第一種情況:因為如果A世界具有存在性,B世界也具有存在性,那麼這兩個世界就是身處同一個世界。
第二種情況:A世界和B世界都具有存在性,但具有不同的運動規律。則如何?
這個情況實際上是偽命題。在A世界看來,所有可能的存在性都只是A世界的存在性,B世界的存在性在A世界看來,是絕對的虛無。所以B世界不存在運動規律,因此B世界對A世界來說不存在。
- 不存在兩個世界
運動的相對性。建立一個坐標系,假設1號元素要運動到A點,這個距離需要2號元素運動到B點100次,那麼它們就秉承著,你移動一點,我也移動一點,速度恆定的原則來運行。2號每移動到B點一次,1號就能移動100分之一的距離。
要解決上面這個問題,就要問空間怎麼產生的?
這個我也想不通,太難了。我的假設是:
空間是元素的分布密集程度決定的。也就是不存在空間這種東西,只有元素「撐」起來的那種感覺,無數個元素自然而然「撐」起一個空間,這個空間的概念只是人大腦認識宇宙的一種方式,實際上並不存在這種東西,元素之間的對比讓空間出現了。
但元素的分布這個詞,實際上也假設了空間這個概念,總之人類的語言沒辦法描述宇宙的全部。
元素之所以分布不同,我的假設是:
元素是類似存在與虛無之間兩個狀態的切換。元素的存在概率的高低導致了元素的分布不同。
似乎平行宇宙的說法可以解釋這個事情。
元素的運動規律是完全恆定的,碰撞到什麼地方,都是完全固定的,但為什麼會有概率的存在?
繼續假設:
真實的宇宙是一個完全靜態的模型,是一個絕對的虛空。
元素的運動規律是可以同時運動到N個地方,例如小明元素要向外運動無數個點,就感覺一個元素分裂成無數個元素,平均地向外運動,這時候,真實的宇宙就是一個完美的球形,不一定是球形,就類似於那種圓滿的局面就行了。
有一個宇宙分身的A元素向左運動,就要另一個宇宙分身的A元素向右運動,這樣他們的運動就相互抵消了,真實的宇宙呈現一種完全靜止的景象。
然後我們身處於其中的一個宇宙分身之中,自然就是不斷地運動的,而且整個宇宙的能量分布,元素分布都不均勻。那就可能存在另一個宇宙分身,跟我們這裡的情況完全相反,抵消掉我們的不同。
前面說到,絕對靜止即是虛無,那麼真實的宇宙就是完全的虛無,無中生有就是這麼來的。我們身處其中一個偏宇宙,才能如此繽紛多彩啊。
另外,偏中有穩,因為我們已經是身處偏宇宙了,這個偏宇宙的元素,並不會再一次一個元素向外同時走1000000000個地方。他的所有元素已經全部固定下來,不會再分裂了。
為什麼不會分裂?如果是同時向外走10000000個地方,那歷史事件的發展幾乎不可預測,但實際上,大概的勢還是可以看出來的,所以這就是偏中有穩了。
另外,如果每個那麼無限小的元素都平均地向外噴發無數次,那麼天氣預報基本沒什麼用。天氣不就變成了完完全全的混沌了,無法預測。
但也有可能。
第二種情況是,偏宇宙也會繼續分裂出無限個宇宙,因為偏中有穩,發展了上百億年的偏宇宙,已經形成了非常偏的情況,到後面,即使元素完完全全地隨機向外同時走無數個點,也改變不了大局。路徑依賴啊。
例如有10000個元素在向右走,下一次擲骰子的時候,即使擲到相反的方向,也只是抵消了元素向右走的行動而已,大多數的元素還是大致向右的,可能是右下,右上,總之全體偏右。
前面說到,偏中有穩,路徑依賴,任何元素要改變它的既定軌跡都是很困難的,絕大多數元素的軌跡都會遵循以前的軌跡來運動,因此廣泛的隨機性無法對元素的運動「大局」構成威脅。
另外,前面還假定了慣性的存在。我們來證明一下為何存在慣性。
總結一下:
- 1
- 存在性=運動性=慣性
還有一個性質是反射性,兩個元素相撞,相互抵消。至於原因,我猜是元素的運動方向決定了它的+/-,完全相反的運動方向,2個元素會一起湮滅於虛空。
再看為什麼世界是繽紛多彩的?多個相同的元素,相同的規律,光是組合成一體,就有差異性了。我們可以把元素看做一個整體,也可以把2個元素看做一個整體,把地球看做一個整體,這個看做一個整體的過程,就產生了差異。
- 3
- 組合性導致差異性。
到這裡,最底層的性質都推演完畢了,如果有存在其他底層性質,可能是我沒想到。
我們從宇宙的「起點」,開始探討。宇宙為何是這樣的分布,上面的偏宇宙已經解釋清楚了。
天體的形成,因為不知道元素是如何慢慢一層一層組合成氫元素這種玩意的,因此沒法說明。
來談談地球的生命,最重要的也是這個部分。
對生命來說,最重要的是能量。能量這個東西,本質上也是元素,元素和能量是一體的,能量是元素的「動」。
前面說到,任何東西都是元素構成的,所以生命可稱為元素集合體。
然後,生命要存在下去,必須維持它們的結構形式。生命是一個循環體系,元素群通過相互制約和捕獲能量,來達到不斷復現特定的元素群運動軌跡的目的。
這個特定的元素群運動軌跡,就叫生命了。
就像你走路的時候,身體不會就突然分崩離析,整個身體的元素集合,已經形成了極其精密的系統,來維持這個生命形態。
既然生命要存在下去的前提是維持生命形態,那麼能量即是根本,有了能量,才能抵消掉外界的影響,並決定身體的元素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而把視野放大到整個地球,看生命的演化,就會發現那些能更好捕獲能量的生命,存在的概率更大。生命之間的競爭,都基於能量的爭奪。
當然,對生命來說,最重要的外物是能量,但能量只是維持自身形態的工具,沒有運用到維持自身形態的能量,意義不大。所以很多上層社會的領頭人物,雖有巨量的資源,對他們意義卻不大。資源夠了,用不到也是個問題。所以他們必須持續地,最好是永久地佔有他們的資源,以便日後要用。
能更好的維持自身形態,才能存在下去。生命的演化是一個不斷地 存在→淘汰的過程。所以進化論幾乎是不言而喻的,只是達爾文的理論粗礦了些,才讓很多人反對。到後來者不斷地完善他的理論,慢慢變細緻,質疑聲就少了很多。
生命不只是簡單的自私,而是非常廣義的自私,包括完全無私地幫助自己的相似基因攜帶者,如兄弟姐妹父母等。還包括絕對無私地幫助自己的種族,使這個種族更好的存在下去。更包括人的基因跟鳥的基因有互惠互利的關係,那這兩大基因無形中一起合作,就能更好地打敗那些其他物種的基因聯盟。
簡單的說,只要有利於存在的事,生命都有可能幹。總之生命真是不擇手段啊,連其他物種都可以聯手。
生命的一切意義都只是為了存在下去,提高存在概率。生命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存在的目的。
為了證明這個事實:
假設兩億個完全相同的生命,一億用90%的行為去保持存在,10%的行為去做別的事,一億用100%的行為去保持存在。
很顯然最終獲勝的是後者。隨機性改變不了局面,只要擴大樣本量,就解決隨機性的問題了。
所以我們得到第四層性質:
- 生命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存在這個單純的目的。這種存在不單單包括個體的存在,還包括群體的存在,基因聯盟的存在。生命會根據取捨,來決定行為。
巨坑待續
通過層層推導,覆蓋日常生活和各類現象。
推薦閱讀:
※《醉鄉民謠》是怎樣描述堅持的?
※學習科學優選書(5+2本)
※如何創造財富
※怎樣系統提高公眾演講能力?
※大學學習馬原毛概的意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