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漢服」漫談

今天看到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日本和服婚禮給人很精緻莊嚴的感覺,但是最近幾年重新開始流行的漢服婚禮給人一種廉價可笑的感覺?

這個問題很好,很值得探討一番。所以,到底為什麼?

我注意到,很多回答談到了服裝剪裁、工藝、流程以及工本投入。然而我以為,這都是很次要的原因。

只有個別回答說得深刻些,如這一個:

沒有文化與傳統的積澱 生搬硬套當然會有廉價感。

然而只有一句。

我們中國東邊的島鄰,是個值得我們注意的國家。其所以值得我們注意者,不僅在於其國民性之複雜,而且在於其對傳統與新變的調和。在日本對外的宣傳中,和服號稱是以彌生服飾為基礎,只是「糅合」了吳服、南北朝服飾乃至唐服若干元素而形成的「日本本土」服飾。事實上,只要不是精神皇民,而稍有歷史知識和古代服飾知識,就可以看出:「和服」乃是受唐代服飾影響極深而又保留了中國古代入日吳民服飾遺風的服裝樣式。

日本的上層人士,歷來以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為尚,西風東漸、脫亞入歐只是近一百五十年左右的事,而且西化則有之,脫亞則未能。許許多多在當今中國已絕滅的文化實物和文化現象,乃至文化心態,在日本則得到了比較好的保存。古籍自不必說,如刀劍鍛造法、古拳術、使用長兵器和射箭之技藝、鎧甲文化等,自對本國歷史文化略有所知之中國人眼中看去,無不古氣盎然,可資考古。而尤其令人感慨的是,日本對於自己服飾和禮儀傳統的珍視,建立在對自身文化的深刻認同與高度自信的基礎上,可說達到了儒家所謂「文質彬彬」的高度。

和文質彬彬的日本服飾文化相比,以獵奇衝動為誘因、以追求與眾不同的所謂「個性」為深層心理驅動的過家家一般的「漢服運動」,如同兒戲,既缺乏深度文化認同,也缺乏內在積澱;刻意將禮樂制度、儒家思想文化與服飾文化相剝離,對婚姻典禮採取簡單粗暴、無知無畏和功利化娛樂向的態度,是導致「漢服婚禮」非驢非馬、不古不今的根本原因。

以上為嚴肅向論述。接下來請大家結合個人與身邊事例,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1、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許多人穿上漢服根本就「不像」,或者說有某種奇怪的不搭調感覺,而不僅僅是外觀上的違和?

2、你或你所了解的人穿「漢服」也好,致力於「漢服運動」也罷,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又是怎樣一種心態?

3、如果是出於「愛好傳統服飾文化」、「弘揚並傳承傳統服飾文化」的動機,請問你或你所了解的人對中國古代服飾文化有何研究?有何考據?打算如何弘揚、怎樣傳承?

我經常見到「古裝」和「漢服」傻傻分不清的「漢服黨」,他們也許只是單純地被古裝或飄逸或繁複的外表吸引,也許只是剛從武俠迷轉型為「漢服黨」。但不論如何,他們的腳上應該換雙鞋。

漢民族的服飾是不斷變化的,「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簡單道理。即在漢朝一朝之內,亦未必有什麼統一的「漢服」常服;深衣固然古得可愛,然而其形制自宋以來便是公案一樁,清代學者亦曾多方考據,各執一詞。即以所謂「朱子深衣」而論,君縱披而掛之,也不見得能與籃球場上、電腦桌前養出的氣質達到生命的大和諧。然而我迄今未見哪位男神女神為了穿這身漂亮行頭肯去改弦更張、子曰詩云起來的——這便叫做「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

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和統治者深深懂得意識形態、凝聚力和共同體的重要性,雖然他們一定不知道這些名詞。中國這麼大,這麼多人,靠什麼能凝聚到一起呢?靠信仰;信仰是不夠的,於是有教化;教化是不夠的,於是用禮樂制度把許許多多內在的外在的東西固定下來,然後國家算是有了樣子,走上正軌,這就叫制禮作樂,這就是意識形態的「頂層設計」。這種禮樂文明如此堅固,可以使高歡畏懼蕭衍,可以令上自五胡下到金元的希望統治中原地區的少數民族自覺地漢化;洛民揮淚,元由漢官威儀;江陰喋血,唯因變服剃髮。其威力殆在今日好萊塢電影之上。

滿洲入關後,辮子一留,朝珠一戴,「主子」「奴才」一吆喝,漢族和傳統服飾算是一道被革了回命。孫中山先生參考日本學生裝設計出中山裝,到本朝初興時固定下來成為官定的禮服常服。我在知乎上經常能看到許多小英雄小好漢批判樣板戲,批判《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頗收嘩眾取寵的功效,不知如此自信從何而來。本朝不僅有樣板戲,而且有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有《長征組歌》和《黃河大合唱》,皆是藝術精品,骨子裡其實還是「制禮作樂」,毛周再怎麼革命,血液里那些儒家的東西是倒不出來的。改開後用夷變夏:紅旗轎車下馬是為了列位大人可以名正言順買大奔奧迪;三大長老西服領帶是為了讓外國瞧著放心,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到今天禮服常服還得是西裝革履。國人看不慣中山裝,嫌其「老氣」,正與不認得傳統服飾,驚訝其「像日本衣服」相映成趣。照我想:既然「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既然「頂層設計」,那麼「上」如果不「好」這一口,懶得去「設計」民族禮服,那麼不論「漢服黨」或漢服票友們如何努力,「弘揚」的成果也不會是太樂觀的。過去幾年中奢侈品行業井噴,原因也無非是帝都的大人們賞心此道,如是而已。

同樣因為文化斷層而處境尷尬的古董還有「古風」。本來「古風」是指具有古詩格調氣味的擬古詩,如李白的組詩徑以「古風」為題。結果現在同樣變成了非驢非馬的東西,變成了劍俠想像、中二情懷和意淫文化的合體。其實當代古風作品也有好的,巔峰作品是老版《三國演義》的歌詞們,貼一些大家感受下,配合原聲大碟或原片欣賞,風味更佳:

1

歷史的天空 (毛阿敏唱)

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

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興亡誰人定,勝衰豈無憑,

擔當生前事,何計身後評。

聚散皆是緣,離合總關情,

一頁風雲散,變換了時空。

長江有意化作淚,長江有情起歌聲。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

人間一股英雄氣在縱橫馳騁。

(歌詞比較切題,雖然「變換了時空」、「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明顯是才盡後的白爛產品。)

2 桃園三結義(劉歡唱)

這一拜,春風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台。

這一拜,報國安邦志慷慨,建功立業展雄才,展雄才。

這一拜,忠肝義膽,患難相隨誓不分開。

這一拜,生死不改,天地日月壯我情懷。

長矛在手,呦呵,刀劍生輝,呦呵。

看我弟兄,呦呵,迎著烽煙大步來。

3 烈火雄風/狂奔的呂布

烈火卷雄風,紅雲映碧空。

莽原好馳騁,烽煙天邊涌。

騏驥有良種,寶馬待英雄。

長驅疾如電,真堪托死生。

流霞寄壯志,滄海抒豪情。

明朝奮四蹄,敵陣立大功。

4 貂嬋離去

說什麼嵋塢春深,全不曉天意人心。

受禪台反成了斷頭台,帝王夢何處尋。

遠離了富貴繁囂地,告別了龍爭虎鬥門。

辜負了錦繡年華,錯過了豆蔻青春。

為報答司徒大義深恩,拚舍這如花似玉身。

從今後再不見兒的身影,也再不聞兒的聲音。

貂嬋已隨著那清風去,化作了一片白雲。

貂嬋已隨著那清風去,化作了一片白雲。

5 淯水吟

我本飄零人,薄命歷苦辛。

離亂得遇君,感君萍水恩。

君愛一時歡,烽煙作良辰。

含淚為君壽,酒痕掩征塵。

燈昏昏, 帳深深,

淺淺斟, 低低吟,

一霎歡欣, 一霎溫馨。

誰解琴中意? 誰憐歌中人?

妾為失意女,君是得意臣。

君志在四海,妾敢望永親?

薄酒豈真醉,君心非我心。

今宵共怡悅,明朝隔遠津。

天下正憂攘,四野多逃奔。

須臾刀兵起,君恩何處尋?

生死在一瞬,榮耀等浮雲。

當君凱旋歸,能憶樽前人?

燈昏昏, 帳深深,

君忘情, 妾傷神,

一霎歡欣, 一霎溫馨。

明日淯水頭,遺韻埋香魂

6 卧龍吟

束髮讀詩書,修德兼修身。

仰觀與俯察,韜略胸中存。

躬耕從未忘憂國,誰知熱血在山林。

鳳兮鳳兮思高舉,世亂時危久沉吟。

茅廬承三顧,促膝縱橫論。

半生遇知己,蜇人感興深。

明朝攜劍隨君去,羽扇綸巾赴征塵。

龍兮龍兮風雲會,長嘯一聲舒懷襟。

天道常變易,運數杳誰尋。

成敗在人謀,一諾竭忠悃。

丈夫在世當有為,為民播下太平春。

歸去來兮我宿願,余年還作隴畝民。

清風明月入懷抱,猿鶴聽我再撫琴。

7 仁愛常存天地間

水滔滔,路漫漫,扶老攜幼步履艱。

百姓何故遭離亂,欲渡長河少行船。

民不棄我我難捨,瞻前顧後心愴然

立大業,民為本,民得平安天下安

風颯颯,路漫漫,扶劍昂首問蒼天。

古來壯士多苦厄,鯤鵬何日得高旋。

臣子不能建基業,老去無顏對祖先。

民相隨,志愈堅,不整乾坤心不甘。

馬遲遲,路漫漫,暮雲蒼黃雁聲寒。

漢武秋風辭意健,英雄何須嘆華年。

得道多助功成就,願見生民盡歡顏。

縱相別,揮手去,仁愛常存天地間。

8 子龍頌

雖未譜金蘭,前生信有緣。

忠勇扶漢室,情義比桃園。

匹馬單槍出重圍,英風銳氣敵膽寒。

一襲征袍鮮血染,當陽常志此心丹,

子龍子龍世無雙,五虎上將威名傳。

9 單刀赴會

好江風,將這輕舟催送,

波翻浪涌,添幾分壯志豪情。

龍潭虎穴何足懼,劍戟叢中久鏖兵。

非是俺藐群雄,一部春秋銘記。

義不負心泰山重,忠不顧死何言輕。

桃園金蘭誓,弟兄山海盟。

早把這七尺身軀青龍偃月,付與蒼生。

這樣的作品應該成為「古風」圈的底線,如果這種圈有必要存在的話。


推薦閱讀:

梁歡批馬東犬儒:我們該以怎樣的姿態,活在這個犬儒主義盛行的時代?
你的一切不幸,都源自你落後的年齡觀
中國式「機場成功學」,雞湯不能停啊
一個「百日祭咒語」引發的「事故」——

TAG:社會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