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敵後武功團紀念文章】20141111 逃離城市的藏身地-爨底下村

【「爨」字】

來到爨底下,最讓人感興趣的莫過於「爨」字和這個小村莊的來歷了。

來爨底下前,把「爨」字敲在計算機上卻怎麼也看不清這個字是怎麼寫的,直到把這個字用楷體放大到「200」字型大小,方才越看越有味道(如題圖)

爨字分拆開來既是「興」「林」「大」「火」,意為燒火煮飯,或灶的意思。「爨底下村」的官方解釋是因為這個小村子處在明代軍事隘口「爨里安口」下方,故得此名。而當地卻有另外一種說法:

此村的居民全部是明初山西「韓」姓移民的後代,因韓與寒同音(寒者,乃貧窮之態),韓姓祖先為使本族能興旺發達,而村後的大崖頭形似一灶,便給這個村子起名叫「爨底下」,我更喜歡後者的解釋,它更多些生動和美好。

而關於這個村子還有個美好的傳說,摘抄如下:

傳說明代中葉,一場洪水將原村沖毀,只剩同宗遠親姑侄二人外出,巧避此難。回家後一無所有,滿溝亂石、泥灘,大哭一場後,發誓重建家園。但因同出一宗,不知能否結婚,就用石磨以測天意。二人各背一塊石磨上山。對天訴說:「我家遭此禍,如老天有眼不斷我家煙火,我二人願結為夫妻,萬望老天賜福。我倆推下兩塊石磨,如能二合為一,說明是老天同意」。說完二人推磨下山,到溝底一看,果然兩塊合一。二人就在現村上結草為廬,常相斯守,繁衍後代。

【石磨群】

許多人嫌「爨」字筆畫太為煩瑣,有人乾脆稱之為「川底下」。就是當地很多門牌也都簡寫為川字。而我認為使用川字作為替代實在不妥。首先兩個字的讀音並不相同,爨字念「cuan」,而川字讀「chuan」。更何況這「爨」字蘊涵著對幸福生活的嚮往,那種詩情畫意又豈是「川」字可以替代。

中國的古建築越是古老,就越講究「風水」,諸如「面南背北」、「龍脈清晰」等等要素。而越是大山深處,就越容易做到「山清水秀」、「依山傍水」的田園意境。在北京郊區,恐怕再也找不到像「爨底下」這樣保存完整,把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結合得如此和諧的地方了。

爨底下除了具備上述的美妙之處,她更多了一份神來之筆 - 那山石原木建造的房屋、不規則的石塊鋪砌的陡峭台階和街巷賦予了這個小山村的渾厚和粗獷,更使得她顯得古樸和憨厚。

在群山環抱之中,爨底下建於北側的緩坡之上,依山就勢,高低錯落有致、層次分明。整個村子順著山勢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坐落在人工建造的石台上,上下坡道和護牆全部都用漫山遍野的青石紫石為材料修砌,尤顯自然古樸,堅固威嚴。全村現存明清四合院七十餘套,住房五百餘間主要分布在這一片,那一座座灰黑色的屋頂隨著山勢此起彼伏、錯落有致,特別是那座高達二十米的人工弧形護牆,氣勢非常雄偉。

【高大的石頭護牆】

爬上南面的山坡,遠遠望去,爨底下整個是一個石頭的世界,石頭修砌的屋牆、石頭鋪的山路、石頭分隔開的塊塊梯田……

或許是受到「推磨下山」那個美麗傳說的影響,村裡到處都能看到石磨,不知它們現在是否能派上用場。而村西北口還有一大片石磨群,問不遠處的耕作農婦,笑答:「全是從村子裡搬來的,擺設而已」。而我腦袋裡憧憬的卻是一幅紅紅火火的生產場面。

而爨底下村之所以海內外聞名,還在於它幾乎完整地保留了清代的建築風格和藝術,建築學家親切地稱之為「山地四合院」。

可能是受到山地限制和建築難度的加大,爨底下四合院的比例要比北京市的四合院規模上小了許多。院里雖然空間狹小,但每家的院落仍然錯落有致,布局嚴謹。比較完整的院落大都分為前後兩座,左側或者右側(好像大部分為左側)有一個不易察覺的小通道相連。前院正房住長子,左右兩側房住次子。後院正房住老太爺,側房為小姐閨房,整個院落主次分明,長幼有序。

【福】

仔細一想,這裡原來是北京通往山西和口外的要道,她一定也曾經輝煌過,而爨底下歷經了時代變遷與滄桑,如今雖然失去了年輕時動人的容顏,但今日卻多了幾分平易近人和沉穩的神韻,所以這裡也成了攝影家、藝校學生、畫家流連忘返之地。

而正是由於爨底下的偏僻,她得以躲過了多次得以「改頭換面」的破壞和「建設」,爨底下村才具有「活化石」般的珍貴价值,通過在影壁、牆緣、櫥窗、屋檐下的點點細節,能非常清晰地發現爨底下居然還仍保存著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物和遺存,她記載著古村甚至是映射了整個社會發展的歷史,是不多見的、非常難得的歷史見證。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牆壁上既有清朝時期望子成龍、闔家歡樂、喜鵲登枝等象徵吉祥富貴的壁畫、房屋建造之初抄錄的治家格言,照壁題字;也有抗戰時期敵我雙方的標語、紅色年代的領袖語錄、抗美援朝、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各個歷史時期的標語。有些場景讓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你看那戶人家的大門上貼著大紅的門神,而門後就是抄錄的毛主席語錄……

作為大山深處的山村,其自然風光自然處處成景,正所謂北靠龍頭浸水,面對金蟾望月、威虎鎮山,還有神龜嘯天、蝙蝠獻福、一線天、花仙池等等。

【一線天】

即便我在這個季節來到也依然能感受到那種「世外桃源」般的寧靜祥和,更為難得的是我在這裡又能找到久違了的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爨底下村中幾乎家家都提供農家飯菜餐飲服務。隨便走進每戶人家,主人會問你要不要吃飯,若徵得同意他們便會欣然生火搭灶,即便你不想在這裡吃,他們也會熱情地向你介紹你想知道的一切,決不會因一頓飯的生意而冷落你,這種淳樸的民風很像我很久很久以前在大別山區的感覺。

路邊曬太陽的村民憨厚地看著來來往往地異鄉客,眼神流露著平靜和祥和……這種感覺,我喜歡。

【斜陽歸去】

這般祥和寧靜的爨底下足以安撫在都市裡身心疲倦的你,爨底下村 - 逃離城市的藏身地,真的希望在金錢涌動的今天,你能慢些改變。

用好這個「爨」字,用好這個傳說!

作者:蜂窩網 小林子

供稿:求職招聘敵後武工團 張皓

敵後武功團招募武裝力量及後備力量秋秋號:106136213(工作經驗>=3年)團暗號: 「公司+職位+工作年限」秋秋號:299608290(工作經驗<3年)團暗號: 「公司+職位+工作年限」

推薦閱讀:

【敵後武功團紀念文章】20141130 羅振宇:未來互聯網結構中「女性是線男性是點」
【敵後武功團紀念文章】20141120 如果《星際穿越》的那首詩未驚艷到你,一定是沒用巫寧坤譯本
【敵後武功團紀念文章】20140618 老顧:國內一些IT人對新技術應用在死搬硬套
【敵後武功團紀念文章】20141222 「閱讀與人生」—白岩松廈大演講實錄

TAG: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