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子非魚, 焉知魚之樂, 海中勇者數蝦兵。

  小魚們擺著紗衣般的尾巴,悠閑的在水中飄蕩,漫無目的,好像在尋覓著什麼。它們從來不會緊張、不安或彷徨。

  據說它們的記憶不過十秒,也許連浮萍的味道都記不住。但他們的生活無憂無慮,多麼的自在。

  它們游著游著,橋頭出現兩位哲人。其中一位看了看魚,對自己的夥伴說:「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另一位付之一笑:「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另一位接住話茬兒拋了回去:「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莊子和惠子的這番論辯,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對話。雖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含義。

  人活一世,不必過多羨慕別人的生活。但是不妨學學水中的小魚,把不愉快的記憶清一清,享受當下的快樂。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因為「魚」與「余」諧音,所以魚有著濃厚的吉祥寓意,體現人們對富足的渴望。

  直到今天,每逢佳節和喜宴,魚仍然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這不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而是為了討個好彩頭。

  包括胖娃娃抱鯉魚的圖案,也總是出現在年畫上。有時搭配若干蓮花,有連年有餘的意思。

  過著悠遊自在,只需一汪清水的生活,小魚們肯定是快樂的吧。但魚兒簡單的思維可能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也帶給了我們幸福和歡樂。zhubaojizhen888

  常言道: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除了贔屓、睚眥等神獸外,龍還會和普通動物交往,留下了很多珍惜動物。

  龍的交際面十分廣泛,很多外表威風的動物都在攀龍附鳳,號稱龍的子孫。蝦就是其中一員。

  蝦個頭不大,速度不快。但遇到危險它們會拚命相搏,打斷臂膀在所不辭。連體型大它十倍的魚類,也只得禮讓三分。

  正因為這份生猛,連龍宮徵兵都以蝦居多,號稱蝦兵百萬,這場景在《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都有出現。

  別看蝦兵地位不高,但如果像鯊魚一樣,得到龍的力量,照樣威風八面。它們體型漸大,甲胄堅硬,臂生雙螯,不怕魚蟹,這就是龍蝦的由來。

  關於蝦的藝術形象,大家最為熟悉的,應該是齊白石筆下的蝦了。齊大師畫蝦30餘年,不停地自我調整,終於完美詮釋了蝦的透明形象。

  齊白石最擅畫蝦,這是他年輕時的興趣所致。早年湘潭的孩子們,經常用棉團釣蝦。如果收穫豐富,就是一頓佳肴;即使沒釣上什麼,也不枉嬉戲一番。

  我國文化喜歡給動物附加一些精神元素,蝦也有自己的寓意:它們鬥志頑強,有骨有節,富有搏命精神,這是蝦受到歡迎的內在原因。

  蝦長不足一拃,卻是水中最英勇的生靈。披上鎧甲帶刀劍,像海俠一般闖蕩江湖。無畏的生命,值得我們去尊敬。


推薦閱讀:

道教中最出名的神仙之一:鍾馗
探尋和田玉兩河源頭,樹立正確的和田玉收藏觀
這條項鏈是和田白玉么?
可以買到自己稱心如意的和田玉吊墜是什麼體驗,歡迎帶圖回答?
和田有籽,俄有碧,青海也有它

TAG:和田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