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 | 馬拉松「黃金周」 你要來一個「背靠背」嗎?

跑馬有風險,參賽需謹慎!

隨著國內馬拉松運動熱火朝天地發展,馬拉松賽事舉辦日期從傳統的周日逐漸向周六延展。在過去的三月里,周六和周日都有不少比賽,有的業餘選手連續兩天「背靠背」參加2場比賽。「背靠背」(back to back)的意思是連續兩次,在NBA球隊中,經常表述球隊連續2天每天都有比賽。

在2013年以前,國內的馬拉松賽事數量相對比較少,幾個主要的大型馬拉松賽事之間大概有1-3周的間隔,賽事協調起來也比較便利。「你好我好大家好」,馬拉松賽事之間沒有必要擠在同一周。那個時候,如果提到馬拉松選手「背靠背」參加比賽,更多的是選手連續2周參加2場比賽,即在2個周末參加比賽。

隨著最近幾年國內馬拉松賽事數量的增加,賽事扎堆現象成為一種必然。以2017年為例,以中國田徑協會官方的報告,國內有1102場馬拉松賽事(含半程),即使全年52周都有比賽(這是不可能的),那麼每周也有20場比賽,即使安排在周六周日,那麼每天也有10場比賽。進入2018年,仍有不少城市首次舉辦賽事,因此賽事數量有增無減。3月25日,國內就有重慶、無錫、鄭開以及徐州等城市舉辦全程馬拉松賽。

賽事增多,也為一些選手「背靠背」參加比賽提供了可能。以上上周的浙江為例,在杭州,周六舉辦了第二屆浙江省馬拉松接力賽,周日在杭州餘杭及橫店,分別有一場半程和全程馬拉松。許多參加接力賽的選手,順便參加了後續周日的比賽。

聯想到即將到來的這個周末,國內半程及全程馬拉松約40場,肯定也有跑者就近就便,連續參加2場比賽。

如前所述,業餘選手「背靠背」參賽,「挑戰不可能」,主要原因是國內馬拉松賽事增多,且網上報名更容易。還有一個原因是交通發達,高鐵把同一省份、不同省份的城市連接起來。筆者就有一位上海朋友,不久前參加完杭州的接力賽,到上海換取越野裝備,還去安徽參加了一個周日舉行的越野賽。當然,更誇張的是7天7大洲7個馬拉松的「超級背靠背」,聽說國內選手要參加,大概要花費30多萬元,除了挑戰極限,這大概是有錢人的遊戲,也不排除參賽者商業驅動和推廣考慮。

參加「背靠背」的比賽,從理論和實踐層面來說,其實是有一定的依據的。

從理論上來說,參加「背靠背」比賽,以參加連續兩個半程馬拉松為例,其實是把跑一個全程馬拉松,分2天來跑。如果訓練有素,並且把強度降下來,適當地減慢配速,那麼,兩個半程「背靠背」對全程馬拉松選手來說,是可以做到的。即使是兩個全程「背靠背」,如果選手有一定的超馬實力或50公里以上的越野賽參賽經歷,其實也是可以完成的。筆者2017年參加了11月11日紹興和11月12日上海兩個背靠背全程馬拉松,兩個比賽都以4小時為目標完賽時間,基本順利達成目標,恢復也沒有問題。筆者一個朋友去年參加天津全運會和崇明馬拉松兩個全程背靠背,並且都是在高溫天,也跑了下來。

從實踐上來說,有些比賽其實和「背靠背」比賽有些類似。例如,貴州雷公山百公里比賽,賽事分3天,平均每天要跑30多公里,並且賽道有一些坡度和海拔,對選手是極大的考驗。一些超過100公里的長距離的越野賽,不少選手途中要進行休息、睡覺,儘管時間很短,和「背靠背」有異曲同工之處。

雖然從理論和實踐上來說,業餘馬拉松選手「背靠背」參賽有一定的依據,但對選手的訓練基礎、能力水平的要求還是很高的。此外,科學合理的安排也很重要。

首先,在賽事選擇上,這兩個賽事距離最好比較近,或者交通比較便利。這樣,便於選手休息、便於選手提前取物、賽後換洗衣物。一般城市馬拉松賽前3天可以取物,比賽日前一天會開放取物到晚上9點左右。因此,參賽選手要合理規劃時間和行程。初次挑戰「背靠背」的選手,可以先考慮半程接半程,或半程接全程。

其次。一定要把強度降下來,留有餘量。也就是說,選手在「背靠背」中,千萬不能有什麼PB想法,而是要有PW(個人最差)的思想準備。筆者自己的感觸,全程330及以內的選手,兩個全程都放慢30分鐘,應該是可以的。

第三,要考慮特殊情況。在考慮到行程規劃等事宜後,也要考慮這兩個賽事的具體情況,如比賽日的天氣、氣溫,自己第一個比賽後的自我感覺,該放棄就放棄。

說到底,馬拉松是極限運動。一場有強度的半程或全程馬拉松,對業餘選手來說,需要一定的恢復時間。即使是有經驗的業餘選手,也要考慮訓練年限、參賽次數、身體狀況。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多數馬拉松參賽者,並沒有必要去挑戰「背靠背」。雖然現在許多馬拉松比賽規程並沒有對選手「背靠背」參賽有相關規定(部分賽事對兔子有不能前一天或前一周參賽的規定),總體上筆者並不推薦普通選手參加「背靠背」。當然,如果一定要嘗試或挑戰,則應該做更多的準備。例如,如果有朋友或家人陪伴或幫忙,無論從心理還是準備方面,更好一些。


推薦閱讀:

揮別2016,真跑者永遠在路上!
初跑者的5個訓練階段(2)
保護好膝蓋和腿部,玩轉垂直馬拉松!
征戰2017東京馬拉松|參賽包領取指南
2017,遇見更好的自己 | 這或許是一份關於越野賽最詳實的記錄

TAG:跑步 | 馬拉松 | 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