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文學的意義

文學的意義

科學的導航 哲學的路標 生活的詩

波波弟子邱欣怡

還記得上禮拜HL電視台製作了一個關於文理分科的特輯,記者分別採訪了一個文科生和一個理科生-------看到這隻手錶,你想到了什麼?

文科生「代表」是我們班的吳藍茵同學,她極富感情地答道:「這隻表,象徵著時間的流逝……」感性地回顧了高一上學期經歷過的點點滴滴。

然而那位理科生的回答是:「呃,這隻表的表面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理性地、有條理地將這隻表的構造、工作原理結合物理、化學的知識闡述出來,也很讓人佩服。

文科和理科的關係有點類似於文學和科學的關係。有人提出過這樣的觀點:「沒有文學的世界是可怕的,沒有文學的科學更是可怕的。」真正偉大的科學家往往也有著一顆有趣的靈魂。他們的科學不死板、不木訥,更不功利。在央視演講類節目《開講了》當中,北大生命科學系教授和北丈才子主持人撒貝南相互「調侃。」教授的演講,讓很多人一改從前對科學家嚴肅刻板的印象,他樸實而富有哲理的話盡顯了一位科學家基本的人文素養和文學修養。

又如剛剛仙逝的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先生,他在向大眾闡述他的科學理論的時候,不是羅列出一堆晦澀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幽默生動的方式展論。他的人格魅力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文學的熏陶。

文學不僅使科學變得更有趣靈動,它對哲學也同樣有看潛移默化的影響。

比起科學,哲學似乎更加接近於文學的領域。我對哲學的了解是從周國平先生開始的。我喜歡周先生的哲學,因為從他的文章中,我不僅看到了理性的解讀,更看到了感性的認知。他的哲學並沒有一套完美的體系,他本人十分排斥傳統的那種體系化太嚴重的哲學思想。他曾在他的書中提到過,「我厭棄空洞醜陋的哲學教條,如果說我學了這麼多年哲學而仍未被哲學敗壞,則應當感謝文學」。

周國平先生是熱衷於哲學的,他曾是北京大學哲學系的高材生,將哲學譽為「凌駕於一切學科」的學科。然而他一直強調著文學之於他的哲學的重要性。稱他在哲學上的趣味是受文學的熏陶而形成的。文學與人生有不解之緣,看重人的命運。個性和主觀心境,而這些,正是周先生希望在哲學這片汪洋大海中探尋的方向。

然而,文學並非文人、學者,科學家、哲學家們的專屬物。它可以屬於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不論年齡性別、貧富貴賤、只問心靈的深淺。

熱愛文學的人總是善於從生活中發現美,善於從衰敗凋零之中發現美的希望,熱愛文學的人總是對生活、對生命抱有崇高的敬畏之心,因此,他們總能在暗夜中找到那一點熒光,在沙漠中找到那一眼甘泉;總能在曲折中看到前進、在平淡中看到詩意。

文學,是科學的導航,不會讓它朝著功利、極端化方向發展;

文學,是哲學的路標,不會讓它禁錮於固化的教條和體系里;

文學,是生活的詩,讓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推薦閱讀:

關於這段時間的一點想法
老舍散文《她那麼看過我》寫作故事背景是什麼?
有種愛,只離你一轉身的距離
如何解讀野夫的散文集《鄉關何處》?
夢裡不知身是客,漁唱起三更。

TAG: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