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問
在首頁偶然看到這樣一個問題,挺有啟發的。
如何才能坦然地面對自己因為抑鬱症而荒廢的五六年時間?現在我自認為不曾患過抑鬱症,就算這種「自認為」是不嚴謹的也好,反正已經脫離那個苦逼狀態了,「自愈」了。如果是嚴重的癥狀,自愈不可能的吧。
與這些曾經的抑鬱患者倒有個共同點,就是荒廢了一段特別寶貴的日子。那段時間裡,每天用來消化蜂擁而入的憤懣焦躁壓抑絕望,懷疑這樣活著的意義究竟在哪裡,通向解脫的出口在哪裡。自感到很無力,無法與泰山壓頂的負能量對抗,又被迫親自去把它品嘗。
擺脫那些日子之後,回頭想想,又開始痛恨它的無價值。
有個答案說得好,「躁鬱患者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憋著一股不甘心的勁兒。」
不甘心這個詞用得妙極。
否則,既然已經逃離了,又為什麼還是忿忿不平呢?
為了讓自己想開點,我得問自己幾個問題,好把這不甘心的前因後果理順。
一問:那些時間回得來嗎?
答:廢話。
二問:如果重來一次,那時的遭遇可以避免嗎?
答:不能。
三問:當時痛苦的直接來源是什麼?
答:無人明白我,卻求我明白。
四問:如果重來一次,三可以改進嗎?
答:不知道,與交流水平直接掛鉤的問題很難回答。
五問:如果重來一次,能選擇一條更好的路嗎?
答:除非帶著現在的記憶。
六問:現在看當時的做法,什麼感想?
答:荒謬。
七問:現在看當時的心境,又是什麼感想?
答:依舊可怕。
八問:阻礙我從那段經歷里獲得收益的最大原因是什麼?
答:自我定位模糊,信息閉塞,記性差,注意力差。
九問:現在,導致我無法擺脫那段經歷的原因有哪些?
答:與造成痛苦的人仍有聯繫;痛苦的製造源仍然存在(見問題三)。
十問:現在想要如何應對九?
答:減少接觸。
十一問:阻礙我從今後獲得收益的最大擔憂是什麼?
答:八的問題仍然存在。此外,體能已經開始下降。
十二問:如何應對十一?
答:尚未找到改進方法,不過一個安定下來的心神總是比那時要好用的。
根據一、二、五、七的答案,我應該毫無疑問地放下心結。
但六又在提醒我,當時的做法是過激的,自己有責任。
四、十在不停刺痛我。
十二是最終問,未來一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這裡了。精神上終於不再那樣躁鬱激憤,但也過於安靜似雞,連點念想都沒了。好像少年才應該有那樣多的夢,那樣多的可能性;至於現在,連想像力也開始怠惰。一種自己感受不到空虛,卻實際上真空了的狀態。正是這個真空,讓回憶勢不可擋地突入進來。
在打出上句話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辦。但現在終於知道了,是時候拿起書,拿起鍵盤畫板了。管我以後成為啥呢?撰稿人?廣告人?——那總得開始寫吧。畫師?——那總得開始畫吧。音樂人?——那倒是把腦子裡的旋律擼出來啊。
要不這樣做的話,業餘時間就只能留給垃圾一樣的回憶。我是一個腦洞很多的人,既然怎樣都是開腦洞,那就開點愉快的唄。
把全部的志向,留給「逃避社交」這種屎一樣的願望,實在太莫名其妙了。哪有時間社交啊?本來就不曾有過。
我怎麼突然就想開了呢?一定是因為今天請假休息,睡得酣暢淋漓,腦子終於舒坦了。
推薦閱讀:
※追憶。懺悔。一個無趣的故事。
※因為文化差異,你和外國人交流的時候鬧過什麼笑話?
※大學時,你最勤奮的時光是如何度過的?
※沒有正式工作,如何有尊嚴地生活?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