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要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什麼才是創造力?一個孩子用從未嘗試過的方式搭積木,或新的技法畫景物……這算創造力嗎?還是只有那些改變世界的革新(例如數碼技術淘汰了傳統的膠片化學成像)才算?

心理學家區分這兩種創造力(creativity),前者是個人意義上的創造力(稱之為「小c」),後者則是社會意義的創造力(稱之為「大C「)。

(圖:萬越)

四歲的小鴻用積木搭建動物園,第一次放入動物玩偶,一邊玩,一邊編了則動物園裡發生的故事;6歲的小越畫蓮蓬時,發現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個蓮蓬樣子截然不同,她把不同視角看到的蓮蓬畫在了同一張圖上(如上圖);7歲的小文觀察到家裡接水龍頭的透明塑料水管里長了青苔,用毛刷只能清洗水管的頭尾部分。他靈機一動,把毛刷整個塞進在水管里,再打開水龍頭,水流把毛刷沿著水管衝下時,自然也清洗水管壁上的青苔……這些都是個人意義的創造力(小c)。每一個孩子只要有新穎的,有兩種或以上想法或概念的新組合,用言語、行為或作品表現出來,就有了創造力。

雖然很多個人意義的創造力(小c)可能對社會而言沒有價值(成不了 「大C」),也許因為不夠新穎(其實已經有了類似產品,只是當事人不知道),也許因為不實用,也許是成本過高……

然而,社會意義的創造力(大C)的產生,雖然在當代越來越需要群體的分工和協作,究其源頭,仍然離不開個人意義的創造力(小c)以及交流中的思想碰撞……,因此對孩子來說,他們每一次個人的創造都值得珍視。

培養兒童的創造力,家長和老師要做什麼,不應做什麼?

1, 鼓勵孩子發現問題,而非僅僅回答問題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伊西多·拉比回憶小時候放學後,大部分母親都會問孩子一句:「你今天有沒有學到什麼東西?」但他的媽媽當年卻問:「拉比,你今天有沒有提出一個好問題?」創新往往來自離開舊有的框架,提出新的問題,進而思考給出新的解決方案。與一般旅遊酒店經營不同,國際上最大的共享房屋企業Airbnb的創始人當初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空餘的房屋不可以共享給遊客?」如今Airbnb共享房屋遍布世界各地,估值高達310億美元。

2, 創造力的突出特徵是新穎,老師、家長要允許孩子探索更多的可能,避免強調做法的唯一和必須,避免孩子形成對權威(老師、家長)不加質疑的服從。

強調「唯一「和」必須「限制了孩子探索新穎的可能。如果孩子學簡筆畫只讓他模仿「標準「模版的蝦,學中國畫只是按部就班地模仿齊白石畫的蝦,不鼓勵觀察蝦,也不允許有其它表現形式的探索,那麼孩子學到的只是刻板機械的呈現。如果老師在引導孩子模仿齊白石畫蝦時加上一句「蝦,可以像齊白石這麼畫,也還可以用其它的方式來表現」,則不會限制孩子的探索。心理學家蘭格曾經做過研究,先呈現一些物品給被試,包括一個樣子奇特的橡皮擦,告訴A組說」這是狗咬的玩具「,告訴B組說」這可能是狗咬的玩具「,在他們用鉛筆填寫表格過程中,蘭格故意說自己弄錯了表格,但沒有多餘的了,造成急需橡皮檫來擦掉重新填寫的假象,發現A組幾乎沒有人想到「狗咬的玩具」也可以當橡皮檫!而B組則有更多人想到了。

3,鼓勵孩子畫出來,寫下來,用各種豐富的形象化的表徵對促進創造力有益。

心理學家研究科學家和藝術家的手稿,例如達爾文的筆記,貝多芬的音樂手稿等,發現他們經常將自己的早期想法和模糊的概念以繪畫、簡要筆記等形式來呈現,並藉此逐漸產生新的思考,即便是看似靈光一閃突然降臨的頓悟其實需要醞釀,而非某個突然降臨的巨大飛躍。

4,鼓勵孩子動手。

孩子做出初步的、哪怕粗陋的樣品後,可以聽到其他人反饋,進而不斷完善;有了具體的樣品,也有助於孩子降低了認知負荷,進一步思考、探索和改進;習慣於先做樣品,讓孩子不會只停留幻想中(幻想有時會自欺欺人),而能起而行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斯金納從小動手能力超強,他正是用自己設計的「斯金納箱」發現了操作行為主義的規律。

斯金納箱.jpg

5,創造力往往來自不同學科思想的雜交。

提倡整合課程能讓孩子意識到各個學科是彼此關聯的(各學科是人為劃分的,分開教是為了教學方便)。例如讓孩子觀察蟬的生命周期,繪畫觀察它們形態的變化、還可以學習數學(蟬的若蟲在地下潛伏的時間是質數年,例如3、5、7、13年)、初步學會從進化論來思考現象(為什麼蟬的幼蟲只在質數年破土而出,對它們生存有何益處?),學習詩歌(「蟬噪林愈靜「)……

6,沒有人可以在不了解該領域的情況下具有創造性。

創造力研究者發現,在一個人首次做出重大的創造性貢獻之前,大約需要在領域內進行十年時間的學習。促進孩子的深度理解有助於掌握和應用,比簡單記憶知識點要更有價值。哈佛大學Perkins教授舉例說,讓孩子記住魚的各個部位和功能(胸鰭、背鰭、腹鰭、魚尾、魚鰾等)不如讓孩子自己先 「設計一條魚「,設想魚要能夠在水裡前進、轉彎、上浮、下潛等需要有什麼器官/部位來實現,之後再觀察和解剖真實的魚。

7,培養孩子的內在動機,而非依賴外在的控制手段,給創造力裝配上「發動機「。

研究者發現,在孩子參與活動時,契約式的獎賞(只有滿足什麼條件才給予獎勵)、監視、競爭(只有戰勝同伴才能獲得獎勵)等手段侵蝕了孩子自主感,不利於培養孩子的內在動機,而讓孩子在活動中體驗到勝任感和自主感則有助於培養他們的內在動機。

瑞吉歐有一首著名的詩歌《兒童的一百種語言》,這麼描述妨礙創造力的教育:

「他們告訴孩子:

  不需用手思考,

  不需用頭腦行事,

  只需聽不許說,

  不必帶著快樂來理解……

他們催促孩子

  去發現已存在的世界……

但是研究創造力的學者很願意和孩子們一起回應:

「用手思考,

用腦行事,

帶著熱情去投入,

我們可以發現不一樣的世界!」

註:本文曾刊於《萌》期刊

參考圖書:《創造性:人類創新的科學》《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小鴻積極教養


推薦閱讀:

《迪迦奧特曼4》對小孩子有什麼意義?
嬰幼兒的閱讀啟蒙,到底應該選什麼書?
【為什麼學國學】國學經典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當父母吵架不可避免時,如何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孩子「撒謊」怎麼辦?

TAG:兒童教育 | 兒童心理學 | 積極教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