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價值超過40000元的的史上最全健身展觀後感(2018上海 IWF)-下
一份價值超過40000元的的史上最全健身展觀後感(2018上海 IWF)-上篇
接上篇(單篇已超出知乎字數上限)
四處漫遊發現部分:
proteam品牌的「洞洞牆」置物集成系統。
這種洞洞牆設計,最早被採用於上海某小型工作室,我們的幾個新店原來也考慮過此style,覺得施工麻煩而取消,倒沒料到有廠商開發了這套系統。
protean聲稱是紐西蘭的品牌,在2015年登陸大陸市場,但我對於綿羊小國做健身器械有些疑問,背後老闆是哪裡人呢?
Concept 2在拖拖拉拉搞了幾年後終於推出了新品風阻單車,但如我預期,使用感覺平平,設計與外觀毫無新意,像是從倉庫里拿出十年的老傢伙。要談整體訓練效果,因上半身不能做功,不如衝鋒單車;要談單車類訓練專業性,比不過keiser單車和watbike,尷尬的定位。
每年C2的展位都挺可憐的,真可惜有那麼好的划船機產品了。目前C2在國內渠道比較亂,經銷商利潤低,推廣不利,要是沒有CF那伙人和賽艇隊用,基本就在市場消失了。
我寫的通俗大眾版C2划船機指南:
減脂、心肺、康復?最被忽略的全能訓練利器——划船機初步指南
銳思是南通近幾年火爆發展的一個綜合健身器材供應商與貿易商,前身主做健身設備外貿。我與該公司老闆曾在上海面聊一個多小時,覺得不同於一般南通老闆,有眼光有格局有思路,肅然起敬。去年曾帶著幾個同事去南通實地了解健身設備產業,去過銳思的老廠區,規模已然不小,不像某些品牌只是貿易商。
JOINFIT幾年前曾是國產小道具設備類一哥,近年在其他南通競品的夾擊下有點難受,今年的展出品類更比去年收縮,基本都是小型道具,沒有大型設備,產品線調整了。
IFITFUN,愛非凡,去年才進入市場視野的南通健身道具品牌,但一年的發展令人驚訝,產品迭代迅速,從去年的高性價比大路貨到目前開始有些設計與細節范了。
這家搞了一個小展位,招了好幾位靚麗禮儀小姐,讓大家適用這種震動按摩產品。震動頻率較高,使用感覺不錯,但3000一套實在貴了些。其實就是個衝擊鑽,希望德國博士、浙江博大等國內外電動工具廠家能開套模具,造福健身人群。
![](http://i1.wp.com/pic1.zhimg.com/v2-ce940fe35f6a5a20c1816fa0cc98562a.jpg)
深圳音泰力的雙懸臂設備靜靜立在一個角落,整個小展出位只有這一台玩意。我從懸臂的氣動桿與正面沒配重調節看出了這是一台氣壓阻力設備。
試用了一下,雖然沒有這類設備鼻祖keiser舒服,但感覺尚可,優點也很明顯——氣泵內置,不佔體積,整體還算美觀。參展人員也不懂健身,談不出什麼,說是和古德菲力(某健身連鎖品牌,去年拿了融資開店)合作研發的。希望該產品能完善,而不是消失無蹤。
今年山東品牌英吉多(relax)的展區不小,主展品之一就是這台懸臂機。這台設備和小飛鳥機類似,都屬於鋼線等阻設備,但懸臂上更多的可調節位使得該器械更符合人體的自然運動軌跡。做工整體不錯,兩套獨立配重可讓兩人同時使用。這類設備在國際上知名的品牌是freemotion,有一整個產品線。從性價比上來說,英吉多的這台用40%左右的價格達到了freemotion90%的整體效果,還是很有性價比的。
記得去年英吉多在展會上還展示了環狀5站位繩動訓練設備,可能因市場推廣不利,今年沒有再展示。
這家大型工業吊扇去年fibo就展出過,適合層高高,空間大的健身場地。相比空調,這類風扇要節能幾倍,扇葉長度3-6米,1500瓦的風扇能覆蓋400平左右的面積。我之前考慮採購國產的安裝在我們教練培訓中心,後因安裝售後問題擱淺。圖中這套吊扇報價3.5萬(國產無錫等地廠家報價1.5萬左右),包售後安裝,原裝進口 ,但目前案例還不多,有待進一步觀察。
缺席的山東德州三巨頭
此次國內銷量巨大的大鬍子、寶德龍、邁寶赫並未參展,可能會去五月體博會或是FIBO。
去年FIBO展上,電脈衝訓練設備(EMS)參展商多達6家,但半年後的IWF只有2家。這類設備對商家宣傳主打高坪效、課時短、客單價高、去教練化(工作人員簡單培訓即可上崗,指導客戶進行有限的幾個動作),商家對用戶的宣傳則是高效、低痛苦度(輕鬆練出***的套路,20年前電視購物中各種腹肌訓練神器就已經這樣宣傳了)。早在一年多前,上海就已經開出了此類設備專營店,但市場接受度一般。
如果你用過歐姆龍的電療儀,應該能大致了解這類產品的使用感受了。貼身的訓練服上有多個電極貼片,微弱電流刺激你的肌肉被動收縮。目前還不明確這類設備的功效與副作用(比如,有傳聞李小龍是嘗試電刺激訓練而身故),可能我國山東楊永信教授那裡有比較翔實的研究數據。
正星多年前一直從事生產跑步機配件,近年開始生產整機,在市場口碑不錯。這次試用,覺得除了外形設計有些一般外,平穩度、細節處理、控制器、電機響應等都挺不錯,屬於國產高性價比商用跑台。
高端電機類健身設備的話語權一直在國外品牌手中,近年雖然國內廠家也一直在努力模仿與研發,但依然有些差距,希望國產能出精品,別讓我們經營者再花五萬十萬一台去買,讓老外和他們的經銷商賺的笑開花。
這個設備原版叫做motor,屬於近年新型的普拉提小道具,這台是浙江武義某廠仿製的,做工略顯粗糙。我本想買一台回去玩玩,但商家報價10台起賣單價800,少了不賣,只能作罷。浙江金華地區這些年的健身設備產業也異軍突起(家用跑步機、普拉提設備),發展迅猛,但基本仍舊停留在仿造、做外貿的加工階段,若干品牌走電商路線有所成功。
地墊廠商這次有老面孔,也有新面孔。健身行業的地墊解決方案一直是經營者比較頭疼的一件事,需要兼顧不同區域的功能、耐用、施工事項、氣味、價格等等。橡膠地墊、PVC地墊、複合地墊、地毯地墊、卷材、片材、拼接、人造草皮,讓人眼花繚亂。目前國內還沒有在整體解決方案上非常好的供應商,本人為避嫌,也不想過多介紹,以免被認為收了好處。實際上,在我本人已經積存了超過100件不同地墊樣品,了解了幾十個供應商後,我們旗下的健身場所也仍舊在試用不同商家的地墊,還沒有固定供貨方。
這家青島環洋應該是主做代工的廠家,去年北京Chinafit就展出了這台垂直攀爬機,使用後感覺與美國四萬元版本沒啥差異,報價一萬。該公司的渠道拓展滯後,現場兩位工作人員很熱情,但對健身市場一竅不通,我都為他們捉急。
這家其實就是放貸的。如果你已經有了兩個開了一年以上的經營還可以的健身房,並且有固定資產,沒犯罪記錄,他們就借錢給你擴張。預售好了,發展快了,連本帶利還他們錢(說是一年10%左右),做的不好,那肯定沒好事。我個人認為,2018年健身市場會更熱,更多三教九流的人會進入,生意看似烈火烹油,但要當心引火上身。
記得2014年第一屆IWF,大鬍子的展位著實不小,我被他們仿力健360的一套綜合訓練架深深吸引,做工很不錯,報價5萬,是力健的2-3成。後來我買了一套山東產小型的,用了一年多,扔了——不適合國內健身市場。
今年的IWF,各類仿貨還是不少的。
體側儀這次沒什麼大變化,國內新品牌X-ONE、維塑等持續宣傳中。領軍者inbody的銷售渠道發生了變化,原主要代理的展位一字排開展示X-one,inbody由他們國內公司直接進行銷售。這事,也就好像賓士與利星行分了那樣。
我在這次展會上的體測數據,感覺三個數據都還比較準確,懷念去年6月體脂率最低10.5%的時候,五月前爭取降到12%左右。
這套人體運動能力測試系統很不錯,依靠攝像頭捕捉戴在人體上的感應器,並結合壓力感受地板評估。在參展第二天臨走時我參與測試了一次,考慮採購的可能,目前商家報價5-8萬一台。
花絮部分:
總結待續,先去接孩子放學
推薦閱讀:
※2018絕對不可錯過的德國展會!
※2018中針會 :場景的力量是強大的
※厲害了!OXE亮相歐洲最大船艇展!
※教你展會策劃書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