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厭惡:為何你在做決定時總是慫之又慫?
行為經濟學
中學我們學牛頓第一定律的時候,會有許多假設,如無摩擦力、物體在絕對光滑的平面上運動。這個定律只有在如此完美的假想環境下才能完全成立。相反,牛頓第二定律倒是考慮到了外力的作用,彷彿更貼近實際生活。此外,中學物理中常見的假設還有真空(無空氣阻力)、能量轉化為100%等等。然而,現實的環境並無法完全符合這些假設。經濟學也是如此。有一些經濟學的基礎知識的人都知道,傳統經濟學中有幾個重要的假設:人在做決定時都是理性的、手中掌握著十足的信息量並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自利,不考慮自己的行為有沒有影響到別人的利益)。然而,在現實中,就像牛頓第一定律,這些假設往往無法成立,我們不可能每時每刻都是理性的,也不可能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行為經濟學(以下簡稱「行經」),就像牛頓第二定律,告訴我們其實我們人其實在很多情況下是很容易會受到「外力」的干擾,從而做出非理性的決定。行經將經濟學與心理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探索人們在做決定時的受到的干擾與心理規律。
什麼是損失厭惡?
影響人們做決定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為大家講解、剖析「損失厭惡」,又名「損失規避」。(如題)
損失厭惡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定義來自百度百科)。
損失厭惡反映了人們對損失和獲得的敏感程度的不對稱,面對損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過面對獲得的快樂感。(如下圖)
舉一個簡單的遊戲為例:投一枚均勻的硬幣,正面為贏,反面為輸。如果贏了可以獲得5000元,輸了失去5000元。你願意玩這個遊戲嗎?
A.願意
B.不願意
從整體上來說,這個遊戲輸贏的可能性相同,是絕對公平的。但大量類似實驗的結果證明,多數人不願意玩這個遊戲。為什麼呢?
雖然輸贏的概率是完全相等的,但是人們對「失」比對「得」敏感。想到可能會輸掉5000元,馬上覺得很不舒服,這種不舒服的程度超過了想到可能贏來5000元的快樂。
由於人們對於等量的得失的態度不同,人們對待收益和損失的風險偏好也是不同的:
1. 當涉及的是收益時,人們表現為風險厭惡。
在確定的好處(收益)和「賭一把」之間,做一個抉擇,多數人會選擇確定的好處。用一個接地氣的詞形容就是「見好就收」。
實驗:
A.你一定能得到2000元
B.你有80%可能得到3000元,20%可能什麼也得不到
結果是,大部分人都選擇A。想必你也是這樣吧?
然而在統經濟學中,這是不理性的。因為3000×80%=2400,發現了嗎?B的期望值其實要大於2000,所以選擇A是錯的,應該選B。
現實是,大多數人處於收益狀態時,往往小心翼翼、喜歡見好就收,害怕失去已有的利潤。
2. 當涉及的是損失時,人們則表現為風險尋求。
當一個人在面對兩種都是損失的抉擇時,會激起他的冒險精神。在確定的損失和「賭一把」之間,做一個抉擇,多數人會選擇「賭一把」,也就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實驗:
A.你一定會賠2000元。
B.你有80%可能賠3000元,20%可能不賠錢。
結果是,只有少數人情願「花錢消災」選擇A,大部分人願意和命運賭一把,選擇B。
而在傳統經濟學中,這是不理性的。因為(-2000)×80%=-2400,B的風險要大於-2000元,其實應該選A,沒想到吧?
現實是,多數人處於虧損狀態時,會極不甘心,寧願承受潛在的更大的風險來賭一把。
人們在這兩種情況下對風險的態度的轉變是因為損失厭噁心理。面對已經確定的收益,人們不敢冒風險去尋求更大的收益,害怕自己什麼都沒得到,反而失去了確定的收益,畢竟失去的痛苦大於得到的喜悅;而面對確定的損失時,人們變得更願意冒險,不放過任何一個讓自己損失降低的可能,即便自己也有可能損失更多。
著名實驗
關於損失厭惡,經濟學與心理學史上也有一些著名的實驗案例來證明這種現象的存在。最經典的莫過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馬克杯實驗。實驗者將志願者分成兩組,讓他們呆在不同的房間里。實驗者給了第一組志願者每人一個馬克杯,並告訴他們你們現在擁有了這個馬克杯;而實驗者只給第二組遠遠地展示了馬克杯,並沒有給他們。之後,兩組志願者都受到了問卷,讓他們估計他們願意出售(擁有馬克杯的第一組)或購買(只看過幾眼的第二組)馬克杯的價格。結果是第一組給出的可以接受的平均售價是5.78美元,而第二組給出的願意支付的平均價格是2.21美元,甚至低於前者的一半。
兩組給出的回答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差別呢?實驗者給出的猜想是第一組的人應該對馬克杯建立了「感情」,使馬克杯擁有了情感方面的價值,畢竟第一組的人被告知他們是那些杯子的主人。然而對於第二組,他們與馬克杯並沒有什麼接觸、並不擁有他們,杯子對於他們根本沒有什麼特殊意義。因此想讓第一組的人「損失」掉自己的杯子,他們開的價自然而然就比第二組為了得到杯子開的價要高出很多。
實驗者還接著做了一個關於水筆的實驗,這次他們把水筆的價格簽(3.98美元)都貼在了上面,減少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實驗結果是,兩組的差價雖有減少,但依舊存在,也就是說損失厭噁心理依舊適用。人一旦擁有了某物,如馬克杯,比起沒有此物時多得到一個,更不願意失去此物。失去帶來的痛苦遠遠大於得到帶來的喜悅。
這可能也就是為什麼每當我們去逛街買衣服的時候,店員小妹普遍喜歡讓我們拿住衣服、仔細打量,還強力推薦試穿。經過這一系列的與衣服的「親密接觸」後,我們,作為消費者,難免會對它產生「感情」,就好像已經擁有了它。這時,如果不買它(失去它)我們可以接受的價格往往會比真實售價要高出一些,結果就是,我們很可能會自願地買下它,也到達了賣家的目的。
為什麼會這樣?
了解的差不多了之後,你們肯定很疑惑:究竟是什麼讓人類有這樣的心理干擾?
根據楊勇華學者的《我們為何偏好損失厭惡:一個演化視角的解釋》研究報告,損失厭惡傾向與演化心理學有關。演化心理學家已經證實了諸如怕蛇、廣場恐懼症、喜好甜食等人類常見的害怕與情緒其實都是一種「進化的記憶」,是人類長期進化過程中的賴以提高生存與繁殖成功率的「適應器」,損失厭惡也是如此。損失厭惡是人類進化過程中長期面臨惡劣自然條件和殘酷生存鬥爭的產物,損失厭惡型主體比非損失厭惡型或其他類型主體在長期進化中表現出更好的適應性。在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生存鬥爭是極其殘酷和激烈的,個體所面臨的外部環境是相當惡劣的,決策所面臨的死亡威脅分布頻率遠遠大於生存機會,正是這種長期的選擇壓力塑造了普遍存在的損失厭惡傾向。
生活中我們是多麼「蠢」?
說了這麼多理論知識,我也給大家介紹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損失厭噁心理作祟的例子。
1. 線上購物 (例子啟發來自室友)
在某寶上挑選東西時,一個商品往往有許多商家在售賣。我相信大家都貨比三家,比價格、質量、參數……但最後我們往往不會買價格很低的,亦不會買價格很高的,而是選擇價格中等的。這時,我們的損失厭噁心理就開始產生作用了。買太便宜的,怕商品的質量太差,等於白買;買太貴的,又怕商品其實不值這個價,白多花了錢。因此我們為了規避這類風險,選擇中等價格的商品,雖然其賣家可能和別的價位的屬於同一家公司。
2. 追女生
你花了不少時間金錢和心思,最後追到了,要更進一步了(結婚)。你是否選擇結婚和你花了多少時間金錢心思沒關係,而取決於其他因素,比如她到底是不是你的靈魂伴侶,你們究竟有沒有未來,生活和不合拍。但是我們常常聽到看到這樣的對白:「小明,放手吧,你們三觀不合。」「可我們談了七年呀!我為她花了好幾萬,我不能就這樣讓她離開!」這樣的對話。小明在女友身上花的七年的時間、心思和錢都屬於「沉沒成本」,如潑出去的水,是無法挽回和改變的。小明之所以放不下沉沒成本,是因為不願意承認自己在女友身上的「投入」變成了「損失」,不願意放手,即便是與女友三觀不合也選擇苦苦維持這段感情,讓「沉沒成本」繼續累積,並沒有考慮過這樣的婚姻對自己未來的利弊。既然明知不合適,就應該及時分開,而這種「不敢輕易放棄」的損失厭噁心理干擾了人們做決定。這並不會使得自己的損失轉換成回報,而且損失會一直疊加,像這樣的情況,人們理應做出理性的選擇,
減少對「沉沒成本」的損失厭惡。類似追女生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吃自助餐時,雖然過食傷胃的道理大家都懂,人們依然覺得已經花了這麼多錢,就該敞開肚子吃才算有「賺到」;花30塊買了張電影票,但看了20分鐘後覺得無聊至極,但想著已經花了30塊,不看完整場會很「虧」,選擇繼續呆在影院,即使電影帶來的效益為負……
讀完本文相信大家對自己在做決定的時候到底在想些什麼已經有了比較好的了解。部分內容可能顯得非常反直覺,但確實體現了人的不理性。希望大家有所收穫,我們確實應該盡量規避損失,但也要規避「損失規避」,理性地考慮自己面對的損失的實質是什麼,是否已經無法挽回?是否影響未來的收益?再做出決定。
p.s. 筆者是個高中生,抱著對心理學的濃厚興趣,想藉助知乎施展開來,如果哪裡寫得不好的、不正確的,歡迎指教!!另外,大家除了看文章之外,還可以來撩我呀嘻嘻嘻??
推薦閱讀:
※08 理性原罪 - 「布里丹之驢」是怎麼餓死的?
※我到底在研究什麼: 行為經濟學 (上)
※比特幣的升與降:比特幣的投資者正在受到一些非常古老的教訓
※歧視,有時候是一種更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