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更多的史蒂文霍金
史蒂文霍金去世的消息令人意外和悲傷,但考慮到他一直以來的病情,卻又在情理之中,於是我感覺的卻是惋惜。單說對物理學的貢獻,史蒂文霍金比不得愛因斯坦和牛頓,根據物理行業的朋友說,他的貢獻也比不上中國的楊振寧,但是當我們努力列出幾個物理學家的名字時,霍金這個名字脫口而出的可能性遠遠大於楊振寧、薛定諤或者海森堡,僅此一點,稱其為貢獻卓著的物理學家也絕不為過。
基礎科學主要是對宇宙和物理原理進行探索,無法像生產科技一樣直接轉化成生產力或者說錢,科研經費有限的中國更不會願意在此投入過多,量子物理作為基礎科學,長期主要由發達國家投資進行研究,對於中國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比較陌生。並且許多人認為,量子物理非常高深莫測,應該由專業學物理的人去學,自己是平頭百姓,沒有必要去涉獵這方面的知識,所以很多國家的中小學教材之中,幾乎難覓量子物理的研究成果,很多人即使有較高學歷,也依然不了解這個世界是如何構成的。
這是非常有問題的,這是對基礎科學的誤解,基礎科學並非屠龍之術。我們需要有科學家可以將生澀難懂的物理研究成果,翻譯成通俗、時尚的語言表達出來,並讓老幼婦孺都能學到。這個時候我們有了霍金。也許真的如他自己所說,是因為他的殘疾而出的名,但客觀上,霍金非常善用宣傳手段,將各個物理學家(包括自己)原本通過複雜物理計算得出來的科研成果,用更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並藉助自己的名氣將其推廣,激發了更多人對科學的好奇和熱愛,促進了更多人對世界觀的思考和理解,改變了更多人對物理學的看法,甚至激勵更多人長大後投身物理學研究,這當然也是一種對物理學的貢獻了。
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曾經在網上晒圖,他給自己還是嬰兒的寶寶買了一套叫《寶寶學量子物理》的書。這套書我也給我的兒子買了,只不過他上了小學才真正讀懂上面的字,而其中的意思和原理仍然是一知半解,但對我來說也就足夠了。兒子曾經跟我談論過鬼魂,想必他是聽了看了同學或網上傳播的鬼故事,我回復他說,鬼在現實里並不存在,鬼就像火龍一樣,是人們想像出來嚇唬別人的東西。兒子表情有些驚訝,於是我說,你還記得量子物理那本書嗎?物體是由原子構成的,並不能像鬼一樣憑空消失,如果真的消失了,會產生巨大的能量,你會看到「鬼」爆炸了。
以兒子的學識水平,也許並不能理解為什麼鬼消失就一定得要爆炸,但看到我理直氣壯地講「鬼是不存在的」,也基本信了八分,好在我有關注像霍金這樣的科普家們,使得我掌握了一些量子物理常識,面對孩子的問題我可以堅定地對其科普,而不是模稜兩可的說:「自己看書問老師」,然後孩子繼續看著鬼神電影墮落下去。
除了哲學、世界觀上的影響力外,量子物理在經濟上也並非完全無貢獻。當量子物理的研究成果出來時,一般並沒有直接轉化為產品和金錢,幾乎等到發現它的物理學家都去世很久了,生產科技領域才逐漸依賴量子物理。比如我們的手機電腦的發明,先進的材料化學,電子顯微鏡的發明等都離不開幾十年前量子物理的理論成果。霍金這樣的科普家則似乎將這種需要幾十年才能產生經濟價值的工作成果,提前實現了創收,那就是每當霍金向大眾通俗解釋一通自己的研究成果,總能引起全球的科學愛好者熱烈的討論,並以此養活了一眾的媒體、書商和影視從業者。《萬物理論》獲得了奧斯卡獎和不菲的票房,《生活大爆炸》也因霍金的客串而成為當天的收視率第一(18-49歲人群)。
再比如說當「納米科技」一詞流行時,中國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納米噱頭,當「暗物質」或「引力波」被發現時,中國就會跳出一些「大師」說他們早就發現了,從而吸引一大群觀眾的點擊。從這個角度看,量子物理還是可以在許多意想不到的地方發光發熱的。
無論如何,霍金的去世也許不是物理學象牙塔里很大的損失,但絕對是全體人類相當大的損失,物理學界中這樣善於與「凡人」溝通的大牛實在太少了,想到以後人們不再容易受到專業物理學者的諄諄指引,可能變得更加迷茫和無聊起來,我不禁悲痛扼腕,好像天黑了一般。
推薦閱讀:
※「卡卡」是哪個國家的人?
※對於網路反腐利大於弊的思考
※美國做過哪些事情,讓其他國家所不恥?
※奧林匹斯星傳是那個國家神話?
※米蘭1-0國米,還有哪些國家德比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