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什麼職業最容易被淘汰?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機器人、智能化越來越普及,不少人開始擔心未來有一天被人工智慧搶掉自己的「飯碗」。
其實,從AlphaGo與棋王柯潔的對弈開始,AI(人工智慧)與人的關係就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前段時間,這張《紐約客》雜誌的封面,也引起網友們的一絲擔憂:機器人在馬路上行走,人們則癱坐在地上行乞。
我們說,「每一枚硬幣都有正反兩面」。人工智慧也不例外,它讓你我的工作和生活變得更加便捷高效的同時,也讓不少行業面臨被取代的窘境。
一起來看一下路人怎麼說……
https://v.qq.com/x/page/k05008lz4f2.html
一、未來職業「被淘汰」概率指數
不久前,BBC基於劍橋大學研究者的數據體系,分析了365 種職業在未來的「被淘汰概率」。其中,最可能被機器淘汰的三種分別是電話推銷員,被取代概率99.0%;打字員,被取代概率98.5%;會計,被取代概率97.6%。最不可能被機器淘汰的三種,分別是心理醫生,被取代概率0.7%;教師,被取代概率0.4%;酒店管理者,被取代概率0.4%。
而在我國歷史上,也不乏許多曾經地位很高,但由於社會和科技進步而被淘汰的職業。比如普通「代寫書信」的先生、普通做秤的秤匠、修筆的筆匠以及描圖員等等。它們的一個共通點是:基本從事不太需要創造性思維的「技術活」。
二、未來智能工廠不會是「無人工廠」
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以下三類技能要求,那麼恭喜你,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很小:社交能力、協商能力以及人情練達的藝術;同情心,包括對他人真心實意的扶助和關切;創意和審美。
反過來,如果你的工作符合以下特徵,那麼,你可以從現在開始擔憂並未雨綢繆了:無需天賦,經由訓練即可掌握的技能;大量的重複性勞動,無需過腦;工作空間狹小,坐在格子間,不聞天下事。
三、聽聽專家的意見
自興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中南大學副教授
陳白帆:(機器人)擅長於計算,記憶,但它也有它的短板,就目前的技術來講,AI還是在單一領域,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太複雜了就不行。
陳白帆認為,人工智慧在替代部分傳統崗位的同時,也會產生新的崗位。如大數據工程師、人工智慧工程師、機器人工程師等。實際上,自1959年誕生世界第一台工業機器人以來,已經讓一部分工人失去了原來的工作,但相應的,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未來的智能工廠不會是「無人工廠」,而是「人機協作的工廠」。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說過:「強大人工智慧的崛起可能是人類遇到的最好的事情,但也可能是最壞的事情。」所以,如何實現更好的人機協作,讓人工智慧朝著對人類利好的方向發展,需要我們揚長避短,把握好技術這把雙刃劍。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先後8次提及互聯網。並且在講到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時,明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科技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如何在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時,做足準備,迎接變化,是這期馬欄山指數,想跟您探討的。人工智慧,好比一列火車,苦苦期盼,終於來了;然而它呼嘯而過後,希望我們,都在這趟列車上,一起抵達更好的下一站。
你怎麼看?
推薦閱讀:
※AI人才之洞見
※LeCun親授的深度學習入門課:從飛行器的發明到卷積神經網路
※電銷機器人是怎麼操作的
※人工智慧帶來的道德困境(一):生死時速
※對話式交互設計的9個關鍵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