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思想地圖 | 一本《史記》能買兩畝良田——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古代清朝書價?物價?購買力生活水平

微信公眾號【思想地圖】,ID:sixiangditu

不少人對之前寫的《書非買不能讀也》中清朝書價的核算有異議,有失嚴謹。現在想來僅僅用大米折算對比古今物價、書價的確不具備充分的說服力,尤其是現在袁隆平超級水稻大幅增產以後。為此,本文從收入、購買力、書價、房價、米價、日常生活用品等方面入手,盡量描述一個古代(清朝)生活水平的大概直觀印象。

月薪 1 兩銀子

順治康熙年間,月工最少者為300文,最多達1500百文,但以800、1000文為常價,長工最少為3000文(年薪三兩),最多至20吊(年薪20兩)。

康熙年間的翰林院編修查慎行的《南齋日記》:「付轎夫七月工食文銀四兩」。轎夫為4人,因此轎夫的月工資是 1 兩。

康熙年間蘇州織造衙門裡的一個熟練織工的月工資是一兩四錢銀子,另還有每月4斗米的實物口糧,這是工人中的最高等級的收入了。蘇州織造衙門不免與太監打交道。太監的收入是最低的2兩,最高的每月8兩。

《大清會典》卷二一「文職官之俸」條:

「一品歲支銀一百八十兩,二品一百五十兩,三品一百三十兩,四品一百零五兩,五品八十兩,六品六十兩,七品四十五兩,八品四十兩,正九品三十三兩有奇。」

折算月薪3-15兩不等。當然,清朝後期有補發養廉銀等。

《紅樓夢》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開合,情哥哥偏尋根究底》中,平兒剛回到家與劉姥姥寒暄時寫道:

劉姥姥道:「這樣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錢,五五二兩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兩銀子。阿彌陀佛!這一頓的錢夠我們莊家人過一年了。」。

劉姥姥家當時也算中產階級,有房有地還雇得起工人丫頭。也就是說小戶人家每個月也不過花費2兩銀子。

月薪 1 兩銀子能買哪些日常用品

清朝1兩銀子大概能買到下述東西中的 1 種:

50-200公斤大米,50斤麵粉,20-50斤魚,20-30斤豬肉,20-40斤牛肉,三四百個鴨蛋,四五百個雞蛋,500斤黃瓜或白菜,200斤蔥,130斤蒜苔,50斤棗子,100斤桃子,15-30斤豆油或花生油,100斤鹽,做3身長袍的棉布。1兩銀子不是能買上面所有東西!是只能買兩個逗號之間的一樣東西!

清明兩朝每兩銀子大概是37.3克,不同時期,1 兩銀子兌換1000-2000文錢不等,且物價變動,每個時期都不同,比如饑荒時期月薪1兩銀子只能買50斤大米。因此本文只能估算大致購買力如上,物價大概靠譜即可。

1 本《史記》賣 7 兩銀子(半年工資)

清繆荃孫(1844-1919)《藝風堂文集續集》里有一張《士禮居刊行書目》,裡面記載1800年《國語》每本1.2兩白銀。《國語》全文9.2萬字,《史記》全文52萬字,因此折算下來,《史記》每本6.78兩白銀,約7兩。

1 本《史記》能買 2 畝良田

《履園叢話》:「本朝順治初,良田不過二三兩,康熙年間,漲至四五兩不等。至乾隆初年,田價漸漲,然餘五六歲時,亦不過七八兩,上者十餘兩。」

1 本史記能在北京買 1 間房子

一旗人賣了自己的三十二間房,得了二百二十兩,平均一間房值七兩銀子。正黃旗的一個旗人,賣了兩間房給別人,得了三十兩銀子,平均一間房值十五兩。前門外一商鋪作為商用酒鋪,全賣出去,價格一百零五兩。

民國一點都不值得懷念

《武清縣誌》載:「據1937年統計,自耕農兼地主平均每年開除資本約收實益140元,佃農平均每年開除資本約收實益14元。」這裡的「元」指的是銀元,1928年國民政府頒布《國幣條例草案》規定:「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零八毫為價格單位,定名曰圓」。即一元合銀0.648兩。由此推算,清朝普通佃農每年收入9兩銀子,每月平均7錢5厘,不到1兩銀子。可見清朝到民國生產力沒有大的變化,人們生活水平基本沒變。很多人懷念的美好民國完全不真實啊

當下中國是有史以來最幸福的中國

清朝維持正常生活的開銷為每人每年5兩銀子,而這個標準,大多數人是達不到的,能夠填飽肚子已經算是不錯了。存錢?根本沒可能。平均每家每月150公斤大米(這還是條件比較好的京城),肚子都吃不飽,真的是溫飽都沒解決。現在一個月吃穿住用行就靠150公斤大米,代入想像下這是一種怎樣凄慘的生活景象。2016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4000元,大約能買10000斤大米。幸福主要是對比感受到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當下中國真是有史以來最幸福的中國。當然,不要拿古今收入購買力對比北京房價,幸福感會降低。

如果您覺得好,就轉發一下唄

END

閱讀更多

歷史文章:

1.幸福清單:誰是幸福的——為什麼他會幸福?科學研究

2.書非買不能讀也——你不讀書是因為不花自己的錢買書

3.社會發展最好的節奏是小步快跑微改革——論激烈社會變革的巨大弊端

以後會寫以下若干選題:

1.若干讀書筆記

2.一年讀2000萬字非虛構類書的經驗

3.信息爆炸時代的思想地圖——如何更有效率的讀書

4.人工智慧取代人類即使在一萬年後,我們也肯定能夠知道的事

5.為什麼我認為中醫能治病卻從來不看中醫

6.當下中國和傳統中華文明只有一毛錢的關係


推薦閱讀:

TAG:書價 | 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