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口吃病的正確途徑--汪立彬
有人可能不太喜歡「口吃病」這個說法,他們認為口吃不是病。口吃確實不是病,但口吃現象,加上心理障礙,那就是病了。所有「病」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讓患者在身體上或精神上痛苦。如果你為自己的口吃而苦惱,甚至沒法愉快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那麼你就是一個口吃病患者。
是病,就得治。治病,通常有三種方式:
第一種是對因治療。對因治療,就是找到致病的原因,然後消除它。如中醫治風濕,講究祛濕、補腎、強筋、健骨,這就是對因治療。
其次是對症治療。對症治療,就是針對癥狀採取措施,力圖消除或減輕癥狀。比如感冒,感冒是由病毒引起,因此治感冒最好的方式是殺滅感冒病毒,殺滅感冒病毒就是對因治療。但人類目前還無法殺滅病毒,那就只能對症治療了,如果有咳嗽的癥狀,那就止咳;如果有發燒的癥狀,那就退燒等。
第三種是對因治療與對症治療相結合,這也是最理想的治療方式。中醫治風濕時,除了祛濕、補腎、強筋、健骨等對因治療的手段之外,還會加一些止疼的葯,這就是對症治療。
口吃病的治療,也應該包括對症治療和對因治療兩個方面。
先來說說對症治療。在我看來,口吃本身並不是習慣,但是急、快、猛、重、亂這種不好的說話習慣容易導致口吃。對症治療,就是通過呼吸和發音訓練,改變不良的語言習慣,培養一種輕、柔、緩、慢、有節奏的良好的語言習慣,這樣自然能大大減輕、減少口吃現象以及胸悶氣短的現象。對症治療是治標的,是輔助手段。
而對因治療,才是治本的。下面著重講講對因治療。
口吃患者自言自語時都不口吃,而在面對人講話時會口吃,並且對方在你看來越重要,你越是不想在對方面前口吃,就越容易口吃。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口吃患者在說話的時候,總是條件反射式的關注口吃,害怕出現口吃,努力的想要避免口吃,結果使自己的身心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另外,口吃患者不僅怕口吃,還怕「怕口吃」。當口吃患者發現自己緊張時,他們會對「緊張」本身感到緊張。因為口吃患者知道,每當自己緊張時就更容易口吃,所以,為了不口吃,就堅決不能緊張。於是,口吃患者就拚命的壓制緊張,拚命自我暗示「不要緊張,放鬆,不要怕」,越是不允許絕大部分自己緊張,緊張感就越強烈。結果,口吃患者被自己的緊張壓的喘不過氣來,大腦混亂,氣息紊亂,發音器官痙攣、僵硬,甚至額頭出汗,渾身發抖,整個人都不好了,自然就口吃的一塌糊塗了。
口吃其實是一種人皆有之的正常現象,啞巴除外;緊張是人的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如果一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緊張,那他該去精神病院看看了。很多口吃患者都有一個願望,那就是見了誰都不緊張,在任何場合下都不口吃。這是不可能做到的。森田正馬認為:人們應該正確地、客觀地認識現實,不應該脫離實際地把自己的理想和慾望擴大到完全不可能實現的範圍,否則就會徒增煩惱、不安和緊張,進而導致疾病。
問題在於,口吃患者似乎每天都處於高度緊張和焦慮狀態,那麼口吃患者到底為什麼緊張呢?
口吃患者面對跟自己有關的人時,就容易緊張,而且越是想給對方留個好印象,就越是緊張。那麼,口吃患者真的是怕人嗎?當然不是,如果對方跟你完全無關,你不需要跟他交流,你自然不會緊張。可見,口吃患者怕的是說話。說話可怕嗎?如果你知道對方是個聾子,你說什麼他都聽不到,那麼你應該也不會怕,因為你心裡明白,就算我口吃了,他也聽不出來。說到底,口吃患者其實怕的是口吃,怕的是因口吃而丟人,怕因口吃而被嘲笑,被看不起。
口吃患者認為口吃=丟人,口吃是全世界最丟臉的事兒。所以,口吃患者寧願把自己想說的話咽回去,或者換個說法,也不願意冒著可能會結巴的風險把自己想說的話原原本本的說出來。怕因口吃而丟人,所以口吃患者在說話時總是提心弔膽,經常躲躲閃閃,欲言又止,或者臨時換詞、繞等,這就是發言意欲不安定,再加上身心都處於緊張狀態,自然就容易發生口吃。
有人可能會說,那為什麼正常人緊張的時候不容易口吃,而口吃患者一緊張就口吃呢?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首先,任何人,包括口吃患者,在面對氣場強於自己的人,或是相親,或是公眾講話時,都會緊張,這是一種正常的應激反應。其次,口吃患者除了有這種應激反應式的緊張外,還有對口吃的擔心和恐懼導致的緊張。第三,口吃患者感覺自己緊張了,往往會跟緊張感對抗,拚命的暗示自己不要緊張,這麼做反而會激起更大的緊張。所以,口吃患者的緊張更加複雜,更加強烈。其實,正常人在緊張時,也可能會口吃,只不過在日常生活中,在一般性的人際交往中,他們不容易緊張,即便是緊張了,他們也從不認為緊張是問題,從來沒有想要消滅緊張的願望和努力。他們會帶著緊張感去做當下該做的事兒,過一會兒,他就全身心投入到當下正在做的事情當中,就忘了緊張那會事兒。
綜上所述,如果你認為口吃是問題,口吃丟人,那麼你就會怕發生口吃,進而害怕說話,進而在與人交往時不自信、緊張,越是緊張就越容易口吃。如果你認為口吃沒啥大不了,口吃沒啥丟人的,你自然就不那麼介意,也就不會害怕說話,在與人交往時也就不那麼緊張,自然也就不容易口吃了。
有人說,我有時候明明不緊張啊,怎麼也口吃呢?
你感覺自己不緊張,不代表你真的不緊張。
以前看過這麼一個笑話:
小明去面試,在面試官前坐了下來,面試官看了看小明,然後說,小夥子,你不要緊張,咱們隨便聊聊。小明說,我不緊張啊。面試官說,你真的不用緊張。小明有點不耐煩的說,我真的不緊張啊。面試官說,你不緊張,你他媽坐在茶几上幹嘛?
只要你內心介意口吃,你有不要口吃的願望,那麼,在與人交流時,你就一定會緊張。只不過,有時候你沒有意識到自己緊張而已。
有人說,我說話時努力的讓自己放鬆,怎麼還口吃呢?
努力的讓自己放鬆,不但達不到放鬆的目的,反而會激起更大的緊張。大家記住一個原理:人無法控制感情,當你試圖控制某種感情時,它反而會變得更加強烈。
有人說,我一直在網上關注口吃,了解口吃,我加了很多口吃群,我已經知道了人是口吃之器,口吃是一種人人都有的正常現象,道理我都懂,可我怎麼見了人還緊張呢?我怎麼還口吃的那麼嚴重呢?
其實,「知道」跟「懂」差十萬八千里。
「知道」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有這麼回事兒,但不知道為什麼是這樣,對之半信半疑。「懂」是徹底搞清楚了它到底是怎麼回事兒,並發自內心的、全心全意的相信這一點,然後自覺地將之運用於實踐。如果我只是告訴你不要介意口吃,口吃不丟人,你一定不為所動,你一定不會相信我說的話。但如果你知道了口吃到底是怎麼回事兒,說白了,就是你所有關於口吃的疑惑都解開之後,你才是真正的懂了。
所有官員都知道「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但很多官員依然濫用權柄,大肆斂財,無法無天,直到有朝一日,東窗事發,鋃鐺入獄,才幡然悔悟,才真正懂了「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含義。
很多口吃患者,到了四十歲之後,口吃現象會逐漸的變輕,這就是因為他們從生活實踐當中領悟到,口吃真的沒啥大不了的,沒有年輕時想的那麼可怕,於是乎,心裡踏實了,對口吃沒那麼關注和介意了,口吃自然就會大大減輕,甚至不治自愈。
本文的開頭有一個地方容易產生歧義,有人可能會說「不對啊,你又說不要與口吃對抗,又說要練習發音,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大家應該都聽過這麼幾句話:
願上帝賜予我足夠的力量,去改變可以改變的東西;
願上帝賜予我足夠的力量,去接納不可改變的東西;
願上帝賜予我足夠的力量,去分辨二者。
人生的悲哀就在於,可以改變的地方,不去努力;不可改變的地方,近乎偏執的盲目的去努力,不撞南牆不回頭,撞了南牆也不回頭,開輛車繼續撞。結果只能是徒勞無功,虛度光陰,還把自己搞的身心俱疲,遍體鱗傷。
練習發音,不是為了對抗口吃,而僅僅是為了養成一個好的說話習慣,這叫改變可以改變的東西。在保持一個好的說話習慣的前提下,允許口吃,允許緊張,帶著口吃和緊張去生活、去工作、去交際,這叫接納不能改變的東西,也叫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正常人允許自己口吃,允許自己緊張,不與口吃對抗,不與緊張感對抗,他們從來沒有不要口吃和緊張的願望和努力。而口吃患者,不允許自己口吃,不允許自己緊張,總是與口吃對抗,與緊張感對抗。正是這種對抗,引起了更多的口吃和緊張。可見,只要變對抗為允許,口吃患者就能做回正常人了。
所以啊,要想根治口吃病,要想從根本上擺脫口吃煩惱,還是要靠系統的心理輔導。通過心理輔導,來引導口吃患者轉變對口吃及緊張的錯誤認知、錯誤態度和錯誤情感。同時,輔之以必要的呼吸和發音訓練。這才是根治口吃病的正確途徑。
推薦閱讀:
※淺論口吃矯正及口吃病的治療
※口吃的人在這個年代怎麼活下去?
※阿難頭動,求解答,對我很重,求解?
※【原創】如何矯治兒童口吃?
TAG:口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