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動支付十年變遷
移動支付十年變遷
微信 作者: 大數據金融雜誌 2017-08-01 15:18
眾籌-全文略讀:為進一步提高《大數據金融》雜誌及新媒體平台的專業性和可讀性,及時反映新金融產業發展現狀,現長期徵集互聯網金融、眾籌金融、移動金融、大數據金融發展相關內容稿件,凡相關領域從業者、研究人士、教育界人士、大專院校學生及其他相關人士均可投稿...
名家 原創 專業 新銳 越是習以為常的事物,我們越是容易對它出現的時間產生錯覺。
對很多人來說,如今在便利店、超市或者餐廳、商場里拿出手機來進行支付,似乎已經司空見慣。但如果回看移動支付的發展歷史,以十年為單位來度量都會顯得過長,甚至把目光放在5年之前,所謂移動支付仍很少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
如果移動支付是一本書,大篇幅的筆墨才剛剛開始。不過,從故事的開篇起,無論在哪個時點都不乏技術的較量與機構的博弈,故事的主角也總是在變換。
引
言
NFC:佔得先機
技術的快速迭代使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種尷尬:與十年前相比,移動支付一詞所涵蓋的內容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查閱十年前的文獻,當時的研究案例在今天已經很少被提及。例如中國移動的移動夢網、廣東銀聯的DNA手機支付,市政交通一卡通倒是已經廣泛普及。
而再往前追溯,移動支付的方案最先在鄰國日本和韓國出現也已經是2004年左右。當時,日本的移動運營商NTTDoCoMo推出基於FelicaIC晶元的移動支付業務;韓國的三大移動運營商SKT、KTF、LGT則主推基於紅外線技術的移動支付業務。
在國內,後來被廣泛提及的NFC支付在十年前已經出現萌芽。
2005年,成立剛滿3年的中國銀聯設立了一個專門的項目組,負責跟蹤、研究NFC的發展。很快在2006年,中國銀聯便推出一項基於金融IC卡晶元的移動支付方案。
作為另一個主要參與方,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移動運營商在當時也有自己主導開發的移動支付產品方案。
在銀聯與中國移動的外圍,包括設備廠商、晶元商、方案提供商、銀行、商家等都開始露頭。
2009年前後,中國移動和銀聯相繼在一些省市內開展移動支付業務試點。中國移動在2010年入股浦發銀行時也被認為是為移動支付布局。銀聯更是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及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發起設立手機支付產業聯盟。
而銀聯與中國移動之間就NFC技術的標準存有分歧:NFC的工作頻率存在銀聯的13.56MHz和中移動的2.4GHz兩種標準。標準不統一,無疑影響了參與產業各方大舉投入的信心。
直到2012年6月,中國移動與銀聯簽訂移動支付業務合作協議,放棄自主開發的2.4GHz標準,分歧才結束。
而在當時,移動支付未實現大規模推廣,受理環境不完善也是主因。
雖然銀行磁條卡向IC卡的遷移從2005年便提上日程,但由於成本的原因,銀行方面並無積極性。同樣,受理側POS的非接改造也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基礎設施的建設很難憑藉市場機構之力來達到。
2011年,央行發布《關於推進金融IC卡應用工作的意見》,正式在全國範圍內啟動IC卡晶元的遷移工作,同時要求ATM終端和非現金終端進行金融IC卡受理改造。
隨著金融IC卡的普及與POS終端的非接改造逐年推進,NFC支付終於等來機遇。不過,對手很快就出現了。
二維碼:後來居上
故事還有另一條主線。
2011年的10月,多家媒體發布消息稱,支付寶公司正著手準備推出一種針對手機掃拍二維碼的支付方案,並稱之為是國內首個針對二維碼應用的支付方案。
就在那一年的5月,央行剛剛發放了第一批27張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寶是其中之一。
未獲得牌照前,支付寶也曾以簡訊、語音、客戶端軟體等方式涉足一些移動支付業務,但卻並非主流。
2012年夏天,打車軟體出現了。打車的小額、高頻場景與支付寶二維碼支付形成契合,成為掃碼支付最先普及的領域。之後,微信支付的二維碼支付也藉由打車軟體進入市場。
對比NFC支付,二維碼支付是基於賬戶體系搭建起來的支付方案,幾乎不涉及硬體設備改造,而且產業參與方少,更容易達成一致。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和騰訊在打車軟體上的補貼力度之大,使市場局面快速打開。
掃碼支付在線上的拓展也跟著鋪開。根據支付寶在2013年11月發布的一項數據,其掃碼支付覆蓋了航旅、遊戲、團購、B2C行業等46萬家網站商戶。
然而風聲突然就收緊了。
2014年3月14日,一份名為《關於暫停支付寶公司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等業務意見的函》出現在了網上。這份由央行下發的文件要求要全面評估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虛擬信用卡的合規性和安全性。很快,文件的真實性就得到了確認,並引發了輿論的關注。
央行方面解釋稱,條碼(二維碼)應用於支付領域有關技術、終端的安全標準不明確,相關支付指令驗證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質疑。
而中金公司則評價認為,二維碼等支付方式本質上是用線上方式來做線下收單業務,銀聯的利益受到極大損害。
之後,雖然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秘書長王素珍在5月時表態稱,相關部門正在研究二維碼的標準,重新推出尚無具體時間表。
但到7月時,支付寶就低調重啟二維碼支付,並在上海進行補貼推廣。對此,監管保持了默許的態度。8月,微信支付也推出「面對面收錢」的功能,重啟二維碼支付。
不過,此前的主動型二維碼支付在這時轉變為被動型二維碼支付,即從原來的客戶掃描商戶的二維碼,變為由客戶生成二維碼,再由商家手持POS終端掃描讀取。掃碼方式的變化,使安全性有了很大提升。這一改變被認為是監管沒有再干預的主要原因。
解開了束縛,兩家支付巨頭的「圈地」大戰隨即打響了。
陣營劃分
2014年的「雙12」,是一個值得書寫的時點,這是二維碼支付最早的一次大規模線下推廣。
當天支付寶聯合約2萬家線下門店推出支付寶錢包付款打5折的活動。支付寶在「雙12」下午3點半的交易數據顯示,支付寶錢包全國總支付筆數超過400萬筆。全國消費者買下了超過90萬個麵包、100萬瓶牛奶、15萬個毛毛豆蛋糕、35萬個水餃、2萬個比薩、21萬個餛飩、5萬個甜筒和50萬包芒果乾……
比這些數字更值得驚奇的,是人們對一種完全陌生的支付方式所展現出巨大的熱情。
補貼的方式看似簡單粗暴,卻能直擊紅心。這在互聯網行業已經百試不爽。
除了對消費者的補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對於服務商的返利補貼也是大手筆。在財付通和支付寶向商家收取的費用中,幾乎有一半補貼給了服務商。一批從事聚合支付的服務商迅速崛起,返利就是他們的主要利潤來源。
對比來看,傳統的線下收單業務中,借記卡的費率為0.35%,封頂13元,貸記卡發卡行服務費費率為0.45%且不封頂;由於二維碼支付並沒有行業標準,服務費率是由市場自主決定。
今年6月由支付清算協會發布的《關於銀行卡收單市場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中指出,部分議價能力較強的支付機構向收單機構或代理商收取的費率在0.2%-0.25%左右,其直接拓展的部分商戶初期甚至實行零費率模式,顯著低於線下刷卡交易成本。
「部分銀行受條碼支付業務衝擊,商戶流失較為嚴重,創新產品推廣阻力較大。」報告中這樣表述。
二維碼支付推廣「來勢洶洶」,讓本就遲滯的NFC支付更加陷入了尷尬境地。
但是轉機已經開始出現。
2014年9月上市的iPhone 6首次搭載NFC功能,配合指紋識別Touch ID,正式介入移動支付。雖然Apple Pay在國內市場並未隨著新機首發同步開放,談判已經低調開始。
差不多一年之後,在2015年12月,中國銀聯正式與20餘家商業銀行聯手推出「雲閃付」產品,開始了對二維碼支付的反擊。一周之後,銀聯又宣布了與蘋果公司及三星電子達成合作的消息。
2016年2月,Apple Pay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憑藉在國內的眾多擁躉,Apple Pay上線12小時內的綁定銀行卡數量超過3800萬,引發大量的輿論關注,極大地推動了一次NFC支付的市場教育。
之後,Samsung Pay也在3月時推出。作為國內手機廠商,小米的Mi Pay和華為的Huawei Pay則在8月正式上線。
從這時起,手機廠商在NFC支付陣營中的地位開始凸顯。尤其是小米、華為等國內手機廠商,更是將NFC功能當作一個賣點。
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在出席2016年第五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時甚至表態,「手機廠商進入支付與清算行業才剛剛開始,未來可能推動整個支付行業的發展」。
陣營劃分完成,邊界卻被打破了。
鹿死誰手?
當我們習慣於將二維碼支付與NFC支付放在對立的兩端時,銀聯也開始做二維碼支付了。
2017年5月,中國銀聯聯合40餘家商業銀行正式推出銀聯雲閃付二維碼產品,京東金融、美團點評等非銀機構也宣布加入其中。
雖然看起來幾乎一樣,但銀聯的二維碼支付是基於卡組織、發卡機構、商戶和收單機構的「四方模式」,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則是直連銀行的「三方模式」。
作為一個開放的標準,接入這一體系,就等同於接入了銀聯已有的受理環境,包括境內和境外。這對早已垂涎移動支付市場,卻被兩家巨頭排斥在外的機構無疑是絕好的機會。
如果說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前期是在搭壁壘,銀聯則是在放口子,將更多的「狼」引入市場。說到底,銀聯作為支付行業的基礎設施提供方,有越多機構接受其標準,才越符合其利益。
但在國內,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優勢仍然明顯:那就是消費者在補貼刺激下形成的支付習慣。
易觀國際的監測數據顯示,在2017年第一季度,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市場份額超過了93%。
有趣的是,支付寶的「大本營」杭州在今年將被銀聯浙江分公司列為「雲閃付」示範城市。從5月開始,杭州公交的機具上出現了支付寶和銀聯兩家的LOGO,支持兩種支付方案。短兵相接就這樣上演了。
充滿活力的競爭環境,使移動支付在國內的發展遠超海外市場。
7月17日,《紐約時報》發表一篇題為《在中國城市,現金正迅速變得過時》的文章,開頭中描述「在中國的大城市,幾乎人人都用智能手機支付購買一切東西。在餐廳,服務員會問你用兩種智能手機支付手段中的哪一種:微信還是支付寶?現金支付是第三種選項,且可能性很小」。
整體來看,易觀國際在7月發布的最新數據稱,從2013年到2016年,第三方移動支付的年交易量從1.3萬億增長至35.33萬億。預計2017年整體交易規模將保持超過100%的增長速度,達到75萬億。
沒有人會滿足現狀。
隨著指紋、刷臉、虹膜、聲音、指靜脈等生物識別技術的成熟,密碼本身都快要過時了。而區塊鏈、虛擬現實、物聯網等非支付技術也在尋找從跨境大額匯款、線上購物、支付流程自動化等入口切入支付行業。
7月,阿里巴巴的無人超市在杭州開始公測,從進店、購物到離店,每個客人會被單獨辨別,完成支付寶的自動扣款支付。其背後的物聯網支付技術展現了獨特的科技感。
這是否是移動支付的未來趨勢,或者說移動支付的未來屬於誰,目前都很難得出答案。
正如十年之前,很難想像手機支付如此深刻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或許再過十年,今天的主角都會成為歷史,新的勢力早早站上了風口。
科技的力量就是如此殘酷,卻讓人嚮往。
大事記
2009年,中國移動在10省範圍內啟動手機移動支付業務試點。
2010年,中國銀聯在上海、山東、寧波、四川、湖南、深圳、雲南等省市開展移動支付業務試點。
2012年,支付寶推出二維碼支付業務。
2013年8月,快的打車接入支付寶。
2014年1月,滴滴打車支持微信支付。
2014年3月,央行暫停二維碼支付。
2014年7月,二維碼支付低調重啟。
2014年12月,二維碼支付掀起線下補貼大戰。
2015年12月,中國銀聯與20餘家商業銀行聯手推出「雲閃付」產品。
2016年2月,Apple Pay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2017年5月,中國銀聯聯合40餘家商業銀行推出銀聯「雲閃付」二維碼產品。
- End -
- 如果喜歡,請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
讓我們一起在這裡,關注大數據金融...
【版權保護聲明:大數據金融雜誌選發有優質傳播價值的內容,並極其尊重優質原創內容版權,如所選內容影響到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刪除。
推薦閱讀:
※聚合支付行業的基本情況?
※影響國內手機支付普及應用的障礙是什麼?
※雲閃付推統一APP,移動支付第三力量崛起
※【乾貨】網聯之支付能力
※App Store 是否保存用戶信用卡的 CVV 碼?
TAG: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