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浪潮」之下的從眾心理

《浪潮》是2008年上映的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德國電影。故事發生在一所德國高中進行「國家體制」主題活動周期間,影片的主人公賴納·文格爾是這所高中的老師。由於他最喜歡的「無政府主義」課被另一位老師捷足先登,因此他只能主講「獨裁統治」課程。對於自由散漫的學生們來說,任何課程都只是為了學分而上,他們在課上大聲聊天,無心聽講。為了改變這一情況,文格爾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一個「獨裁統治」的社會實驗。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在為期一周的實驗中,文格爾處於至高無上的位置,學生們對他要絕對服從。他提出鏗鏘有力的口號——「紀律鑄造力量、團結鑄造力量、行動鑄造力量」,用嚴苛的規則束縛學生,向他們灌輸集體主義,要求他們絕對服從,遵守紀律。令人驚訝的是,原本散漫無序的學生們逐漸變得非常順從,步調一致地投入其中。他們精神抖擻,穿上制服,做課間操,互相監督,很快凝聚成一個新的團體。他們給這個團體命名為「浪潮」,還設計了一個專用的問候手勢。他們發傳單,印貼紙,拉攏新的成員。只用5天時間,「浪潮」組織就發展壯大起來。這些青年男女漸漸沉湎於這個名為「浪潮」的組織中,從最初的玩樂心態,一步步滑向了「獨裁」與「納粹」的深淵……

這個別具一格的社會心理學實驗驚世駭俗地證實了極權主義與普通人生活之間的某種必然關係,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從眾的力量。

什麼是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社會心理和行為現象,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阿希曾進行過從眾心理實驗,結果在測試人群中僅有1/4~1/3的被試者沒有發生過從眾行為,保持了獨立性。可見,從眾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從眾性是與獨立性相對立的一種意志品質,從眾性強的人缺乏主見,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別人的意見並付諸實行。通俗地講,從眾就是「人云亦云」「隨大流」:大家都這麼認為,我也就這麼認為;大家都這麼做,我也就跟著這麼做。

從眾可以是表面的,也可以是深入內心的。換言之,一個人的公開行為表現可以是服從群體,但內心仍然堅持與群體不一致的信念;也可以不僅僅表現在公開的行為中,內心的信念也與群體的行為和信念相一致。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認為,同一種從眾行為從心理上可以劃分為「簡單服從」和「內心接受」兩種形式。個體保留他的個人觀念而僅僅改變其公開行為,這種從眾形式叫作「簡單服從」;個體在公開行為中和在私下態度上都與群體保持一致,這種從眾形式叫作「內心接受」。「簡單服從」和「內心接受」之間的區別是重要的,因為它可以使人們預測群體壓力撤銷之後個體的行為。「簡單服從」的個體在群體壓力撤銷之後,仍然保留著與群體不一致的信念,人們無法確定他以後是否會按群體的規範行動;但對於「內心接受」的個體而言,人們對其行為進行預測的準確率會很高。

在影片《浪潮》中,大部分的「浪潮」成員都是出於「內心接受」而表現出從眾行為的,所以即便在教室之外,他們也積極地保持著「浪潮」的集體信念,穿統一的服裝,做統一的手勢,共享利益並且一致對外。

但班級里向來非常有主見的女生卡羅的從眾表現,則屬於「簡單服從」。她雖然在行為上保持了與集體的一致,內心卻懷疑集體的選擇,只是迫於壓力,暫時在行為上與集體保持一致。直到後來文格爾要求大家都統一穿白襯衣,她因為堅持保持自己的穿衣風格而被集體排斥,這讓她更加明確了自己對這個組織的質疑和拒絕,繼而果斷停止了自己的從眾行為。

但是,卡羅後來的行為也不能簡單稱為「反從眾」,而是「非從眾」。與「從眾」類似,「非從眾」也包括兩種形式:一是「反模仿」,指的是個體觀察了群體中其他人的行為後,採取了一種與他們對立的行為,或者相反、極端的行為。「反模仿」又稱為「反從眾」。二是「非模仿」,指個體對如何行動會做出自己的決定,而不是簡單地對群體壓力做出反應。「非模仿」又稱為「獨立」。

事實上,「反從眾」者像從眾者一樣,也受到群體壓力的影響。不過,他們不是服從群體的壓力,而是反對它。這種人的行為是,群體要這樣做,他偏要那樣做。例如,每個人在晚宴中都穿得整整齊齊,而他偏要穿得邋裡邋遢;大家都說地球是圓的,他硬要說地球是方的。「非模仿者」則會對群體行為進行考察,然後決定群體行為是正確還是錯誤,再根據自己的判斷,做出服從或不服從群體的決定,這種人的行為受群體壓力的影響較少,主要是自我意志的體現。因此,準確地說,卡羅的非從眾行為就屬於「非模仿」,她是一個標準的獨立者。

從眾的心理動機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有些人只是表面上「簡單服從」,有些人則是「內心接受」呢?社會心理學家凱爾曼提出,為了受到群體的獎勵或者為了避免懲罰,個體表現出與群體相一致的行為,這時,「簡單服從」就會產生;當個體相信群體的觀點或行為是正確的時候,「內心接受」更有可能產生。然而,凱爾曼還提出了第三個範疇,稱為「認同」。當個體為了維持與一個他認為是重要的個人或群體的關係,而模仿這個人或群體的行為時,便會發生「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只要個體繼續認為這種關係是有價值的,這種形式的從眾便會繼續下去。

除了凱爾曼的解釋,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也能夠解釋為什麼這部電影中的很多學生會發自內心地認可「浪潮」,願意成為這個組織的成員。馬斯洛認為,人類的需求可以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5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需求層次理論有兩個基本出發點:一是人人都有需求,只有當低層需求獲得滿足後,高層需求才出現;二是在多種需求都未獲滿足時,首先滿足迫切需要;該需要滿足後,後面的需要才顯示出其激勵作用。

位於第三級別的愛和歸屬需求屬於較高層次的需求,這一層次的需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愛」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夥伴之間、同事之間的關係融洽或保持友誼和忠誠;人人都希望得到愛情,希望愛別人,也渴望接受別人的愛。二是對「歸屬」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種歸屬於一個群體的感情,希望成為群體中的一員,並相互關心和照顧。「浪潮」組織的出現,恰恰就滿足了影片中很多青少年對歸屬感的渴望。

比如,在影片中,馬克和卡羅原本是一對關係親密的情侶,但馬克面對「浪潮」,選擇了從眾,卡羅卻堅持自我,拒絕從眾。兩人因為對「浪潮」組織的態度對立而疏遠起來。同樣像馬克一樣尋求歸屬感的,還有「浪潮」組織中最堅定的支持者蒂姆。蒂姆性格內向、不善交流,少有成就感,在學校更是經常被人欺負,被稱作「軟腳蝦」。也許是這個原因,他一直希望周圍能有幾個「兄弟」。為此,他經常給予其他男生小恩小惠,並在後者近乎鄙夷的目光中討好說:「是送你們的,我們是兄弟。」然而,事實上,沒有人把他這個窩囊鬼當兄弟。老師文格爾的介入與「浪潮」的成立,顯然給一直處於「校園底層」的蒂姆的生活帶來轉機。他義無反顧地燒毀了家裡所有的名牌上衣,從此只穿「浪潮」的制服——白襯衣。制服的確給蒂姆帶來一種神奇的歸屬感。當他被欺負時,他開始試著反抗,而與他同穿制服的「浪潮」成員也走過來保護了他。因為「浪潮」的存在,蒂姆感覺自己不再是一條蟲,而是一條龍的一部分。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浪潮」之下,你我皆是烏合之眾

這場「浪潮」運動實際上是文格爾策劃的一場社會心理學實驗,目的是讓學生們認識到極權主義和獨裁政治離我們並不遙遠。但隨著活動的推進,原本迷茫叛逆的學生們很快從「浪潮」中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歸屬感,並且變得衝動、易受鼓動、理性喪失。老師文格爾也逐漸意識到,「浪潮」已經發展成一個微型的「獨裁統治」運動,遠遠超出了自己的預想。於是他召集大家,宣布實驗結束了,「浪潮」結束了!對此,所有學生都難以接受,再次喪失歸屬感的蒂姆作為整個「浪潮」運動中最忠誠的擁護者,在打傷同學後飲彈自盡……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非常成功的社會心理學實驗,但從倫理角度看,這個實驗違反了心理學實驗的倫理原則。每個心理學實驗進行之前,都要進行倫理評估,無論被試者是人類還是動物。對於人類被試者,實驗會不會造成被試者的身心傷害,都需要進行詳細評估,如有意想不到的不利結果出現還需想辦法彌補。比如,實驗後被試者出現消極情緒,實驗人員可能會採取一些心理諮詢或輔導方式來使其恢復到平和情緒。

可以想像,參與過「浪潮」的每一名學生,都在內心體驗到了深深的創傷。但這場刺痛人心的心理實驗也有著非凡的意義,畢竟它讓我們看清現實,用事實證明了極權主義並未走遠,同時也證明了從眾的力量,讓我們看到了「浪潮」之下,你我皆是烏合之眾。


推薦閱讀:

翻碩百科之古代歷史知識(四)

TAG:百科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