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FunCEO陳鋒的忠告:移不移民跟錢沒關係

看了一個自稱身在加拿大的華人文章,大意是加拿大移民是個騙局,加拿大是為了要錢不是為了要人,是把移民當奴隸,用他們的錢維持經濟,移民在加拿大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

為什麼加拿大這麼壞,作者李建宏還不回國呢,這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原因之一可能是這個人並不存在,只是編出來的,第二個可能性是這位自稱人大博士的華人說一套做一套。

▲加拿大溫哥華風光

不管怎麼樣,左和右只是價值觀的分歧,很正常,但是有些群體特別喜歡撒謊,沒事就編個郎平的發言什麼西方世界永遠封鎖的真相啥的,還非得覺得這就是愛國,只能說不是人品有問題就是智商有問題。

從我個人體會來說,加拿大不能說不要錢,但是重點肯定是要人,我去的那個小省份,當年一共只收7萬5加幣的押金,注意是押金,如果去了以後按協議投資12萬5加幣,注意是投資,押金還給你。以前據說是連押金也不要的,但是後來發現中國人去了以後很快就跑路去多倫多這種大城市了,於是乎沒辦法省政府出台了押金政策。

只要履行移民時的協議,押金是可以退的,而協議也要是要求投資,投資還是自己的錢啊,各位在國內買股票投資,就算是小粉紅,也不會把自己的持股算成國庫不是。所以,怎麼能說加拿大那邊是要錢不要人呢,說要人不要錢才更接近真相吧

更何況,移民過去,孩子立刻就可以拿牛奶金,免費的義務教育,免費的醫療(說加拿大醫療效率低下的可以夜裡去下急診說自己心臟不舒服,看護士會不會立刻把你拉到急救室),生孩子免費,收入低可以退稅,居住十年有養老金(是居住,不是工作,當然沒工作那個養老金也不會高),有這樣待遇的奴隸嗎。

▲加拿大魁北克省可領牛奶金的計算列式

這也是我認為那個文章更大的可能又是和郎平呼籲不要出國的文章一樣是編造出來的原因,實在是假的離譜。

真的相信那個騙子的人,可以查查加拿大一年收多少移民,再查查加拿大的國民生產總值,就知道移民那些錢對加拿大經濟到底有多大作用。

如果從來沒有打算過移民,那到這裡可以叉掉這文章不用再看了。

因為我從來也不認為移民適合所有人,跑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家裡去生活,不能想得太輕鬆,肯定是一個挑戰。

如果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並不想改變自己的生活,或者拿互聯網流行的話來說,並不想離開自己的舒適圈,那移民有什麼必要呢。

如果對自己孩子所受的中式教育很滿意,也並不想將來讓孩子去國外接受教育,覺得在國內大不了多花點錢上補習班,那移民豈不是找罪受。

如果覺得空氣質量啊、飲水質量啊、食品安全啥的也能接受,反正現在也沒有人在大霧中倒下咳血(大媽們還在大霧中翩翩起舞呢),或者覺得要倒霉也不是我一個人,那移民又圖什麼呢。

▲霧霾中的北京

當然有一種情況我建議是立刻移民的,就是沒有北京戶口,孩子在北京上不了學的。就算你有錢上國際學校,將來也只能到國外上大學,那稍有經濟頭腦算算看,大概辦個移民要划算得多。

我在北京交了10年的稅,托互聯網的福有一段時間收入還不錯,稅自然也很多,但是就因為沒有北京戶口,自己要在祖國辦暫住證,孩子在祖國上學只能是借讀生,想借讀要辦五證,當時還比較松,估計現在上學都難了,但是其中有一個在戶籍所在地無撫養能力的證還是難住我了,因為老家的街道辦根本沒這個證明

而當我帶著孩子在加拿大辦入學時,用了半個小時,然後老師問我當天孩子是否要入學。我並不感動,因為這是一個普通人應該得到的待遇,只是我在祖國得不到罷了。

有時候聽到很多父母在表白自己愛孩子,但是卻不願意為孩子做出一點事業上的犧牲時(孩子大學前出國,父母一定要陪著),這個愛到底是愛自己還是愛孩子,就值得存疑。

至於說到寂寞這個很多中國移民(應該說是大多數中國男性移民)關心的話題,確實要分人。因為按我所知,國內的娛樂大概就是喝酒吃飯K歌泡腳看電影,似乎花樣也不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太宅了。

▲加拿大華人慶祝活動

如果跑去加拿大,我想寂寞首先來自社交生活的缺乏,國外盛行家庭聚餐,很少有去外面大吃大喝的機會,就算有,也不可能像在國內一樣喝高了大噪門吹牛皮,這樣容易招來警察。

然後大概就是看不到像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那麼多機會(加拿大那麼大個國家才不到4000萬人,機會確實少)。

另外,大概以下四點是很多中國男人在加拿大獃不住的原因:

不喜歡學習。加拿大移民去了有免費的外語課(要排隊,人太多了),各種社區大學,因為教育平均,在我去的那個小省份也有很好的大學,如果願意學習的話,拿兩年時間讀書,是最好的融入當地的辦法。大概是因為我們在高中就學傷了,喜歡用心讀書的移民並不多。

不信教。不得不說北美的宗教文化真是發達,一個城市裡隨處可見教堂,我去了沒幾個月碰上好幾撥傳教的,還都很年輕,為了向中國人傳教人家還專門學漢語。如果信教,大概很快就能認識一大堆教友,也是學習語言的好機會,可惜對我們這個飽受唯物主義教育而且缺乏宗教傳統的民族來說,信教是有門檻的。

▲加拿大多倫多風光

不運動也不喜歡野外。加拿大的環境實在是太好了,大概北京最好的天氣,空氣質量還不一定有我那個小城市很普通的一天,這種天氣不跑步實在太浪費,而且城裡很多很運動場所,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只要願意運動,那真是到天堂了。

最後一點,鄙視體力勞動。好吧,國外華人論壇和偉大的微信公號里反覆會有人說,我在國內收入幾十萬,到了加拿大居然要自己通馬桶。至今沒理解這個邏輯在哪裡,因為有一段時間我的收入其實要高於幾十萬了,但是一直是自己通馬桶的,也喜歡自己組裝傢具,收入高低和動手幹活有什麼必然聯繫嗎。後來想大概是因為我們有深厚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觀念。

實際上,在加拿大,藍領工人收入是非常高的,高過很多辦公室白領,很多我們認為是侍候人的活,由於小費的存在,可以過得很爽,那都是現金收入呢。而且國外並沒有這種對服務業和體力勞動者的鄙視。

▲加拿大渥太華風光

當然多數中國男人也不習慣把精力放在家庭,到了加拿大,沒有機會天天在外面喝酒吹牛,家裡也請不起保姆,只能老老實實忙家務,確實也不爽。所以移民中有句話,妻子會認為移了民家裡少了個老總,多了一個老公

說到底,移民到底利弊對錯,只能自己判斷,每個人每個家情況都不一樣,就是別信那些身在國內的流氓愛國者編出來的文章,否則移民事小,腦殘事大,最後發現自己適合移民但是沒有移民的原因是貧賤不能移,但卻是知識上的貧賤,無關金錢,那就有點虧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不移民跟錢沒關係,主要看決心。了解海外華人真實生活,關注最新出國動態,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西洋參考(iwestbound)

推薦閱讀:

七喜說事兒|關於專業與工作不相符的那些事兒
論文大燜鍋:NBER 美國的柢端人口
紐西蘭移民,到底靠不靠譜?
霧霾移民,你做好準備了嗎
「零」投資移民英國方案:駐外首席代表移民簽證詳解

TAG:移民 | 海外 | 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