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不聽話倔強娃?別著急,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
作者 | Angela
1
小時候,一位鄰居家小孩,
有一個很響亮的綽號——「能豆」。
他有哪些能耐呢?
要說學習,他成績很差,
還經常因調皮搗蛋被老師罰站訓斥。
他的能耐,主要是和父母對著干。
用她媽媽的話說:
「我們家這孩子,叫他往東他偏要往西,
是一頭小倔驢。」
因為經常闖禍,能豆沒少挨父母的打。
有一次,我親眼目睹了他因為犯犟,
而被他媽媽打耳光。
但能豆一聲不吭,甚至都沒有哭。
出了家門後,他的眼淚才終於掉下來。
我問他:很疼吧?
如果是我,我早就疼得哭死了。
他擦掉眼淚,變得很嚴肅:
哼,我再疼也不哭給他們看!
長大後,了解和學習了心理學,
我才知道,其實那時小能豆的倔強,
只是表面偽裝。
越倔強的人,內心越柔軟,
倔強只是他的保護色,是極度自尊的表現。
在他們的字典里,輸了也不能認輸。
倔強孩子的心裡,
是嘴硬到人群散去後的那一刻,
才會偷偷抹淚,這是他們最後的尊嚴,
更是一種不可言說的痛。
而那些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倔強孩子,
到底是怎樣養成的?
2
心理學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會有兩個「倔強期」,
一個是3到5歲,另一個是12到15歲。
這個倔強期,又叫反叛期。
這其實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階段,
是自主意識發展的表現,
如果父母意識到這一規律,
合理應對,孩子就能順利度過。
反之,如果此時父母擺出絕對權威的架勢,
不考慮孩子的心理特點,
只會壓制,或者聽之任之,
則是倔強、叛逆、不聽話孩子養成模式的開啟。
有人說,擰孩子都有擰父母。
因此,倔強也是一種性格遺傳,
是基因造成的。
我雖然認同倔強可以「遺傳」,
但卻不認為倔強是基因中天然形成、
不可改變的。
倔強,與其說是遺傳,不如說是傳染,
是行為模式的復刻。
其實是父母的言行舉止,
被耳濡目染的孩子複製拷貝,
形成一種「遺傳」假象。
擰父母如果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調整教養模式,
也可以養出一個不擰巴、不固執、
行為舉止都心平氣和的孩子。
理解和尊重孩子,不只是口號
理解和尊重,已經成為口號,
人人皆知,但遺憾的是,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
前幾天,和我家孩子在運動場玩時,
我就看到了一場
「倔強兒子VS倔強爸爸」的真實戲碼上演。
一對父子來騎車,
5、6歲的兒子騎上腳踏車,
就興沖沖地沿著環形跑道騎走了。
爸爸卻在背後大聲地叫住了兒子:
你騎錯了方向,這是反方向,回來!
兒子不願意回頭,還要繼續騎。
爸爸不依不饒,命令道:
按照我說得做,回來!
兒子很不情願地回來了,
但明顯很委屈,原先的勁頭已經減了大半。
後來,孩子的車騎過一個小水坑時,
弄髒了輪胎,也濺到身上一些泥水。
他停了下來,央求爸爸去洗一下車胎。
自來水龍頭就在幾米開外的草地旁。
爸爸堅決拒絕,還提高了嗓門:
不可以,回家再洗!
孩子哇一聲哭了,不願意再繼續停車,
而爸爸顯然已經惱怒,
一把從孩子手中奪過腳踏車,
拎起來就朝汽車方向走去。
小男孩哭得更凶了,爸爸無動於衷,
反而埋怨他:你真是無可救藥!
騎個車也能哭成這樣?
這一幕,作為旁觀者的我,
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這位爸爸一點都不了解孩子的心理,
強行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指令做事情,
結果適得其反,孩子不開心,
他也很有挫折感。
因為他對孩子,缺少理解和尊重。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海姆? 吉諾特說:
「在情緒激動的時刻,
沒有什麼比一個人的聆聽和理解,
更讓人覺得安慰的了。」
這位父親無視孩子感受,
以高高在上的姿態,說一不二,
是一種典型的倔強行為模式。
這種簡單粗暴的溝通方法,
是親子關係的大忌。
作為父母,孩子的合理要求,
在條件允許的時候,應該盡量滿足。
而不合理的要求和做法,
父母也要有同理心,和孩子產生「同感」,
體會他的痛苦。
首先告訴孩子理解他的心情,
去感同身受,體驗他的情緒。
等情緒平復下來,
再談為什麼不能同意他的做法,
這樣孩子才能夠慢慢接受,
也不會因為被拒絕,而大鬧脾氣。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模式,
是孩子與其他人建立關係的基礎,
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
沒有毫無來由亂髮脾氣的孩子,
更沒有無緣無故的倔強固執,
這背後的原因,
需要有心的父母,去細細探究。
對於孩子的自主意識,
父母要做到的是尊重和理解,
然後引導孩子把倔強,
變為一種正向力量。
過多干涉會起反作用
倔強孩子的身邊,
往往站著一位愛嘮叨愛干涉的家長。
過度干涉,是很多家長的常見錯誤做法。
我認識一位朋友,她的孩子很瘦弱,
和同齡孩子相比,體格弱小,容易生病。
她將這一切,
都歸因於是孩子吃飯挑食造成的。
她和先生上班,平時由公婆幫忙照看孩子,
而婆婆以前從事食品科學研究,
對全家人的飲食起居尤為重視。
按理說,孩子應該養得白白胖胖才對。
但正因為婆婆對於食物的營養搭配過於在意,
反而限制了孩子養成好好吃飯的習慣。
孩子從小就被要求定量定點吃飯,
每日吃什麼怎麼吃,都是奶奶說了算。
但這種過度干涉,
讓孩子對吃飯這件事漸漸失去興趣。
朋友的先生,從小就有挑食的毛病,
所以她的婆婆常常抱怨孫子:
「這孩子就是犟,讓他吃菜他偏要吃肉,
跟他爸爸一樣。」
但殊不知,兩任孩子的吃飯問題,
其實是她不恰當的養成方式造成的。
控制欲過強的家長,
喜歡嘮嘮叨叨,動輒斥責,
時間長了,孩子自然感到厭煩,
父母的話漸漸會被當成耳邊風,
有時還會頂嘴,
甚至明知自己不對,也要爭辯。
好孩子可以誇出來,壞孩子則可以罵出來
當代西方教育一直很重視對孩子的誇獎,
認為適當的誇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鼓勵,
很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鼓勵和肯定,也是調教倔孩子的最佳武器。
倔強、不聽話的孩子,
往往有一個表現,
就是跟父母或老師擰著來,
甚至常常故意犯錯,
以顯示自己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而鼓勵和肯定就可以
很好地滿足他的這些需求。
在澳洲學校,
孩子學期末帶回家的成績報告中,
沒有具體分數,也沒有「差」這一選項。
老師的評語中,鼓勵的話居多。
孩子優秀的表現,會大力肯定表揚;
不擅長的部分,則會用婉轉的方式指出問題。
比如,成績報告里,
你很難看到「頑劣、不聽話、不合群」
這些負面字眼,取而代之的,
是「精力旺盛、培養專註力、多發展友誼」
等等不同表達方式。
這樣的措辭,
既不會挫傷孩子的信心和積極性,
家長看了後,
也會對孩子的問題,心中有數。
從心理學角度說,
我們對自己的認識,
來自他人的反饋。
父母和老師的肯定反饋,
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關注、被疼愛,
他就不需要通過出格和叛逆的言行舉止,
來顯示自己的存在。
越是肯定和鼓勵他,誇他好,
他才越能約束自己,
他的自我標準也就會越來越高。
相反,當被別人說不好的時候,
人本能會反駁,而且往往越被否定,
就越要替自己說話,這是人之常情。
常常被否定被罵的孩子,
倔強、向父母示威,
就成了他保護自己、實現自尊的方法,
因為這是小小的他,
能掌控的最後一點力量。
所以,對於那些所謂不聽話的倔強孩子,
父母要學會在鼓勵肯定的同時,
減少嘮叨,給孩子多一些選擇,
並適時做出一些讓步。
畢竟,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也是一種人際關係的互動,
只是這種關係更加微妙而敏感,
更應該被小心呵護。
聰明的父母,常常換位思考,
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和處理問題,
並在必要時,從他的立場出發,因勢利導,
培養孩子全面多元發展。
這樣的成長過程,是順應天性的,
孩子的那點小倔強小堅持,
能夠被呵護,並為他所用,
幫助孩子有朝一日,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者:Angela。坐標澳洲悉尼,二寶媽。外交學院碩士畢業,海外遊歷、工作與生活十餘年,多家知名新媒體特約專欄作者。 在東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分享原創乾貨:親子育兒、情感勵志、女性成長、和旅遊生活。
推薦閱讀:
※寶寶讓你最感動的一件事是什麼?看看誰的最幸福
※小孩滿月祝福語有哪些?
※為什麼有些人生不了男孩?你心裡該有點數!
※新生兒:頻繁夜醒、吃奶不停、無故哭鬧……都是猛長期搞得鬼!
※您覺得為什麼有嬰幼兒奶粉卻好像沒見過嬰幼兒牛奶?家庭背景是怎麼樣的?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