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愛買買買,怎麼了?

昨天關於貸款買車引起的蝴蝶效應,大家討論非常熱烈。

一條留言我引起了我的注意:

雖然我們沒人想被賬單綁架,但這個留言大概說出了很多人的內心潛台詞:不愛買買買,會不會成為別人眼中的窮X?

01 如果,換反面來看這個問題的話…

想到這個問題的一剎那,我同時聯想到了另一個最近興起的紅詞——低慾望社會。

如果說,我們現在開始進入一個「消費升級」的時代,買買買的慾望迸發。那麼,然後呢?

日本著名管理學家,「世界五大管理大師」之一的大前研一給這樣的症候群,起了個名字,低慾望。在日本很流行,最近更是蔓延到了國內。

什麼?我還有好多慾望沒來得及滿足,就又流行低慾望了?

大前研一,針對當下日本的社會現狀,寫了一本《低慾望社會》,副標題叫「大志なき時代(胸無大志的時代)」:

日本年輕人沒有慾望、沒有夢想、沒有幹勁,日本已陷入「低慾望社會」」

根據大前研一的介紹,低慾望社會的特徵有這幾個方面:

- 年輕人不願意背負幾千萬房貸做房奴,即使貸款利率低至2%。

- 社會人口持續減少,又面臨人口超高齡化的問題。

- 宅文化盛行,對於「擁有物質」毫無慾望,接受一日三餐都是便利店的微波爐食物,一天食物開銷可以不到1000日元(約60元人民幣);

- 在穿著方面不追求「大牌」,打扮得比較樸素;

- 出人頭地的慾望」也比上一輩降低許多。

- 無論是貨幣寬鬆政策或公共投資,無法提升消費者信心,撒再多錢也無法改善經濟。

02 誰導致了低慾望社會?

這樣聽起來無欲無求的淡泊生活態度,其實有著特殊的現實背景:

1991年經濟泡沫破裂以後,日本經濟持續低迷,被稱為「失落的20年」。而勞動的主力80、85後,幾乎是從懂事以來就活在「失落」中。這樣的「陰影」影響了他們對生活的態度。

不願承擔風險,也不願背負責任,日本就這樣進入了「無欲無求」的狀態。

無印良品和優衣庫這種極簡風格的風靡,不是沒有道理的。

從消費主義到低慾望社會,這倒是給了我兩個新角度:

1. 如果從時間的維度上來看,這些物質慾望消逝的速度,到底有多快?當國內也開始討論「低慾望」話題的時候,用消費秀實力的時代是否已經在過渡?

2. 有慾望的時代,也許不那麼糟糕。背後支撐著的,是更有朝氣的經濟背景。

從經濟學角度來說,消費、投資和出口,是拉動經濟最重要的三駕馬車。近幾年來,政策導向上也在各種消費刺激,出發點也是為了咱們的經濟發展。

03 當我們在國內討論低慾望,又在討論什麼?

1.拒絕被定義,個性是最好的奢侈品

我的表妹,標準的95後,正值畢業季,打破了長輩的「錢多活少離家近」找工作的原則,宣揚自己不做任何「成功標配」的奴隸,不願意被世俗貼上標籤。她說,「有個性的東西,才是最好的奢侈品。」

在被主流、標準成功的定義封鎖了很久以後,對於「成功、幸福」的定義出現了 「叛逆」,因為文化程度的提高而發生了理念的變化。

對於典型的90後來說,成長環境比父輩優越很多,不需要擔心最底層的生存問題,生活便利程度開始提高,交通越加便利,設施完善,文化產業興起。所以他們更加註重自己內心的需求和感受。渴望被尊重、重視。

2.我曾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

而另一種情況,則與我的表妹是不一樣的經歷,卻一樣的結果。

David,上市公司年薪幾百萬的人設。住過迪拜幾萬塊錢一晚的帆船酒店,吃過最好的牛排館,卻對我說,全世界最舒服的就是自己家裡的那一張床,最好吃的就是妻子做的小米粥。希望能過一天,沒有電話,沒有郵件,不用做決策,陪女兒搭積木,跟妻子吃頓飯。

他追求過傳統定義下的成功,對人們口中的成功,產生了困惑,想要追求真我。

3.在生活的縫隙中,喘口氣

「不是我不想生孩子,是我生不起啊。你知道養一個孩子,讓他上好的幼兒園,小學,參加各種興趣班,要多少錢嗎?我已經很久都沒出去旅遊了。」

我的一位被家裡逼完婚又逼著生孩子的朋友向我吐槽。

她跟我算了算,和老公一起還完房貸車貸,吃喝住等剛需,再加上社交人情,等等,每個月就只剩不到3000塊錢,一年也就四五萬,而小朋友隨便報個什麼班,就要好幾萬塊。

高額的房價和拚命加班,已經讓很多人吃不消了。而這一代人,體驗過優質的教育資源,又目睹過因為教育資源的差異帶來的人生差距,所以格外重視教育資源和質量,不願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養孩子這種「有錢又有閑」的人生活動,還是暫時擱置一下吧。

除了不生孩子,不結婚、不買房,一樣是想要在生活的重壓下,謀取一點自由的空間。

4.其實....都不是,大概我還在奮鬥的路上

「生活,經常是做選擇題啊。」剛剛畢業的A醬表示,控制慾望,的確是收入不多的情況下,自己的必修課。

「畢竟,比起一個最想要的大牌包包,我更需要三個月的房租。可是這個包包,也可以是我年終獎的動力啊!」

其實,低慾望並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概念。同樣的,慾望也不是。

慾壑難填,窮奢極欲,利欲熏心情況下的慾望,固然是不可取的。可是杜拉斯也讚頌過「愛是一種不死的慾望,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渴望,熱愛,目標,如果翻開同義詞詞典,慾望還有很多表達形式。

若你追尋的慾望,能變成熱愛,變成蓬勃生長的動力,大概就是最好的慾望。共勉啊^^

留言來聊聊,不想買買買的你是哪一種?


推薦閱讀:

再談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
弄個菜鳥驛站掙錢嗎,如何掙錢的?
你們理財師說的AFP、CFP到底是什麼鬼?
銀豆網:「國資」背景下,還差了點什麼。
剛參加工作的職場新人,月收入在小5000左右,如何理財?

TAG:理財 | 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