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喊》 愛德華·蒙克
04-25
油畫,蛋彩,色彩,卡紙
1893年
120.5cm×141cm挪威,奧斯陸,國立美術館進入20世紀,現代藝術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馬蒂斯將平面色彩的表現力發揮到極致,愉悅人們的心靈和視覺;畢加索打破了事物表象的結構和空間關係,重新用藝術家的感受和思考建立畫面的秩序。而在北歐,有一位畫家繼承了凡?高的傳統,專註於情感深處,以他的畫筆描繪著靈魂的震顫和生命的恐懼,人們把他稱作「人類心靈的畫家」。他就是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Edward Munch, 1863年—1944年)。蒙克是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他的繪畫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悲傷壓抑的情調。《吶喊》創作於1893年,是奠定蒙克表現主義藝術大師地位的成名版畫作品。畫中的天空、雲彩如血般猩紅,一個骷髏般的人,站在一條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公路橋上,扭曲著身子,眼盯著前方,雙手緊捧著頭,捂著耳朵,如驚弓之鳥,驚恐萬狀,魂不守舍,聲嘶力竭,高聲尖叫。整個作品給人以凄涼、恐怖之感。面對這樣一張作品,無需多言,我們就可以感覺到它與古典繪畫的不同:它沒有情節故事,沒有對人物性別、身份、地位的描述,畫中的人沒有任何具體性,也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個人是誰?是男是女?他為什麼而喊叫?在叫什麼?從畫面中都無從知曉。這是一個抽象的人,用中國的話說是「魂」,他雖然孤零零地站在前景中,但卻似乎帶有所有人的共性。
悲劇性的形象來源於當時展出過的一具骷髏,它真實記錄下人在死亡面前顯示出的哀傷和絕望。至於為什麼要創作這樣一張令人不安的作品,蒙克自己是這樣描述的:「尼斯,1892年1月22日,我和兩位朋友正在大道上散步,太陽已經下山了,天空突然間變得像血一樣紅,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種悲傷憂鬱的氣息。我止住腳步,輕輕倚在籬笆邊,極度的疲倦已經要使我窒息了。火焰般的雲彩像血,又像一把把利劍籠罩著藍黑色挪威海灣和城鎮。我的朋友,他繼續走著,而我卻獃獃站在那兒,焦慮得不停發抖,我感到四周似乎被一聲巨大而持續不斷的尖叫聲震得搖搖晃晃……」可以說,那個前景中的人物正是蒙克自己,他憑知覺感受到現代社會即將給人帶來的疏離、孤獨、焦慮和迷惘。回過頭來看,這尖叫如此具有穿透力,它預言了20世紀生活的重壓、戰爭的恐懼、經濟的蕭條、種族的歧視、社會與個人心理之間的衝突。儘管連蒙克自己都認為只有瘋子才能畫出這樣的作品,可如今,它已是一個經典的標誌,發泄出所有人內心無法承受的那些東西。蒙克藝術的精神氣質在早期作品《病孩》中已有體現。那幅畫在初次展覽時曾大受爭議,人們認為它根本就沒有畫完,只是張草圖,更不理解蒙克為什麼把畫面弄得亂七八糟,很多地方還有刮刀刮過的痕迹,還有些地方則被松節油洗了又擦,擦了又抹,整張作品一片狼藉,斑駁的機理觸目驚心。只有陰鬱苦澀的黑色縈繞著、旋轉著——美麗少女臉頰蒼白,漸漸消失的眼神顫抖地望著窗外;屋子裡瀰漫著瘟病的氣息,親人已不堪承受突如其來的厄運,緊握著少女的手,無以言表的痛苦撕扯著人們的心。這位即將死去的少女正是蒙克心愛的姐姐,他們二人感情極深,她的死劇烈剌激了蒙克的神經。「我總認為,那些自然主義畫家,沒有一位在體驗他們作品的時候,達到了我所畫的《病孩》這類痛苦主題的程度,這不僅是我自己坐在那裡,而且有我最愛的人。」姐姐去世不久,他的一個妹妹又患上了精神分裂,而在1889年父親去世後,蒙克的性格變得愈發憂鬱而孤僻。他的所有親人都因病痛離他而去,孤獨、絕望、死亡等感覺深深地困擾著年輕的畫家,他需要釋放,而且只有通過繪畫。《吶喊》可以說是蒙克長久以來,由於家庭一連串的不幸,積聚在心中的抑鬱之氣的一次爆發。他採用了更為大膽的形式,更不刻意留心畫面的技巧問題,他著意超越自然物象的表面,直接表現潛伏事物本質當中的神韻與靈魂。他可不想再像學畫的時候一樣,邊伸著懶腰,邊給畫室里的模特測量比例,「這些工作使我疲倦而厭煩,有時累得甚至失去知覺」。蒙克清醒地知道那不是他的任務,他要畫的是那些在痛苦、在愛、在呼吸的人們。從這個意義上講,吶喊並不屬於蒙克個人的,只要有人存在,只要生活繼續下去,我們就會時常聽到這樣的聲音,難道那個吶喊的人不是我們自己么?表現主義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藝術運動,凡?高是其前驅,愛德華?蒙克是主要代表。它釆用扭曲、誇張等手段,配以強烈的色彩,達到表現畫家內心情緒的目的。
推薦閱讀:
※這些世界名畫,你看過幾幅
※畫里畫外|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有哪些小秘密?
※【第218期·白麓藝術】 我的四十年故宮古書畫臨摹生涯
TAG:名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