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號穿過印刷史——《Type:Rider》
曾經有這麼一條狗席捲整個網路,他意味深長地看著你,腦袋邊漂浮著意義不明的英文。
而這些英文除了故意犯些語法錯誤來模仿外國人之外,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用的是 Comic Sans 字體。你和平面設計師聊起這個字體的話,他也會露出上圖那樣意味深長的表情的……原因啊,還得從頭說起。
當年,微軟設計師文森特·康奈爾(Vincent Connare)覺得 Times New Roman 用作卡通人物的對話框字體太嚴肅了,於是就搬出辦公室的漫畫書做參照,創作了這個字體,並放進了 Windows 95 標準字體中。
超乎意料的是,這個字體後來廣受喜愛並被廣泛使用。可以說是濫用了。
糟糕的是,Comic Sans 本身也有不少設計上的問題(如字間距,筆畫粗細)。看到人們把這個字體用到路牌上,招牌上,甚至消防警告上時,有兩位設計師發起了抵制活動。而設計者文森特·康奈爾本人也承認,這款字體只適合兒童軟體的使用場合。
在一個叫《Type:Rider》的遊戲中,這個不受設計師待見的字體就是最後的隱藏關。這個隱藏關的風格也……非常魔幻。字體設計師看到應該會會心一笑吧。
而談到這個《Type:Rider》,它的小標題就已經寫了,「A typographic videogame」,這是一款有關印刷品和字體的遊戲。從標題用的字體已經可以感覺製作組的趣味了。大標題的字體是 Courier,現在通常用作電腦代碼的字體。小標題的字體是 Trajan,羅馬碑文的字體。遊戲並沒有設置很高的難度,大部分時候的挫折來自糟糕的手感。在那些字體形狀組成的關卡,有時會卡在奇怪的角落。而你操作的又是兩個圓點,是的,就是標題《Type:Rider》里那個冒號。在物理模擬上,也是兩個圓點的手感,兩個被神奇的引力和斥力固定了距離的圓點。因此,跳躍時的起跳和落點就很難判斷……
抱著玩一個平台動作解密遊戲而來的話,那估計要失望了。因為這個遊戲其實是一本字體史教科書。它真的是書,你每一關都可以收集那些詞條介紹的書頁(所以這個遊戲其實非常需要漢化)。比起玩法,看看製作組如何四處埋知識點,把歷史和關卡結合更為有趣。
所以就來講講裡面提到的這些字體的故事吧。
印出最好的聖經——Gothic
Gothic 的意思是哥特式。正是那個高聳尖頂的哥特式。
中世紀的歐洲,書籍被教會所控制,通常都是由僧侶們抄寫的抄本。
之後見到這個時期的關鍵人物,歐洲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約翰內斯·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他終結了抄寫的時代,拉開了印刷史的大幕。
他改進了印刷的整個流程,包括紙和墨水的選用。活字系統使排版更迅速,字體更規範。而他一生中最成功的印刷作品,幾年間翻印兩百多次,是一本精簡版聖經。即現存西方第一部完整的印刷書籍——古騰堡聖經。
航行於文藝復興——Garamond
故事進入了十六世紀,冒號在宗教壓迫的蒺藜間藉著文藝復興的水流前進。
路途上能看到代替哥特體的新字體出現,斜體被發明,許多學者投入印刷改良術和字體藝術的事業中。但也會看到新教徒出版商的出版物被全部燒毀,兩年後自己也被燒死。還有一位國王御用印刷匠因為支持宗教改革而流亡他鄉,這位印刷匠使用的字體是 The Grecs du roi,法語,意為「王家希臘體」。這個字體的設計師克洛德·加拉蒙(Claude Garamond)後來又設計出了一個新字體,並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為 Garamond。這種字體有著很好的一致性和一種獨特的流動感,被認為是擁有最高可辨識性與最好可讀性的字體之一。
要優雅——Didot
隨著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造紙和印刷技術不斷提高,威廉·卡斯隆(William Caslon)受當時的荷蘭字體的影響設計了一種新字體,命名為 Caslon。風靡一時,當時印刷業甚至有句話叫「遇事不決就用卡斯隆」。
之後,卡斯隆的合伙人,印刷工匠約翰·巴斯克維爾(John Baskerville)在Caslon 的基礎增加粗細對比,把襯線改為尖銳的垂直錐形,設計出了 Baskerville。但這款字體在當時的英國並不被看好,反而在法國盛行,影響了之後的著名的「Didot」字體。
Didot 是法國的一個姓氏,這個法國家族由一位印刷工起家,家族中出過印刷匠,字模雕版師和出版商。主導了當時法國印刷業的規範。Didot 字體得益於當時的新銅板蝕刻技術,纖細的窄體字形非常優雅。
在法國大革命期間,這款字體快速傳遍法國,甚至法國憲法都用了這個字體。當時湧現的報紙成了思想的載體。這是法國啟蒙運動的時代。
亡命狂野西部——Clarendon
這一章走的是美國西部風。你要鑽礦車,躲槍擊,一路逃命到狂野的Clarendon城。這個字體的由來呢,得從文森特·菲金斯(Vincent Figgins)說起。他沒參考任何歷史文獻,獨闢蹊徑發明了粗襯線字體(Slab serif)。這種字體有著較大的方形底部,幾何形狀的外表。Clarendon 字體正是粗襯線體的一員,廣泛運用在當時的海報,廣告的標題上。這一章還展現了許多技術進步:大幅降低成本的石版印刷術、打字機、電報的發明以及實現了印刷全面機械化的萊諾鑄排機。
我們創作未來——Futura
Futura 是法語的「未來」。
到這一章,畫風一變。主角字體第一次從之前的襯線體變為無襯線體,配樂變得詭異。關卡由各種抽象元素組成,充滿了現代藝術的風格。
這處獲得「達達主義」詞條的地方,混雜著各種字體,畫面由各種元素剪切拼貼而成。就是這種反藝術的藝術的最好體現。
未來派藝術家們對舊傳統和限制充滿懷疑,他們創作抽象畫,用解構的手法去嘲諷傳統,挑戰固有的審美。有這麼一處非常能體現他們性格的地方。在一個噴槍謎題的地方,能看到用 Bifur 字體寫的「THIS IS NOT THE WAY TO USE BIFUR」(這不是使用 Bifur 的正確方式)。
俄國十月革命之後,構成主義興起,崇尚簡潔。時代大潮一路向前,到了重要的1919年,沃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在包豪斯宣言中說:「藝術家和工匠之間並沒有根本的不同。藝術家只是在磨練手藝的反覆嘗試中偶然掌握了美的真諦。」振聾發聵,影響後世無數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
不過這裡我們只談字體。簡·奇切爾德(Jan Tschichold)在了解包豪斯精神後立即接受其觀點。他反對不必要的元素,青睞無襯線字體,並提倡不對稱的布局。基於「形式必須服從於功能」的原則,襯線這種因為當年印刷技術限制所產生的事物,自然應該被捨棄。1925年,奇切爾德成為包豪斯的官方排印師。
在極簡主義的影響下,Futura 字體在1927年誕生了,由和包豪斯關係密切的保羅·倫納(Paul Renner)製作。
摩登時代的英國泰晤士報——Times
這一章,和《Limbo》的工廠關十分相像……黑白風格,傳送帶,齒輪,帶電的招牌。
你會見到之前提到的石板印刷的升級版——膠板印刷。通過青,品紅,黃的組合外加黑色混合可呈現所有顏色。這正是現在的 CMYK 顏色標準。
還有企鵝叢書,使用了之前提到的簡·奇切爾德的排版原則,字體則選用了倫敦地下鐵字體進化而來的 Gill Sans。這款字體可以說是英國視覺文化的一個象徵吧。1931年,字體史學家斯坦利·莫里森(Stanley Morison)寫了一篇文章,在文中抨擊了《泰晤士報》上過時的字體。《泰晤士報》表示,「你說我不行,你行你上啊」(並沒有)。於是《泰晤士報》委託斯坦利·莫里森和 Monotype 公司設計一種新的正文字體。而莫里森的「新」設計竟是回歸兩千年前的古羅馬風格。篩選之後,莫里森選定了16世紀的 Plantin 字體作為他的設計基礎,因為其襯線看起來現代又不乏銳利。莫里森在此基礎上調整了字母和字元間距(報紙上寸土寸金)。
「Times New Roman」即意為泰晤士報新羅馬體。這款字體一推出就獲極大的成功。它粗細清晰,緊縮精悍,在節省空間的同時保證了可讀性。有些論文的標準格式也是要求使用這個字體和12pt的字型大小。儘管《泰晤士報》已不再使用它,但這個經典字體仍出現在生活中的各處。
瑞士的無襯線巔峰——Helvetica
Helvetica 是拉丁文,意思是「瑞士的」。
這一章自瑞士雪山開始,主角正是影響全球的瑞士風格,和這個名字就是「瑞士的」的字體,Helvetica。
Helvetica 由 Haas 公司的總經理愛德華· 霍夫曼(Eduard Hoffmann)和平面設計師馬科斯· 米丁格(Max Miedinger)共同創作。最初取名 Neue Haas Grotesk,之後改名為 Helvetica。這是一種非常中性的字體,本身不帶任何感情,可以完美適用於任何目的。被認為是無襯線字體的巔峰,字體設計師們紛紛表示「我不知道還可以怎麼改進Helvetica」。1985年,蘋果使用其作為系統默認字體,而微軟之後則使用了其模仿品「Arial」。
冒號在暢快的滑雪與跳躍之時,突然一腳踩空,掉進了一個畫面迷幻,操作反向的空間。是的,背景文字也寫了,這就是嬉皮士。
而排版技術自活字印刷以來又一次大幅革新,照相排字系統誕生,用照相底片代替了鉛字。許多字體在載體轉變之時得到了重新繪製。字體種類的越發豐富使得分類法的研究也更重要。(Vox-ATypI 分類法)計算機的時代已到——Pixel
冒號自電腦屏幕進入了一個新世界,這個世界裡有打磚塊,俄羅斯方塊,小蜜蜂,還有一款像素風的 Type:Rider 遊戲。這時還是計算機電腦系統的早期,字體是像素點表示的點陣字體。由於早期內存較小,所以像素感明顯,很多字母都是變形的。
乘著貝塞爾曲線,冒號駛進了矢量字體的時代。貝塞爾曲線是通過數學公式來儲存曲線的形狀,從此字體可以隨意放大縮小仍保持美觀。1982年成立的 Adobe 公司拉開了排版技術的又一次變革,微軟公司的 Open type 技術之後取得了字體設計軟體的領先地位。
故事的最後,你會看到一個畫面,之前你通過的每一關的字體,在此集結——以電腦中的字體文件的形式。
最後工作人員名單登場,白點化作天邊的月亮。而穿過無數時代的冒號站在岸邊,望著千百年從沒改變的月亮。
======================================================================
當初寫這篇文章時,還設想過寫一個對照的中文字體歷史。不過最後看這個長度,應該要放進第二部分考慮了。最後感謝一下新浪博客上的「cinderella1827」,我以為這種小眾遊戲在網路上很難找到資料,沒想到在隨手搜圖片的時候居然翻到了介紹得十分詳盡的博文。
推薦閱讀:
※TTWO:很黃很暴力很賺錢的電子遊戲
※推薦 | 溫故而知新,領略名為「遊戲」的進化之路
※為什麼有些人玩慣了單機無法適應網遊?
TAG:電子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