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意識狀態改變的全新解讀
內容提要:因冥想、致幻藥物、催眠和生理病變等因素所導致的意識狀態改變是意識研究中一個極為重要且引人入勝、但又極為敏感的領域。本文嘗試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對意識狀態改變進行全新的解讀。通過初步的梳理,我們從實證資料中總結出意識狀態改變中會出現的四種基本現象:幻覺、超自然現象、覺知的更敏感和神秘體驗。然而,超自然現象、尤其是超感官知覺(ESP)是否真的存在,在過去一個世紀里是最富爭議的。因此,我們以超感官知覺作為突破口,首先提出一個完全不同於「量子糾纏」和「多維時空」的假說:在意識狀態改變的過程中,超感官知覺的實質是在深度幻覺狀態下,誤把內部虛假刺激當作經感官而進入的外部客觀刺激,反倒把真正經感官而進入的外部客觀刺激當作不經感官而產生的知覺體驗。為了支撐這一新奇的假說,我們建立起一個原創的幻覺模型:當內部虛假刺激和外部客觀刺激同時作用於知覺層時,二者強弱關係的變化會導致五感的統一、被打破和再統一,從而形成能分辨真幻、不能分辨真幻和真幻顛倒三種幻覺狀態。該模型同時還能解釋出體體驗、聯覺現象和眾多發生在意識狀態改變過程中的不可思議的迷幻現象。隨後,我們通過建立一個新的過濾模型來解釋覺知的更敏感現象,並發掘其潛在價值。在此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從實證資料中梳理出一個統一的分析框架,以揭示意識狀態改變的本質:自我的消失帶來三種機制,分別是覺知的更敏感、幻覺的產生和禪定的發生;三者間的關係也隨之被得以揭示。最後,本文還進一步揭示了佛教深觀的本質和止觀之謎。
關鍵詞:超感官知覺(ESP)、幻覺、意識狀態改變(ASC)、超自然現象、過濾模型
一、 引言
按現代心理學的定義,意識狀態改變(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簡稱ASC)是指因冥想、致幻藥物、催眠和生理病變等因素導致的明顯不同於正常清醒時意識狀態的其它意識狀態。意識狀態改變是意識研究中一個極為重要且引人入勝、但又極為敏感的領域。
以實證主義哲學為基礎的行為主義心理學曾一度將對這一領域的研究排斥於科學研究之外。直到上世紀60年代,對意識狀態改變的研究才得以復甦。主流心理學對這一領域的研究主要採用兩種範式:一是科學實驗範式,從神經生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的角度,研究意識狀態改變的生理機制;二是理論研究範式,用現象學的方法對不同的意識狀態進行分類和描述,進而從整體上揭示各種意識狀態間的關係及其變化規律。但由於對主觀意識領域進行實證研究的困難性和研究中盛行的保守態度,導致研究進展緩慢,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與主流心理學的研究狀況不同,非主流心理學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用一個所謂的「大腦過濾模型」來解釋意識狀態的改變。
「大腦過濾模型」是經由赫胥黎的「知覺之門」一書得以普及併流行起來的;它源自法國著名哲學家伯格森的創新思想、尤其反映在其「物質和記憶」一書中,後又經過C.D.布羅德的發展和完善。但赫胥黎在他們的基礎上走得太遠,一下就從對記憶和外部信息的過濾直接走向了對意識的過濾,即他提出的「自由的心智(Mind at Large)」假說。其實早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Frederic Meyer和威廉姆.詹姆斯就提出過類似的過濾理論:他們認為,存在獨立於大腦的意識,大腦的功能主要是過濾龐大的意識(包括幻覺、超自然現象、神秘體驗等);這通常被稱之為「擴展的意識」,跟赫胥黎的「自由的心智」是同一個意思。後來的追隨者們(無論是Robert G. Jahn還是Edward F. Kelly等)也都未超出這一範疇。雖然這一「大腦過濾模型」貌似能通過過濾功能的變化簡捷、全面地解釋很多意識狀態的改變現象,但它一直被主流心理學界所排斥:一方面是因為它解決問題的方法過於簡單化,等於把問題本身當成了黑匣子,使得它很難被證偽;另一方面是它違反了主流科學界的唯物主義信條,走向了二元論或唯心主義。
綜上所述,可見現代心理學對這一領域的研究還非常粗淺,對意識狀態改變的本質遠未達成共識。本文嘗試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對意識狀態改變進行全新的解讀。通過初步的梳理,我們從實證資料中總結出意識狀態改變中會出現的四種基本現象:幻覺、超自然現象、覺知的更敏感和神秘體驗。然而,超自然現象、尤其是超感官知覺(ESP)是否真的存在,在過去一個世紀里是最富爭議的。因此,我們以超感官知覺作為突破口,首先提出一個完全不同於「量子糾纏」和「多維時空」的假說:在意識狀態改變的過程中,超感官知覺的實質是在深度幻覺狀態下,誤把內部虛假刺激當作經感官而進入的外部客觀刺激,反倒把真正經感官而進入的外部客觀刺激當作不經感官而產生的知覺體驗。為了支撐這一新奇的假說,我們建立起一個原創的幻覺模型:當內部虛假刺激和外部客觀刺激同時作用於知覺層時,二者強弱關係的變化會導致五感的統一、被打破和再統一,從而形成能分辨真幻、不能分辨真幻和真幻顛倒三種幻覺狀態。該模型同時還能解釋出體體驗、聯覺現象和眾多發生在意識狀態改變過程中的不可思議的迷幻現象。隨後,我們通過建立一個新的過濾模型來解釋覺知的更敏感現象,並發掘其潛在價值。在此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從實證資料中梳理出一個統一的分析框架,以揭示意識狀態改變的本質:自我的消失帶來三種機制,分別是覺知的更敏感、幻覺的產生和禪定的發生;三者間的關係也隨之被得以揭示。最後,本文還進一步揭示了佛教深觀的本質和止觀之謎。
二、 對實證資料的初步梳理
通過對Aldous Huxley和Timothy Leary等關於服用LSD體驗的描述、阿姜布拉姆和阿姜摩訶布瓦等關於禪修體驗的描述、Martin T. Orne和Kirsch & Lynn等關於催眠的研究文獻和Jill Taylor等生理病變案例的初步梳理,我們發現了兩個主要規律:
一是意識狀態的改變,無論是由冥想、致幻藥物、催眠還是生理病變等方式所導致,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首先是自我的消失。也就是說,自我的消失是導致意識狀態改變的直接原因,而其它因素都只是引發自我消失的不同方式。
二是無論哪種方式引發的意識狀態改變,都可能會出現四種基本現象:幻覺、超自然現象、覺知的更敏感和神秘體驗。
其中,幻覺是意識狀態改變中最常見的現象。而所謂的超自然現象主要包括超感官知覺、出體體驗和意念致動等。覺知的更敏感通常表現為聽覺、觀察力、觸覺的更靈敏等,但往往被人們所忽視。所謂的神秘體驗,通常發生在禪定狀態中。
在這四種基本現象中,超自然現象、尤其是超感官知覺是否真的存在,是最富爭議的。一方面,科學共識並不承認超感官知覺的存在,因為缺乏令人信服的實驗證據和科學的理論解釋;而另一方面,又有非常多的軼聞報告堅稱超感官知覺是真實存在的。為了解脫這一困境,我們首先提出一個完全不同於「量子糾纏」和「多維時空」的假說來解釋超感官知覺。
三、一個新奇的假說
按照現代心理學對幻覺的定義,幻覺就是沒有相應的客觀刺激時所出現的知覺體驗;換句話說,幻覺就是人內部產生的對知覺層的虛假刺激。因此,要產生知覺體驗就有兩種方式:一是外部客觀刺激經過感覺層進入而作用於知覺層;二是內部產生的虛假刺激直接作用於知覺層。對於知覺層來說,二者的效果是一樣的,而且二者可同時作用於知覺層。
於是,我們就有了一個新奇而巧妙的假說:在意識狀態改變的過程中,超感官知覺的實質是在深度幻覺狀態下,誤把內部虛假刺激當作經感官而進入的外部客觀刺激,反倒把真正經感官而進入的外部客觀刺激當作不經感官而產生的知覺體驗。
為了支撐這一假說,我們建立起一個原創的幻覺模型。
四、一個原創的幻覺模型
當內部虛假刺激和外部客觀刺激同時作用於知覺層時,二者強弱關係的變化會導致五感的統一、被打破和再統一,從而形成三種幻覺狀態:能分辨真幻的「輕度幻覺狀態」、不能分辨真幻的「錯亂幻覺狀態」和真幻顛倒的「完全幻覺狀態」。顯而易見的,五感統一讓人感覺穩定、平靜,而五感不統一會令人不安、慌亂。
1、 「輕度幻覺狀態」
當內部刺激遠小於外部刺激時,人處於「輕度幻覺狀態」中,此時外部五感是統一的。因此當幻覺產生時,他會覺察到這些內部虛假刺激與他所處的外部客觀場景設置不相符,並判定這些刺激是幻覺。
2、 「錯亂幻覺狀態」
由「輕度幻覺狀態」進入「錯亂幻覺狀態」,是由於內部虛假刺激不斷變強,以致打破外部五感的統一。由於此時內部刺激跟外部刺激相差不大,人處於一種五感不統一的狀態中,知覺層會產生不一致的體驗;這會消除掉內外兩種刺激的邊界,從而導致無法分辨真幻。
而且,五感的不統一還可以解釋出體體驗和聯覺現象的產生機制。Henrik Ehrsson的實驗證明,視覺和觸覺的不一致將會導致靈魂出竅的錯覺;而在「錯亂幻覺狀態」中,視覺和觸覺的不一致是極容易產生的。又比如聯覺現象,所謂看到聲音、聽到圖像等,其實正是因為內外兩種刺激相差不大,使得兩套五感出現了錯配:比如在聽覺上外強內弱,而在視覺上外弱內強,人會自發地把客觀的聽覺和虛假的視覺配對在一起從而引發上述現象。
更進一步,由於一些尚不清楚的機制,五感的不統一使得內外兩種刺激可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內外刺激的有機結合(不是簡單的疊加),特別是來自視覺和觸覺的刺激,再輔以下一節將要討論的覺知更敏感所帶來的放大效應,將會在意識狀態改變的過程中造成各種不可思議的迷幻現象。
3、 「完全幻覺狀態」
由「錯亂幻覺狀態」進入「完全幻覺狀態」,是因為內部虛假刺激進一步變強,從而形成新的內部五感的統一。在這種狀態下,會形成各種穩定、完整和逼真的虛幻場景,從而使得人完全陷入幻境之中,外部客觀世界被暫時忽略。
不過,一些外部客觀刺激有時會突然增強。此時,由於內部五感是統一的,人會覺察到那些外部客觀刺激跟他所處的內部虛幻場景設置不相符。
在這種情形下,由於他把內部的虛假刺激全都當作真實的,而且也根本沒有真幻的概念;因此,他會自然地把這些不相符的、「無法解釋」的來自外部的客觀刺激當作通過千里眼、順風耳、心靈感應和預知力等超自然的力量而獲得的信息,即所謂超越感官的知覺。這與前面所說的「輕度幻覺狀態」恰恰相反,一個是外強內弱、一個是外弱內強;此可謂名副其實的「假作真時真亦假」。
特別地,處於「完全幻覺狀態」中的人,對外部客觀觸覺的解讀會更加奇特和微妙。當現實世界中的人或物跟他發生了物理觸碰,由於他在所處的幻境中找不到產生力的作用的對應物,這會致使他產生如下錯覺:不需要接觸也可以產生力的作用。因此我們認為,這很可能就是使人相信意念致動的緣由。
4、 結論
為了方便後面的討論,我們把「錯亂幻覺狀態」定義為「深度幻覺狀態」的第一階段,並把「完全幻覺狀態」定義為「深度幻覺狀態」的第二階段。
根據經驗描述,所謂的超自然現象一般出現在「深度幻覺狀態」中。而我們的研究表明,在意識狀態的改變中並不存在真正的超自然現象,它們只是伴隨深度幻覺而產生的錯覺而已。
但很多經歷者卻堅信它們是真實存在的,這是因為從「深度幻覺狀態」中清醒過來和從做夢狀態中醒來有著本質的區別:由於做夢時感覺層是關閉的,知覺層受到的全是內部產生的虛假刺激;這使得人在醒來後能清楚地判斷剛才是在做夢。而人處在「錯亂幻覺狀態」時,內外兩種刺激同時作用於知覺層,且強度相差不大;因此人在清醒之後,仍然無法明確判斷在過程中哪些是真實發生的、哪些是產生的幻覺。而人處在「完全幻覺狀態」時,由於真幻完全顛倒了,所謂的超感官知覺是「真實」發生了的;因此人在清醒之後,仍會錯誤地相信在那種狀態下超自然能力是真實存在的。
五、 一個新的過濾模型和覺知的更敏感
在意識狀態的改變中,人會表現出覺知的更敏感,比如超敏銳的視覺觀察力(對同一個東西你會看到平時看不到的特徵和細節)、超靈敏的聽覺分辨能力、超強的記憶力(包括回憶起嬰兒時期的記憶)等等。不過跟幻覺和神秘體驗相比,覺知的更敏感往往被大家所忽視;但其實覺知的更敏感在意識狀態的改變中應該佔有重要的位置。這一節,我們嘗試建立一個新的過濾假說來解釋覺知的更敏感現象。
面對眾多的研究文獻,我們認為,伯格森關於記憶和知覺的最初理論,也許是一個很好的出發點:「每個人在每個時刻都能夠記得所有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也能夠知覺到正在宇宙中到處發生的每件事情。腦部與神經系統的功能是:不要讓我們被這麼大量的大多為無用與無關的知識所壓倒與迷惑,而其方法是:排斥我們在任何時刻會知覺到或記住的大部分事物,只留下可能有實際用途的很小、很特別的部分。」(C.D.布羅德)。
從中我們首先可以得出如下推論:在正常狀況下,知覺層的敏感度被自然地設置在一個合適的閥值;而在非正常狀況下,大腦對信息的過濾功能會減弱,使得更多細節湧入,從而導致知覺層變得更敏感。
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再進一步進行延伸和擴展:出於生物學上的生存的目的,不僅外界信息和內部記憶不是越多越好,而且對內部的各種感受、思考、本能/直覺等過程的覺知也不是越細緻越好,一切都得有個度。在非正常狀態下,由於大腦過濾功能的減弱,除去對外覺知的更敏感之外,也將導致對內覺知的更敏感。這樣,我們就得到了一個新的過濾假說。
雖然我們新的假說跟舊的「大腦過濾模型」的核心都是過濾機制,但新假說研究的是大腦的過濾機制如何使得外部和內部都只有部分信息能夠到達意識層面;而舊模型討論的是大腦如何對「擴展的意識」進行過濾。顯然,它們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東西。
此外還需指出,現代主流心理學後來發展起來的過濾器模型或選擇性注意理論(Donald
Broadbent,1958)討論的只是狹義的過濾功能,它主要研究的是跟即刻生存目標和目的相關的過濾機制;而我們的新假說討論的是廣義的過濾功能,它研究的是任何時刻出於生存目的都存在的過濾機制。新的過濾假說暗示大腦在各方面都具備更大的潛能,不過在正常情況下,它們並不表現出來;可見,出於生物學上的生存的目的,極致並不是最佳的策略,適中、和諧反而更好。但在特定狀況下,它們會因覺知的更敏感而表現出各種超乎尋常的能力。從這個角度講,很多天才其實只是對知覺層的控制出現問題的非正常人而已。而且這還意味著,跟人們通常的認識不同,人的超常能力其實跟潛意識無關,而是跟意識層面變得更敏感的覺知相關。
六、 關於禪定
關於禪定的發生機制,尚無從了解。但按眾多經歷者的經驗描述,在禪定狀態中,由於自我已完全消失,所以思維活動無法進行;同時,知覺層是關閉的,並啟動一種全新的感知模式,一種完全不同於我們平時通過五入處來感知世界的模式;人會產生跟宇宙融為一體的感覺、並感覺到日常的一切都消失了、甚至連自己都消失了等神秘體驗。此時,意識和潛意識均已消失;我們稱之為一種超意識、超知覺的狀態。
七、 意識狀態改變的本質
自我的消失帶來三種機制,分別是覺知的更敏感、幻覺的產生和禪定的發生。覺知的更敏感屬於意識層面,幻覺的產生屬於潛意識層面,禪定的發生屬於超意識層面;前兩種機制都跟知覺層密切相關,而禪定的發生則是一種超知覺的機制。
接下來,我們將以自我的消失和恢復的過程為主線,仍然以對冥想、致幻藥物、催眠和生理病變等各種意識狀態改變方式的經驗描述為實證資料,從中梳理出一個統一的分析框架,以揭示三種機制間的關係。
1、 自我消失的過程
在各種不同的原因導致的自我逐漸消失的過程中,人必然會同時發生兩種機制:一是我們在新的假說中所指出的大腦過濾功能減弱,導致覺知變得更敏感。二是幻覺的產生;在這一過程中,人處於「輕度幻覺狀態」。
兩種機制會相互作用:一方面是因為知覺層變得更敏感,導致幻覺被加強;另一方面,往往被忽略的是幻覺會干擾覺知的更敏感(尤其是對內的覺知)。
2、 自我完全消失
隨著自我逐漸消失,覺知變得越來越敏感,幻覺也越來越強烈,一直持續到自我即將完全消失的那一瞬間:
禪修進入禪定時;
嗨葯即將嗨大時;
人瀕臨死亡時;
……
之後,由於尚不完全清楚的原因,只有少數情況下人會進入自我完全消失的禪定狀態,而大多數情況下人會進入仍殘留自我的「深度幻覺狀態」。
當年Timothy Leary等曾將「西藏生死書」改寫成一本服用LSD等迷幻藥的指南「The
Psychedelic Experience」。其實,「The Psychedelic Experience」和「西藏生死書」這兩本書通篇講的都是同一個主題:在自我完全消失的臨界點及之後,如何擺脫「深度幻覺狀態」,從而進入禪定狀態。而Timothy Leary所描述的「幻覺階段」,正是我們所說的「錯亂幻覺狀態」。在這一狀態下,覺知的更敏感所帶來的放大效應會使得各種迷幻現象變得更加強烈。
3、 自我恢復的過程
通過對阿姜布拉姆、阿姜摩訶布瓦等關於禪定出定後經驗的描述進行分析和研究,我們認為:雖然原因尚不明確,但在出定後禪定可以暫時抑制幻覺的產生,從而使得對內和對外覺知的更敏感在禪定後的自我恢復過程中可以充分地顯現出來且不受干擾。
而「深度幻覺狀態」之後自我的恢復過程,跟自我消失過程中兩種機制的相互作用類似。
七、 深觀的本質和止觀之謎
再進一步,我們會發現佛教中所說的深觀或內觀,其實就是我們在新的過濾模型中所強調的因大腦過濾功能減弱而導致的對內覺知的更敏感。當對內的覺知變得很敏感時,人會覺知到每一個感受、每一個念頭和每一個本能/直覺等的生起和消失,而這些都是我們平時在正常情況下所覺知不到的。打個比方,人在通常情況下對內的覺知就相當於是在正常地看電影,而覺知變得更敏感就相當於是看電影的慢動作放映。因此,對內覺知的更敏感對佛教修行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因為按佛教的教法,正是通過深觀五蘊,從而最終獲得證悟。
換句話說,深觀的本質(或所謂念力的增強)其實就是因大腦的過濾功能減弱而導致的對五蘊的覺知變得更敏感,而不是觀察得更專註。其實覺知的更敏感,早在禪定發生前自我逐漸消失的過程中就已經存在了;但同時產生的幻覺會干擾覺知的更敏感。所以只能在禪定後自我恢復的過程中,因禪定暫時抑制了幻覺的產生,深觀才變得可行。此所謂先止後觀、由定生慧。也正因為如此,佛陀才會在修到最高無色定後,再苦修六年,仍無果;佛陀最終的證悟來自於禪定之後的深觀,佛陀真正的創見也正是在禪定之後進行深觀。
參考文獻
Bentall, R., 1990, The Illusion of Reality: A Review and Integration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Hallucination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 107.
Bergson, H., 2004, Matter and Memory, Dover Publications.
Boowa, A., 2005, the Path to Arahantship, Baan Taad Forest Monastery.
Brahm, A., 2006, Mindfulness, Bliss and Beyond: A Meditator』s Handbook, Wisdom Publications.
Broadbent, D., 1987, Perception and Communic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rles, T., 1969,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Harper.
Coleman, G., 2007, 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 Penguin Classics.
Ehrsson, H., 2007, The Experimental Induction of Out-of-Body Experiences, Science, Vol317.
Horowitz, M., 1975, Hallucinations: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 in Hallucinations: Behavior, Experience, and Theory, New York: Wiley.
Huxley, A., 1954, The Doors of Perception, HarperCollins US.
Jahn, R., 2011, Consciousness and the Source of Reality, ICRL Press.
Kelly, E., 2007, Irreducible Mi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Leary, T., 1964, The Psychedelic Experience: A Manual Based on 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 Citadel.
Luke, D., 2012,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and Paranormal Phenomena: A Comprehensive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Studies, 31(1).
Lynn, S., 2010, Handbook of Clinical Hypnosis, Barnes & Noble.
Orne, M., 1965, The Nature of Hypnosis,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chwartz, T., 1996, What Really Matters: Searching for Wisdom in America, Bantam Books.
Taylor, J., 2009, My Stroke of Insight: A Brain Scientists Personal Journey, Penguin Books.
推薦閱讀:
※觀念起源全新假設:人類認知是基因信息的升級版,那下一個是什麼
※當你在跳芭蕾時,你修鍊的是「意識」
※「易文化」之猜想,「八卦」我們意識的覺醒
※安迪·克拉克的意識延展論
※越強大的影子往往伴隨越強大的光芒!人生最大的成功 戰神黑狗 戰勝抑鬱症 潛意識模型與意識模型重新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