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永澄:學習者必殺技,4層次價值輸出體系

「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這是莊子講的一個故事,短小精悍。每次默念這句話,畫面的細節好像就豐富起來:這個朱先生將自己家裡的所有東西都賣了,要知道,他還是千金之家啊,富到流油!之後,朱先生用主題學習的方式圍繞屠龍之技學習,和高手支離益用三年的時間刻意練習獲得了屠龍的表徵,結果要兌換價值的時候,卻發現找不到龍。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我不知道朱先生後來怎麼樣了,看莊子的口氣,不太好的結果是比較高概率的吧。

一定是哪裡做錯了,學習方法都是對的,很符合永澄老師最近談的目標導向、構架導向、表徵導向學習法啊,但是找不到龍這件事情就很麻煩。

你看,屠龍之技是有價值的啊,只不過,好像沒有使用價值,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市場價值而只有價值,只能取悅自己但是卻不能到市場去兌換。不知道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是否內耗,如果不內耗那就不見得有問題,但是,如果你因為空有一身武藝但是卻無法使用而內耗不已,那隻能說明:你肯定有件事做錯了!

學習就是這樣的一件事,你要問問自己:到底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向社會、組織、他人貢獻價值呢

如果你只是為了自己,那你學什麼都是可以的,商業大神可以養豬、水稻能手可以學考古、小學老師可以學外交、操盤手可以學織毛衣,只要自己開心就好了。畢竟,人生就這麼幾年,為啥不開開心心地過呢?

如果你是為了把市場價值拿來變現,那你要考慮學習的標的物了,你學的東西至少是要有需求的才行。學習之前問問自己,學到的這個東西有什麼用?雖然直接談用處比較功利,但是至少可以保證學習之後是有市場價值的,這樣,他人會因為你的貢獻而受益。

那麼,是不是必須在「讓自己滿意」和「讓他人滿意」中選擇一個呢?

當然不是啦!因為自己的使用價值就是價值的一部分啊,這兩者明明可以組合在一起考慮,選擇自己滿意、他人也滿意的方向去學習就好了啊!你看看,完全可以像我一樣啊:

? 喜歡把事情搞的排排坐、有秩序,那就做成流程,讓別人也能提高效率;

? 喜歡去嘗試新的東西,那就把自己的體驗給同好的夥伴,讓他們少走彎路;

? 喜歡研究事物的本質規律,那就幫助其他人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

? 喜歡給自己設置挑戰,那就將其變成目標管理系統,還可以創業。

沒有衝突啊。有趣是一種能力,你把生活過得苦逼,找不到樂趣,是自己的能力缺乏訓練,而不要怪這個世界難為你,只能二選一。

怎麼樣,看到這裡是不是頻頻點頭了?木有用的,有認知沒有表徵也不見得會用啊,價值這個詞這麼大、這麼空、這麼虛,平時怎麼判斷價值的點點滴滴啊?總是要有些方法才行。

那就來看我在知識管理上的必殺技:輸出導向型的知識管理系統,並且我必殺的表層層次非常深刻,我不僅僅說輸出導向型,更重要的是4層次價值輸出導向的知識管理系統。你只要在這4個層次上輸出,我就可以確保你的學習是有市場價值的,確保你不至於學了半天,學走了屠龍之技。

這四個層次分別是:作品、文章、庫、卡片。我們從最貼近市場價值的部分來說吧:

作品層次。這個層次的輸出通常是一個比較完整的產品或者服務體系,比如說做一個綜合站點(類似於我領讀的《如何閱讀一本書》的網站、類似於我的博客、類似於這個公眾號)、一個課程體系(比如我的收費課:做自己的CEO、向組織揩油等)、一次跟蹤3個月的教練服務、一本書、一場謀劃長遠的操盤、一個App、自己養的孩子。我覺得大約可以這樣判斷,你看著你投入心血而成的人事物,然後心中湧出一陣聲音:「這是我人生最好的作品啦!」那個東西,你就可以將其稱為作品。它需要投入很多時間、需要一個甚至更多人的投入、需要大量認知的投入,同時,它在市場上可以換得價值回報。

文章層次。上個層次略有點難,我們來看文章層,這個層次並不見得都是文章,只不過我作為一個搞知識工作的人,搞文章比較多,就用這個名字來代替。這個層次其實是思維上對你所產生的成果進行分層的方式,不是真的搞個架子,上面寫著123層,然後把所有內容都列印出來放上去。如果你理解了作品層,那麼文章層就會更容易理解,文章層的內容經過有機組合,可以形成作品,或者說文章層是作品層的原材料。這個層次的內容產生起來就比較容易了,比如說你寫的文章、做的腦圖、形成的流程框架系統、一個代碼塊、一次遠程協同、運營環節的組織、一個PPT的製作、一次諮詢報告的寫作、一本書的刻意練習等……這個層次的內容,需要投入的時間適中、一個人或者幾個人可以完成、投入的認知量級中等,通常可以用來分享和交流,價值回報的可能略低。

庫層次。同樣的道理,這個庫呢,是用來分類積累的,積累好的資料就可以經過組合形成文章層次的成果。我有很多庫,通過一個系統化的結構給組織在一起了,這裡只是羅列給你,常見的有:清單庫、流程庫、系統庫、原則庫、信念庫、經驗庫、工具庫、人脈庫、問題庫、靈感庫、技能庫、模型庫、規律庫……這些庫其實就是一種分類,裡面存儲著最小的模塊——卡片。

卡片層次。在上一篇中,我就談到了認知科學中提到過學習的最小組成:組塊,而卡片就是用來承載組塊的。卡片層次其實就是素材層次,只是用卡片這種工具來進行積累,它非常簡單,只要把你大腦的內容寫出來(手寫或者打字),就可以形成卡片了。卡片層次需要投入的時間很少,每天都能生成3張以上,只需要一個人來做就好了,不需要投入多少認知,同時,卡片也沒有任何分享的價值,都是素材,自己留著就好了。

好了,我們來串聯看一下,整個邏輯是:

? 你擁有自己的寫卡片的習慣,只要腦海中有了想法,就用卡片的方式記錄和整理下來。

? 每天晚上回家反思當日情況的時候,把這些卡片一次歸檔整理到庫中去。

? 某一天忽然有了一個靈感,將不同庫的卡片拿出來進行整理,就可以形成一個成果(屬於文章層)。

? 積累了很多文章層,再加組合,就形成了作品了,知識變成財富啦!

這就是我的套路,文章中就不貼圖了,前面的文裡面反覆出現多次了。這是一個邏輯層次,不是說只有寫文章、寫書的人才可以用,稍微舉一反三,就可以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去。

這就是輸出導向型知識管理系統的關鍵!學習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為了輸入,而是為了輸出,懂了這個底層邏輯之後你就能想明白很多事情:

為什麼我每天寫簡書都不能成為彭小六呢?因為,你的卡片積累的太少啦,大家都寫簡書,小六的簡書是文章甚至是半作品,你的是卡片,並且一張卡片裡面都是情緒,那能一樣么?(這就是我說的字面意義和實際意義的區別)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判斷自己到底要做什麼,簡書是可以每天寫,但是要明白自己到底要寫出什麼成果才最重要。

如果我懶得積累卡片層次的素材怎麼辦啊?嗯,那請把這個頁面關了就好了,這樣更節省時間。有一種東西叫做:時間的朋友,也就是說這個東西就沒有捷徑可以走,只有時間的累積才能見效,並且你多積累一天,未來的後來者就永遠無法趕超你!那這種事情就要立刻開始,從現在就開始做起來。我有個理念:人生的懶惰總量是一樣的,你在這裡懶,就得去別的地方勤奮,遠不如在這裡勤奮點,等到可以讓知識變成財富之後懶點好。再說了,少一個人變現,大家的競爭壓力還小,懶就懶吧。

拚命地學習不如主題式地輸出!在認知科學中有個最淺顯的基礎規律,就是:大腦愛偷懶。大腦會用你完全不能覺察的方式來欺騙你,以達到不思考的狀態來降低能量損耗。學得多其實真的不見得有用,尤其是職場工作已經超過五年的夥伴,更是要謹慎了,如果只是學學學,但卻不產生市場價值,那學習到底為了什麼呢?而其實你會發現,主題式地輸出才會讓你看到知識體系的漏洞,沒有輸出環節,有的漏洞就是發現不了。

什麼樣的輸出環境是最好的呢?重新站在認知科學的角度來看,我們能夠說出來的知識佔總知識量不到10%,更多的內容就聚集在人和人之間。你看為什麼越優秀的人越要湊在一起,他們要在一起彼此不斷輸出全新的內容,然後給彼此壓力,這就是所謂的同儕壓力。幾個要好的夥伴都在不斷思考和輸出著自己的內容,每個人都會持續提升。這並不是大型社群,千萬不要隨便加入某些社群,這種同儕是要通過持續行動吸引而成的,人數不用太多,幾十人就足夠了,設定好明確的加入和淘汰機制。我正在做這樣的事情,構建自己的同儕環境,你可以通過我的自定義菜單找到加入方式。

關於輸出的話題實在是太大,我只從知識輸出的一個非常小的點上入手,談了談一些基本表徵,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希望更好地做知識輸出,也非常歡迎你加入到我的後宮團,期待著我們能夠更持久地玩下去,彼此互相受益。

最後,我想留個話題,你看莊子講的故事裡面的朱先生,傾盡家產去學習屠龍之技,這些錢肯定給了支離益了吧?支離益是一個懂得屠龍技術的人,那麼,誰說屠龍技術沒有用呢?至少可以賺一大筆錢啊!莊子在這裡必有深意,我想他希望通過這個故事告訴後人:學習不僅僅要自己用,還要教別人用,不管有沒有用,你只要教,就有人學並且還有可能賺大錢。莊子都這麼說了,你還不趕緊建立以輸出為導向的知識管理系統么?還等啥呢?

易仁永澄,助力職場青年的個人目標達成。

個人公眾號:永澄老師(YCMentor)要想目標達成,就找易仁永澄!

推薦閱讀:

永澄:到底什麼才是低水平的勤奮?
永澄:任務、目標和計劃都是啥?它們之間啥關係?
永澄:教你個算賬的方式,來選擇要讀的書
永澄:月度目標制定方法詳解-04
永澄:個人成長只是最低水平要求!

TAG:目標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