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營銷模式就這幾種、轉載的精品文章
這幾年,互聯網+遍地開花,傳統行業+也悄悄興起。農業擁抱互聯網被部分新農人稱為再造故鄉。新農業是一場有著高學歷,懂互聯網,接觸過傳統農業的新農人發起的再造故鄉運動。
筆者也是農業領域的創業者,做的是茶行業細分類目里的武夷岩茶,武夷紅茶,家族裡有傳統茶行業的根基也有試水新農業的嘗試。就近些年針對茶行業里的新農業形式以及新農人的觀察,筆者發現有這些模式。
第一類是極客,追求極致,他們強調品牌概念,賦予品牌多重含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健康,生態與無公害。向傳統茶行業里的黑暗面宣戰。他們主張茶葉的完全透明溯源,細緻到茶葉從茶苗無性培育一直到封裝發貨全過程透明。以此告訴用戶,請注意,這裡用的是用戶,而非客戶,用戶與客戶存在區別,用戶更重視體驗,比如茶葉的品質體驗,健康體驗,視覺體驗和文化的高逼格體驗。
他們用透明溯源告訴用戶,一份茶葉是怎麼來的,經歷過怎樣的種植,採摘和製作過程,還有經過歐盟標準SGS218項農殘及重金屬檢測。產品打有機牌,對產品品質追求極致,包裝體現極簡和輕奢主義。他們出資邀請處女座考察團去原產地進行考察,更有甚至,在茶園上安上攝像頭,24小時全程直播。因為不打農藥,茶葉產量有限,價格自然不菲,部分茶葉出現蟲咬後的不完整現象仍然出售,用戶對此反應褒大於貶。
第二類是眾籌,他們以包茶山的名義發起茶葉眾籌。這是一場改變傳統銷售形式的運動,發起人以六大茶係為切入點,在各類茶葉原產地考察,尋找符合品質和產量要求的茶農或者茶企合作,通過在各眾籌平台或者自媒體發起眾籌。所有參與眾籌的人將得到多重收穫,包括茶葉,茶具,包茶山證書以及茶樹認領和茶葉原產地之旅(一部分認領高額的眾籌人員獲得)的機會。
在品控方面,他們也不含糊,因為產品品質是企業的生命線。當與茶農或者茶企確認合作後,他們會抽取潛在合作對象的茶葉送檢,一般都是歐洲標準。只有通過檢測,結果至少是合格後才會簽訂框架協議。
眾籌的本質是銷售,但是要求具備情懷氣息,需要有故事可講,以此調動圍觀人員的參與感。一般在寫文案時會找出行業目前遇到的問題,結合新概念,新理念去打動人心,甚至會羅列一款茶葉的各項成本結構和金額明細,以此證明眾籌金額的合理性。
第三類是互聯網思維下的差異化打法。他們的目標客戶人群主要是熟悉互聯網,追求時尚,便捷的年輕群體。定位特別清晰,通過大量樣本調研及歷史運營數據總結,了解到這類消費者的需求點和痛點。以此去設計從售前,售中一直到售後的差異化體驗。
在產品體驗上他們良苦用心。首先要求茶葉品質過硬,在同行間能夠體現性價比。在包裝上,他們的設計別出心裁,在包裝形式,材質,外觀,顏色,文案上皆設計亮點。他們的產品不僅僅是茶葉,用戶在購買茶葉的同時還能收穫意想不到的贈品,這些贈品為用戶在喝茶時考慮周全,包裝箱上有開箱器,贈品袋內有簡易茶具,飄逸杯,茶點,還有用於裝茶渣的垃圾袋,同時贈送文化氣息濃郁的小卡片和企業形象小公仔。
在服務體驗上,他們從品牌定位與品牌調性出發打造符合茶葉精準定位與互聯網基因的獨特客服形象與個性化客服話術。在買家採購的過程植入場景與尊享身份的帶入感。整個對話過程不僅輕鬆,而且極具導購意識,懂產品,懂買家需求,服務無死角。售後懂得客戶維護與反饋獲取,通過大量客戶反饋與交易數據為新品推出與體驗升級提供依據。
第四類是茶葉社群營銷。這裡分為兩種人群,第一種是團隊作戰的專業級社群。另一種是個人運作的一度、二度、三度甚至四度人脈社群。
團隊運作的做法,首先在產品塑造上賦予高逼格,在工藝與製作師傅上下文章,提煉概念,走藍海產品策略,茶依然是茶,包裝、份量以及用戶角色定位落腳點都走個性化。這就好比小米,將它的千元智能機粉絲叫做發燒友,而不是低端手機用戶群,有了這個角色定位,粉絲就可以欣然大方地使用這類手機,而不會讓人認為他們檔次不夠高。另外,這類社群,會形成一個圈子,他們圍繞微信服務號之類的平台去了解和購買茶葉,去吸收茶葉的概念與文化傳輸,日漸形成一種強大的認同感,接受茶葉的同時,也接受這一種生活方式。商家還會為粉絲不定期組織茶文化原產地之旅或者定期的城市定點沙龍,讓粉絲活躍度提升,培養自來水(自發的水軍,自願無償地去幫助宣傳)。
個人運作的做法相對沒那麼規範,不過時機與定位把握好的話,效果也相當明顯。筆者身邊就有個成熟的案例,他大學畢業後,因為對武夷岩茶、紅茶極度熱愛,所以想在這一領域展開創業。老一輩參加展會、地推的方式顯然已經過時,而茶葉電商領域競爭當時處於白熱化,因此他從微博這種非封閉式社交平台入手。一開始頻繁發布博文,根據標籤與博文尋找精準潛在客戶,主動私信出擊並且通過原產地茶葉新農人形象降低對方信任成本,通過寄送樣品,降低毛利,依靠茶葉性價比獲得客戶下單。以此初步獲得線上粉絲弱關係的積累。
緊接著是強關係的建立,依靠茶葉原產地概念與武夷山景區的美譽度去吸引客戶前來旅遊觀光,看茶園,賞風景,體驗做茶的過程,對他們進行全程接待。通過人格魅力由初步的交易關係轉變為朋友關係,並且導入到微信,通過微信做好強關係的維護。有了第一批強關係的粉絲後,漸漸就可以放棄微博營銷了,因為第一批粉絲會介紹他們的朋友,他們的朋友還會介紹朋友的朋友。以此類推,經過一度、二度、三度、甚至四度人脈的積累形成龐大的粉絲群,一年一年積累,達到指向性強烈的社群建立,他們認原產地,認好茶,最重要的是認原產地里的這個新農人。
以上是筆者了解的結合電商與互聯網進行的新農人開展的茶葉盈利模式匯總,可以說與傳統茶行業有著天壤之別。這些模式本質在解決產品同質化,食品安全,產品缺乏社交屬性,用戶參與度低,買賣雙方信任成本高等這些行業問題。創新分兩種,一種是從無到有,一種是人有我優。顯然這些做法是一種人有我優的過程,我們把它叫做重構。因為茶葉不是稀缺產品,甚至某些茶類,某些原產地還有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筆者作為這個行業的從業者,想從行業出發提出幾個思考與倡議。
首先,茶農產茶付出大量精力與成本,要像尊重影視作品原創作者一樣去尊重原產地茶葉生產者,用法律法規去保障他們的知識產權。進一步落實地理標誌保護標識的授權政策,同時針對部分正在生產山寨茶葉的區域進行產業結構升級,讓他們的茶葉有自己的工藝與名稱,開展上下游產業整合,開發茶飲料或者茶枕等產品,為產能找銷路。另外,違法違規成本要提升,政府及電商平台針對無證經營,資質不全,以次充好的商家提高懲罰力度,讓假冒偽劣的山寨茶葉逐漸退出市場。別讓茶農辛辛苦苦生產的原產地好茶被假冒的無底線低價品質不佳的山寨茶葉衝擊,否則這將會重挫生產者以及新農人的利益與信心,導致新農業止步不前。
其次,以上做法目前都不是主流,就整個行業來說還是隔靴搔癢,單兵作戰也許可以對行業進行局部改變,但要對行業進行根源性升級尚缺乏力度和時間。官方政策及民間資本對新茶業要給予扶持,大部分茶葉原產地處於三四線甚至五線城市,人才匱乏,因此建議在茶葉原產地優化就業環境,多培養和吸引一些互聯網人才去加入新農人隊伍,讓從原產地走出去的大學生回到家鄉去再造故鄉,讓有情懷懂互聯網的人才到茶葉原產地去,形成互聯網+茶葉,或者茶業+互聯網的新格局。既然是創業,融資就少不,呼籲民間資本能夠進一步湧入新農業,湧入新茶業。
以上大概是茶行業重構之路的模樣,也是重構之路未來要如何走,能走多遠的思考。再造故鄉運動,讓新農人更有保障,更有尊嚴,更有情懷地去從事農業這個古老的業態吧
推薦閱讀:
TAG:茶葉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