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硯雕的工序
梁氏硯雕繼承了傳統,端硯製作的主要工序有選料、圍料、設計、雕刻、打磨、配盒等十多個艱辛而精細的工序:
原石:精選出三大名坑之一的坑仔石料,上有兩顆漂亮的石眼。坑仔岩又名康子岩(本地口音「坑」與普通話「康」音相近,故又稱康子岩),亦有人稱岩仔坑。 坑仔岩自老坑洞口東望第二峰,同老坑的直線距離不到500米。坑仔岩石質堅實、細膩、滋潤,石色青紫帶紅,顏色比較均勻。石品花紋中有魚腦凍、蕉葉白、青花、火捺。據專家評價坑仔岩硯石與老坑硯石的石質、石色、石品十分相似。只是石性稍燥,石質稍脆,但它的石眼較多而質優,石眼綠中呈黃色,有睛。
1、 圍料:開採出來的硯石並不是全部都可以制硯,要經過篩選,將有瑕疵的、有裂痕的、或爛石、頂板石、底板石去掉,剩下「石肉」。這個過程要懂得看石。內行的圍料石工能夠「看穿石」,可以預測到表層看不到的石品花紋。
2、 制璞:用傳統手工將原石鑿去多餘的部分,製成端硯的璞形。硯工還要根據硯石的天然形狀用錘或鑿製成所需硯形硯式的硯璞,將硯石最好的地方留作硯堂。
4、 雕刻:雕刻是端硯藝人將硯石雕刻成硯的過程,是將硯石升華到藝術品的重要工序。一方硯台主要由硯堂(墨堂)、硯池(墨池)、硯崗(池頭)、硯邊、硯額(硯頭)、底邊、硯壁、硯角、硯唇、硯面、硯底(硯背)、硯側、覆手、硯牆等部位組成。雕刻藝人要根據設計的要求採用不同的雕刻技法和雕刻工具將一塊硯石雕刻成硯台。
5、打磨:將雕好圖案的端硯進行先粗後細的打磨。硯工制好硯後用西江河邊沙灘下層的黃沙泥和滑石一起磨硯。滑石多數是用羚山魚坑石,它質地細滑,是打磨的上好材料先用粗滑石磨去鑿口、刀痕,再用細滑石反覆磨滑硯台的各個部位,最後還要用本硯碎石蘸水細磨,打磨越細滑越好,直至把其細微的磨痕都磨去,使硯台手感光滑為止。
6、 成品:經過多個工序,一塊原石變成了一方精美絕倫的「水、雲、龍」藝術品。
在制硯的過程中,又搜出了一顆有睛的石眼。「一眼值千金」,使這方硯的品位又提升了一個檔次。
螺旋水紋襯托著浪飛濤奔,動態與靜養態,對比強烈。
瑞龍從塔雲中騰空而出,獻出三顆石眼所做的寶珠。
梁氏百年傳承 「陰陽雙刀」硯雕技藝在這方硯上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演繹。
推薦閱讀:
TAG:文房四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