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尋找設計靈感,沒有比曼哈頓郊外這個圖書館更合適的地方了

Wappering Falls 坐落在美國哈德遜河畔,距離曼哈頓以北約 75 分鐘車程。這是個不起眼的小村子,但每季都有超過 3000 多名時尚、室內以及平面設計師到此光顧。

「我 2008 年第一次發現它時,簡直就是一見鍾情。」 Balenciaga 前任創意總監 Nicolas Ghesquière 的助手 Natacha Ramsay-Levi 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如此描述,「那種美不是當下的,而是永恆的。它是個秘密,所以才那麼吸引人。」

3000 多名設計師的秘密其實就是一間設計圖書館「The Design Library」。這間「圖書館」成立於 1972 年,佔地 11000 平方英尺(約 1022 平方米),改造自 1907 年的一間布料紡織廠。它收藏著從 18 世紀 50 年代至 20 世紀 80 年代的 1200 種、700 萬份設計圖樣。它們有來自歐美的,也有來自南亞、非洲、中國、日本、中亞、印尼或中南美的。堆放在略顯簡陋的金屬架上、夾在古董書里,或者從工業捲軸架上垂落下來,讓偌大的場館也顯得擁擠起來。

The Design Library 原本是紡織品設計師 Susan Meller 和丈夫 Herbert Meller 的愛好。最開始,她們只是收集、清理和分類能夠找到的老布料、油畫和牆紙。直到 1990 年,他們結識了一直在紐約從事亞馬遜河流域紡織品及陶器生意的 Peter Koepke,The Design Library 就從一個私人館藏變成了向設計師販賣、授權圖樣設計的商業機構。

Koepke 是個聰明的生意人,在此前的 20 年,他喜歡乘著獨木舟沿著亞馬遜河尋訪人跡罕至的村落,收購他們的手工藝品,然後販賣給外國收藏家以及歐洲、澳大利亞的博物館。這份工作最終隨著 1980 年秘魯內戰爆發、美國經濟不振以及高價陶器市場的萎縮而終結。在與 Meller 夫婦共同經營 The Design Library 12 年後,Koepke 將這門生意收購,並且一直運營到現在。

「我第一次接手的時候其實有點懵,好像從原來那個城市的、博物館的世界突然進入到商業的、繁華的時尚和室內設計圈。我甚至經歷了身份危機:Indiana Jones 突然變身圖書管理員。」

儘管這麼說,但 Koepke 的生意做得很成功。The Design Library 2005 年在倫敦又開出一間辦公室,向歐洲設計師提供 4 萬多種印花和圖樣靈感,全球個體客戶共有 3000 多人。Alexander McQueen、Ralph Lauren、Nike、Calvin Klein、Marc Jacobs、H&M、Patagonia 等品牌的設計團隊通常帶著某個既定的設計目標(goal)或感覺(mood)前來,再把圖樣帶來的靈感新增進去。

「我們不一定要收集最超群、最完美的圖樣。它其中包含的想法更重要。收購需要對設計的尊重以及好品味,但這不意味著得像博物館那樣小心翼翼。」 他最喜歡歷史悠久但倒閉多時的公司留下的館藏。「設計沒必要很新潮,而要實事求是。我剛開始做這生意時沒人在乎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所以我買下了 90 年代最棒的一批作品。現在你看,所有人都來追求這個了。」

比如,現在你可以在 The Design Library 找到法國公司 Oberkampf & Cie. 的 18 世紀圖樣,它們是第一批現代印刷作品。你也可以找到 1920 年成立的絲綢生產廠 Studio Fran?ois Ducharne 為瑪德琳·薇歐奈 (Madeleine Vionnet) 和艾爾莎·夏帕瑞麗 (Elsa Schiaparelli)設計的絲綢紋樣,這兩位設計師在當時與香奈兒齊名。另外還有 Studio Tucano——它的創始人 Beppe Spadacini 喜歡種植棕櫚樹,因此這家工作室出品的熱帶植物圖樣最受追捧。

Koepke 也很謹慎,從來不發表關於圖樣設計趨勢的評論,最近才找 Phaidon 出版了一本售價 80 美元、回顧 The Design Library 歷史的圖文集《Patterns》。他在接受 creativereview.com 的採訪時說:「我們當然清楚趨勢是什麼,其實當有的高街品牌客戶來找我們詢問某個秀場的設計時,那個設計很可能就是我們之前賣出去的。但我們沒必要跟客戶明說,因為這不是我們的業務範疇。客戶有權決定他們想做什麼。」

現在,一旦有客戶表達出意向,The Design Library 的 10 個全職顧問之一就會拎起裝滿圖樣的行李箱上門拜訪。他們還開通了一個在線館藏 Kosmos,通過註冊的客戶可以直接瀏覽 130 個分類下的 9000 多個圖樣。租賃價格從 300 到 400 美元不等,設計師租下後可以擁有 1 至 3 年的獨家所有權,但禁止轉售——這也是謹慎,為了保證客戶之間設計不重樣。

「我們其實是回收產業,回收視覺歷史供今日使用。和文學、音樂一樣,圖樣設計也是時代和文化的反映,但與博物館藏不同,你可以觸碰、攜帶、掃描、使用。說到底,Design Library 的本質是設計的使用權。」 Koepke 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說。

題圖來自 phaidon.com,攝影師 Mark Mahaney;配圖來自 creativereview.com、phaidon.com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推薦閱讀:

這位公主勇於抗議權力 同時擁有三十男寵 結局卻很可悲
被日本佔領的50年,台灣人是怎麼過的?
如何看待《漢武大帝》中批評的聲音?
大話2的科舉攻略?
天下美人主要講了什麼?

TAG:歷史 | 服裝面料 | 動態圖像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