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前列腺癌,立即治療好不好?

前列腺作為一個位置特殊的腺體的存在,動輒牽扯多個器官,甚至可能會引起持久性併發症,那麼,發現前列腺癌,到底該不該治療呢?

首先,我們來直觀的認識一下前列腺的位置。可見前列腺位於直腸之前、膀胱之下,與精索、尿道都緊密相關。

如何發現前列腺癌呢?

前列腺癌多起源於前列腺的周邊帶,起病較為隱匿,生長較為緩慢,所以早期前列腺癌可無任何預兆癥狀,而一旦出現癥狀,常屬較晚期的進展性前列腺癌。

目前,由於癌症篩查的大力普及,血清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值升高和(或)直腸指檢發現前列腺異常改變已經成為前列腺癌篩查的重要手段,尤其是40歲以上有高度患病危險和5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應接受仔細的前列腺癌篩查

  • 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測試:PSA過高並不一定意味著罹患癌症。除了前列腺癌,前列腺疾病也可能導致PSA增加。

  • 直腸指檢(DRE):醫生用帶有手套並上了潤滑油的手指伸進直腸,以檢查前列腺的大小並評估是否有異常。DRE檢查結果正常並不等於沒有前列腺癌。

癌症篩查的結果只能提示可能有患前列腺癌的風險,確診還是要依靠組織活檢,這是唯一有效的金標準。

一系列檢測手段的提高,發現早期前列腺癌不再是難事。那麼一旦確診,是否就要立即接受治療呢?

前列腺癌70%發生在腺體外周帶,早期並沒有癥狀,通常由體檢篩查發現。早期腫瘤體積一般較小,不會影響到排尿,並且在沒有侵犯的性神經時,也不會影響性功能。並且前列腺癌生長非常緩慢,屬於「慢性子」,並且病人高發年齡在50歲以後,有時候從篩查檢出患癌直到病人自然衰老去世,前列腺癌可能也沒有長大多少。

但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對癌症的宣傳隨處可見,不排除很多以訛傳訛的誇大報道,讓老百姓談癌變色。所以一旦確診患癌,很多病人的第一選擇就是立即治療。早期治療的確可以最大程度控制癌症發展,但是因為前列腺的特殊位置,治療很可能產生性功能障礙以及尿失禁等持續性不良後果,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那麼,對於早期非侵襲性前列腺癌而言,立刻治療真的是當務之急嘛?

美國醫學協會雜誌(JAMA)的腫瘤在線於10月20日報道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瑞士近五年內,32,518名確診的非侵襲性前列腺癌患者中,一半以上選擇動態監測疾病進展,而非立即治療。

同時紐約Langone醫學中心及Perlmutter癌症中心也調查表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一旦有自主選擇的權利,通常都會首選積極監測。從2009年到2014年的五年前,瑞典人中低風險癌症患者選擇動態監測的比例從57%增加到91%,同樣的數據在男性中由40%增加到74%。

同時也提到另一項大型調查研究結果,通過比較確診為低風險癌症後選擇動態監測和立即接受傳統治療的患者確診後十年內的死亡率,發現兩者並無差異,但是傳統治療所帶來的持續性不良後果成了困擾患者的一大問題。

這裡所提及的動態監測,不同於以前檢出疾病後,單純推遲治療等到病情發展到不得不手術的被動做法,而是依靠血常規檢查、身體檢查以及前列腺組織的定期活檢或抽檢來及時發現治療指征的積極的監測計劃。

延遲治療,積極觀察」,應該成為初次確診的早期非侵襲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首選,醫護人員也應該從患者的個性化病情著眼,審慎考慮各種風險和潛在收益,為患者提出利益最大化的治療方案。

關注我們:搜索微信公眾號「癌度」,了解更多關於腫瘤和基因的資訊。

轉載文章請註明來源公眾號及作者。


推薦閱讀:

有人說新的腫瘤疫苗能治癒癌症,這是真的嗎?
癌症患者為何要控制鐵的攝入?
美國頂級癌症診療中心要教授機器癌症病理學
中醫是如何治療腫瘤的?
關於癌症複發與二次癌症那點事兒

TAG:前列腺 | 癌症 | 癌症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