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1420年左右,油畫突然變得寫實起來了?

各位知友好,今天我們接著講油畫英雄志第三回:鏡里摘花。

在油畫的發展史中,15世紀20年代,是一個奇特的年代。在意在利的佛羅倫薩,因為馬薩喬等人的努力,在視透、造型和真實的空間感等方面,都跨出了一大步。而在歐洲北部的尼德蘭地區,油畫也開始突然變得寫實起來。這個變化的是如此的明顯,以至於被許多藝術史家稱之為「奇蹟時代」。

促成這種變化的最大的貢獻者,無疑是凡·艾克兄弟。正是他們將油畫的寫實能力提到了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高度。就亦如我們今天的標題:鏡里摘花。

在兩人之中,關於哥哥胡伯特的記載不甚了了,但弟弟楊·凡·艾克卻清晰得多。我們知道他大概於1385年出生於馬斯河畔一個名叫馬賽克的小村,姐姐和兩位兄長都是畫家。雖然繪畫上的師承並不清楚,但他的藝術名聲很早就嶄露頭角。

1422年,他受到荷蘭伯爵拜爾的賞識。4年後,又成為了勃根地公爵的宮延畫師。在此任內,他還作為密使前往葡萄牙和西班牙,為公爵和葡萄牙公主的聯姻作出過貢獻。與他的畫作一樣,楊·凡·艾克似乎是個敦實而嚴謹的人。他一生順風順水,平步青雲。他的人生也並不像馬薩喬那般迭宕起伏,令人充滿了浪漫的遐想。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們也可以認為他是個面冷心熱、執著而博學的人。正如他在某幅畫作中的隱秘簽名,他說這是:「嘔心瀝血之作」。

凡揚艾克自畫像:內容來自微信公眾號:藝得油畫(xixiyide)

一、從濕壁畫到油畫

為什麼油畫會在1420年至1460年間突然變得寫實起來了?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兩種不同的繪畫類型說起:一種是濕壁畫,第二種則是油畫。

1、濕壁畫的製作過程

2、古典油畫的製作過程

素描起稿

上底色

底色完成

深入1

深入2

深入3

罩染

完成

從兩種不同畫種植的簡略描述中,我們可以發現它們的不同。

一是工序上的不同

濕壁畫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從三層基底的製作到透稿、起稿,常常需要一個團隊的配合才能完成。油畫則大大簡化了工序,讓藝術家作立製作成為了可能。

二是表現力不同

濕壁畫因為工序和材料上的限制,必須要在限定時間(通常是一天,幹了之後,就無法作業)內完成;而油畫則可以不斷深入,層層罩染,大大提高了表現力。

三是顏料上的不同

製作濕壁畫的顏料為「坦培拉」,是色粉與雞蛋等乳液結合的一種顏料。必須要在他新鮮的狀態下,使用效果才能保證。

坦培拉顏料製作

而油畫顏料則是色粉和油結合後形成的一種顏料。它原本有不易乾燥的特點,性能無法比肩坦培拉,但在凡·艾克等人的努力下,最終刻服了這一技術難題。並為提升油畫的繪畫技法,開創了一條新路。

當然,這兩種顏料和繪畫的區別,並非是一時興起的產物。它們之間的演進有著相當長的時間,甚至在油畫顏料已經成熟、技法也成熟起來時,仍然能看到混合兩者的嘗試。

喬托 哀悼基督 1336年 濕壁畫

比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喬托的名作《哀悼基督》就是典型的濕壁畫,到了馬薩喬與後來的拉斐爾時,濕壁畫的製作工藝與繪畫技法已達到了完美的境地。

凡·艾克 喬凡尼·阿爾諾芬尼夫婦像 1434年 油畫

凡艾克的這幅名作則是油畫作品, 在1425年左右,凡艾克兄弟就已經改良了油畫顏料,此時的技法也已大成。

達芬奇 最後的晚餐 1498年 坦培拉與油畫混合製作

達芬奇《最後的晚餐》在他創作時間上雖然比《喬凡尼·阿爾諾芬尼夫婦像》晚了整整60多年,但仍然是用坦培拉與油畫的混合技法進行創作的。因為融合失敗,它在第二年最出現了剝落現象。

造成這種現象故然有達芬奇的科學家性格,願意做各種嘗試有關。但也與當時的社會傳播速度和社會風俗有關,因為那時油畫顏料的配方是一種秘而不宣的高科技,會受到嚴格的保護。

二、標誌性作品

與此時同,與南方的義大利崇尚希臘和羅馬的古典文化不同,位於歐洲北方的尼德蘭則仍然是教會力量所支配的社會。這種區別,我們可以明顯地從兩地畫家的創作傾向上看出來。

古希臘雕塑

馬薩喬 失樂園

在馬薩喬的筆下,無論是從構圖還是人物的造型上,都在向古希臘和羅馬藝術致敬。而在凡艾克的筆下,它的構圖與造型趣味,都更多的偏向於中世紀的細密畫。

而且,可能是因為宗教強大的關係,尼德蘭的繪畫內容也往往避開宗教、更多地表現起社會風俗,而且開創了愛昧的象徵主義傳統。

中世紀細密畫

凡艾克 作品

如果說義大利的人文主義是從精神氣質和形式革新著手,那尼德蘭的人文主義則是從打磨細節和自然主義這條路徑所展開的,也即是我們中國人說的「由技入道」。

特祭壇畫 凡艾克 1425-1442年

其標誌性的事件,無疑就是這組《根特祭壇畫》。這組由20個畫在組成的摺疊式畫障,每逢節日的禮拜盛會,祭壇的兩翼伴隨著音樂旋律被徐徐打開,輝煌奪目的12幅祭壇畫便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根特祭壇畫(局部)

雖然整個作品依然是典型的宗教題材,但從人物的造型、透視的把握都已達到了一個全新高度,尤其是對其中對細節的描摹,絕對是空前的成功,即便是放在今天,仍然是一個很難企及的高度。

聖母瑪利亞 根特祭壇畫

對於從未有過立體繪畫的視覺經驗的人來說,這組343×440厘米的巨型組畫的出現,在當的震撼力可想而知。

但問題是,在沒有榜樣參照的情況下,如此的寫實,如此的飛躍,凡艾克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三、隱秘的知識?

儘管我們前面已經提到了油畫顏料的改良與發明,馬薩喬等人對透視法的成功運用,都為凡艾克的飛躍提供了基礎。但其驚人的成功,還是令人驚嘆,甚至感到了某種「懷疑」。

大衛·霍克尼

在「懷疑」的人當中,就有著名畫家大衛·霍克尼。他研究的結果最後寫進了《隱秘的知識》一書中,他的這種說話雖然引起了巨大的爭議,但也不失是另一種解讀視角。

大衛·霍克尼做的凹鏡成像實驗

霍克尼的結論很簡單,那就是除了油畫技法的進步和油畫顏料的產生,當時的畫家們還借用了一種「高科技」——凹鏡成像。

凹鏡成像實驗

這種凹鏡成像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它的範圍只能具限在了1英尺見方(30厘米)的範圍內。如果超過這個幅度,影象就會因無法聚焦而變得模糊。但也正是這個缺陷,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的視覺證據。

荷爾拜因作品

比如說上面這幅作品,由於透鏡成象的圍范限制,畫家們通常都會採取多幅拼貼的辦法來組成一幅完整的大畫。其中細小的誤差便會造成在畫面中形多個滅點,不再是單點透視。

羔羊禮讚

我們就以凡艾克的《根特祭壇畫》為例,這幅羔羊禮讚就存著因拼貼而造成的細小誤差:這幅畫並非只有畫面背景中的太陽是透視滅點,事實上,還有畫面中央的羔羊和畫面前端的生命之泉。以至於畫面的中央位置像是突出來了一般。

這種細小的誤差,不是受過專業的透視訓練的畫家,或者是相關的專業人士,其實很難憑肉眼發現。

大衛·霍克尼作品

這種效果,經過大衛·霍克尼在他作品中有意識地放大後,產生的效果也別有一番風味,甚至有了點當代的效果。

喬凡尼·阿爾諾芬尼夫婦像 局部

事實上,在凡艾克的作品中,關於的透鏡成像的暗示隨處可見。最起碼,他應該是透鏡是很熟悉的。

凡·德·帕埃拉肖像 凡艾克

雖然大衛·霍克尼的研究引起了巨大的發議,關於十五世紀透鏡成像原理的使用也並沒有直接的文獻記載。但正如霍克尼《隱密的知識》一書的副標題——重新發現西方繪畫大師的失傳技藝——所說,在當時,這些知識應該是都是畫家們秘而這宣的武器。

再者,即便是凡艾克藉助了透鏡成像技術,也並不礙於他的偉大。

請關注藝得油畫 定 期獲取大獎
推薦閱讀:

極簡西方繪畫史(一)文藝復興時期
誰說畫家死了畫才能出名,這位中國畫家一幅畫北京買十套房,他還在畫。
不一樣的色彩風景
讓美國收藏家翹首以盼的華人油畫大師
手指畫畫|她擁有四百萬粉絲|作品一售而空

TAG:繪畫 | 藝術 | 油畫 |